故宮藏100餘件法器展在京揭幕

2020-12-19 環球網

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法器類文物是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極少展出,因而不為外界所知。12月15日,「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展覽所選100餘件法器文物大多是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在展覽開幕現場表示,故宮博物院現存法器1萬餘件,是故宮博物院186萬多件藏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覽,經過我們精心的構思,嚴格篩選出的113件精美的法器,都是清宮法器中的上佳之作,每一件都有歷史,每一件都有故事。」

清代宮廷所用法器門類眾多,工藝精湛,用材廣泛,其中不乏金、琺瑯、琉璃、寶石等珍貴稀有之物,以彰顯皇家用器的獨特與尊貴。展覽將各門類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藏傳佛教法器大致按功用分類,以「持驗法器」「供養法器」「禮敬法器」三個單元來進行展示。

此次展覽是繼去年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合作推出「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之後,雙方又一次攜手聯合舉辦展覽。「這次的故宮藏法器展,是在今年全國範圍乃至世界範圍中國文物藝術的一次大展。很多作品都是第一次走出故宮,面向大眾。」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說道。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14日。

相關焦點

  • 故宮藏110餘件法器文物亮相嘉德藝術中心
    故宮藏110餘件法器文物亮相嘉德藝術中心 出處:北京商報
  • 紙上故宮「展出」4300餘件宮廷寶物
    《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近日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亮相。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說,這套書就是一座紙上故宮,展示了4300餘件故宮藏文物的故事。資料圖 圖文無關 安旭東 攝《故宮日曆》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日曆之一,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文物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1933年至1937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曾經連續5年編纂出版了《故宮日曆》,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09年,故宮出版社將《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故宮冷宮:藏6200多件明清家具,價值連城!
    但你知道嗎,這座「冷宮」裡,藏著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明清家具。具體有多少呢?根據故宮統計,大概是6200件! 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中畫的就是!
  • 「邃古來今 故宮仿古文物精品展」在澳門揭幕
    新華網澳門12月17日電(記者劉衛國)「邃古來今——故宮仿古文物精品展」17日在澳門藝術博物館揭幕。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出席開幕式,並參觀了展品。    邃古來今文物精品展以仿古為題,展出故宮珍藏的清宮文物珍品120套、共計170件。
  •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6日起閉館升級,百餘件精美文物將回京修整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供圖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葉子申位於鼓浪嶼上的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是不少遊客市民的 " 打卡點 ",館裡展出的多件珍惜文物,更吸引了許多人前去觀看。不過,從後天起,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將閉館升級,館內的百餘件精品文物也將離開廈門,返回北京故宮。
  • 奉賢博物館新館即將開館 可免費觀看故宮博物院百餘件珍貴文物
    奉賢博物館新館即將開館 可免費觀看故宮博物院百餘件珍貴文物來源:東方網   作者:汪偉秋     選稿:顧爽   2019.05.05 11:24|  新館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
  • 故宮學院首個分院蘇州揭幕 開展文化遺產保護
    □記者 杭興微 攝紀念第28屆世遺會在蘇召開十周年暨故宮學院(蘇州)成立儀式昨天在蘇舉行,故宮博物院、蘇州將強強聯手,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和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合作。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乃翔為故宮學院(蘇州)揭幕。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豐厚藏品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全國最大綜合性博物館,在全世界享有盛譽。
  • 京華物語丨故宮裡究竟藏有多少寶貝?
    第一階段是1954—1959年,主要是清理歷史積壓物品和建立文物庫房,先後共處理各種「非文物物資」70萬件又34萬斤,同時對全院庫藏的所有文物參照1925年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和1945年的《留院文物點收清冊》逐宮進行清點、鑑別、分類、挪移並抄制帳卡。這一階段的整理中,從次品及「廢料」中清理出文物2876件,其中一級文物500餘件。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開展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展覽開幕前,瀋陽故宮博物館與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交流展展覽籤約儀式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舉行,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副館長李理出席籤約儀式。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說到故宮,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北京故宮,坐落在我國首都的故宮古建築群,其宏大的規模,雄渾的氣勢,承載了絕大多數人對皇家建築的想像。但故宮不止一座,在我國臺北,也有一座可與北京故宮相媲美的皇家建築群,其珍藏的文物比故宮都多,這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
  • 京華物語㉛丨故宮裡究竟藏有多少寶貝?
    這一階段的整理中,從次品及「廢料」中清理出文物2876件,其中一級文物500餘件。第二階段是1960—1965年,這五年中對故宮藏品進一步鑑別劃級,編制了《院藏一級品簡目》。第三次大規模清理發生在1978—1988年。 1978年,故宮恢復保管部建制,重新制定了《庫藏文物進一步整理七年規劃》和《修繕庫房的五年規劃》。
  • 展訊|深藏故宮法器精品即將展出
    今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嘉德藝術中心揭幕,16日將對公眾開放。作為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這些神秘的法器類文物平日大多深藏宮中,極少展出,因而鮮為外界所知。展覽所選110餘件文物大多是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展期將至明年3月14日結束。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博物館開展
    中國網12月13日訊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450餘件文物講述故宮的前世今生
    本次展覽共分為三大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展出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其中不少為首次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展出的為複製品)的明代晚期的《入蹕圖》詳細地描繪了明代的宮殿的建構 展廳裡一組來自南京博物院和鳳陽縣博物館的琉璃構件,
  • 故宮館藏17件汝窯瓷器,極簡之美
    故宮博物院收藏傳世清宮舊藏「故字號」汝窯瓷器十五件(另有兩件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獻。尚有一件原清宮舊藏借撥給了國家博物館,實際流傳有序的汝窯瓷器故宮博物院現藏有十七件),另外屬資料性質的汝窯瓷器一件(孫瀛洲先生捐獻,底刻「丙」字)。
  • 故宮300餘清代家具 首次「倉儲式展覽」
    至此,故宮開放面積已經達到80%。  此次開放的家具館一期展廳位於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庫區域,館內「南大庫清代宮廷家具展覽」展出清代家具300餘件。南大庫家具館首次釆用「倉儲式展覽」的方式,可謂國內首創。
  • 富陽公望美術館昨開館 30餘件故宮名畫「回鄉」特展
    9月23日,富陽公望美術館開館,並舉行「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30餘件故宮珍藏進入公望美術館首展。  與這些名家大作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展覽所在地——公望美術館。歷時5年,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終於交出「富春山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三館合一」)的開篇之作。
  • 兩岸故宮到底哪家強?原北京故宮博物院長這樣說
    運臺故宮文物約60萬件,其中清宮檔案文獻38萬件冊,善本書籍近16萬冊,器物書畫5萬餘件;加上抵臺後徵集的文物,總計65萬餘件。北京故宮原有明清檔案800萬件,善本特藏50多萬冊(件、塊),器物書畫100萬件,總計達960萬件。1980年明清檔案劃出,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又將包括部分宋元版書在內的14萬冊宮廷藏書撥交國家圖書館及一些省市和大學圖書館。
  • 藏在故宮中的歷史課:200多幅手繪稿、36件國寶的前世今生
    我們的《藏在故宮中的歷史課》選取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將文物擬人化,以第一人稱視角「開口」說話,講述自身傳奇,向讀者展現蘊藏在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 《藏在故宮中的歷史課》,將故事全新編排,把故宮中收藏的國寶擬人化,親自介紹自己,包括文物的產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