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大清華的學生只想找北大清華的學生

2020-12-12 網易新聞

中青報的《冰點周刊》,最近有一篇報導叫做在985高學歷圈層相親

報導大意是說,現在的985或北大清華的畢業生,開始出現一種傾向,只在同級別學校裡找對象

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越來越多的,不時上個熱搜的所謂「辱x」外,其實讓個人感受到羞辱感的,無非來自兩件事:求職與相親。

北大清華只想找北大清華,或者985隻想找985,對很多人來說,難免引來「被ru感」:他們看不起人。

如我,按照這個標準就喪失了與名校畢業生談戀愛的資格,更遑論一起領證,享受共同擔憂離婚冷靜期的樂趣。

好在由於我的條件中等偏下,甚有自知之明,就不以為ru了。

但是我注意到,在中青報的這篇報導裡,一位接受採訪的人,強調:自己是一個從縣城考進清華,所以想找一個背景類似的。

「我們都是從縣城考上清華的,背景底色是一樣的,更有話題,能聊得來。」

所以我感受到,這個現象,其實並沒有反映出什麼鄙視鏈的問題,倒是指向了今年一個很熱的名詞——小鎮做題家。

也就是說,假如真正存在一位北大清華的同學,只想在北大清華的範疇內找對象,那麼支撐他或她這一信念的,不是優越感,更可能是心虛或焦慮。

怎麼理解呢?

01

在婚戀當中,什麼條件叫好,什麼條件叫合適,本來是一件很「自由心證」(隨便借用一個法學術語)的事。

同時,慕強其實是人類的一種本能習慣。喜歡帥的/漂亮的、有錢的/能幹的,都是基於這樣一種慕強本能。

甚至喜歡有趣有才心靈美好的,也可以籠統歸納為慕強,因為一個有趣有才心靈美好的人,往往都在更好的物質環境下成長。

但慕強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在於,籠統而不具體。

什麼叫做籠統而不具體呢?

比如喜歡帥,到底什麼叫做帥?有真正大師級的帥,有流量明星的帥、有一般網紅式的帥,還有一般大眾式的帥。

這些人差距非常驚人。我們今天很多網紅男女,真的要拉到大銀幕上去一比,可能會潰不成軍。一般公司/班級裡的帥哥美女就更不要說了。

不是說那些明星就有多麼高貴,只是人家是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的,不一樣。比如黃渤、沈騰、徐崢乃至賈玲等走諧星路線的,真要帥起來,可能嚇人一跳。

有錢也是這樣,從可以讓我過上體面的生活,到能夠成為上市公司老闆的夫人,都可以統稱為有錢。

所以我們如果有做媒人的經驗,會發現,對帥、有錢、有趣等等概念是如此模糊不清。

開個玩笑,介紹了一個縣裡的首富給人家,結果發現別人想要的可能是朝陽區首富。

這種模糊的慕強雖然不太好,很容易讓人歸納為眼高手低,但還顯示了人內心是有憧憬的。

一旦變得特別具體,那麼就是危機感的標誌了。

02

有房有車,北京戶口等,就是類似這樣的表現了。

因為越靠近底線,越具體。

具體是用來兜底的。

例如,看移民廣告的時候,都是用兜底的具體數字來描述福利制度,至於移民以後發展的好能如何,那只能用一些成功名人來做想像了。

又例如,找工作的時候,和老闆們談的最具體的那個數字,應該是底薪,而年終獎、期權、以後的晉升等,都是對未來的憧憬。

在當今社會,小鎮做題家壓力是全方位,工作、收入、生活,愛情等等。

找工作難,買房難,融入大城市難,和原生家庭相處難,婚戀自然也難。

這會迫使他們以最簡單粗暴的保底式方式來應對各種挑戰。

工作最好找穩定的,如事業單位、公務員等,進了大廠也會慎言慎行,一般不會在職場中輕易冒險,創業往往與他們無緣。

婚戀也是這樣,差的肯定拖累自己,好的擔心自己匹配不上,所以會特別尋求同類人。

北京人只找北京人,深二代只找深二代,北大清華只找北大清華,985隻找985……都是這樣一種表現。

我甚至不太願意用所謂階級固化這個概念。

一個從縣城考進985的學生,在北京上海找了一份白領工作,不加班是很難的,年入個10多20萬,每天上網,就是看各種喊打喊殺,看蛋殼暴雷,看殺豬盤,看家暴把人打死,看家長退群老師也想退群……,在價值觀混亂的年代,他或她,真的有什麼學歷工作帶來的優越感嗎?

只有苦逼感吧。

值得同情,可以理解。

03

另外,還可以多說幾句。

一個人越自信輕鬆,越堅強而又心懷理想,他的心靈就越開闊。一個社會,一個文明也是一樣。

一個自信的社會,是寬容體面而兼容的,熱衷舉報、仇恨、出徵等,不是好的現象。

以上不分中外。

真希望年輕人能有選擇不兜底愛情的勇氣。

最後~

作為一個條件中等的人,註定了我在別人眼中,可以是條件好的人,也可以是條件不好的人。

慕強我經歷的很多了。我談過的,追過但追不上的,沒追過僅一味仰慕的人裡,以世俗眼光來看優秀的人很多了。對她們,至今我都抱著欣賞羨慕學習的態度。

但有一位女士,可能從世俗角度來說,條件相對一般(這樣說其實不好,但沒辦法,這個話題如此)。但不知道為什麼,我曾經用了很久,都沒有走出來。那种放不下/糾纏給她造成的困惑,我也深感歉意。

有一次她大概真的不勝其煩,很認真地問:

「我想了很久,我到底有什麼好?值得你這麼念念不忘。」

大概就是,即使得不到,也想去純粹的愛一個人。

這就是生而為人的困惱與幸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
    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人中龍鳳,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然而,考上清華北大不等於進了保險箱,可以高枕無憂。每年都有極少數學生因各種原因被清華北大勸退,讓人震驚和惋惜。那麼,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沒有了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個別學神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奮鬥的目標,沉迷遊戲,從而荒廢學業。不過,學神終究是學神,被學校退學後第二年重新參加高考考回清華北大。常書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5年,常書傑以總分690分奪得鍾祥市理科狀元、湖北省第8名,被北大錄取,並獲得北大新生獎學金中的高通獎。進入北大後,常書傑沉迷遊戲,經常逃課,導致多門功課掛科。
  • 清華北大攬才標準:不要只會考高分的學生
    華商報記者梳理234所高校在陝一批本科錄取情況後發現,今年陝西省文科前30名中25人選擇北京大學(其中清華大學只招3人)、理科前33名中15人選擇北大,而理科前59名中過半選擇清華大學。   細觀這些高分學霸的報考數據發現,高分考生選擇專業反而更趨理性,幾乎很少追隨熱門專業,大多是受興趣使然。
  • 清華北大搶學生微博上演罵戰 狀元被逼牆角無法走動
    得知他想上北大經管學院,清華招生辦老師便「有些話說得比較離譜,說北大的經濟專業很爛,」劉俊言感覺清華給出了些不實的消息,於是他向北大核實,「在核實過程中,北大知道了這事,指責清華這樣的行為不好。」  「高校搶生源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大家都被上頭逼著,壓力太大就會去走不正當的捷徑。」
  • 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能成為社會精英嗎
    在清華北大畢業也一定有混的不好的,我們也不必拿出那樣的例子,就說是由於出身農村等造成的這種片面的想法。一般的大學也會出金鳳凰,比如馬雲和馬化騰。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想把生活變成什麼樣,它就反饋給你什麼樣。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就算不是一個省市的「排頭兵」,但至少也是一個村的高考狀元。
  • 在北大清華讀書的學生吃的咋樣,看看他們的食堂飯菜,你餓了嗎
    話說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大學時期是最瀟灑自在的時候了,不過對於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的學子們來說,無時無刻都要努力奮進,不然真的對不起他們自己的高智商,小編對大學印象最深的就是難吃的飯菜了,感覺怎麼吐槽都吐槽不完,但清北的學生們可很少吐槽這個問題,這是為啥呢?
  • 淺談清華北大畢業生進街道辦
    「只要考上清華北大,走天下都不怕」。然而最近有一條新聞顯示,浙江杭州餘杭區一則公務員招錄,名單裡有48個清華北大畢業生。令人驚訝的是,竟然還有地球物理學博士也去了街道辦。讓人感到疑惑,為何會如此?一.學歷通貨膨脹學歷通貨膨脹,是指隨著越來越多人獲得更高的學歷之後,工作要求也會跟著增加。
  • 清華北大學生最青睞的六大金飯碗,不止是穩定,要就業的學生關注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畢業求職高峰很快就來了,每個人理想中的工作可能各不相同,清華北大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其畢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未來的就業趨勢走向。二、金融業清華畢業生在此行業就業率達到16.9%,北大就業率為19.88%。目前金融市場非常火爆。因為平均薪酬遠遠高於其他行業,金融行業一直是很多高校畢業生的理想入職行業。現在市場上對於懂金融會運算分析的專業型人才需求非常大。
  • 最牛的北大招生廣告:本來想考北大,發揮不理想結果被清華錄取了
    ,所以只好去了清華的藝術史論專業,她表示上大學後還想輔修其他專業,可以看出她是個很好學的孩子。不得不說矯欣宇這孩子無意間說了一句可能會紅遍網絡的話:「本來想上北大結果發揮不理想只好去清華」,要知道清北作為我國最高學府,但凡是能考入其中那得是多大的榮耀,沒想到矯欣宇不但不激動,反而有些失落,不得不說這個學霸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 非常自律刻苦拼命的普通學生,能考上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和北大嗎?
    一般情況下,本科是很艱難的,除非是例外,比如自主招生和特長生;另外,考研究生很大程度完全可以進入清華北大。>每年清華北大的本科生招生人數基本是固定。每年清華北大在錄取時,肯定是各個地方高考分數最高的(除非自己根據興趣不報考外)開始從高到低錄取,應該是優中選優。你不是所在區域內最高分數,不可能進入清華北大全國最高學府。考生越多的省市競爭越大,也許你考上690分左右也有不被錄取的可能。
  • 清華北大公布兩份學生名單,引發全國關注,尤其是學霸家長
    而且從兩份名單中,還能看出清華、北大到底青睞什麼樣的學生。據公示數據顯示,今年國內這兩大頂尖學府的初審人數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清華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報名初審通過1172人,去年通過人數是849人;北京大學有1719人通過初審,去年是1522人。
  • 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等一流名校的學生,靠的是自己努力還是老師教育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出來的嗎?事實上,教育學上有個理論,對於人的成才來說,叫先天因素決定論還是教育決定論。再來看看2019年北大清華招生的實際例子,以北京為例,共招了626人,其中僅11所中學就佔了605人,佔96.6%的比例,處於絕對壟斷地位。作為這幾年11所中學的帶頭一哥:人大附中,共招了114人。
  • 兩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網友炸了鍋,有人喝彩,有人質疑不公平
    在國內,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天之驕子。考上清北不僅是學生個人的榮譽,也是學校的榮譽,並且是學校宣傳的重點。不過今年高考中,2位四川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卻讓網友炸了鍋,有的人為他們喝彩,也有人提出了質疑,認為這有違高考公平的原則。
  • 北大清華憑什麼成為熱門旅遊區?
    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旅遊景點外,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些比較「特殊」的旅遊區:據中國江蘇網訊,《2018畢業生探訪高校排行榜》已於近日出爐。在這張榜單上,成為熱門旅遊點的國內大學除了廈門大學和香港大學外,清華北大的排名也很高。據北京新聞報導:由於清北兩所高校暑期參觀需提前預約,且限制參觀人數,校門口甚至聚集了「黃牛」,宣稱可以送人進校園。
  • 清華北大為什麼沒有被列入實體清單?
    在褒揚這些被制裁高校的同時,批評指責清華北大,仿佛清華北大沒有出現在這張名單上,幾乎就是一種罪。  仔細看看這些批評指責的言論,核心就是說清華北大畢業生出國的多,而且大都留在美國了,清北是在給美帝培養人才,所以美帝不制裁。  上次美國把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列入實體清單時,類似的輿論就曾興起過。但顯然,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有必要討論一下。
  • 清華北大預約攻略在此
    每年暑假和寒假清華和北大都是熱門景點作為國內最負盛名的兩座高等學府清華和北大每年都會迎來數以萬計的遊客這兩天清華和北大陸續公布了寒假參觀預約指南有計劃帶著孩子感受校園氛圍的通過清華大學微信公眾號和平安清華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首頁菜單欄進入「參觀清華」小程序「,即可根據要求逐步完成預約。
  • 16歲天才少女: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現如今怎麼樣了?
    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士兵,若給你機會而不想去北大清華進修的學生,多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一位學生十分不屑於考取清華北大,在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懶得考清華北大。此話一出,讓人不勝唏噓,這完全沒有將考取清華北大放在眼裡的豪言壯語,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要知道清華北大可是多少學生的夢啊!
  • 山西大學附中:33考取清華北大,80%學生考入211大學,太牛了!
    日前山西大學附中發布該校2019年高考喜報:據悉,2019山西大學附中高考參考人數542人,有 33 名學生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附:北大、清華錄取學生名單另外還有6名學生被香港名校錄取,23人考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13人考取中國人民大學、20人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
  • 理科狀元遭哄搶 分析招生風格:北大感性清華理性
    在北大清華招生組老師眼中,溫州學生又有什麼特點呢?  沒有碰到招生組互黑 各個老師都很「暖」  「三所學校的老師各有風格,但都是像朋友一樣跟我聊生活,聊興趣,北大感性、清華理性、國科大則深刻些。」  「其實國科大在高考前,就已經開始找我面試了。」
  • 個人暑假參觀北大清華需網上預約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小程序截圖,目前清華已開放周末參觀預約,北京大學尚未開通今年暑假的校園參觀預約。公眾可通過「參觀北大」、「參觀清華」微信小程序提前七天網上預約;預約均需實名認證暑期來臨,到清華北大等名校參觀成為不少家長的選項。
  • 五大學科競賽獲獎名單公布 廈門兩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
    五大學科競賽獲獎名單公布廈門兩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海西晨報訊(記者 許蔚菡)隨著第36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閉幕其中,來自廈門雙十中學、參加信息學競賽的施良致和來自廈門一中、參加生物競賽的鄭宇軒因為入選國家集訓隊,分別獲得保送清華和北大的資格。 今年的五大學科競賽中,廈門共獲11枚獎牌,其中金牌4枚、銀牌4枚、銅牌3枚。另外兩名獲金牌的同學是來自廈門一中、參加化學競賽的高家炘和參加數學競賽的林澤邦,他們在強基計劃等高校自主招生中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