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全國的10大經典地鐵營銷事件

2020-12-14 數字財報

在網際網路競爭已經白熱化的今天,線下廣告哪家強?地鐵?地鐵!對,就是地鐵營銷。眼下,一波火過一波的地鐵廣告正在襲來,而他們的成功也奠定了地鐵營銷不可撼動的地位。

因為地鐵的便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乘坐地鐵出行,以北京為例,地鐵日客流量就超過了1000萬人次。龐大的客流量也成就了廣告的土壤,地鐵,也由此成為了線下廣告商的必爭之地,成為了城市裡各大品牌的「熱門櫥窗」。

事件一:2017年3月,網易雲音樂精選了點讚數最高的 5000 條評論貼投放在杭州地鐵上。紅色的廣告鋪天蓋地,攻佔了整個地鐵一號線和整個江陵路地鐵站。此次主題名為《看見音樂的力量》的營銷活動很快成功刷屏同夥圈,在社交媒體上站來新一輪一波病毒式流傳的營銷。在此次告白之後,網易雲音樂的百度搜索量也一路飆升,可見這一營銷運動的成功。

事件二:2018年1月,天貓超級品類日承包了一列杭州地鐵,讓大家任性喊出了「我就不想帶鑰匙」的心聲。車廂內滿眼都是活潑醒目的大字報,直觀任性的文案更是吸引了乘客們的注意。所有地鐵海報以「我就不想帶鑰匙」為主題,從多種生活場景切入,如「晚上加班超級累」「你說我懶特別對」等等,簡短直白的大字報不僅一目了然,而且非常貼近大眾生活,乘客也就更容易對號入座。這些因為鑰匙帶來的煩惱在此次天貓超級品類日地鐵專列中悉數囊括。

事件三:早在2014年,知名家居連鎖店IKEA為了宣傳即將在東京開業的新店,便曾經直接包下一輛地鐵!整列車輛分成「Party Living」和「Party Dining」,從上北臺站出發,直到多摩中心站。在「Party Living」中有著種類豐富的餐巾紙及風箏線裝飾成的迷你工作坊,還舉行了IKEA猜謎大會,禮物是IKEA禮物卡1000日元。在「Party Dining」,則有扮成車長的店員,帶著笑容與大家說話。這個車廂提供瑞典菜餚與IKEA的食品,大家邊聽IKEA的介紹邊享受玫瑰果、藍莓飲料、小點心跟餅乾。IKEA這麼做,是希望大家能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開開心心地去宜家購物。

事件四:2019年9月,雲南雅居樂營銷大咖鄭偉峰以「27趁青春正向上」為主題的地鐵活動在春城昆明展開,它不僅有溫暖、有情懷,更能引發乘客心中的共鳴:「勇往直前,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歲月不饒人,等什麼大器晚成」、「如果你累了,應該學會休息而不是放棄。」「創業很苦,堅持很酷。」場景代入感極強的表述,仿佛把所有焦慮感統統一網打盡,足以讓每位乘客頻頻駐足觀看,即便是沒有乘坐地鐵的人,也能被社交圈的自發傳播所感染。

在年輕人的焦慮不斷被煽動的大環境中,時值雅居樂27周年,「27趁青春正向上」的地鐵文案擬通過擬人化的品牌形象與城市進行溝通,無疑給予年輕人一股支撐內心安定的力量,不經意間就有可能治癒焦慮,與受眾快速地形成了共鳴,引爆網際網路,炸裂式的事件效果絕對是地產行業標誌性的營銷事件。

事件五:美贊臣也是地鐵營銷的先行者。2017年9月,美贊臣在天貓歡聚日「機靈成長,妙語無限」活動直播前的預熱階段,包下一整列地鐵車廂,展示其此前在社交網絡上徵集而得的寶寶萌言金句。以寶寶聲音為主題,在車廂內部用對話框展出寶寶的奇思妙語,大有此前網易雲音樂在地鐵貼樂評之感。而更打動消費者的是,車廂內還展示了寶寶的聲紋項鍊。精緻的項鍊由寶寶錄入聲音,再經過3D列印及人工打磨製作而成,只要掃碼就能收聽寶寶的聲音。將直擊父母柔軟內心的稚嫩聲音永久留存,任由時光變遷,瞬間的感動卻永不改變,走進地鐵車廂的人都大呼「走心」。

事件六:這則體現美麗健康生活觀的文案來自直銷行業巨頭 NU SKIN 如新公司,因符合品牌年輕化的調性而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但如新的此番營銷不止步於僅僅玩轉文字遊戲,其還包下青春專列、並與符合千禧人群喜好的女性高端雜誌《嘉人》合作引發H5病毒式傳播,以此形成閉環營銷,成為營銷案例的又一範本。

事件七:一夜爆紅的「女團路人王」王菊想必大家已經悉知,王菊最初在《創造101》出場時,因為她黝黑的皮膚,微胖的身材與傳統意義上膚白貌美、身材苗條的練習生外貌標準「格格不入」,受到了不少人的詬病。此後王菊開始了逆轉,真愛粉「陶淵明」更是要為王菊承包地鐵。由此可見,地鐵營銷威力的不同凡響。

事件八:愛奇藝的新版《新白娘子傳奇》在熱播時,也青睞於地鐵營銷。眼前斷橋相遇、畫境小築,耳邊是《千年等一回》、《青城山下白素貞》的BGM,愛奇藝將杭州地鐵一號線定安路站一夜變身「最美地鐵站」,迎來大家的瘋狂刷屏。走進定安路地鐵站,仿佛進入了一個極具質感的東方新美學世界。煙雨朦朧的中國潑墨山水畫,躍然眼前。《新白娘子傳奇》故事中的畫卷徐徐展開。

事件九:2019年09月,酷我音樂開展的《榜樣閱讀》文化地鐵專列活動引發了大家的紛紛打卡。酷我音樂為兌現《榜樣閱讀》第一季粉絲打榜解鎖福利,邀請了超乎預料的明星陣容,許魏洲、張繼科、肖戰、朱一龍等8位頂級流量明星逐一在列,在北京地鐵4號線,前來打卡參與的粉絲絡繹不絕,收到廣泛好評。

事件十:2018年,知乎再度現身地鐵,並選擇了「電影」、「職場」、「法律」、「母嬰」、「美食」、」健康」等多個熱門領域的「犀利」問題代替扎心文案,最大程度地覆蓋了所有地鐵用戶,引發人們的好奇心,並成為一時的熱議話題。

緣何地鐵營銷有著如此神奇的魅力?火爆的地鐵營銷背後,都藏著什麼樣的玄機?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相對於其他傳統媒體來說,地鐵具有空間封閉、人流量相對集中,且覆蓋面廣的特點,這也更有利於吸引更多路人駐足觀看,使得地鐵廣告的到達率高,提高乘客對品牌和產品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資訊時代,熱點迭代迅速,想要受到更多關注,破圈層營銷大勢所趨,地鐵事件營銷將幫助企業品牌破局的戰略利器。

相關焦點

  • 班上無故多了一個孩子,想起香港靈異地鐵事件,恐怖至極,轟動了很久
    @錦鯉祈福:孩子:我可能有個假爺爺揭秘93年香港地鐵廣告靈異事件恐怖至極:轟動香港的93年廣九鐵路廣告!大概是最多人親眼見鬼的事情了。導演深夜看電視重播舊片,發現九廣鐵路廣告出現以下詭異的畫面:7小朋友肩搭肩玩火車遊戲,隊伍中最後多了一人不久後,被搭肩的小孩死了廣告馬上停播,但是媒體還是轟動了很久。
  • 揭秘轟動全國的千島湖事件:空難錄音有長達10秒的哭聲!
    轟動全國的千島湖慘案至今已過去十餘載。雖然它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但在當時它曾一度影響兩岸關係,使大陸和臺灣的局勢更加緊張起來。
  • 營銷必看的經典營銷案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幾個經典的營銷案例,或許做營銷的你早已看過這些案例,而這幾個案例卻是分別從人性的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實現線下引流,如何通過建立場景來實現快速獲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這些案例背後的營銷手段吧~案例一:建立新鮮感
  • 事件營銷:日本暢銷內衣品牌的誕生,不過是利用了第一夫人希拉蕊
    事件營銷(Event Marking)就是通過把握新聞的規律,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並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告的效果。演講在露天廣場舉行,由於當天風比較大,希拉蕊穿著裙子,演講中裙子不時被風吹起。植田二郎不斷用相機拍下現場希拉蕊演講的照片。晚上在暗房衝洗膠捲時,他發現無意中拍到了第一夫人裙內的內褲,這一發現讓植田二郎非常驚喜,他相信這張美國第一夫人春光乍洩的照片一定會引起世界性的轟動。
  • 牛逼的餐飲企業做事件營銷,一下火遍了全國(附執行方案)
    春節前有家重慶的火鍋店找到我們深圳網推天下公司,說不想按傳統套路以傳統打折形式做開業活動,想做新奇特活動,做事件營銷。那時已經是12月底,各大高校正面臨寒假的期末考試,於是我們就利用寒假的時機策劃了一個事件,結果一下就火遍了全中國。
  • 金玉府15天3次轟動海澱 10月31日樣板間雍容啟幕
    135㎡國士三居 樣板間雍容啟幕  2015年年關將近,北京房地產市場堪稱硝煙四起,國家7萬億政策助力樓市引發的溢價大潮,樊家村7.5萬/㎡地王現世啟幕北京搶地大戰、全國一線房企齊聚北京31天爭奪26塊土地所有權,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們揭示一個事情,群雄逐鹿後的北京房價,已經迎來了黃金時代。
  • 十大營銷經典案例
    在廣闊的中國營銷版圖上,成長中的本土企業與強大的中國公司之間,開始了越來越多的正面較量。各路英豪戰江湖,狹路相逢勇者勝。本刊精選了十大經典案例,為2003年的中國市場給出了《成功營銷》的解讀。  「統一」潤滑油2003年營銷事件回放  2002年11月18日,統一潤滑油首次參加中央電視臺黃金段位招標,中標額6000多萬,為2003年統一強勢品牌的塑造之旅舉行了一個盛大的「奠基儀式」。  2003年年初,"統一石化"將這一年定位於自己的品牌營銷年,提出了"成為中國高端潤滑油最大的專業製造商"這樣一個新目標定位,所有的營銷運作都以此作為準則。
  • 2019中國零售年度創新營銷事件出爐
    聯商網消息:零售競爭愈烈,營銷愈為關鍵,從「簡單粗暴賣產品」到「費盡心思搭場景」,從商品到服務,從品牌到文化,從追求效益到人文關懷,從吸客到留客,營銷每天都在變化,營銷的渠道和載體也在發生變化。過去一年中,行業又出現了哪些優秀的營銷事件,我們選出了其中優秀的營銷事件,給予鼓勵,希望能為中國零售提供更多奇思妙想。
  • 「江西風景獨好」獲全國十大廣告營銷傳播經典案例
    人民網南昌3月14日電 (邱燁)近日,「江西風景獨好」旅遊品牌推廣獲選2011年全國十大廣告營銷傳播經典案例,並將在全國各大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和廣告界予以傳播,這即是江西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2011年全國旅遊行業唯一一個入選案例。全國十大廣告營銷傳播經典案例評選是由中央電視臺牽頭,聯合全國廣告營銷推廣知名專家參與的重要活動。
  • 10大旅遊景區營銷策劃成功案例
    2003年、2005年,在鳳凰古城舉行的「棋行大地」世界圍棋巔峰對決,同樣是創新性事件營銷的經典之作。在南方古長城腳下,紅石砂巖鋪就的世界上最大棋盤上,世界圍棋界兩大絕頂高手,以武童作棋子對弈,一時轟動海內外,刷新了世界圍棋轉播賽的收視紀錄。鳳凰古城借賽事隆重亮相,又一次抓住了無數遊客的眼球。
  • 《阿凡達》:事件營銷的勝利_深度報導
    它再次體現出好萊塢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同時圍繞著影片,精明的企業也順風順水地達成了各自傳播與營銷的目的。可以說奉獻了一個如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其靈魂就是事件營銷。在這裡不僅再次驗證了很多重要原則,同時也為將來的實施提供了更多的啟示。  事件營銷已成為主流  事件營銷已成為企業從事整合傳播、整合營銷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當今信息泛濫,又高度看重注意力的時代。
  • 2006轟動全國的十大草根新聞人物
    直到12月31日,視頻製作面世,後經朋友傳到網際網路,便立刻轟動整個網絡,全國各地的網友都在熱捧惡搞版的「饅頭」,一時間「饅頭」成為網絡上最熱的話題。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2006年2月12日,陳凱歌在巴黎對網絡上愈炒愈熱的「饅頭」正式表態:「我們已經起訴他了,我們一定要起訴而且就這一問題要解決到底。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
  • 網絡熱點事件營銷注意事項
    網絡事件營銷:是企業、組織主要以網絡為傳播平臺,通過精心策劃、實施可以讓公眾直接參與並享受樂趣的事件,並通過這樣的事件達到吸引或轉移公 眾注意力,改善、增進與公眾的關係,塑造企業、組織良好的形象,以謀求企業的長久、持續發展的營銷傳播活動。那麼網絡事件營銷注意事項有哪些?
  • 轟動日本的三大懸案之可樂殺人事件
    走了大概200米左右,他們經過了一個公共電話亭,其中一個女孩就在地上撿到了一枚10元的硬幣,她覺得自己的運氣不錯,剛想告訴大家,這時她又在旁邊發現了一瓶未開封的瓶裝可樂。當年的可樂都是玻璃瓶裝的,不像現在。這個女孩拿起可樂,給了6個同事裡年齡最小的那個,說我不喜歡喝可樂,送給你了。沒想到這個女孩的好心卻害了他。
  • 全國地鐵安保升級 火災和踩踏事件成為防範重點
    「3·29」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發生後震驚全球,也給我國地鐵安全防範敲響警鐘。  地鐵交通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交通手段,具有方便、快速、平穩、運輸量大的優點。另外,電氣化的動力設備還具有無汙染、噪音低的好處。在世界各地現代化都市中,地鐵交通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甚至成為現代城市文明的標誌性設施。
  • 北京地鐵通成用創意實現營銷
    北京2017年9月2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北京地鐵國貿的魂鬥羅通關長廊、可口可樂純悅的地鐵滑雪場景、Lily的2017秋冬季商務藝術空間,吸引了不少乘客駐足觀看。在這個廣告渠道層出不窮、消費者被各種廣告轟炸怕了的年代裡,北京地鐵通成回歸營銷與傳播的本源,為客戶打造別具創意的地鐵廣告,讓消費者接受,真正助力營銷。
  • 經典!曾在中國引起轟動的日劇
    經典!曾在中國引起轟動的日劇從80年代受眾頗廣的經典,到近些年來收到關注的新作,關於日劇,或許你並非忠實擁躉,可是相信你的回憶裡,也從來不乏它的影子。運動題材的日劇其實也不算特別罕見,可是像排球女將這樣將女性角色作為運動題材主角,並且成功引起巨大轟動的經典作品則是少之又少了。《阿信》富有盛名的晨間劇《阿信》是於2013年上映的劇情電影,由富樫森執導,由濱田心音等主演。明治40年(1907)的早春,位於山形縣最上川上遊的貧窮山村,厚厚的積雪掩蓋著春的氣息,嚴寒依舊統治著這個偏遠所在。
  • 文章頻道 - 20個品牌案例,總結事件營銷4種模型
    我有看熱點背後營銷痕跡的習慣,本文從20個案例入手,總結出了事件營銷的4種炒作套路:炒牌,炒物,炒人,炒事。開篇之前首先說一個原則:傻逼就是做相同的事,而期待有不同的結果。當然品牌的成功也不是單靠事件營銷這些表面花招,背後還得有支撐其經營的最根本邏輯。比如喜茶之所以讓人趨之若鶩,能火到今天,除了大量的事件營銷,背後還有大量地招加盟商,大量地融資……本質其實是資本的玩法了。
  • 也說蒙牛的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自古有之。商鞅的「徙木立信」,就是典型的事件營銷。  善於做事件營銷的蒙牛,針對今年高考就搞了個新動作。  先不說這種「高考奶」到底賣了多少,單是廣大媒體對這一事件的報導,就給蒙牛做了若干免費廣告。作為商家,還有什麼營銷比這個更划算呢?  事件營銷,一直是蒙牛的「拿手好戲」。公司成立不久,蒙牛就提出「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宣傳策略。「老大」是伊利,「老二」是誰?天知道。憑藉這樣的策略,蒙牛一下子把其他競爭者甩在了身後,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老二」的江湖地位。
  • 除了《藥神》,還有這9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國產經典!
    這部電影看似是一個連貫的故事,但實質上反映的中國社會的各個不同的犯罪身影,故事取材與轟動全國的於胡文海、周克華、鄧玉嬌三起轟動全國的刑事案件,以及富士康跳樓事件。影片中的大反派張華由王千源飾演,其原型就是主犯張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