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咱去哪兒】橫起!砌金水挖冬筍切

2021-02-07 青年城步

青們,冬天的周末是不是除去逛街和揮霍,就是在家阿大貳了呀!幾乎沒有太多的樂趣!哈哈,下面小編給你們介紹一個既好玩又有好吃的地方啊。也非常適合周末帶上小朋友一起出遊哦,還可以讓小朋友寫上一篇挖筍心得,讓他們體驗辛苦勞動獲得成果的感受!

(當然首要條件是要太陽高照的天氣喲)






好首先小編先把路線告訴大家。

縣城——金水

(沿中心加油站往上走,自駕車半小時左右可到達)


小編來自鄉下,我常常回想兒時的樂趣,那是自得其樂、無憂而樂。記得兒時的冬天裡,雪總會如期而至,妝點層巒的美景,包裹山村的寂靜,洋溢一年的喜慶。雖然也會很冷,但藏不住無處不在的樂趣。其中就包括了挖冬筍。

首先得給大家普及一下,筍是分冬筍和春筍的,冬筍生長在冬季,通常在春天會死掉,不會長成竹子。春筍呢,春天生長,而後就成了雨後「春筍」。春筍會自己冒出來,挖春筍沒有挑戰,也沒有樂趣。

挖冬筍還是一個技術活,在給大家科普下技巧:

找竹根是要有經驗的,方法有多種,通常竹子的尖朝向哪一方竹根就長在哪一方,當然不盡然。從竹子底部的竹節疏密可以判斷竹根的深淺,越密的竹根越淺,也更好找到。有些可能就浮在土層表面,不需廢太多工夫,但這種多半已有人捷足先登。大多數沒有挖過的竹子都挑戰著你的經驗和技術。有些時候甚至繞著竹子挖個圈也找不到竹根,這又得另尋它法了。竹根通常都會在某個地方露出地面,成一個弓形又鑽入土中。這也是一個找竹根的辦法,但能不能找準就是另一回事了。找到竹根就得沿著往前挖了,並不是到處都長冬筍的。在竹根變脆且土深適宜的地方就會長冬筍。如何判斷脆也是經驗的凝聚,而且還得防止把竹筍挖爛,所以當感到竹根很脆的時候就得小心翼翼了,像極了成功前等待的激動人心。如果是新手,失望往往是經常的事。若成功找到冬筍則是相當喜悅的了。有些冬筍會長出「乳根」,挖到「乳根」則是大冬筍的預兆,通常緊接著就能看到暗黃色「大胖子」般的冬筍,這時需要用刀將竹筍從竹根上砍下。去掉「乳根」和泥土,收穫滿滿的喜悅。

再提醒大家喲,挖冬筍絕對是個體力活,剛開始可能趁著新鮮勁可以堅持 一小會,後面估計就會累趴的。

冬筍的吃法:

經典 1 冬筍在我們苗鄉最普遍的吃法就是 冬筍炒臘肉









經典 4 當然也還有些獨愛吃冬筍的 ,那就是冬筍炒冬筍(小編表示看不懂的)





PS:在金水隨處可見的美景。小編隨意拍了些...



清晨的霜


清晨的霜


荒草叢中


夕陽西下


就連蘿蔔都長的這麼生動

農家蔬菜


小編還打聽到,金水那邊的居民都非常熱情好客,如果前去的朋友可以聯繫金水當地居民讓他們帶你們去哦,(放心,絕對免費帶路)自己挖到的冬筍按照市場價格買就可以啦!






相關焦點

  • 挖冬筍學會幾招,冬筍吃不完
    很多朋友想嘗試著自己去挖冬筍,下面一起來聊一聊冬季挖冬筍的一些技巧:帶好挖掘工具,來到竹林地以後,要想獲得不破土而出的冬筍,首先是要學會通過竹葉辨別竹齡,來判斷該棵竹子是否能長出冬筍。如第一年長出來的竹子一般往往比較嫩,葉子比較青,類似這種的竹子目前是不會長出筍子的。
  • 冬筍什麼時候挖合適?在哪些地方的冬筍最多?
    冬筍什麼時候挖合適?在哪些地方的冬筍最多?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冬天的時候農村裡什麼「野味」最好吃?在過去可能是野兔、野雞、野豬肉這些了。農夫還記得小時候在下雪天的時候,就常常去山裡帶著家裡的狗追兔子。所以要想挖冬筍,先得去對地方才行。一般冬筍是在立秋節氣以後才開始發育的,然後才開始經過漫長的生長,等到冬天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採挖了。聽村裡的老人說,一般挖冬筍是在霜降後才開始的,一直可以持續到立春節氣。因此挖冬筍的最佳時間是在10月份下旬到次年的2月初。而冬筍大量上市則是從每年的11月左右開始。
  • 又到了挖冬筍的季節,挖筍老師傅總結了幾點經驗
    一到冬天,喜歡挖冬筍的小夥伴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冬筍味甜,與臘肉簡直是絕配,是人間難得的美味,但是挖冬筍沒點技巧,就只能空手而歸,今天1位挖了10年冬筍的老師傅,教了我幾點技巧。冬筍炒臘肉1.看竹葉青綠狀況一般挖冬筍,首先得先看看竹葉的顏色
  • 湖南懷化:我要上山挖冬筍了,你去不去?組團吧?
    現在冷空氣來襲,冬雨淅瀝,那些埋藏在地底下的冬筍們,也是卯足了勁,將自己餵養得肥肥胖胖的!就等你去挖掘了!你會去嗎?在懷化,大片大片的楠竹林,那可是冬筍最好的誕生地了!隨便找片竹林,看準有蓬鬆的地面,一鋤挖下去,你期待的幸福生活就這樣來了!在懷化,冬筍做菜的方式可是很多的!
  • 「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什麼意思?啥時候挖冬筍好?
    前天在集市上看到有人賣很小一個的冬筍,居然要25元一斤。可是賣冬筍的人少,還是被人一次性買走了,說是為了嘗鮮,哪怕價格貴一點也能接受。聽賣筍的老人說,在去年一小時就能挖到幾十斤,今年一天也就挖到幾十斤,冬筍的個頭不但下,而且產量也低了很多,這也是今年冬筍價格偏貴的原因。那俗語「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是啥意思?如何尋找冬筍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在農村挖冬筍是上午挖好還是下午挖好?怎樣才能找到冬筍?
    冬筍,具有嬌嫩清脆、口感帶甜,是很多消費者喜歡的綠色食材。冬筍是楠竹在立冬前後發育生長成的筍芽。而楠竹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小趙前兩天曾寫了一篇《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反響強烈。
  • 又到了挖冬筍的季節,挖筍老師傅總結了幾點經驗
    一到冬天,喜歡挖冬筍的小夥伴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冬筍味甜,與臘肉簡直是絕配,是人間難得的美味,但是挖冬筍沒點技巧,就只能空手而歸,今天1位挖了10年冬筍的老師傅,教了我幾點技巧。冬筍炒臘肉1.看竹葉青綠狀況一般挖冬筍,首先得先看看竹葉的顏色,通過竹葉的顏色來判斷底下有沒有冬筍,如果竹葉是青綠色的
  • 冬筍什麼時候挖合適?在哪些地方的冬筍最多?
    冬筍什麼時候挖合適?在哪些地方的冬筍最多?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冬天的時候農村裡什麼「野味」最好吃?在過去可能是野兔、野雞、野豬肉這些了。農夫還記得小時候在下雪天的時候,就常常去山裡帶著家裡的狗追兔子。所以要想挖冬筍,先得去對地方才行。一般冬筍是在立秋節氣以後才開始發育的,然後才開始經過漫長的生長,等到冬天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採挖了。聽村裡的老人說,一般挖冬筍是在霜降後才開始的,一直可以持續到立春節氣。因此挖冬筍的最佳時間是在10月份下旬到次年的2月初。而冬筍大量上市則是從每年的11月左右開始。
  • 挖冬筍,這樣看竹子就能找到竹根!輕鬆好找
    農村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這老話告訴咱們,冬至以前的冬筍不挖也會爛地裡,這冬至以後的冬筍,挖了就可惜了,因為它能在清明時旺盛的長出竹子,一句老話,就告訴了我們挖冬筍的最佳時間,畢竟一根竹子的價值比一根竹筍的價值要高的多。
  • 又到挖冬筍季節,如何尋找冬筍?哪裡的冬筍最多?看完心裡有數了
    看完心裡有數了文/農夫也瘋狂進入12月份以後,農民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農活可幹,在南方有些農民就會去山裡採挖一些草藥來賣錢,也有些農民回去農田裡面挖泥鰍、黃鱔。不過更多的農民會去竹林裡挖冬筍,有技術的話一天能挖到三四十斤,按照今年的行情來看,一斤冬筍在市場上售價是20元左右,這樣一天下來至少能掙五六百塊錢。
  • 外國人驚嘆中國人吃竹子,卻不知道挖冬筍樂趣和美味!
    冬筍做湯  此外,用冬筍製藥膳,食之既可享口福,又能健身療疾。如冬筍枸杞肉絲。將枸杞30克、冬筍250克洗淨,將冬筍切成4釐米長的細絲。豬肉250克切絲,加溼澱粉抓勻。一下挖出一大串冬筍  第三種挖翹青鞭筍:選擇2~3年的老青鞭,順挖  3.找到子鞭,但是子鞭無力,可順挖到主鞭,其筍往往生長在分叉處。
  • 挖冬筍(文/範泊靜)
    年事已高的鄰人告訴我,老老少少,凡能走得動的,扛得起鋤頭的,大都上山挖筍去了。今年是出產冬筍的大年,隨便在竹兜旁動幾下鋤,有可能挖到筍子。冬筍價格也還不錯,好的時候賣到七八塊,最差也賣到二塊多。懂找竹鞭走向,體力好的人,一天挖個百十斤,是常有的事。收入算下來,也有兩三百。山裡人,收割完晚稻,採摘完山茶子,一年的農事算是基本完成。從農曆十月,一直到來年的正月,是漫長的農閒時光。
  • 又到挖冬筍季,婁底大媽上山挖冬筍,結果……
    又到一年一度吃冬筍的季節,冬意漸濃,山上的冬筍也已經悄悄孕育生長了!冬筍是立秋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竹鞭)側芽發育而成的筍芽,因尚末出土,筍質幼嫩,是一道人們十分喜歡吃的菜餚。一想到美味的冬筍炒臘肉,就讓人垂涎三尺,引得人民紛紛上山挖筍。
  • 湖南懷化:我要上山挖冬筍了,你去不去?組團吧?
    現在冷空氣來襲,冬雨淅瀝,那些埋藏在地底下的冬筍們,也是卯足了勁,將自己餵養得肥肥胖胖的!就等你去挖掘了!你會去嗎?在懷化,大片大片的楠竹林,那可是冬筍最好的誕生地了!隨便找片竹林,看準有蓬鬆的地面,一鋤挖下去,你期待的幸福生活就這樣來了!在懷化,冬筍做菜的方式可是很多的!
  • 俗語「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啥意思,冬筍不挖會爛嗎
    俗語「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啥意思?冬筍不挖會怎樣文/農夫也瘋狂每年到了冬天的時候,農村裡有一件事特別的好玩,充滿了樂趣,很多人也樂意去幹,那就是挖冬筍。因為挖冬筍不僅具有挑戰性,要想找到冬筍是需要經驗和技術的。這個就和大傢伙喜歡玩遊戲一樣,很多人喜歡去挑戰。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可以有美食可吃,如果比較多的話,還可以拿去集市上賣錢,為家庭增收。有的人會有疑惑,那就是冬筍挖了,會不會第二年春天的春筍就少了呢?在民間流傳的俗語「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是什麼意思?
  • 在農村挖冬筍是上午挖好還是下午挖好?怎樣才能找到冬筍?
    冬筍,具有嬌嫩清脆、口感帶甜,是很多消費者喜歡的綠色食材。冬筍是楠竹在立冬前後發育生長成的筍芽。而楠竹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小趙前兩天曾寫了一篇《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反響強烈。
  • 挖冬筍,這樣看竹子就能找到竹根!輕鬆好找
    農村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這老話告訴咱們,冬至以前的冬筍不挖也會爛地裡,這冬至以後的冬筍,挖了就可惜了,因為它能在清明時旺盛的長出竹子,一句老話,就告訴了我們挖冬筍的最佳時間,畢竟一根竹子的價值比一根竹筍的價值要高的多。
  • 冬天農村山裡開始長冬筍了,你知道怎樣才能把它挖到手麼?
    冬天農村山裡開始長冬筍了,你知道怎樣才能把它挖到手麼?自古以來在我們民間冬筍被視為山中珍品,素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譽,其肉質鮮嫩,清脆爽口,風味獨特,人見人愛。雖然大家都愛吃冬筍,可是冬筍一般都是深藏不露的,你們知道怎樣去發現它、挖掘它嗎?
  • 又到挖冬筍季節,如何尋找冬筍?哪裡的冬筍最多?看完心裡有數了
    看完心裡有數了文/農夫也瘋狂進入12月份以後,農民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農活可幹,在南方有些農民就會去山裡採挖一些草藥來賣錢,也有些農民回去農田裡面挖泥鰍、黃鱔。不過更多的農民會去竹林裡挖冬筍,有技術的話一天能挖到三四十斤,按照今年的行情來看,一斤冬筍在市場上售價是20元左右,這樣一天下來至少能掙五六百塊錢。
  • 挖冬筍有哪些方法
    挖冬筍是一門系統學問,因此學會挖冬筍,必須從竹子生長特性上下功夫,才能成為有老經驗挖筍人。冬筍肥大,數量多,要求滿足三個條件:1陽光充足,土溫度高;2水分充足,保水性強;3土肥疏鬆,保水保肥;有三個條件,冬筍一般有裂縫,有的冬筍出土一點,最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