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吼孩子,小心影響孩子智商!

2020-12-21 騰訊網

你吼過孩子嗎? 不用說!一定吼過!

為娘也不想,但是為娘實在做不到啊!

「都幾點了!還不睡覺!」

「再不吃飯就把你碗端走了啊!」

「我倒數三個數!你到底聽到沒有!」

……

嘟媽也曾立過「我再也不吼娃,一定和他好好說話講道理」的flag,但是沒過三個小時就破功了!

但是你知道嗎?吼孩子會改變孩子的大腦,讓他越來越笨。

健康的大腦需要一個健康的家

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大吼大叫,就和打罵、侮辱一樣,會讓孩子的應激素水平增高,從而導致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有專家針對青少年焦慮、抑鬱和大腦結構差異的研究顯示,小時候常常遭受父母言語暴力的人,言語智商只有112分,比正常人的124分還要低。

通過掃描大腦發現,這些長期接收到家長謾罵、嘲弄或侮辱言論的人的大腦左側顳上回的灰質體積,增值達到14%。而顳葉顳上回區域就是和人的言語智商有關,遭受的言語暴力越多,這個區域的增加體積越大。

孩子長期生活在「吼叫」的環境下,智力、語言的發展都會受到阻礙。更嚴重的,可能還會引發抑鬱、孤僻、焦慮等精神疾病。

家長大吼大叫的模樣,是孩子一生都無法磨滅的陰影。

大吼大叫並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傷害孩子

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裡面跟拍過這樣一對母子——

孩子蠻不講理,愛哭;媽媽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大聲責罵孩子。

去逛超市,一路上孩子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媽媽不耐煩地對孩子大喊:「不要再煩我了!不許再問我了,自己記住!」

回家路上,孩子耍小脾氣,要媽媽抱抱,媽媽怒罵:「我拎著東西怎麼抱你?」

在家裡,孩子玩小汽車發出刺耳的聲音,媽媽更是歇斯底裡怒吼:「你不許發出聲音!我最討厭吵了!」

為了讓這位媽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他的內心感受,節目組讓她到聲音體驗場所,聽一聽自己對孩子大吼大叫的聲音。

昔日自己的吼叫聲穿過耳膜,這位媽媽瞬間奔潰了。她蹲下來緊緊捂住自己的耳朵,不停地和主持人說這些聲音讓她感到很恐懼,很害怕。

大人尚且無法忍受,何況孩子?

大家可以戳完整版視頻感受一下

曾經看過一組調查數據,在國內,將近90%的家長都吼過孩子。

孩子不聽話、頂嘴、不好好做作業、考試成績沒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平日工作壓力大,憋著各種無名之火,看到孩子犯錯,「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惡性循環。

父母都認為自己吼叫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殊不知,這麼做不僅完全沒有教育意義,反而會對孩子的情緒造成傷害,影響親子關係。

密西根大學的Ethan kross博士一項實驗發現——

情緒受損和身體疼痛在人類大腦區域反應極為相似。如果一個人傷心到「心碎」,那麼他的神經系統可能真的體驗到「心碎」級別的疼痛。

在繪本《大嗓門媽媽》裡,描述了小企鵝被媽媽吼叫時的心理歷程。

當企鵝媽媽生氣地對著小企鵝大叫時,小企鵝嚇得全身都散開了。

父母對著孩子吼叫的時候,孩子情緒經歷的痛苦,和身體受傷時的疼痛程度不分上下。大吼大叫,就像一把尖銳的無形之劍,把孩子裡裡外外傷了個徹底。

吼完以後再彌補?對大腦的損傷可能已經造成

有時候,家長也不是故意的,孩子怎樣都勸不聽、說不動,孺子不可教也,父母只好拉高分貝,咆嘯出聲。

而且很多人認為,誰沒有被爸媽、老師、老闆罵過?罵過之後再來安撫孩子就好了。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恩威並施,趁機立規矩嘛~

不料,已經有專家破除這種補償心理的迷思了,弗羅裡達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伊·鮑邁斯特就在一篇被引用逾5300次的論文中指出:壞事的力量比好事強大(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可能聽起來不好直接理解,嘟媽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開開心心在社交網絡上發了一則親子小視頻,在100則留言裡,有90個是誇娘美兒帥其樂融融的,另外10個是挑刺挖苦酸溜溜的。但是那10則傷害言語卻讓你一整天心裡不舒服,甚至反思自己是不是不應該拍,不應該發……

這說明什麼?

說明好話與壞話並不能直接抵銷,並且,人類的大腦與生俱來就會更關注危險、消極的事物,這有助於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生存法則。

在電影《你是好孩子》裡,常被媽媽吼罵的彩音,就活得小心翼翼,非常壓抑:

她哼著喜歡的歌,卻只動嘴不敢真的唱出聲音來;

明明是別人搶奪了嬰兒車,她卻沒有勇氣為自己辯駁;

她拼命的討好媽媽,會因為打破一隻碗恐懼,稍有差池就會遭來劈頭蓋臉的怒斥,卻依然說著「對不起」

……

這一幕幕場景,多麼令人心疼啊!

常有人說,孩子小不記仇,吼完過陣子就忘了。或許孩子依然會選擇愛你,但傷痕卻在內心生根,再也無法抹去。

管教孩子,你可試試「低聲教育法」

大聲指責,只能讓孩子暫時改變自己,只有父母培養自己「不怒自威」的氣質,才能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低聲教育,可以從下面幾點做起:

01 降低聲調,注意語氣和措辭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表達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

聲音越大,情緒起伏越大。降低聲音,可以幫助父母控制情緒,減少給孩子的傷害,讓他可以集中注意力去聽。在大吼大叫前,先給自己20秒鐘,調整下自己的語氣和措辭,效果會更好。

父母不帶憤怒情緒,用正常的語氣和聲調說教,孩子自然會明白你的意思。

02 尊重孩子,耐心解釋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當我們注意維護孩子尊嚴、尊重孩子並且態度堅定時,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行為無法帶來想要的效果。

不要總是毫不留情地斥責、辱罵、居高臨下地教導,多用平等交流的語氣和孩子對話。

孩子做錯事,不要急著發怒,抱抱孩子,等他冷靜,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等到孩子情緒平穩下來,你再把自己的期望告訴他,他也就更容易接受。

03 吼完孩子,要善後

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過,父母錯了或者違背曾許下的諾言,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如果你不小心吼了孩子,記得及時安撫,給孩子道歉。父母一句及時的「對不起」, 能使孩子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軌道。

嘟媽說

你因為什麼會吼孩子?吼完以後後悔嗎?要不要試試以後不吼孩子了呢?

你的每個「贊」,我都喜歡!

相關焦點

  • 你吼孩子時,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文 | 家長幫主創團我又沒忍住吼了孩子——昨晚兒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新買的沙發弄溼了一大片,我衝上去劈頭蓋臉衝他一頓大吼:「你到底怎麼回事?跟你過說多少遍了...」其實其實不光是我們,光鮮亮麗的明星媽媽也會吼孩子。小陶虹就曾分享過,女兒把牛奶砸在地上,她下意識大吼孩子,「你怎麼能這樣「,被吼的女兒,一哆嗦,恐懼地楞在那裡,連哭都忘記了~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又沒忍住吼孩子—— 昨晚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我新買的布藝沙發弄溼了一大片,我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
  • 哈佛研究:出生季節影響孩子智商,在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
    文|凝媽孩子的智商到底和什麼有關係?這一直是多年來科學界研究的熱門話題,也是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孩子遺傳父母的聰明才智天經地義,可是很多智商高的人、功成名就的人,生的孩子智商卻很一般,還有的是存在問題的。
  • 哈佛醫學院:被吼的孩子大腦易受傷變形,這樣做比你吼叫更管用
    這些場景是否有些似曾相識,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總是會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會動手打孩子,然而事後又後悔不已。雖然我們很多父母都用盡了全部去「愛」孩子,但父母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愛正將孩子推向深淵。
  • 哈佛大學:孩子智商受出生季節影響,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
    孩子智力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父母從孕育寶寶的那一刻起,就悉心呵護,仔細檢查,無時無刻觀察寶寶智力發育和健康成長。不可否認家長都希望孩子更加聰明可愛。我們都知道孩子智力受遺傳和後天因素影響,父母本身智商高,生出的孩子智商高的概率就大很多。
  • 經常被媽媽吼的孩子,將來逃不出這三種結局,請對你的孩子溫柔點
    剛開始的時候,小朵看到自己吼完孩子後,孩子馬上會變聽話,所以認為這招很有效,於是就經常吼孩子,可是時間久了,她發現孩子的性格發生很大的變化。相信很多家長都和小朵一樣,原本不想吼孩子,可是卻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影響孩子成長。
  • 爸爸媽媽,求你們不要吼我了!被吼大的孩子,有哪些致命缺陷?
    我們現在為人父母了,是否還記得童年時,父母對我們大吼大叫過,有沒有哪句特別扎心的話,一直印在心裡,雖然感同身受,明知道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好,但是發起火來又沒忍住,自己的孩子成為了那個過去的自己,經常大吼之後,家長也特後悔,而且感覺孩子越來越管了。
  • 哈佛:出生季節決定孩子的智商!如何避開季節影響,養育聰明娃?
    文|凝媽 孩子的智商到底和什麼有關係?這一直是多年來科學界研究的熱門話題,也是爸爸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認為孩子遺傳父母的聰明才智天經地義,可是很多智商高的人、功成名就的人,生的孩子智商卻很一般,還有的是存在問題的。
  • 孩子常大吼大叫、哭鬧不停?利用「情感引導」,教會孩子情感表達
    孩子在父母眼裡時而是天使時而是魔鬼,聽話乖巧時的他們就仿佛天使一般可愛美麗,可是大吼大叫的他們卻就像惡魔降臨一般,讓父母簡直崩潰。 聽話的孩子會更受歡迎,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天使,但是我們身邊卻時常會有那些大吼大叫哭鬧不停的孩子,這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 反應慢的孩子智商更低嗎?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往往反應更慢
    我們常常認為,智商高的孩子應該具有反應速度快、思維敏捷等特徵。例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哪個孩子總是第一個舉手回答,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最新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往往反應更慢。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孩子總是「人來瘋」?家長的過度放縱,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為什麼孩子總是「人來瘋」?家長的過度放縱,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什麼是「人來瘋」?顧名思義,「見到來人就調皮瘋鬧」,也許是在「譁眾取寵」,又或者在向「來人」示威?總之原因千變萬化,不離其宗的是:孩子的「人來瘋」多半與父母的教育方式脫不了關係。
  • 被吼後不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知道答案後你還敢吼嗎
    父母經常吼孩子給孩子造成的傷害1.讓孩子擔驚受怕一些家庭父母感情不和諧,總是在孩子面前爭吵,久而久之,孩子也越來越擔驚受怕,害怕回到家,面對的就是父母的爭吵。父母總是吼孩子,孩子要麼過度的受到驚嚇,膽子越來越小,也可能孩子會不知不覺的學到父母的表達方式,也學會通過怒吼發洩不滿。以後出現問題,比起心平氣和理性的解決問題,更多的是通過帶著焦慮的情緒的怒吼。3.
  • 經常被「吼」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看看這些傷害,家長值得深思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是他唯一的港灣,如果連父母都不喜歡自己,那麼之後對他的人際交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可能會產生人際交往的障礙,害怕和人交流。二、孩子會質疑自己,沒有自信有的孩子被吼之後,選擇了沉默,從不為自己爭取什麼,將一切委屈都憋在心裡,壓抑而無助。
  • 專家說多動症孩子小時候爬得少,但智商沒問題
    不小心橡皮掉了,他爬在地上找了好一會。「我算了一下,那塊橡皮他玩了差不多10分鐘。老師叫他也沒聽見。」邵女士覺得有點火,孩子顯然沒把上課當一回事。下課以後,邵女士帶著兒子找到班主任,「孩子是老人帶的,比較寵,脾氣倔一點,好奇心挺強,這也是病?」老師說,小奇不太合群,感覺太自我,總是不能跟著老師調動注意力。
  • 李玫瑾:智商高聰明的孩子,看他的「手」就能判斷,而且很準確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一直在發展著,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是要跟隨時代的潮流。而一個人的未來到底會怎麼樣?能否獲得成功,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智商的。明白這一點後,父母是非常重視子女的智商培養。畢竟高智商,腦子靈活,之後做很多事情都會輕鬆一些。
  • 「打罵式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要警醒了
    一、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曾對10所學校的1300名學生展開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者身邊家庭暴力的比例達23.9%。其中,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父母打罵孩子,是對孩子的否定,而一個沒有得到父母肯定、認同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父母對孩子的打罵造成的這些不良影響,會伴隨他們一生。二、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有這9種表現,可能智商極高!
    有些孩子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孩子後天並沒有出眾。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高智商的表現,對於高智商的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早教教育,不要埋沒了寶寶的聰明才智,那麼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有哪些呢?
  • 「我知道不能吼孩子,但要怎麼教才對?」你有沒這個疑問?
    前不久,一位讀者來信:」我知道不能吼孩子,但要怎麼教才對?「原來,她是一個中年寶媽,平時忙於做生意,沒空教育孩子,經常只靠吼罵,但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雖然知道吼孩子不對,但也不知道怎麼教育才好。父母越吼罵孩子越聽不見。
  • 經常被吼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變化,看完該反思自己了
    被吼大的孩子長大後的變化1、孩子缺乏安全感對自己的孩子在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總是特別的沒有耐心對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的,會讓孩子有一種父母對自己是不是不疼愛。如果孩子的內心裡出現這些心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很缺乏安全感。
  • 寶寶頭上的這2個小坑,暗示了關於孩子智商的信息,別不信
    新手媽媽瑤瑤每天抱孩子都各種小心翼翼,大家總是對此吐槽不已,而瑤瑤本人卻認為自己再怎樣小心也不為過:寶寶的頭上居然有兩個坑坑完全沒有頭骨保護,只有一層薄薄的頭皮覆蓋在上面,前面的那個還會隨著心跳聲上下鼓動,每每都看得瑤瑤揪心不已,生怕自己不小心就會傷到那一層皮,給小寶寶帶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