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孤山

2021-02-07 靖江草根文齋

「三月三,上孤山」,這是靖江婦孺皆知的一句話。其實,我這裡所說的上孤山,並非現在的三月三孤山廟會那天。

記憶中,那還是上小學的時候,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只要聽說上孤山,就會心潮澎湃,歡呼雀躍,夜不能眠。因為,蘇中地區唯一的一座小山----孤山,正好位於地域很小的靖江。對於孤山,我們做夢都想像不出她的樣子,巍峨,陡峭,還是連綿起伏?只能任由自己的思維在馳騁。

不過,孤山的外形還是有點模糊印象的。記得小時候,靖泰界河西首(即嘉賓圩埭和文武殿埭之間)有一尊鐵塔,據說那是航空線上的航標塔,用來指引飛機飛行線路的。那尊鐵塔約三十幾米高,我們每到周末放假,就會挎著草籃子,以打豬草為名,瞞著父母去攀登毫無保險設施的鐵塔,要是調在現在,恐怕哪個父母都不準孩子去冒險,而我們大大小小的夥伴都曾在那裡過個癮。首次登上頂部,感覺風力較大,有些膽寒,手緊緊抓住瞭望臺周邊的鐵欄杆,眺望遠處,田野、村落、農舍及傍晚時分的嫋嫋炊煙,盡收眼底,好一派田園風光,恰似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畫。西南方向的景物最是顯眼,隆起的烏黑的一塊地形,聽兄長們說,那就是孤山。所以,孤山的模糊印象就在於此。

每年清明節之前,因為學校要組織學生去孤山祭掃烈士墓,我也就正好趁此機會上一趟孤山,當我們這些頑皮的小毛頭聽說要去孤山了,個個興奮得手舞足蹈,晚上回到家,頭等大事就是把這事告訴父母親,然而,父母聽說我要上孤山,臉上就布滿了愁雲,因為,那時的春天,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家裡糧草不足,生活十分困難,但是,父母看著不太懂事的我,還是想方設法向左鄰右舍借來彘油和大米,燒好菜飯,讓我吃飽了,將多餘的飯放在鋁製的飯盒裡,第二天帶去孤山當午飯。

晚上,入睡前再三要求父母,第二天早上要記得喊醒我,不得失誤。然而,躺到床上翻來覆去的,無論如何也不能入睡,而且還在擔心天氣會不會下雨。

第二天一早,沒等父母叫醒,我激動得早就醒來了。趕到學校,盼望著早點出發,去飽覽孤山的風景。

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路上清風拂面,滿眼碧綠,桃紅柳綠,雖然是帶著一絲悲哀的心情去祭掃烈士墓的,但是幼小的心靈裡還是觀光的興奮大於懷念的肅穆,時不時來個急行軍式的小跑,沒多時,就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孤山了。

到得山頂,環顧遠方,一切都好像縮小了許多倍:山下的馬路宛如鄉間的田埂,人走在路上只有烏龜那麼大小,在馬路上行駛的汽車猶如現在孩子們玩的電動玩具車,成片的農田瞬間成了菜地裡的小方塊,農家的屋子只有雞窩那麼大,河流只有水渠那麼寬,遠近的景物綿延開去,好像一幅豎式的立體畫卷,煞是迷人!

那時,祭掃活動是在山頂舉行的,花崗巖的烈士浮雕周圍,青松翠柏,敬獻的花圈排放得整齊劃一,山頂的風似乎更大了,肅立在烈士墓前,哀樂迴環,氣氛顯得莊嚴肅穆,在聽到革命英烈事跡介紹時,我們所有同學的眼睛都有些模糊,有的同學甚至淚眼婆娑,哽咽抽泣,可想而知,當年這些嚴肅的教育活動是多麼的富有實效,多少青少年的心靈受到了蕩滌和洗禮,思想受到了感染。

祭掃活動結束後,我就和同學們下山去自由活動。山腳下賣小吃的、賣泥狗子的、賣甘蔗的、賣氣球的、賣飴糖的……應有盡有,那些攤販的叫賣聲,頗有誘惑力,擋也擋不住。好在我平時利用禮拜天拾破布和舊塑料紙換得一點點錢,這時算是用上了,買兩根油條或油繩解解饞,再買兩個泥狗子,一個自己玩,一個送給我的小妹妹,有時還會買一截甘蔗,帶回家讓大家嘗嘗。不知不覺間,就夕陽西下了,我們披著太陽的餘暉往回走,一路上同學們都在炫耀各自買的東西,好像是一場戰鬥之後士兵們在欣賞繳獲的戰利品。

隨著年齡的增加,對上孤山也漸漸失去興趣了。後來,大約是1993年,孤山頂上建起了寺廟,烈士墓遷至山腳,雖然一些人頗有微詞,但是,靖江人並沒有忘記烈士的英魂,遷址後的孤山烈士陵園修葺一新,照樣接待前來掃墓的人們。而山頂的寺廟,又為經濟發展注入了生機,以致每年的「三月三,上孤山」廟會,商鋪雲集,人潮湧動,生意興隆,既傳承了孤山「三月三」廟會的文化傳統,又活躍了地方經濟,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回想起小辰光,我們上一次孤山該有多麼困難,路途雖不遠,但路況很差,晴天葡萄路,雨天泥濘路。如今,交通條件大為改善,各種車輛南來北往,任何時候想上孤山都不成問題。何況,現在的孤山已是今非昔比了,以空調產業為支柱,城鎮化進程加快,擁有「中國空調小鎮」的美譽,眼下,中國暖通空調交易中心、城北教育中心、標準化廠房區產業孵化基地等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未來的孤山一定會是靖江市北部地區綻放的絢麗花朵。

(謝謝閱讀,歡迎轉發)


1、用初心耕耘教育

2、追憶老校長

3、季市古鎮的缺憾

4、現在擇校,將來能為孩子選擇人生嗎?

5、季市印象

6、老虎糖擔子

相關焦點

  • 【大美孤山】2019大孤山宣傳片震撼登場
    (請容瓷器得意一會,這職稱太高大上了>東港市知音藝術學校萬福隆茶樓大孤山習武堂大孤山武館大孤山先鋒騎行隊大孤山晉唐書法大孤山海之夢培訓中心大孤山文匯書店大孤山星夢園藝術學校大孤山魯式畫室大孤山泰來酒店大孤山永丹家電維修華恆藝術培訓二胡教室大孤山名洲假日賓館
  • 孤山古鎮
    往往是,越是重鎮,遭受的搶掠越是嚴重,後果越是荒涼,孤山就是這樣。北宋滅亡後的150多年間,金國和西夏爭戰不息,孤山時屬金國,時屬西夏。傳說老百姓門上掛的牌子一面寫金國,一面寫西夏,金軍來了牌子翻成金國,西夏軍來了牌子翻成西夏。驚人的輝煌與驚人的恥辱同生一地,濃烈的芬芳與濃烈的惡臭相鄰而居。金和西夏給孤山古鎮布上陰影。
  • 西湖的眉目——孤山
    位於中山公園正對門的石壁上,為朱紅色,正楷,無落款,相傳為宋人手筆。「孤」字少一點,相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孤山風景特別優美,卻一直被自稱孤家寡人的皇帝所佔有,因而就有了「孤山不孤寡人孤」的說法。柱子上的楹聯「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為黃文中題寫。此聯巧用疊字,順湧倒讀均成聯。太平天國戰亂中,孤山行宮建築化為灰燼,而西湖天下景這一處角落卻保留下來,成為惟一倖存的御花園。
  • 我在山腳拾級而上,直達孤山之巔
    杭州西湖孤山,曾多次去過,有時走在孤山南路,抬頭望見一座比樓外樓更華麗的樓閣,矗立在山巔,心中便會想到,這座樓閣,總要想辦法上去一次。實際上,要上這個樓閣,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難。它的入口就在「孤山館舍」這裡,只不過這道門也是疫情防護問題嚴管著。
  • 孤山為什麼不孤?
    這其中的孤山,高不過三十五米,卻是觀賞西湖景色的絕佳選擇。北宋年間,杭州人林逋,在孤山上造了幾間房子,種了一片梅花,養了兩隻鶴,過起了隱居的生活。而林逋卻放棄了城市裡的繁盛,放棄了入朝為仕這一古代讀書人的畢生追求,默默地在孤山上過著「帶月荷鋤歸」的清逸。這月,是西湖水天映照的一彎新月;這鋤,是種梅樹的鋤,比起陶淵明的南山鋤,又多了幾分清美意境。他養的兩隻鶴,又讓他有了些仙氣。更多的時光裡,他在孤山上寫詩作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泰州地區唯一的山孤山
    據史料記載,靖江孤山原先是長江江面上高聳的一塊礁石,後因江水衝擊,泥沙不斷在山腳下淤積,到東漢前後,漸漸形成陸地。陸地不斷延伸、擴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陸,成為這片平原上獨特的山峰。孤山有寺,唐初名正見寺,距今已有千五百年的歷史。
  • 小孤山今昔 - 宿松新聞網
    (圖為約1870年-1890年的小孤山倫敦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London收藏)  小孤山為安徽省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小孤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以小孤山為支點,向北望,隔江相對的是江西省棉船鎮,向南望,近在咫尺薰染陶狄遺風的是龍城彭澤,長江就像一根扁擔挑起江西、安徽兩岸如畫的風景。
  • 馬營鄉孤山概況及各村由來
    1958年8月,成立孤山生產大隊,屬長城人民公社(駐馬營),9月屬龍關縣馬營人民公社,1960年屬赤城縣馬營人民公社。1984年設立孤山村民委員會,屬馬營鄉至今。原轄5個自然村:榆樹窯、張木匠溝、三道溝、當鋪窯、下窯子。 革命英烈:戰士申懷禮等。
  • 航拍:洪水中的小孤山
    素有「海門第一關」,「長江天柱」,「江上蓬萊」之美稱。為遐爾聞名的旅遊勝地,風光旖旎。小孤山以奇、險、秀、孤而聞名於世,被歷代詩家學者吟贊為「長江絕島、中流砥柱」。      小孤山原是江中石嶼,開始形成於兩百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它孤峰獨峙,三面環水,直插江心,氣勢險峻。巨石懸立奇峭,大有「障百川於千裡,納群山於足下」之勢。
  • 杭州孤山,孤山不孤,個頭雖小卻美豔冠絕西湖,遊西湖的必去之地
    講得就是孤山的靜,多少年來,孤山不惟景物風華著世,更是西湖文物的薈萃之地。孤山多亭閣且處處有典故,有故事,早在盛唐時代孤山就以佛門勝地聞名於世,而到南宋時又在此處氣勢輝煌的皇家太乙宮,其面積幾乎涵蓋整座孤山。
  • 林和靖:孤山的主人
    現在過往孤山的遊客,大都是遊湖者過蘇堤步行路經,或者來公園鍛鍊的。有的是來樓外樓吃飯,有的是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當然也有來西泠印社感受這個號稱天下第一社的故跡的。至於像「文淵閣」這個眼下已經成為浙江圖書館古籍部的地方,必定門前羅雀了。我上一次去查書,也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在這個講究速度的時代裡,遊客來去多屬匆匆。
  • 走進孤山「泥狗村」
    數百年來,憨態可掬的小狗、威風凜凜的獅子、昂首欲飛的龍……匯聚了孤山靈氣的泥狗,一直是廟會上不可或缺的風景。  泥狗的傳說  孤山鎮因境內有「孤山」而得名。孤山屬江陰黃山之餘脈。數千年前,它是長江江面上高聳的一塊礁石。至明弘治元年,海拔55.6米,周長1.5公裡的孤山正式「登陸」,「北連皋泰,玉立無雙」,始稱「元山」。
  • 孤山的梅花開了
    這兩天,孤山的梅花有了動靜,有不少梅花初露頭角、悄然綻放。  孤山的梅花位於後山沿湖地帶(放鶴亭、魯迅坐像及中山紀念亭周邊),數量有300餘株,其中放鶴亭及林和靖墓周邊主要品種為宮粉、綠萼、骨裡紅梅;魯迅坐像周邊主要品種為骨裡紅、宮 粉、綠萼、玉蝶。  如果說植物園的梅花是大片大片的花海,那麼孤山的梅花就是疏花點點、清香遠溢。
  • 丹大快速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大孤山站
    丹大快速鐵路大孤山站位於遼寧東港市大孤山鎮,隸屬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丹東站管轄,現為客運三等站。大孤山站位於遼寧東港市孤山鎮,隸屬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丹東站管轄,是丹大快速鐵路一個中間站,現為客運三等站。車站總建築面積800平方米,站場為2臺(面)5線(含正線),設基本站臺和側式站臺各1個。
  • 草堂讀詩|朗誦:祝立根《孤山上》《埋伏》
    孤山上殘兵、悍匪,捨身崖上的報春花……到過這兒的都是些孤注一擲的人我沒有背負過多的兇心和利器也沒有,多餘的慈悲和惻隱但一個人坐在這波濤環伺的孤島之上,望著送我來的小舟,匆匆離去我依然體會到了那種與世為敵的孤傲和走投無路的傷心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
  • 孤山梅花的尋路先鋒來了!
    紅圈處為開花處孤山梅花尋梅先鋒隊已到達1月4日,小編決定去孤山尋找梅花是否開放。後山沿湖地帶——放鶴亭、魯迅坐像及中山紀念亭等周邊是孤山梅花聚集地,或片植或孤種或叢植,錯落有致。經過梅園,細細尋覓一番,一無所獲,只有滿枝的花骨朵兒在寒風中搖曳。
  • 《劍王朝之孤山劍藏》定檔 趙圓瑗開啟《劍王朝》探秘「孤山劍藏...
    劍刃尋謎版海報今日,武俠劇《劍王朝》番外網絡電影《劍王朝之孤山劍藏》官宣定檔,2月18日將在愛奇藝獨家上線。同時,該片公布「劍刃尋謎」版海報和「孤山異聞」版預告,展現出與原作一脈相承的視覺風格和故事走向,瞬間將觀眾帶回那個劍氣縱橫、俠情交融的世界。
  • 江蘇旅遊:有孤山景區的泰州靖江縣
    江蘇旅遊:有孤山景區的泰州靖江縣文/江蘇旅遊當人們來到江蘇省旅遊時,在這裡可以發現著名的孤山景區,是坐落在泰州市的一個小縣城裡面。從地圖上能夠看到,泰州市境內有三座縣級市,分別是興化、泰興和靖江,而在這三座縣級市之中,有一座縣城的面積與人口雖然規模都不算大,但卻正是著名旅遊景點「孤山」的所在地。這座縣城就是靖江,接下來的文章將會詳細介紹這個地方。與興化和泰興這兩座縣城相比,靖江的人口與面積都遠遠低於它們,這裡的人口不到七十萬,面積則不到七百萬平方公裡。
  • 阿春遊西湖系列13 孤山不孤
    孤山,其實是一個西湖上最大的島嶼,海拔僅38米,佔地面積卻有20公頃,也是由火山噴出的流紋巖組成的。湖上遠眺孤山似乎其貌不揚其實蘊含豐富而精彩:形如黛簇的孤山,挽著裡湖,牽著外湖,四周雲水茫茫,煙波渺渺。湖山一體一韻,淡冶相得。若是朝日始出,夕陽末落,可見湖水染綠之功,山嵐設色之妙。
  • 九架孤山拱衛宛
    這九架山突兀而立,互不相聯,古時人們稱為九架孤山。分別是:遮山、羊山、磨山、塔子山、紫山、獨山、蒲山、豐山、隱山。九架孤山平均海拔310米,最高的是獨山,海拔367.9米,最低是豐山,海拔225米。距市區最遠的20公裡,最近的3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