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今昔 - 宿松新聞網

2021-01-09 宿松新聞網

  融媒體訊 小孤山,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城東南六十公裡的長江中的獨立山峰。周圍1裡,海拔78米。小孤山形態特異,孤峰聳立。以奇、險、獨、孤而著稱。"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為其最形象的描寫。山上有啟秀寺、梳妝亭等古蹟。因其地勢非常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宋後,曾在此設立烽火臺和炮臺,元代紅巾軍與餘闕,明代朱元璋與陳友諒,清朝彭玉麟的湘軍與太平軍均在此對壘交鋒,以爭成敗,故又有"安慶門戶""楚塞吳關"之說。也流傳有小姑娘娘、小姑嫁彭郎等民間傳說。

  (圖為約1870年-1890年的小孤山倫敦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London收藏)

  小孤山為安徽省著名的風景名勝之一。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小孤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以小孤山為支點,向北望,隔江相對的是江西省棉船鎮,向南望,近在咫尺薰染陶狄遺風的是龍城彭澤,長江就像一根扁擔挑起江西、安徽兩岸如畫的風景。

  小孤山乃楚、蜀、豫、章諸水之咽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小孤山像一位長生不老的智者,千百年來以一種平易近人的姿態,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容,日聽長江波濤,夜觀萬家燈火;她經歷、並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也和一代一代子民一起嚮往著未來的美好。山腳臨江的一面,清晰浮動的水漬記載著今昔流年,奔騰不息的江流反覆澎湃著不變的豪情。

  (圖為約1890年的小孤山 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拍攝)

  從山腳向上仰望,孤山懸崖,山勢險要,似乎有著一股強勁的在瀰漫。是山崖堅摧不倒的剛勁;是樹木修竹紮根懸巖的堅韌;是綠色樹冠搖曳空中的活力;還有千百年來在水一方的凝重。而疊聳突立於崖畔的廟宇因循小孤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像鳥兒在樹梢築巢般,懸掛半空,更是給這長江絕島陡添神韻之筆。踏著風塵而來的遊客在這透溢幽靜縈蕩纏綿的意境裡,去除疲憊,寄託善良祝福的心願。

  沿著青石鋪就或依山崖開鑿的階梯拾級而上,歷史老人沉重的步履時時閃現,那重重疊疊的山崖如豐厚的史書,娓娓敘述古往今來。

  半山腰的「啟秀寺」,相傳建於唐代,寺內原供奉著關羽塑像,現在寺中立著的是小姑塑像,故稱小姑廟。小姑,民間傳說是一位純情美麗的少女,她與彭郎相愛,但終難成眷屬,最後投江殉情,死後化著秀姿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悲於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磯,立於江邊,即「澎浪磯」,亦名「彭郎磯」。

  風姿秀逸的山色和委婉動聽的悽美故事,吸引無數遊人前來瞻拜。石階兩旁的石板護欄上,刻有歷代帝王將相、文臣墨客的詩詞楹聯數百首(條),燦若星辰的石刻點綴著山的風景,演繹著山的文化。「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詩和古代著名畫家李思訓的畫《長江絕島圖》,使小姑山聲名遠揚,蜚聲海內外。

  其實小姑山成名遠在蘇東坡賦詩之前。相傳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記功,又傳受秦始皇所賜,題為「中流砥柱」。明朝皇帝朱元璋、朱厚焙也來此附庸風雅。最早的確切記載是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而最早賦詩的則是唐代詩人顧況的《小姑山》,詩云:「古廟楓林江水邊,寒鴉接飯雁橫天;大孤山遠小孤山,月照洞庭歸客船」。

  小孤山獨特的地理位置,又使之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古時山上建有烽火臺,駐有戌兵。當逢戰事,江面便是戰火紛飛,樓船衝撞,喊殺聲驚天動地。有記載:朱元璋與陳友諒、太平天國軍與曾國藩的湘軍、王明陽與朱宸濠等都在這裡血戰過。

  千年詩卷墨香撲鼻,金戈鐵馬猶在眼前。

  山上最高處,有小姑亭,又叫梳妝亭,以小姑在此梳妝的傳說而得名。坐在小姑梳妝的位置上,江對面的澎浪磯峭然躍立,彭郎含情脈脈的目光正穿越江水順著江風,撼動足下山巖,跌宕頭頂雲翳。歲月如歌、鬥轉星移,這對隔江相對的「情人」,好比隔著銀河的牛郎織女,面面相覷卻難以相聚,真是天上人間,千古絕唱。

  (圖為當代小孤山)

  出亭縱目,雲淡天高,大江澎湃,檣帆逶迤,小姑與彭郎的悲情事故牽動心緒,刀光劍影的鏖戰碰折目光。大江與雄關相連,詩情與戰火交織,萬般感慨迸裂成狂濤細浪,化為一江春水奔流東去!

  (圖為當代小孤山遠眺)

  歷史已經隨江水逝去,如今的小孤山,遇到了最好的時代,長江這條母親河,重又煥發了生機,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大地與天空,田野與水流,一切都好像渾然天成。

  小孤山猶如鑽石凸出,與江水就像詩一樣連為詩。

  大地之美,美就美在它的神秘,你可以看見大地上的一切,但你看不出大地下面還有更多的美。

  如今她的美還在於,那些最匍匐的,最低的,最廉價的,最與世無爭的,就像一小縷春風,或者一小朵陽光。

  一座很小的山,依偎著一條很大的江,她的幸福可想而知。正是因為她在長江的恩澤裡受洗,新的故事不斷誕生,所以才會有億萬雙水一樣的眼睛目不暇接。(融媒體記者 司舜)

相關焦點

  • 宿松小孤山旅遊攻略 休閒遊海門第一關美景
    啟秀寺  啟秀寺 啟秀寺位於宿松縣東長江中小孤山上。始建於唐朝,寺甚小,北宋時期重建,元朝略加修繕,清朝,民國作過多次擴建和維修。塔前兩側巖石上,刻有盧仝、釋定法、傅若金、劉伯溫等詠小孤山的詩句。塔下,壑深千丈,濁波橫溢,盤渦翻滾,濤聲如雷,與對面澎浪磯相與呼應。悄立塔前,倚巖懸望,伏耳靜聽,則水光山色與竹影濤聲,歷歷可收。
  • 宿松故事 | 小姑與彭郎 下集
    宿松故事 | 小姑與彭郎 下集 2020-07-21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皖美發現·大美宿松》開播,原來你是這樣的宿松
    詩意山水、魅力宿松,12月1日22:10分,《皖美發現·大美宿松》在安徽經視頻道、中安在線網站、中安新聞客戶端、中安視頻同步播出。本期節目中,周群、吳薇、金星三位主持人,從「宜遊」「宜品」「宜居」三個不同的角度,探訪小孤山、石蓮洞的歷史人文底蘊,品味文南詞、程嶺大鼓書的民俗文化,感受金壩、邱山的美麗宜居環境和大湖、油茶產業的綠色生態之美等,發現和挖掘宿松尚不廣為人知但獨具魅力的美景、美食和美好生活。
  • 「小孤山」文藝|王宇平 ◆ 距我們最近的「神仙」
    【「小孤山」文藝】欄目歡迎欣賞!歡迎投稿!投稿郵箱:sszkfk@163.com(宿松周刊副刊投稿郵箱)責任編輯:楊劉敏 編審:江柏佐主辦:宿松縣融媒體中心【來源:宿松融媒】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宿松有什麼好吃的?推薦5種宿松美食,每一種都很好吃
    宿松湖泊甲天下!記得,《風味人間》上有一句話: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卻又是腸胃的奴隸。宿松縣小孤山作為「魚米之鄉」的安徽宿松縣,有哪些特色小吃呢?舌尖上的安徽,推薦5種宿松美食,每一種都很好吃。宿松板鴨先說說宿松鹹香可口美食的代表:宿松板鴨。當地歷史名產,純天然綠色食品的宿松板鴨。選用優質麻鴨,經傳統生產工藝加工製作而成。
  • 小孤山不是五嶽的五嶽
    長江絕島小孤山啟秀寺內千百年來供奉的小姑娘娘實際上就是媽祖。「小姑娘娘」之稱來源於小孤山的同音轉化。小孤山,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城東南六十公裡的長江中的獨立山峰。形態特異,孤峰聳立。以奇、險、獨、孤而著稱。「東看太師椅、南望一支筆、西觀似懸鐘、北眺嘯天龍」為其最形象的描寫。
  • 百城攬勝 | 宿松篇
    宿松雪棗猶如粉面深閨女,出閣香酥咳喘舒。太后垂封稱貢品,千年遠嫁過匡廬。註:宿松雪棗,見百度「宿松涼亭雪棗」。故  居一別黌門任卸肩,歸居農舍樂無邊。晨昏原野踱閒步,陰雨鄰親話有年。鷓鴣天·謁宿松山水公園 李白銅像鬥酒千篇高舉樽,書臺翰墨燦如辰。宿松有幸留仙跡,皖水緣情系夢魂。山靚麗,水清淪,新生古邑正芳春。公園引落銀河水,駕起神州對月輪。
  • 「中安在線安徽全媒體小記者宿松站」授牌儀式在宿松舉辦
    「中安在線安徽全媒體小記者宿松站」授牌儀式在宿松舉辦 2018-04-23 16:31:19   來源:中國新聞網安徽站
  • 航拍:洪水中的小孤山
    小孤山座落在安徽省宿松縣東南,位於長江中下遊,距離縣城65公裡。
  • 「小孤山」文藝|王宇平◆湘西記行
    【「小孤山」文藝】欄目歡迎欣賞!歡迎投稿!投稿郵箱:sszkfk@163.com(宿松周刊副刊投稿郵箱)責任編輯:朱宜 編審:江柏佐主辦:宿松縣融媒體中心投稿:ahssnews@163.com版權歸融媒體中心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小孤山」文藝|唐牧 ◆ 冬景如春磐竹軒
    【「小孤山」文藝】欄目歡迎欣賞!歡迎投稿!投稿郵箱:sszkfk@163.com(宿松周刊副刊投稿郵箱)責任編輯:朱宜 編審:江柏佐主辦:宿松縣融媒體中心投稿:ahssnews@163.com版權歸融媒體中心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值得一看~宿松大事記略(涉及涼亭已重點標註)
    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宋軍南渡,在小孤山築烽火臺,故小孤山一度曾稱小孤磯。  四年(1130年),朱熹寓居縣東新安嶺(今新安鄉)。  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六月,布衣汪革,在麻地坡(今程嶺鄉境內)燒炭煉鐵,因上書朝廷,力主抗金(兵),遭誣入獄被斬。
  • 宿松蘇道成等3人被授予2018年9月「安慶好人」
    曾獲2018年第二季度「宿松好人」。胡金留,男,1975年10月生,中共黨員,宿松縣陳漢鄉林業站站長。幾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他忠於群眾、忠於黨,一生忠誠做事,不管做什麼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他富有愛心,捐資助學,默默奉獻從不留名。多年來堅持資助許多名山區貧困家庭子女就學,逢年過節都會慰問老家的年長老人,給他們送錢送物。
  • 宿松首檔廣播直播節目《宿松1+1》即將開播!
    為更好地服務全縣聽眾宿松人民廣播電臺FM95.8首檔直播節目 《宿松1+1》經過精心策劃和認真準備將於1 月 6 日正式開播啦~《宿松1+1》播出時間:2021年1月6日起,每周一、三、五下午5點播出內容:大事、小事盡收眼底;美景、美食通通分享;時政熱點、民生在線;家長裡短、新聞快談。
  • 上孤山
    其實,我這裡所說的上孤山,並非現在的三月三孤山廟會那天。記憶中,那還是上小學的時候,也就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只要聽說上孤山,就會心潮澎湃,歡呼雀躍,夜不能眠。因為,蘇中地區唯一的一座小山----孤山,正好位於地域很小的靖江。對於孤山,我們做夢都想像不出她的樣子,巍峨,陡峭,還是連綿起伏?只能任由自己的思維在馳騁。
  • 人文地理:史可法在宿松
    始任三日,崇禎九年,張獻忠起義軍諸營從荊楚黃梅再次入宿松屠戳,為保民安,史可法監軍披甲掛帥趕赴宿松,聯民討伐。此後史可法騎馬巡視宿松諸寨堡,並與張獻忠的起義軍激烈交戰於宿松的楓香驛、嚴恭山、白崖寨、梅墩畈、豐家店、車馬河、神火寨、紅花寨、河西山車鼓寨、二郎銅鈴寨等處,其中在銅鈴寨(同人堡)駐紮時間最長。史可法在任巡撫,監軍安慶的5年多時間裡,又多數時間是在宿松度過的。
  • 這列火車已轟轟轟從宿松奔向北京……
    你好,宿松! 昨天是 2019年12月30日 一個註定不平凡的日子 期待已久的宿松至北京火車班線終於來了 昨日首發 跟隨小編 一起來了解詳情吧!
  • 2019年宿松房價會漲嗎
    宿松房價趨勢表2011年-2014年,宿松房價每年漲幅在500元/㎡左右,2014年-2015年,受市場供應量影響,宿松房價比較穩定,基本持平2015年-2018年,市場存量基本去化,政府拍地節奏放緩,宿松房價每年漲幅在900-1000元/㎡,2018年,宿松東北新城沒有新房供應市場,目前二手房成交價格在8000-8500元
  • 我的家鄉,一座皖西南門戶的小縣城
    是黃梅戲的發祥地,一到晚上7點左右,我住的旁邊廣場就會有一群老爺爺老奶奶帶上小馬扎圍成一圈,聽著黃梅戲劇團帶來的免費表演,一般長達2小時,9點準時散場,除非下雨,每天都跟上班打卡一樣,準點準時,倍受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