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配不上我這樣的好媽媽

2020-12-17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1.

在一次家長課上,有個媽媽說,她真的做得很好了,從孩子一歲開始,就每天晚上給孩子講故事,教他識字,背詩,玩遊戲。

總是對孩子和顏悅色,不罵也不打。總是允許和肯定。

和孩子的關係很好,孩子什麼話都肯說,也什麼話都敢說。甚至買了比較色情的漫畫,就放在自己書桌上,不藏著。喜歡哪個女孩子,對方過生日,直接問她要錢買禮物。

那,對此你有什麼煩惱嗎?

不好的是,孩子成績一塌糊塗。和同學關係也處不好,覺得老師同學都對他不友好,甚至針對他。

我這孩子從小,自由也有,尊重也有,愛也有。書上不是說,只要我們給孩子生長的空間,孩子就會按照社會的要求去追求認可和成就。

他倒好,不自覺,不主動,不會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時間,還把自己的關係處理得很糟糕。

現在我不知道要怎麼教育他,而且比起很多其他家長來說,我真的做得很好了。為什麼他現在是這個樣子呢?真的很讓我失望。

2.

那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了,她是怎麼做的呢。

她分享了一件事情,兒子出去玩,半夜一點才回來,回來去她房間把她叫醒,跟她說了半個小時,去看了電影,電影什麼內容,還去玩了桌遊。她很不開心,也不想聽,但還是忍著,讓他說了半個小時。

我問她是什麼原因,在大半夜被叫醒,她並不高興,不願意聽的情況下,需要忍耐著聽孩子把話說完。

她說,他那麼有興致,我不想掃興,不想讓他失望。

後來我們討論發現,她很想做個好媽媽,可以給孩子支持鼓勵寬容。

為什麼她那麼希望做個好媽媽呢?因為自己的媽媽總是否定,總是對她不滿意,總是批評,她想說什麼,媽媽總是沒耐心聽。

所以她一定要做一個和媽媽不一樣的人。孩子要什麼,她都要給他,他想說什麼,做什麼都可以。

所以她不想聽孩子說話的時候,她不敢打斷孩子,不敢跟孩子說,她太累了,想睡覺。因為她覺得孩子承受不住。覺得這樣做孩子會很受打擊。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就不是好媽媽了。

這種不敢堅持自己立場的事情,幾乎貫穿了這個孩子的整個養育過程。她很難站在媽媽的位置上,對孩子提要求,對孩子設立規則。

3.

我們想做個好媽媽,這當然是好事。

可是我們常常對好媽媽有誤會。這個誤會常常來源於我們自己沒有得到的母愛。

有的人覺得好媽媽是可以給孩子很好的物質條件,這常常基於自己兒時物質的匱乏,很多的求而不得。

有人覺得好媽媽應該對孩子特別寬容,這常常基於自己兒時經常遭受苛責和打罵。

有人覺得好媽媽應該天天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這常常基於自己兒時媽媽經常沒有時間,或者不在身邊。

……

大家所要成為的那個好媽媽,都是自己想要的好媽媽。

所以,這個好媽媽不是為孩子準備的,而是為我們自己準備的。

就像上面那位家長,她覺得好媽媽應該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支持孩子,所有的事情上都寬容。因為她曾經因為媽媽的苛責,覺得委屈,覺得受傷,覺得自己不被喜歡,覺得自己不好。

所以她不敢對孩子提要求,她覺得那些要求就是苛責,會傷害孩子。

如果她總是這麼跟孩子去互動,顯然是有風險的。因為社會是有規則的,如果一個家庭不敢給孩子建立規則,孩子進入社會是會遇到困難的。

如果說,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我們和父母的關係的變形,那麼他怎麼適應社會呢?畢竟沒有人會這樣忍讓他。

所以孩子是需要知道,有些事情做了,別人會生氣。他需要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能會引起對方什麼樣的情緒。

也就是共情的能力,但是共情的前提是他自己的情緒可以被看見被標識。

孩子需要知道並且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從而知道別人的喜怒哀樂。這是幫助他建立良好社會關係的前提。

但是一個什麼情緒都不肯和孩子外露的母親。一個靠隱忍和孩子溝通的母親,她可能不能面對自己的情緒,所以她也不能面對孩子的情緒。

最終的結果是,孩子也很難體察以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更不要說涵容情緒的能力了。

他的困難可想而知。被拒絕怎麼辦呢?沒有被寬容理解怎麼辦呢?被批評怎麼辦呢?別人對他不耐煩怎麼辦呢?

他沒有學到任何這方面的技能。

他怎麼體會和處理這些事情呢,是覺得自己不好?還是覺得別人都不友好呢?還是發展出一些問題,來應對這些難處?

4.

對這位媽媽來說,好媽媽是她自己想要的,願意傾聽自己,對自己包容的媽媽。

我們投射孩子需要這些。所以即使不願意,我們也要這樣做。

那孩子要什麼呢?這個媽媽可能並不清楚。

最後我們說,我做了這麼多,我的孩子怎麼變壞了。潛臺詞是:我是個好媽媽,但是你不是一個好孩子,你配不上我這樣的媽媽。心中積累了大量對孩子的失望。

這個失望還來自,如果我的媽媽這麼好,我一定會做個好孩子,你得到了這麼好的,曾經我夢寐以求的媽媽,你怎麼還不珍惜。

很多媽媽,在意的是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媽媽,以至於她們都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

常常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孩子學習不好,是怎麼不好,他的難處是什麼?

她可能對孩子呈現出來的問題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很崩潰,很想逃避。

因為她沒有勇氣去面對這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意味著需要去面對她可能不是一個好媽媽,需要去面對她曾經引以為傲的教育理念可能是錯的。

這太恐怖了。

我們以全對的姿態生活了很久,被迫需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很多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那麼就要證明孩子是錯的。

所以他們帶孩子來做諮詢,說的都是,我沒有問題,孩子變好了,我就沒有問題。在他們心裡,孩子就是問題的中心。

5.

我們想把自己變成一個好媽媽,去滋養曾經的自己。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個好媽媽,那麼,孩子就承擔那個壞的,讓人失望的角色。

他會知道自己並不讓媽媽滿意,知道自己讓人失望。他會不會覺得委屈,覺得受傷,覺得自己不被喜歡,覺得自己不好?

孩子就跨越時間的距離,跨越千山萬水的阻擋,和兒時的我們,相會。

殊途同歸,這是讓人最無力的地方。

孩子很神奇地變成了,我們討厭的那個自己,我們自己身上最不喜歡的部分,孩子都有。

創傷很容易被複製,不是因為我們不愛孩子,反而是因為,我們太想讓他們和我們不一樣。

過分的關心,就是詛咒。

我們就是這樣,把愛變成了創傷和傷害。

問題的根源來自,那個未被滿足的自己。我們借著養育孩子的機會,在養育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悄悄地偷走了,孩子的媽媽。他沒有媽媽。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我的前半生》老金配不上羅子君?抱歉,是大家搞錯了
    導語:《我的前半生》老金配不上羅子君?抱歉,是大家搞錯了 這部劇中我們都不陌生了,劇中的羅子君在離婚後,交往的唯一的一個好人就是老金了。他為人和善,和所有的人都能打成一片,可見他這個人有多好。
  • 孩子:爸爸媽媽,你們再不陪陪我,我就長大了
    父母一直忙忙碌碌,可是,孩子只想說:爸爸媽媽,再不陪陪我,我就要長大了。忙碌,是每個「打工人」的常態,對已經是父母的人而言,這是他們的標籤,無時無刻不在圍著工作轉。當然,這是無奈之舉,背著生活這個碩大的包袱,速度稍微慢一點,都會被生活嗤之以鼻。
  • 「媽媽,我的書包好重」媽媽如何應對這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
    這樣的情景,一方面讓人欣慰孩子在成長,另一方面也難免令人嘆息:現在的學業負擔確實比較重,所以孩子小小的身體也要背上大大的書包。不但大人會這樣感覺,許多孩子也會抱怨:「媽媽,我的書包好重」。這個時候,媽媽該如何回應呢?很關鍵,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 一個8歲孩子的心聲:我想要爸爸媽媽離婚,我想要媽媽快樂
    前兩天,在知乎上刷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那些所謂的為了孩子不離婚的父母?其中的高贊回答,這樣寫道:高三畢業那年暑假,我幫著媽媽離了婚。如今,已經過去8年,我覺得這是我人生中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情,只是後悔自己做得太晚太晚。
  • 我有一個好媽媽,時光請你別傷害她,媽媽是渴望你回家的「孩子」
    我有一個好媽媽,時光請你別傷害她,媽媽是一個渴望你回家的「孩子」。小時候你是那個期待媽媽下班回來給你做晚餐的孩子,現在媽媽變成了期待你回家吃飯的那個人。媽媽總是期待我假期回家陪她聊天,這種經歷何其相似,你撫養我長大,我陪你慢慢老去。
  • 我有一個好媽媽
    ,並且媽媽這個名詞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名詞,媽媽在我眼裡是一個美麗、善良、堅強的人,她珍惜自己的丈夫,她疼愛自己的子女。她總是默默的為這個家付出著,媽媽你辛苦了。由於在北京工作,每年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和媽媽通電話,媽媽總是對我說,你一個人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多喝湯水,注意休息,每次和媽媽通完電話心裡總是感覺暖暖的,我知道媽媽時刻牽掛著我,我在外多少年,媽媽就牽掛了多少年,真想好好的守在媽媽身邊。
  • 「媽媽,我好痛!」90%的孩子都有這個問題,媽媽卻粗心忽略了
    兩個孩子看得戰戰兢兢,看完立刻認真刷牙。孫儷還調侃地說要把其中的「關鍵畫面」列印出來貼在衛生間時時提醒倆娃。身邊遇到過很多媽媽粗心大意,不把孩子刷牙護牙的問題當回事,總覺得乳牙就算蛀蟲也沒關係,反正早晚會換掉!一直到孩子對她們喊出:「媽媽,我好痛!」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錯誤影響了孩子。教會孩子理解刷牙的重要性,其實就是在幫助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 【女神元素】我有一個好媽媽
    作者:寶寶知道 心願樹自從懷孕到生,都是我媽照顧我,她非常的辛苦,我非常感謝她。有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特別不懂事,在家我媽總是說我,我們倆最近總是吵架,她總是埋怨我嫁的遠,我哪也去不了,我婆婆也不能給我看孩子等等。我每次聽到心裡都不開心。為什麼她總是這樣說我呢?我有什麼錯?
  • 《媽媽》西班牙恐怖片,沒能保護好我的孩子,我很遺憾
    兩個無人看管的孩子就在這荒郊野外,靠吃櫻桃,野蠻生長,活到現在,她們不會用腳走路也不會說話,害怕人的時候就躲到床下。她們趴在地上吃飯和睡覺。兩個女孩被送到醫療機構。叔叔想要撫養兩個孩子,但是遇到孩子姨媽的阻攔。叔叔經濟條件差,對於孩子撫養權的爭奪勝算不大。
  • 「媽媽,我要玩手機」,三種媽媽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媽媽,我要玩手機」,你的孩子是不是有過這樣的訴求?你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三個等級的媽媽回答是不同的:一流媽媽動腦,二流媽媽動嘴,三流媽媽的回應最可怕!
  • 「我不丟垃圾,清潔工就失業了」,面對孩子的勸阻,媽媽這樣解釋
    或許是因為家境本身平淡無奇,小劉的父母對於孩子成功的期望更高。總是在告訴小劉一定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整日都在逼迫小劉看書做功課。有一次,一家人難得的一起出去郊遊,也算是父母給小劉考試取得好成績的獎勵。
  • 3500字:孩子,我也想當一個溫柔的媽媽
    顯然你嚇壞了,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哭,摟著媽媽的脖子你也哭,還用小手摸著媽媽的頭頂,還對我說我曾經教你的話「遇見困難的事要越堅強。」我頓時不能言語,這一年我打了你多少次,次次都是因為小淘氣,打完就後悔,你熟睡時看著被我打紅的屁股,我一次又一次偷偷的哭。
  • 我是「狐狸媽媽」養大的孩子
    我是「狐狸媽媽」養大的孩子作者:徐俊霞一、參與競爭 樂於分享「我小嘛!」妞妞仰著頭眼巴巴地望著我。「我大嘛!」我故意撒嬌賣萌,眼睛直勾勾地盯住盤子裡的小籠包。盤子裡只剩下五個小籠包了,妞妞想吃,我也想吃。妞妞說:「我是小孩,你是大人。」言外之意媽媽應該讓著妞妞,我計上心來:「媽媽不是給你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 爸爸媽媽抱抱我,你們的愛會照亮孩子的內心!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1最近我發現兒子總是會纏著回家的媽媽。見到剛剛進屋的媽媽,他會找她說個不停。有時還會跟媽媽說,「媽媽,你抱抱我,抱抱我嘛。」每次媽媽也會到他的身邊,抱抱。而小傢伙還會趁機在媽媽的臉頰和額頭親親。一天沒有見到媽媽,孩子總是喜歡能得到一個愛的抱抱。
  • 「媽媽,能給我5塊錢嗎?」媽媽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財商高低
    你家孩子多大開始對錢有概念了?我家孩子是在3歲左右的時候,對於金錢有著特別濃烈的興趣,對錢的佔有欲特別強。因為我家裡還有老人,所以花紙幣的時候也會比較多,所以她對錢並不陌生。也知道錢能換好東西,所以錢被她拿著了之後會不願意撒手,用戀戀不捨的眼神盯著錢。
  • 孩子總是「人來瘋」,讓我好尷尬
    (原標題:孩子總是「人來瘋」,讓我好尷尬) 天河區陳小姐問:
  • 13歲男孩不幸溺亡……媽媽崩潰:我孩子是個好孩子
    「我孩子是個好孩子……」 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10月11日 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 13歲的陶浩裕不幸溺亡 陶浩裕媽媽黃金蘭
  • 孩子為當網紅偷拍媽媽臀部:「我生的孩子,我卻要處處提防他」
    這些被打上「媽媽偷拍」標籤的視頻,是孩子們追求「紅」的工具。那些視頻是否侵害了媽媽的隱私、是否傷害了媽媽,孩子們毫不在意,他們只看重點擊量。有的孩子為了求關注,直截了當地說:「只要關注我,就將展示媽媽的臀部。」
  • 《淘氣包馬小跳28:媽媽我愛你》:媽媽,別焦慮。媽媽,我愛你
    在楊紅櫻阿姨的第28冊《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我看到了很多相似的畫面,同時也感受到了媽媽的焦慮。 女性走進婚姻家庭後,整天圍繞在她們的生活裡的主心就是家,照顧完公公婆婆,就是老公,再者就是孩子,圍繞在孩子周圍的時間最長,所以我們總會聽到孩子們的一句話「我最喜歡爸爸,不喜歡媽媽,因為媽媽老是管我。」 《淘氣包馬小跳28: 媽媽我愛你》裡的安媽媽她也和很多的媽媽一樣遇到相似的問題。
  • 「討厭媽媽,打媽媽」,孩子頂嘴時,高情商父母這樣回復
    「討厭媽媽,打媽媽」,孩子頂嘴時,高情商父母這樣回復 小虎今年四歲,跟他的名字一樣,有點虎頭虎腦的。不過孩子很聽父母的話,倒是讓家長省心不少。 然而最近孩子出現的變化把媽媽嚇了一跳,因為他居然會頂撞自己了。有一次中午媽媽做好了飯讓小虎過來吃,結果他正在看電視,而且看到了關鍵時刻,母親喊了兩三遍孩子都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