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好痛!」90%的孩子都有這個問題,媽媽卻粗心忽略了

2021-01-07 朵媽陪娃

前幾天去學校接朵朵放學,發現朵朵班級教室後的板報換上了國際護牙日科普專輯:

朵朵學校的愛牙日板報

不得不感慨,現在學校在孩子生活習慣方面還是很關注的,幫助家長一起扛起育兒大旗。

記得以前看孫儷在微博上說到,她帶兩個孩子一起看拔牙紀錄片。

紀錄片裡有個孩子不愛護牙齒,6歲就打麻藥拔掉了7顆牙。兩個孩子看得戰戰兢兢,看完立刻認真刷牙。

孫儷還調侃地說要把其中的「關鍵畫面」列印出來貼在衛生間時時提醒倆娃。

身邊遇到過很多媽媽粗心大意,不把孩子刷牙護牙的問題當回事,總覺得乳牙就算蛀蟲也沒關係,反正早晚會換掉!

一直到孩子對她們喊出:「媽媽,我好痛!」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錯誤影響了孩子。

教會孩子理解刷牙的重要性,其實就是在幫助他們學會「保護」自己。

說到教孩子刷牙,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繪本。

不過最近我自己在查資料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些十分有趣的事:

原來從古至今,人類已經有數千年漫長且「奇葩」的護牙史。

在大概公元前5000多年前,生活在西亞兩河流域(阿拉伯半島)的蘇美爾人已經關注到「蟲牙」這件事。

蘇美爾人為「蟲牙」找了個最直觀的病因:這是因為有「牙蟲」鑽進了牙齒,在裡面打洞住下了!

而蘇美爾人也很直接,既然有蟲,那我們就把牙鑿開,把蟲挖出來吧。

在後人發現的古遺蹟中,發現了很多被鑽洞打孔的牙齒,甚至還有繪聲繪色描畫蘇美爾人與「牙蟲」鬥爭的壁畫。

我把這段故事當做奇聞異事說給朵爸聽,卻沒想到一旁玩耍的朵朵也一起認真地聽了我講的故事。

「媽媽,牙疼的話,就是裡面有小蟲子嗎?」朵朵像個好奇寶寶般問我。

「他們牙疼是因為沒有保護好牙齒,讓它生病了。但是那個時候他們不懂牙疼的原因,就以為有小蟲子在牙齒裡鑽洞。」

朵朵皺皺眉:「他們為什麼不能保護牙齒呢?」

「因為那個時候沒人教他們刷牙啊。朵朵你看,不刷牙就不能保護牙齒,牙疼了只能給牙鑽洞抓小蟲子!」

「呀!」朵朵驚呼:「那我每天都堅持刷牙,小蟲子就不會再來找我了嗎?」

聽到這裡我不禁樂開了花,沒想到一個奇葩歷史故事還有特別的教娃收穫:

「那朵朵要記得,每天都要認真刷牙。」我故作嚴肅地把那副「鑿牙抓蟲」的壁畫圖拿給她看:

「朵朵你看,他們好慘,被鑽了牙找小蟲子也沒找到,還要一直痛!」

朵朵連忙捂住一邊臉,使勁點頭保證一定好好刷牙。

看牙醫,很艱辛

仔細想想,這算是無意間又和朵朵一起做了個講故事的小遊戲,自然而然地為她的「刷牙事業」添磚加瓦?

實際上親子間這些無意展開的小遊戲,就是最佳解決方案呢。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不只是孩子,可能大多數家長對蛀牙的概念也就停留在「不好好刷牙就會壞牙」上,但對究竟是什麼讓牙齒壞掉卻一知半解。

有這麼一部老動畫電影,短短10分鐘,就把整個蛀牙過程演繹得惟妙惟肖。

小紅臉和小藍臉是一對好朋友,它們最喜歡結伴找尋那些不愛護牙齒的小朋友。

小明就是一個喜歡晚上睡前吃餅乾、早上起床不刷牙的小朋友。

小紅和小藍當然不會錯過小明這麼合適的「好朋友」,在小明半夜吃零食時悄悄潛入,在小明的牙齒裡安營紮寨。

他們把小明的牙齒當做狂歡樂園,又是「修房子」又是「鋸家具」,這可苦了小明,牙疼到臉都腫了!

嘗盡苦頭的小明最終只能老老實實刷牙漱口,求助牙醫。

其中牙醫給小明治牙的一段,看得我都覺得牙開始隱隱作痛,仿佛自己化身小明,被牙醫手中的鑽子牢牢抓住。

朵朵是和我一起觀看的,還沒等看完就已經抱住一邊臉,一臉驚恐地問我:「媽媽,我要刷牙!」

看,耳提面命無數次,不如來一場「電影教學課」。

沒什麼比讓孩子自己體會到某件事的重要,更有教育效果的。

(如果大家想獲得「小紅臉和小藍臉」的免費電影資源,關注朵媽陪娃公眾號,搜索同名文章即可獲得資源)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大家有用,別忘了轉發給更多寶媽~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4歲萌娃方言教育粗心媽媽:要是我不在的話你手機早丟了!
    有忘給孩子帶書包的,有忘了孩子已經升學,結果送孩子上學去錯學校的,甚至還有把孩子給忘了的……4歲萌娃方言教育粗心媽媽:要是我不在的話你手機早丟了!前幾天,河南寶豐又「新晉」了一位粗心媽媽,這位媽媽相對來說粗心「症狀」還算輕,孩子是沒丟,但是手機差點沒了,好在這位「馬大哈」的母親,有一位靠譜的女兒。
  • 我的孩子,配不上我這樣的好媽媽
    我問她是什麼原因,在大半夜被叫醒,她並不高興,不願意聽的情況下,需要忍耐著聽孩子把話說完。她說,他那麼有興致,我不想掃興,不想讓他失望。後來我們討論發現,她很想做個好媽媽,可以給孩子支持鼓勵寬容。為什麼她那麼希望做個好媽媽呢?
  • 我有一個好媽媽,時光請你別傷害她,媽媽是渴望你回家的「孩子」
    我有一個好媽媽,時光請你別傷害她,媽媽是一個渴望你回家的「孩子」。小時候你是那個期待媽媽下班回來給你做晚餐的孩子,現在媽媽變成了期待你回家吃飯的那個人。媽媽總是期待我假期回家陪她聊天,這種經歷何其相似,你撫養我長大,我陪你慢慢老去。
  • 粗心媽媽忘記孩子獨自登車 高鐵晚開3分鐘等候
    東方網通訊員馮來來、鹿子舟、蔡楠峰1月23日報導:1月22日晚,一位從上海火車站乘高鐵前往南京的粗心媽媽,竟忘記孩子獨自上了列車先走了。所幸在武警官兵和鐵路工作人員的共同幫助下,孩子終於登上了另一輛開往南京的列車。為了等孩子上車,列車已比預定出發時間晚了3分鐘。
  • 五招治療孩子粗心,你還在等什麼!
    粗心是孩子的通病,常常聽家長說,我的孩子好多都會,就是做題總是錯,太粗心了!是啊,如果孩子不粗心,相信成績會一下子提高一大截。那麼,怎麼才能治療孩子的粗心呢,看以下五條:01找到粗心的原因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習慣的客觀原因,因為習慣都是環境造成的,要改變習慣,自然要從改變環境著手。例如,家長是不是細心?家庭環境是不是有條不紊?有沒有規矩?有沒有要求?是不是溺愛?是不是縱容?
  • 孩子想要吃蛋糕,媽媽的一個舉動,讓孩子直言媽媽不愛自己
    孩子對於甜食似乎天生就沒有抵抗力,面對巧克力、冰激凌、蛋糕、糖果等食物孩子自然是會「喪失理智」,而多數媽媽面對這些甜食都是不允許孩子多吃的。有這樣一位母親就是因為蛋糕而和自己的孩子「鬧掰」了。原來這個孩子對媽媽說自己想要吃蛋糕,但是剛好家裡沒有蛋糕了,於是這位媽媽就對孩子說:家裡沒有蛋糕了,要不你吃點餅乾。孩子鬧著說:不要,我就要吃蛋糕。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這位媽媽說:我不是和你說了沒有蛋糕嗎,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趕緊吃餅乾,要不你就餓著。聽到媽媽說的這番話,孩子立馬哭著說:媽媽,你根本就不愛我。
  • 《淘氣包馬小跳28:媽媽我愛你》:媽媽,別焦慮。媽媽,我愛你
    文|時小墨ZYT 小時候媽媽經常對我們常說的話有哪些?你還記得嗎? 「把電視關了,去寫作業!」 「媽媽,作業寫好了。」
  • 侗家姑娘吳鳳英:「我希望所有孩子都有媽媽陪伴」
    【環球網報導記者 馬靜文】「我希望所有孩子都有媽媽陪伴。」土生土長的侗家姑娘吳鳳英對記者說出了她內心深處的願望。吳鳳英是誰?人人都知道,侗族婦女普遍有一雙巧手,個個手工技術精湛,但是連綿「大山」阻斷了她們與外面世界的聯繫,當年,許多侗族婦女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外出打工,起初,吳鳳英也是這其中的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她,雖然生活慢慢變好,但卻忽略了女兒內心感受。
  • 我有一個好媽媽
    ,並且媽媽這個名詞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名詞,媽媽在我眼裡是一個美麗、善良、堅強的人,她珍惜自己的丈夫,她疼愛自己的子女。上次回家的時候,晚上跟媽媽聊天,聊著聊著,發現她的頭上又多了些白髮,時間過得真的好快,媽媽真的不再年輕了。媽媽問我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你想吃什麼,我做給你吃,我說,我想吃您拽的面。由於媽媽還要上班,第二天早上五六點媽媽就起來開始和面,面很好吃,但是心裡卻不是滋味。
  • 教育好孩子,就是後半生的幸福:怎樣做個好媽媽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曾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可以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 甚至乞丐或強盜。」這個觀點雖然過分強調了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但也不無道理。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古代的還是現代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的深遠。
  • 有媽媽在,孩子就不好帶?!這個鍋,媽媽不背
    這個實驗表明,孩子的成長除了吃穿等基本需求外,還需要愛的陪伴,在孩子眼中,媽媽的懷抱、媽媽的聲音……是那麼柔軟和溫暖。孩子總是喜歡纏著媽媽,是渴望得到關注的表現,請儘量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一玩,聊聊天,這何嘗不是一種愛的交流呢?如果媽媽需要離開,孩子硬黏著不放呢?
  • 小學生粗心怎麼辦 如何克服孩子粗心問題
    孩子在小的時候,普遍會有粗心大意的時候,有時候丟三落四,有時候拿東忘西,這些都不算什麼稀奇事。但是,有的孩子粗心比較明顯,經常會因為粗心做錯很多事情,這樣以來,家長就會比較關注,粗心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粗心不利於孩子成長,那麼,孩子總是粗心該如何糾正?如何解決孩子粗心問題?
  • 「媽媽,我的書包好重」媽媽如何應對這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
    這兩天正是開學的時間,在各大學校的門口,都能看到許多學生穿著校服,背著大大的書包走進去。這樣的情景,一方面讓人欣慰孩子在成長,另一方面也難免令人嘆息:現在的學業負擔確實比較重,所以孩子小小的身體也要背上大大的書包。
  • 溫哥華高端月子中心媽媽赴加生子過關易忽略的問題是
    溫哥華高端月子中心媽媽赴加生子過關易忽略的問題是?媽媽想去加拿大生子是一件好事,但是事實上,加拿大生子是非常漫長的過程,不會簡簡單單的只是生個孩子就可以了,這其中也存在著很多媽媽一不小心就會犯錯的事情,我們為媽媽簡單的解答了一下。
  • 孩子智商高低由媽媽血型決定?史丹福大學:這個血型的媽媽福氣好
    全文大約1700字,閱讀需四分鐘左右每每大家聊起孩子,學習成績總是繞不開的話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績跟先天智商有著很大關聯。媽媽們在孕期也會吃一些促進胎兒發育的保健品。很多家長都想找到讓孩子智商提高的好方法。
  • 不同媽媽在孩子出生的一瞬間有不同感覺,聽聽這些媽媽怎麼說
    經歷了漫長的孕期,胎兒終於要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了,這一刻,不同的媽媽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媽媽覺得如釋重負,有些媽媽被劇痛包圍,這些感覺只有生過孩子的人才知道。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媽媽們生出孩子的一瞬間都是什麼感覺吧,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 小孩子間互換禮物,媽媽道破價格玄機,孩子對媽媽失望了!
    在周一的時候,小蜜抱著一個「小熊」玩偶回來,開開心心的舉到媽媽面前說:「媽媽,這是我換到的禮物,好看嗎?」媽媽忽略了小蜜開心的笑臉,接過玩偶說:「這個玩偶是人家自己做的吧,針腳亂七八糟的,材料費都不超過20塊錢,你送出去的玩具兩百多呢,還這麼開心,傻不傻!」
  • 千萬別得罪媽媽,便當都是滿滿的「惡意」,孩子:「嚇得魂」都沒了
    笑一笑,十年少,頭髮斑白人不老;笑一笑,快樂到,煩惱憂愁腦後拋;笑一笑,人緣好,陌生之人成故交。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祝你每天都在笑笑笑!願你的生活多歡笑!打開那一刻不只自己哭了,旁邊座位的同學都哭了,老媽這一招懲罰便當真是夠狠了。
  • 不是我想吼!當媽媽「心情式育兒」,心疼孩子後請抱抱媽媽
    文/糖果媽媽一位寶爸發來私信,說妻子「婚前像仙女,生娃後卻變成了巫婆,情緒暴躁,經常發火,就像家中隱藏的一顆地雷」。還沒等回復,他又接著說:「對不起我好像問錯人了,這應該屬於情感領域的問題吧?」糖果媽媽回答他說,沒錯,這是育兒問題。
  • 面對孩子漏字漏題的粗心,我不僅沒有批評,反而還表揚了他
    寫作業粗心,是一個讓父母非常頭疼的問題。前一段時間,還有個網友還跟我說,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自己把手都給拍腫了,而起因就是孩子的粗心問題。一共就沒有幾道題,結果就漏了兩道,可是把她氣壞了。結果一時沒有控制住情緒,手往桌子上拍,結果不湊巧拍到鉛筆上了,於是就把手指拍腫了。聽了這個媽媽對孩子的控訴,實在是讓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