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B首飛後 官宣後續中國空間站建設計劃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 劉揚 特約記者 姜哲】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胖五」家族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那麼,長五B與它的大哥長五有哪些不同?它們後續又將如何分工呢?

中國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在5日晚的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已將載荷組合體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此次飛行任務,驗證了火箭方案的正確性,考核了火箭的功能性能。為充分發揮首飛任務的綜合效益,火箭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以及10餘項實驗載荷。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面向我國空間站運營及未來載人探月需求而研發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器,本次任務將對飛船高速再入返回的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進行驗證;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我國新型空間運輸飛行器的試驗器,本次任務將對充氣展開式返回飛行器軌道再入關鍵技術進行驗證。按照飛行程序,試驗艙和試驗船完成在軌試驗後,計劃分別於5月6日和8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環球時報》記者從長五B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以下簡稱「一院」)了解到,長五B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那長五B和長五相比,有哪些異同呢?

據一院專家介紹,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同屬長徵五號火箭系列,兩型火箭共享5米大直徑箭體結構研製、大推力液氧液氫發動機技術、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大型活動發射平臺技術、系統級冗餘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但兩型火箭在設計、用途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從構型上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由芯一級+助推器+芯二級+整流罩組成;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採用一級半構型,由芯一級+助推器+整流罩組成。從外觀上看,長五B火箭「身高」近54米,相當於18層樓高,近850噸重。長五B與大哥長五比芯級直徑都是5米,但個頭矮了約3米,「體重」輕了約20噸。兩者最大區別在於整流罩,長徵五號的整流罩長度大約12.3米,而長徵五號B火箭的整流罩長度達到20.5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火箭整流罩。從用途上看,長徵五號一般用於發射高軌道的大型衛星以及各類深空探測器,例如實踐二十號衛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長徵五號B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的大型衛星及飛船,例如載人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實驗艙等。從運載能力上看,長徵五號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0)運載能力約為14噸,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約為22噸。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此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4噸(長徵七號)。長五B首飛成功,使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同時,長五B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的代表,將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重要技術積累。

中國空間站建設拉開帷幕

季啟明表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迎來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實施的「開門紅」,拉開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目前,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正在開展初樣研製;空間科學應用載荷已陸續轉入正樣研製,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此外,我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據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珏介紹,從立項到首飛,長徵五號B火箭經歷了近十年的研製歷程,「作為專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而研製的一型新型運載火箭,長五B首飛成功,標誌著空間站工程建設進入實質階段」。

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表示,長徵五號B火箭研製期間,突破了低溫火箭「零窗口」發射技術、大直徑艙箭分離技術、大推力直接入軌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其中多項是為滿足空間站艙段需要所獨有的技術。

為保證未來空間站建設順利實施,長五B採用四大「黑科技」。一是超大整流罩。整流罩是運載火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保護衛星或其他有效載荷免受氣動力、氣動加熱及聲振等有害環境的影響。長五B擁有目前我國最長、最大的整流罩,整流罩長度達到20.5米、直徑5.2米。為改善氣動特性,長徵五號B整流罩採用流線型的馮×卡門曲線外形,可以更好地減小空氣阻力,減輕載荷影響。另一個技術難點在於如何做到安全可靠的分離。經過多方案比較,最終確定了採用旋轉式分離方案。二是「零窗口」發射。作為未來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火箭,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對長徵五號B火箭提出了「零窗口」發射需求,發射時間精度誤差要控制在1秒以內。雖然不是第一型實施「零窗口」發射的火箭,但作為採用液氫、液氧等低溫推進劑的「冰箭」,長徵五號B火箭的「零窗口」發射有著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更大的技術難度,也開創了新一代運載火箭「零窗口」發射的先河。三是大直徑艙箭分離。空間站艙段和長徵五號B火箭的連接接口直徑超過4米,「乘客」和火箭的分離不是「下車」那麼簡單,需要考慮可靠性、衝擊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因素,既要確保安全分離,又要儘量將分離過程中出現的衝擊環境等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長徵五號B研製團隊圍繞降低和改善衝擊環境開展了專題攻關,對多種降衝擊方案進行比較和試驗後,採用了「隔衝框+阻尼盒」的降衝擊方案,並應用了「顆粒阻尼技術」。四是大推力直接入軌。作為一級半構型的火箭,長徵五號B沒有單獨的調姿和末速修正系統,而是利用一級火箭直接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經過仿真分析、系統綜合實驗、半實物仿真試驗等考核評估,大推力直接入軌精度控制和分離安全控制技術的有效性得到了驗證,長五B成為第一型只靠助推器及一級飛行就能實現有效載荷精確入軌的火箭。

長五家族後續任務值得期待

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後,參與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的長徵火箭「三勇士」已經全部亮相,它們分別是以13次完美飛行,100%發射成功率,將5艘無人飛船、6艘載人飛船、2個空間實驗室送入太空的長徵二號F;貨運飛船「專屬列車」長徵七號;空間站建設的核心骨幹長徵五號B。後續任務中,長徵五號B主要完成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及兩個實驗艙的發射任務;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天舟」貨運飛船,為空間站和航天員運送物資;長徵二號F主要負責將航天員送入空間站。「三勇士」將攜手合作,助力我國空間站早日建成,為中國航天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結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在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徵」永遠在路上。一個多月以來,型號隊伍和航天專家同舟共濟、夜以繼日、集中會戰,深入開展問題復盤、原因分析、試驗驗證等歸零工作,目前兩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機理已基本明確。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在航天全線組織開展了全面質量整頓和覆核複查,對原定近期執行的火箭發射計劃進行了適度的調整。據季啟明介紹,作為系統最複雜、安全要求最高的一項航天工程,載人航天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至上。在前期開展的大量質量安全與可靠性工作基礎上,針對近期出現的兩次發射失利,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和任務相關系統迅即開展了故障剝離和舉一反三,進行技術狀態和產品質量的再複查再覆核再確認,全面排查風險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方案預案,努力使失利的教訓變成寶貴的財富。此次發射成功,不僅實現了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戰告捷,也為中國航天打了個翻身仗,為後續任務增加了更大信心。

根據計劃安排,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執行3次發射任務。在長徵五號B首飛後,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長徵五號火箭還將迎來第五次發射,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月球,實現對月球表面的採樣返回。長五B首飛任務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開展試驗驗證。完成技術方案驗證後,長徵五號B遙二至遙四任務將先後完成空間站3個艙段的發射任務。

相關焦點

  • 十組問題,了解剛剛首飛成功的長五B!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劉揚 特約記者 姜哲】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長五B發射成功,意義有多大!
    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胖五」家族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那麼,長五B與它的大哥長五有哪些不同?它們後續又將如何分工呢?中國空間站建設拉開帷幕季啟明表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迎來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實施的「開門紅」,拉開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 長五B火箭出徵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上半年發射:2年建成
    最近幾天,中國航天事業先後實現了月球採樣歸來、長徵八號首飛的記錄,2020年已經完美收官。2021年的大戲則是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上半年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精測妙控,助力「長五B」首飛
    洪亮的調度聲中,技術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對設備技術狀態進行最後一次檢驗核對,為圓滿完成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測控任務做最後的準備。大廳正前方的巨大屏幕上,清晰地映現著千裡之外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場景。隨著迴轉平臺緩緩打開,這枚即將在未來擔負起空間站建設重任的全新火箭露出了它的真容。
  • 長五B首飛成功揭秘!它是胖五嗎?它有哪些黑科技?答案在這裡!
    長五B首飛成功!今天(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組合體,送入了預定軌道。△視頻: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遠距離看發射同是「胖五」!長五B與長五有何區別?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標誌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如果把神舟飛船比作一輛轎車,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相當於一室一廳,空間站則像是三室兩廳還帶儲藏間  中國空間站的名字頗具中國特色,命名為「天宮」(見示意圖),一般情況下駐留3人,在航天員輪換時最多可達6人,建成後將成為我國長期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空間站基本構型有3個艙段,1個核心艙,2個實驗艙。
  • 長徵5號B發射成功,美國「眾叛親離」,中國空間站「一票難求」
    北京時間2020年5月5日晚18:00,中國文昌天文臺一道閃亮的火光衝向雲霄,我國自主研發的長徵五號B火箭發射成功,8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長五B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誌我國載人航天程開始邁入第三階段!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為什麼對中國來說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對於中國後續的發射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火箭,主要用於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為了適應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了大型整流罩,並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火箭全長約53.7米,整流罩長20.5米、直徑5.2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空間站核心艙運抵文昌,長五再度做好發射準備,全球目光聚焦海南
    去年年底,長徵五號遙三火箭,也就是網友暱稱的「胖五」復飛成功,這標誌著我國新一代航空火箭研製取得完美收官,當然,這也是繼上次「胖五」發射失利之後,我們科研人員長達兩年的臥薪嘗膽之傑作。在「胖五」復飛成功之後,我國的航天計劃,也將迎大爆發的節點。
  • 長五總師的詩和遠方
    今日點兵風雨後,大纛高擎整兜鍪,鐵血誓言壯行酒,礪器明甲,破釜焚舟,大軍下龍樓。《青玉案 出徵》 李東一年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很忙。長五遙三王者歸來,長五B完成首飛;隨後長五遙四又把天問一號送往火星,長五遙五把嫦娥五號送到月球。
  • 大家好,我是長五B
    2020年5月,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把重約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運載能力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那麼長五B與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有哪些不同?
  • 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長二F/長七/長五B火箭都來了
    剛剛進入2021年,我國就公布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計劃:空間站、載人飛行、長徵火箭、火星探測……空間站與飛船——當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全面轉入空間站建造的任務準備階段,2021-2022年間預計實施包括空間站核心艙、兩個實驗艙、四艘載人飛船、四艘貨運飛船在內的11次發射任務。
  • 同屬「胖五」家族,「長五B」與「長五」有啥區別?一圖了解→
    今天(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組合體,送入了預定軌道。△長徵五號B火箭矗立在發射平臺上的樣子同是「胖五」!長五B與長五有何區別?雖然「長五B」運載火箭是首次亮相,但是看著並不陌生,因為它是以「長五」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的,所以也屬於「胖五」家族,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任務。
  • 「巨箭」長五B創紀錄 它與「胖五」有哪些不同?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趙竹青)2020年5月5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
  • 解碼長徵五號B火箭:四大「黑科技」打造空間站「專屬列車」
    視頻: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5日電 (郭超凱 姜哲)5月5日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東北特鋼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作出貢獻
    本報訊(趙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楠)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向東北特鋼集團發出感謝信,就東北特鋼對長徵五號B首飛火箭研製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奠定堅實基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與東北特鋼集團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此次在感謝信中表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和運載效率在我國處於最高水平。
  •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長二F/長七/長五B火箭...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603698)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
  • 「胖五」家族迎來新成員 有何重大意義
    5月5日,海南文昌,中國距離赤道最近的火箭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這裡成功首飛,將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    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再次打破中國火箭紀錄,進一步奠定了「胖五」家族——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運載能力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怎麼回事 中國空間站什麼時候開始建造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