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長五B首飛成功!
今天(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組合體,送入了預定軌道。
△視頻: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
△遠距離看發射
同是「胖五」!長五B與長五有何區別?
雖然「長五B」運載火箭是首次亮相,但是看著並不陌生,因為它是以「長五」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的,所以也屬於「胖五」家族,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任務。那麼,「長五B」與「長五」有什麼區別呢?一圖來了解。
另外,從運載能力上講,「長五」主要執行的是地球同步軌道的發射任務和深空探測的發射任務,「長五B」主要執行的是近地軌道的發射任務。
揭秘!長五B擁有四大黑科技
為了當好運送空間站艙段的「專屬列車」,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開展了多項技術攻關和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今天就來為你揭秘「長五B」的四大黑科技!
「黑科技」一:超大整流罩 可裝更多捷龍火箭
長五B運載火箭整流罩高達五層樓的高度,可以輕鬆裝入10枚捷龍火箭(註:捷龍一號火箭總長19.5米,直徑1.2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整流罩。為減輕載荷影響,整流罩採用流線型外形,並且採用旋轉式分離方案,確保超大整流罩安全、可靠分離。
△長徵五號B火箭整流罩
「黑科技」二:我國首個「零窗口」發射低溫火箭
長五B運載火箭是我國首個實施「零窗口」發射的低溫火箭。所謂「零窗口」發射,是將發射時間誤差控制在1秒以內。這對長五B火箭「提前量」和低溫推進劑「蒸發」的「消耗量」的關係要求極高。
「黑科技」三:超4米大直徑艙箭分離
採用「雙隔衝框+阻尼盒」的降衝擊方案,和「顆粒阻尼技術」,實現減振降噪效果。從而實現「大直徑艙箭分離」,使得空間站艙段和長徵五號B火箭的連接接口直徑超過4米。
「黑科技」四:約140噸大推力直接入軌
作為一級半構型的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沒有單獨的調姿和末速修正系統,而是利用一級火箭直接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在一級發動機關機時,約140噸的推力在幾秒鐘之內消失,相當於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突然「剎車」,還要穩穩停靠在指定位置。
十年磨一箭!未來還將承載建設空間站任務
長五B運載火箭從2011年批覆立項,到2020年首飛,經歷了近十年的研製歷程。作為專門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而研製的一型新型運載火箭,長五B火箭的首飛成功,標誌著空間站工程建設進入了實質階段。先來看看十年來,長五B火箭都走過哪些歷程?
2011年11月:長五B火箭正式批覆立項,承擔發射空間站艙段任務
2012年1月:順利通過方案轉初樣評審,轉入初樣研製階段
2018年11月:順利通過初樣轉試樣評審,轉入試樣研製階段
2020年1月19日:通過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集團公司和一院的聯合評審,順利出廠
2020年5月5日: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完成首飛
此次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使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
據長五B總設計師李東介紹,未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作為深空探測的主力火箭,完成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以及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深空探測等重要任務。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預計還將執行兩次發射任務: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月球,實現對月球表面的採樣返回。
仰望星空,北鬥環繞嫦娥伴月
俯瞰大地,衛星通信遙感監測
長五B已經拉開了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幕
星河浩瀚,我們還將繼續前行
中國探索探空的腳步
一定會邁得更大更遠!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崔霞 張奇斌
記者丨姜哲 賈智雲 喬全興 張熙
編輯丨劉博 田野 匡智臻
攝影丨鄧燁晨 史嘯
鳴謝丨航天科技集團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