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方人姓名的含義切入,說說英國斯圖亞特家族和王朝的盛衰興亡

2020-12-18 騰訊網

你已為人父或已為人母了嗎?為什麼以這樣一個問題開篇?因為我要說到孩子!

每當一個新生兒呱呱墜地,他的父母都會滿心歡喜,迫不及待地給他取一個好名字。更有甚者會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想好了名字,我就是這樣的,所以才會在開篇問你那樣的問題。簡單的幾個字或單詞,充滿著父母對子女的祝福和期許,這就是一個人的名字。

新生的孩子

也許,你已經對中國人名字的含義有所了解,不過,你又是否知道西方人名字的含義呢?

麥克、湯姆、貝克爾、米勒、泰勒、卡彭特、費舍爾、庫克,等等,這都是西方常見的名字,簡單而響亮。但是,你知道這些名字裡面的願意是什麼嗎?貝克爾願意是麵包師,泰勒是裁縫,庫克是廚師,米勒是磨坊主,卡彭特是木匠,費舍爾是捕魚人……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以自己的職業作為姓名,其實是從英國開始的。泰勒是裁縫的意思,這就說明他家的祖先中很可能有裁縫,並且幹得不錯;庫克是廚師,這就說明他的祖先中很可能有廚師,並且很可能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如果名字叫做斯圖亞特,那麼這個人的祖先中就很可能有做管家的。

在蘇格蘭就有一個家族叫做斯圖亞特,不管他們的祖先中有沒有人做過管家,反正後來他們成為了蘇格蘭的統治者。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曾有一場人們津津樂道的姑侄鬥爭,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想陷害姑姑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結果最後反被姑姑砍頭。而這位瑪麗女王,就是斯圖亞特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

由於伊莉莎白女王高傲自大,她拒絕了所有愛慕自己的男人,終身未嫁。這樣一來,自然沒有孩子可以繼承她的王位。再加上她已是都鐸家族最後一個成員,所以英國人不得不另外尋找一位新國王來承繼事業。他們很快想到了蘇格蘭,想到了斯圖亞特家族。

當時的蘇格蘭並非英格蘭的附屬國,而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國王正是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詹姆斯·斯圖亞特。他們和都鐸家族是親戚關係,所以在接到英國人的邀請時,他欣然接受,成為了詹姆斯一世。接下來,他和他的子孫們開始統治英國,構建了屬於自己的斯圖亞特王朝。

英王詹姆斯一世

但英國人也許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十分後悔,因為從此他們迎來了水深火熱的生活。詹姆斯和整個斯圖亞特家族的人,在英國人的頭上作威作福。他們專制獨裁,殘忍嗜血。最後,英國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

當時,法律本應該由英國議會制定,但詹姆斯卻要求他們制定法律不得違背斯圖亞特家族的意願,否則就不再讓他們參與國家的管理。在詹姆斯眼裡,國王的權力至高無上,不容侵犯,自己的一切做法都是正確的,並且永遠不可能出錯。國王的權力是上帝賜給他的,所有的臣民都必須聽從他的命令,這就是所謂的「君權神授」。

愚蠢的詹姆斯根本不知道,英國人對此已經忍無可忍,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而幸運的只是他自己只承受了暴風雨的一小部分,他的兒子卻在暴風雨中身首異處。

其實,從英王約翰統治時期開始,英國人就走上了堅定維護自己權利的道路。雖然都鐸家族也做過很多讓百姓無法忍受的事情,然而這個家族畢竟是英國人,是自己人,英國人還能容忍。可是斯圖亞特家族卻是外來人,他們照樣為非作歹、胡作非為,英國人就不能忍了。爭端已是在所難免了,戰爭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在歷史課教材上都已看過,先是詹姆斯被脅迫承認了平民的有限權利,他的兒子查理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被處死,然後是克倫威爾專政、查理二世復闢,最後通過光榮革命基本奠定了資本主義制度,這裡就不再贅述。

光榮革命

雖然詹姆斯處在暴風雨來臨前,但他統治期間,英國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亂子,可其他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而這一切,也可以說是拜斯圖亞特家族或斯圖亞特王朝所賜。

首先是在遙遠的印度,也就是哥倫布希望向西航行到達的目的地,英國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並且不斷擴張領土,直到最後吞併了整個印度。也正是依靠不斷的對外擴張,英國才逐漸富有,不斷地強大起來,並最終成為一個殖民帝國。這期間,英國資產階級的數量和質量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相信這是促成革命的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英國在美洲也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1607年,一艘滿載著英國人的船再次來到美洲。他們想碰碰運氣,希望能幸運地挖到金礦,發一筆橫財。他們選擇在維吉尼亞登陸,並且將該地區命名為詹姆斯敦。但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發現夢想中的金礦。最後,在隊長約翰·史密斯的強制命令下,為了吃飯,他們才開始開荒闢田。

這時的英國人已經迷戀上抽菸,於是這群殖民者就開始為英國人種植菸草,從而獲得收入。雖然這比不上金礦,但卻為這群殖民者帶來了一筆小財富。依靠這筆財富,他們不僅解決了溫飽,還有了一大筆存款。於是,人類的懶惰被激發了,他們不再自己勞動,而是從印度和非洲買來很多奴隸幫自己幹活,伺候他們的生活起居。這就是美洲奴隸制度的開始。

隨著奴隸數量的不斷增加,殖民地的英國紳士們變得更加懶惰,到最後,南美種植園裡的工人幾乎都是奴隸。

奴隸制顯然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黑暗、邪惡的制度,但是它消失了千餘年後,又在美洲死灰復燃並存在了幾百年,無數人受到這種制度的壓迫和殘害。它的邪惡,也許和制度無關,而是由於人類貪婪、殘忍、無情的天性。

為了躲避英國本土的煩擾和紛亂,1620年又有一批英國人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了美洲。和之前的詹姆斯敦人不同的是,他們並非衝著金礦而來,只是希望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自由而虔誠地禮拜上帝,畢竟他們的詹姆斯國王太過荒誕不經,連神佛都敢褻瀆。

這批英國人乘坐輪船從普利茅斯出發,漂洋過海來到了今天美國的麻薩諸塞州,然後安頓了下來。他們把這艘輪船命名為「五月花號」,將到達的地方命名為「普利茅斯」。僅僅是在北美度過的第一個冬天,他們中就超過一半的人因為惡劣的氣候和艱苦的生活條件而死去,但這並沒有嚇倒剩下來的人們。面對國王也不會比這好多少,因此他們下定決心絕不再回英國。

他們慢慢地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不久就將普利茅斯發展成為後來美國的新英格蘭。

英屬北美殖民地

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沒過多久,英國本土就爆發了革命。如果把這場革命的結束時間廣義地定義到1785年鞏固資本主義制度,那麼,這場革命就整整持續了145年。不過,在1714年,隨著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安妮女王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終於宣告結束。

相關焦點

  • 斯圖亞特,一個遭到詛咒的家族,兩個國王被斬首
    斯圖亞特家族於1371年-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1603年-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與愛爾蘭。這個家族最初起源於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12世紀初遷居英國,14世紀初,該家族開始統治蘇格蘭。這是一個悲劇家族,用茨威格的話說,「這個家族中沒有一個人能順遂而長久地坐穩過王位,兩位國王——詹姆士一世和詹姆士三世被弒,另外兩位——詹姆士二世和詹姆士四世戰死沙場,而他們的兩個後裔——瑪麗和她的嫡孫下場更慘,竟在斷頭臺上引頸受戮。這個家族中,誰也沒有活到耄耋之年,誰也沒有獲得命運和吉星的青睞。」
  • 英國歷史只有「王朝」,沒有朝代。英國人說:朝代起名沒必要一樣
    中國的朝代是以國號命名,英國的「朝代」則是以家族起源地名和首位皇帝的姓氏命名居多。比如,諾曼第王朝的創立者威廉一世老家是諾曼第地區;都鐸王朝來自亨利·都鐸的姓氏;金雀花王朝是由安茹伯爵若弗魯瓦帽子上的勳章命名。
  • 英國史上最悲情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被表親伊莉莎白送上斷頭臺!
    斯圖亞特,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家族和王朝的名字。斯圖亞特王朝,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斯圖亞特家族起源於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
  • 艷后瑪麗一世之子——詹姆士 斯圖亞特,英格蘭、蘇格蘭的雙料國王?
    瑪麗一世——瑪麗 斯圖亞特 在西歐的歷史上,中世紀及其後期的封建王朝曾經有這樣一條繼承規矩——只要擁有王室血統,就能獲得合法的王室繼承權。 但是,16世紀的貴族們曲解引申了《薩克利法典》的內容來部分否定這一繼承規矩。
  • 為什麼說英國皇室都是外來戶?
    英女王的每年聖誕講話以一口倫敦腔受人膜拜,被視作英國風度的代表,但是,最初的英王室甚至都不是英國人。英國原住民是凱爾特人,1066年諾法王封臣諾曼第公爵威廉進入英國,建立了諾曼王朝,稱威廉一世,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統一的國王(之前的七王國不算在內)。
  • 他不會說英語,因血緣關係繼承英國王位,卻建立英國最強大的朝代
    ,斯圖亞特王朝復闢,恢復對英國的統治,其父查理一世即英國歷史唯一一位被處死的那位國王。 儘管喬治一世是德國人,但是他跟英國斯圖亞特王朝有血緣關係,他的母親是索菲公主,母親的母親即外祖母是伊莉莎白公主,而這位伊莉莎白公主正是查理一世的姐姐,而伊莉莎白公主和查理一世的父親就是英國斯圖亞特王朝開國國王詹姆斯一世
  • 臺灣自由行,花蓮,斯圖亞特海洋莊園
    我不知道是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夢想,在海邊買棟面海的房子,每天從起床到再爬回床上,甚至就連在夢中都可以和周公一起在海邊下棋?但現實上我猜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無法達成這個夢想,即便有錢買這樣的房子,管理、維護它都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有這樣一個地方,讓你花少少的錢,想到就去那邊度假、享受一下太平洋的美,那該是多浪漫多夢幻的事呀!
  • 你知道英國未來國王姓什麼嗎
    現在說起英國歷史來,都從徵服者威廉一世在1066年徵服英格蘭建立了諾曼第王朝開始,英格蘭君主從威廉一世算到現在的伊莉莎白二世有42位,被分成為諾曼第王朝、布盧瓦王朝、金雀花王朝、都鐸王朝、斯圖亞特王朝、漢諾瓦王朝、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以及現在的溫莎王朝。其中金雀花王朝還可再細分為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朝等。但不管這些王朝怎麼分法,他們在血緣上都是一直連接下來。
  • 英國女王姓氏趣談
    英國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即英國皇室)的姓氏為溫莎,但其原本的家族姓氏為「薩克森-科堡-哥達」(這是一個德國姓氏,當時的德國皇帝和英王喬治五世是表兄弟)。為什麼英國皇室要改姓呢?這還得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1914年,一戰爆發,反德情緒在1917年達到了高潮。為了以示抗議,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宣布所有與他本人和他家族相關的德國封號都須更改為溫莎,即其行宮的名字。
  • 東南亞歷史:阿瑜陀耶王朝的盛衰(下)
    前面已經分享阿瑜陀耶王朝的一些衰敗華,現在接著說。爾康在1678年跟隨英國東印度公司來到阿瑜陀耶。在兩年內,他已經學會流利地講暹羅語,在阿瑜陀耶與西方國家交往中尤其是與法國的關係中穿針引線,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贏得國王的信任,獲得了阿瑜陀耶王朝外貿總監和財政大臣的重要職務。但是,他利用職權,勾結法國封建王朝,使法國軍隊進駐暹羅,並企圖誘使國王納萊和暹羅人改信天主教。
  • 為啥西方人眼中的亞裔美女在我們看來都很醜?這真是審美不同嗎?
    是在笑話亞洲人眼睛小,長得醜)時至今日,歐美國家都在故意醜化亞裔女性形象,這裡其實不存在審美差距,歐洲人喜歡的白人女明星,咱們也覺得很漂亮。例如大表姐,無論中西方都覺得她很好看。可西方人挑選的亞裔女孩卻都很不好看,甚至很醜。
  • 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歷代國王畫像
    英國歷史由組成英國的四個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的歷史構成,大約9世紀開始,英國歷史不斷改朝換代。17世紀前的英國歷史朝代實行君主專制,1689年《權利法案》實施,把君主專制改成君主立憲,是世界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當時統治英國的是斯圖亞特王朝,所以在它之前的都鐸王朝是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1485年建立,1603年滅亡,歷6代君主,享國118年。圖為都鐸王朝王室徽章。
  • 蘇格蘭是如何成為英國的一部分的
    英格蘭的都鐸王朝那會兒,當時統治蘇格蘭的是斯圖亞特王朝。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第一任君主是亨利七世,他就把自己女兒嫁給了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四世。以至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後裔就有了都鐸王朝的血統,換句話說就是有了英格蘭王室的血統。為之後斯圖亞特王朝入主英格蘭做了鋪墊。
  • 英國王室血統成疑 DNA測出有王室成員戴了綠帽
    假如亨利七世沒有聲稱自己有權繼承王位,那麼他就不大可能召集一支軍隊,進行「博斯沃思原野戰役之戰」(理查三世在此次戰役中喪生),而英國的歷史就有可能改寫。這對英國現在的王室也有影響,因為他們也具有都鐸王室的直系血統。舒爾勒說:「我們需要明白,我們並非暗示女王陛下不應該稱王。」「登上君主之位雖然需要血統,但其實也需要機會和運氣」。
  • 許倬雲:王朝的盛衰周期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 -- 孫中山許倬云:王朝的盛衰周期許倬雲,江蘇無錫人,1930年7月生,求學於臺灣和美國,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到清代晚期,沿海地區,華南和東南,都是支持國家的主要資源所在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都取決於中央政府能不能有效地掌握各主要地區的資源。再說盛衰周期。朝代剛起來的時候,似乎滿地都是人才;朝代結束的時候,人才都不見了。這並不是說天地生才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分布,而是有才之士能不能被吸收到國家的管理機構之中,以維持一個有效的管理體系。中國歷代的王朝都是帝國制度,而且中央集權的趨向一朝比一朝嚴重。
  • 蘇格蘭民歌《the skye boat song》:英國光榮革命後最悲壯的旋律
    相傳,1745年詹姆斯黨人的行動失敗後,王子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曾在弗洛拉·麥克唐納的幫助下,假扮成侍女乘小船逃往海外。在流亡的這段時間,查爾斯王子與弗洛拉產生了情感,但為了斯圖亞特王朝,為了父輩的理想,查爾斯不得不選擇與弗洛拉分開,獨自踏上了「救國」的徵程。
  • 斯賓塞家族:從羊毛商成長為英國通天的名門望族
    始於英國都鐸王朝的斯賓塞是英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家族之一,幾代以來都與英國王室有著很密切的聯繫。500多年來,斯賓塞家族世代居住在英格蘭北安普敦郡的奧爾索普莊園,家族中產生過不少政治家、軍事英雄、公爵和公爵夫人,最著名的當然是傾國傾城的「英倫玫瑰」黛安娜王妃……可以確定的是,將來的某一天還會產生一位國王——黛安娜的兒子威廉王子。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三、英國在歷史上被丹麥徵服和統治26年 威塞克斯王朝從愛格伯特開始,延續了17代國王,期間多代國王都抵抗過丹麥高姆王朝對英國的入侵,公元1016年威塞克斯王朝第17代兼末代國王埃德蒙二世,在與高姆王朝王子克努特的戰鬥中戰死,威塞克斯王朝覆滅,英格蘭被荷蘭攻佔,從此英國淪為了丹麥人的領土,並延續了3代國王,直到公元1042年英國人懺悔者愛德華把丹麥人趕出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