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后瑪麗一世之子——詹姆士 斯圖亞特,英格蘭、蘇格蘭的雙料國王?

2020-12-13 騰訊網

瑪麗一世——瑪麗 斯圖亞特

在西歐的歷史上,中世紀及其後期的封建王朝曾經有這樣一條繼承規矩——只要擁有王室血統,就能獲得合法的王室繼承權。

但是,16世紀的貴族們曲解引申了《薩克利法典》的內容來部分否定這一繼承規矩。

《薩克利法典》規定女子不能繼承土地,這一規矩被16世紀的中世紀貴族曲解為女子不能繼承王位。

但是當時女子繼承王位的情況較為普遍,如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等都是女子繼承王位。

這是因為宗教和血統的因素在當時的王位繼承中也扮演著很重要的因素。

圖1-1. 伊莉莎白一世

16世紀因為爆發宗教改革運動,不列顛島上新教盛行,將天主教趕出不列顛島的呼聲日益高漲。

當時新教的思想傳播到不列顛島上,在逐年的演變中最後形成了英國本土獨樹一幟的安立甘宗。

彼時的英格蘭是新教國家,但是瑪麗一世卻由於自幼在法國長大並接受教育,是天主教徒。

瑪麗一世即詹姆士的母親瑪麗 斯圖亞特,瑪麗 斯圖亞特在即位之初就差點因為薩克利繼承法而不能即位。

幸好蘇格蘭王室的羅伯特家族的直系男性後代在她父親詹姆士五世之前便死了個精光,詹姆士五世才得以繼承王位,瑪麗一世才獲得了王位繼承權。

圖1-2. 蘇格蘭

瑪麗 斯圖亞特作為在歐洲中世紀大名鼎鼎的人物,一生頗為傳奇,她的兒子、外孫子都開創了多個第一。

根據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與蘇格蘭籤訂的《格林威治條約》,她出生便與英格蘭王亨利八世之子愛德華六世籤訂婚約。

1543年,瑪麗 斯圖亞特出生一年後,蘇格蘭議會便否決了該條約。

此舉引發了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八年戰爭。

1548年,在八年戰爭期間,為了獲得法國的同盟支持,彼時已經沒有婚約在身的瑪麗 斯圖亞特與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兒子弗朗索瓦二世籤訂婚約。

五歲的瑪麗隨即被送往法國,在法國國王的撫養下度過了幸福的童年。

圖1-3. 法國

瑪麗是歐洲中世紀以後著名的才女,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其在法國受到的最好的教育。

在法國接受了優良的教育後,她精通六門語言,並長期保持著閱讀六種語言書籍及寫詩歌的習慣;

她精通多門樂器,熟諳音律;

同時,瑪麗還擁有散文、馬術、馴鷹、縫紉等技能。

除了多才多藝之外,瑪麗的容貌也為世人所稱道!

這樣一位天選之女,卻很不幸地在18歲的時候成為了寡婦。

當然,弗朗索瓦二世的死亡也使得瑪麗在法國擁有了大片的領土和驚人財富。

圖1-4. 弗朗索瓦二世

1561年,在當時的蘇格蘭急需女王親政的情況下,瑪麗一世回到蘇格蘭。

詹姆士便是瑪麗一世這一段時間所生。

詹姆士 斯圖亞特

1565年,瑪麗出人意料地嫁給達恩利勳爵亨利 斯圖亞特。不久之後,瑪麗便懷孕,其肚中的便是詹姆士 斯圖亞特。

(後人將達恩利勳爵稱為小白臉)

因為達恩利勳爵同時擁有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王室血統,這使得他的後代同時擁有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合法繼承權。

1567年,達恩利勳爵剛死於一場謀殺中,瑪麗一世便與博斯維爾伯爵結婚。

為了與博斯維爾伯爵完婚,她謊稱自己被博斯維爾伯爵強姦,不得已只好嫁給他。

實際上在此之前,她就已經懷上了博斯維爾伯爵的孩子。

1567年,瑪麗和博斯維爾伯爵剛以新教儀式締結婚約,便引起了貴族們普遍的憤怒。

當時的貴族一致認定達恩利伯爵就是她和博斯維爾伯爵設計殺害的!

以其淫蕩為藉口,貴族們藉機起兵叛亂。

當年7月24日,她便被迫傳位給當時只有一歲的兒子詹姆士。

圖2-1. 瑪麗 斯圖亞特

詹姆士由此成為了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詹姆士六世

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死亡後,詹姆士因為具有英格蘭皇室血統的原因同時被選為英格蘭王位繼承人,即此後的詹姆士一世。

此後,詹姆士便成為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雙料國王!

彼時的英格蘭國土已經囊括愛爾蘭在內,所以實際上詹姆士的統治領土就是早年間的英國全境了。

詹姆士一世在英格蘭即位後,大肆鼓吹君權神授,瞧不起議會,由此引起了英格蘭民眾的強烈不滿。

他之所以在英格蘭表現的如此專橫,其內在原因是蘇格蘭是一個專制國家。他將在蘇格蘭的統治模式照搬至英格蘭,結果卻行不通了。

詹姆士一世在位時還發生了許多趣事,足以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

圖2-2. 詹姆士六世

詹姆士的繼承人——斷頭國王查理一世

詹姆士的兒子,即著名的斷頭國王查理一世,是英國及歐洲史上第一位被公開處死的國王。

查理一世是詹姆士和丹麥安妮公主的後代。

1598年,詹姆士一世迎娶丹麥公主安妮。

1600年,查理一世即出生。

由以上可以看出,查理一世的出生在詹姆士繼承英格蘭王位以前。

關於查理一世的趣聞,網上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

關於詹姆士一世本人,時人也有關於其是同性戀的揣測,也都是一些茶餘飯後的閒談。

總之,詹姆士於1625年死亡,享年58歲,他本人的歷史也隨著他的死去而消散成塵煙。但是他的血脈延續卻將在不久的將來迎接更大的挑戰!

縱覽歐洲史,會發現這就是一次次的近親之間的爭鬥。未來,不知道詹姆士的哪個親戚又會取而代之!

圖3-1. 查理一世

相關焦點

  • 艷后之子詹姆士斯圖亞特——英格蘭、蘇格蘭雙料國王?
    蘇格蘭瑪麗斯圖亞特作為在歐洲中世紀大名鼎鼎的人物,一生頗為傳奇,她的兒子、外孫子都開創了多個第一。根據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與蘇格蘭籤訂的《格林威治條約》,她出生便與英格蘭王亨利八世之子愛德華六世籤訂婚約。
  • 詹姆士一世身為蘇格蘭國王,為何還能夠成為英格蘭國王?
    詹姆士一世是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表外甥,他的母親蘇格蘭瑪麗一世女王是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表姐。詹姆士擔任英格蘭國王期間,曾經兩次解散議會,最終引發了1649年的英國資產階級政變。首先,詹姆士一世與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血緣關係很近;其次,詹姆士一世繼位為英格蘭國王,有利於英格蘭兼併蘇格蘭;最後,詹姆士一世的母親是蘇格蘭瑪麗一世女王信奉天主教,詹姆士一世繼承英格蘭王位,很大程度上也在於英格蘭內部新教與天主教勢力達成的妥協。
  • 斯圖亞特,一個遭到詛咒的家族,兩個國王被斬首
    斯圖亞特家族於1371年-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1603年-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與愛爾蘭。這個家族最初起源於法國的布列塔尼半島,12世紀初遷居英國,14世紀初,該家族開始統治蘇格蘭。其實造成瑪麗悲劇的並不僅僅是殺夫事件,當時的西歐社會並不是一個講究道德的社會,陰謀、殺害、5歲小孩娶50歲貴婦人從來都不是醜聞,瑪麗的失敗是因為諸多政治原因,其在蘇格蘭國內地位不穩、勢單力薄,在英格蘭又是王位繼承人,伊莉莎白女王對其嫉恨有加,這才是將其置於死地的真實原因。
  • 戲劇《詹姆士三部曲》展現蘇格蘭成長史
    「三部曲」的導演桑森對南方周末記者強調,「大不列顛國家劇院和蘇格蘭國家劇院都對這部戲很感興趣,我們都想在這個歷史時刻去碰觸這個敏感話題。戲劇不是為了封鎖話語,而是打開討論平臺。」觀眾可以清晰地從《詹姆士三部曲》中看到詹姆士們和蘇格蘭的成長:第一部還是風餐露宿的原始部落,第二部則有了宮廷之相,第三部國王王后穿著現代華服翩翩起舞。
  • 英國國家由來:詳解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歷史淵源
    13世紀末,當時的英格蘭國王是戰鬥力首屈一指的愛德華一世,他打進蘇格蘭,直接推翻蘇格蘭國王,雖然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梅爾吉布森飾,嗯)反抗了一段時間,但也無濟於事,蘇格蘭開始成為英格蘭王國的一部分。  14世紀初,強人愛德華一世死了之後,他的繼承人不頂用,羅伯特·布魯斯領導蘇格蘭再次反抗,並加冕成為蘇格蘭國王。
  • 蘇格蘭是如何成為英國的一部分的
    整個都鐸王朝時期,英格蘭還並未和蘇格蘭結成一體,但該王朝的歷史對於之後蘇格蘭合併入英國起到了鋪墊的作用。該時期,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互有敵意,卻又保持微妙關係。英格蘭的都鐸王朝那會兒,當時統治蘇格蘭的是斯圖亞特王朝。
  • 回眸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英格蘭王不僅帶兵前往蘇格蘭,還帶了一批法學家,試圖從過去訂立的條約中找到英格蘭王權高於蘇格蘭的證據,不過結果不如他所願。隨後,他要求自己支持的新任蘇格蘭國王約翰·貝利奧向自己效忠,反而激起了蘇格蘭與法國結盟對抗英格蘭,打響了蘇格蘭獨立戰爭。戰爭之初英格蘭獲勝,俘虜了國王約翰,帶走了蘇格蘭國王加冕的聖石,將其置於愛德華在威斯敏斯特的王座之下,直到1997年才歸還蘇格蘭。
  • 女婿有風險,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丟了女兒,還被佔了王位!
    「國王詹姆士二世是暴君!」等標語隨處可見,主要就是譴責國王,要求信仰自由,保護議會。英格蘭人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各種猜測不絕於耳。10月底,荷蘭國王威廉率領1.4萬士兵、500艘艦船朝英國駛來,原本計劃在英國的北部靠岸,但是由於海風的風向不定,所以船隊被海風「吹」向了多佛海峽,這也讓那些早就在北部港口等候的英國貴族措手不及。11月初,威廉的船隊終於在託爾灣靠岸。
  • 間接引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王之一:詹姆士一世
    在英國的歷史上,從沒有同時坐上愛爾蘭、蘇格蘭和英格蘭王位的國王誕生,這也是英倫三島的首次統一。詹姆士一世英國議會與新上任的大不列顛國王詹姆士·斯圖亞特在蘇格蘭國內受到新教教士的教育,在考慮到本國已經沒有合適的英格蘭繼承人的時候,伊莉莎白將其納入了繼承人的隊伍
  • 英格蘭人為什麼曾經徵服了世界,卻徵服不了蘇格蘭?
    然而公元1314年的班諾克本戰役後,英格蘭人被蘇格蘭人打得丟盔棄甲,最終迫使英格蘭承認了蘇格蘭的地位。由於蘇格蘭的土地比較苦寒,雖然民風剽悍,但蘇格蘭難以長期與英格蘭相抗衡,為了對抗英格蘭,蘇格蘭長期與英格蘭後來的死對頭法國聯盟。因為蘇格蘭與法國的長期聯盟,使得英格蘭承受了數百年的南北夾擊。
  • 蘇格蘭在歷史上為何總是打不過英格蘭?
    例如羅馬人就在徵服英格蘭以後,發現繼續北上會無利可圖。所以,帝國建造了著名的哈德良長城來阻擋蘇格蘭土生的皮克特人南下侵擾。當不列顛尼亞省的居民享受著羅馬聞名的光輝,蘇格蘭地區儼然是無人問津的化外之地。但隨著入侵英格蘭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崩潰,尤其是諾曼人的下一波徵服造成的中間期。蘇格蘭人突然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他們成功南下,將原本屬於英格蘭東北部的一些土地佔據。今天的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及其周圍的所謂低地地區,就是在這個時期併入蘇格蘭的。以至於當地人在封建時代,還長期以蘇格蘭國王治下的英格蘭人自居。
  • 自由戰火永不熄滅,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但也正是由於蘇格蘭坐落在易守難攻的偏遠山區,並且當地人民都十分驍勇善戰,所以對於野心勃勃英格蘭來講,想要控制蘇格蘭並不簡單。然而,1286年開始,蘇格蘭王位繼承紛爭不斷,英格蘭王國開始通過不斷幹預蘇格蘭的王位繼承來對這個國家進行控制。當時,蘇格蘭國王巴裡奧已經完全淪為英格蘭的傀儡,英國可以隨意幹涉蘇格蘭的內政來獲取想要的利益。
  • 蘇格蘭與英格蘭,一場原住民族與外來民族之間上千年的恩怨情仇
    近日英國正式「脫歐」,而蘇格蘭卻想著再次「返歐」,還有前段時間蘇格蘭的獨立公投,為什麼蘇格蘭總要跟英格蘭對著幹,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千年恩怨。公元11世紀,英格蘭建立了諾曼第王朝。1296年,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入侵並吞併了蘇格蘭,蘇格蘭人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獨立反抗鬥爭。電影《勇敢的心》中的威廉·華萊士就是在這一時期抗擊英格蘭的侵略的。在威廉·華萊士被部下出賣被殺後,蘇格蘭貴族羅伯特·布魯斯繼續領導獨立運動。
  • 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一世的不同之處
    亨利八世見蘇格蘭有悔婚的傾向,馬上興兵找麻煩,蘇格蘭在一次戰役中大敗,太后趕緊求救於自己的娘家,蘇格蘭的傳統盟友法國。當時的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立刻出兵幫助蘇格蘭遏制了英格蘭的兵鋒。世界上沒有白幫忙的事,蘇格蘭稍微消停點,法王趕緊替自己的兒子求婚,讓瑪麗一世嫁給自己剛出生的兒子弗朗索瓦。這個動作的動機也非常明顯,跟英格蘭的亨利八世一樣,娶瑪麗一世等於是用最簡單的辦法收編蘇格蘭的國土。
  • 都是英國,蘇格蘭和英格蘭為啥不同,哪裡不同?
    當時,英格蘭和威爾斯是羅馬帝國的一省份,稱為不列顛尼亞。不列顛尼亞之北(也就是現今蘇格蘭的部分)被稱為加勒多尼亞,不被古羅馬所管轄,是皮克特人居住的地區。  843年達爾裡阿達國王麥卡爾平兼任皮克特王國的國王,建立阿爾巴(Alba)王國,王號為肯尼思一世。此後,蘇格蘭王國歷經鄧凱爾德王朝、坎莫爾王朝、巴裡奧爾王朝、英格蘭佔領、布魯斯王朝以及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至1707年與英格蘭王國合併成為聯合王國後不復存在。  2014年9月18日,就蘇格蘭是否脫離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舉行的公投被否決。
  • 用蘇格蘭劍盾兵衝擊英軍步槍陣列!詹姆斯黨起義之庫洛登戰役
    這位終身未嫁的女王,將蘇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繼承人詹姆斯一世定為自己的繼承人。伴隨著來自蘇格蘭的斯圖亞特君臨倫敦,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也就因此出現了「王朝合併」。然而斯圖亞特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並不順利,詹姆斯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因為他的統治不得民心,因此很快引發了兩次英國內戰,最後也就因此命喪斷頭臺。
  • 荷裡路德宮: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宮殿,女王在蘇格蘭的官方住所!
    荷裡路德宮如今是英女王及皇室在蘇格蘭的官邸,位於皇家英裡(Royal Mile)的東端。荷裡路德宮於1498年由詹姆斯五世所建,這座精美的巴洛克式宮殿與蘇格蘭悠久的歷史緊密相連。這座宮殿最出名的地方是其作為蘇格蘭瑪麗女王(Queen Mary)的居所,在她執政的動蕩王朝中有許多戲劇性的場景都在這裡輪番上演。瑪麗女王在荷裡路德宮先後舉行了兩次大婚,親眼目睹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達恩利(Lord Darnley)在宮內的一個小型晚宴上刺殺了她的的私人秘書大衛裡齊奧(David Rizzio)。宮殿附近是廣袤的荷裡路德公園(Holyrood Park),很適合散步。
  • 從「叛國者」之子到國王:「享樂主義者」查理二世的成功之路
    公元1651年1月1日,查理二世返回不列顛,在蘇格蘭舉行盛大的加冕儀式後,查理二世憑藉貴族勢力的支持,以蘇格蘭軍隊最高統帥的名義,很快組建起一支兩萬人的精銳部隊,打著復仇旗號,向南方倫敦前進。保王黨沒有想到的是,查理二世的「王師」剛進入英格蘭,還沒等克倫威爾手下的「新軍」出動,英格蘭義憤填膺的民兵就把查理二世團團圍困,這些不願再受封建君主統治的普通民眾,主動入伍配合「新軍」作戰,很快就將保王黨軍隊逼入伍斯特郡。經過三小時的激烈巷戰後,保王黨全軍覆沒,僅查理二世一人逃出生天。
  • 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丨互利原則給現代世界解決衝突有怎樣的啟示?
    蘇格蘭一直能夠希望能夠在英格蘭及其殖民地組成貿易網進行自由貿易,作為喪失獨立性的補償,蘇格蘭用議會換取自由貿易帶來的國家繁榮。自威廉一世成為英格蘭首位國王以來,英格蘭國王都在擴展不列顛群島的領土,英格蘭通過武力將威爾斯與愛爾蘭收入版圖,但始終無法徵服英格蘭。1296年至1307年,愛德華一世對蘇格蘭發起兩次戰爭都未將其徵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