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安徽,總會讓人聯想到「徽州」這個名字,這兩個字足以讓人生出無數的想像。
說起安徽,也會想到伸開雙臂迎接天下遊客的黃山,奇峰怪石雲海日出,足以讓人看遍世界最美山嶽風光。
大多數人都是衝著「徽州」和「黃山」來的安徽,具有徽州建築風採的民居,就成了安徽給這些不遠千裡而來遊客的驚喜。
誰沒有對宏村黛瓦白牆心醉呢?不過,如夢一般的古村落卻不只有宏村,呈坎村也是其中一個。
對呈坎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遊呈坎,一生無坎。這是這座古村對遊客最真心的祝福吧。
呈坎村,是安徽黃山徽州區呈坎鎮下的一處村落,它位於新安江的上遊,按照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又有古龍溪河呈S形從村莊穿過,陰陽分界線極為明顯,從村子上空看下去,像是一座巨型八卦陣,甚至可以說是如今現存最早的「八卦村」,建於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如今已是我國的傳統古村落,更是旅遊名勝之一。
這裡正是夢裡的徽州,被宋代朱熹稱讚「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
城市的喧囂,總是讓我們壓力倍增,忍不住想逃離,鄉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所以,如今說起鄉村旅遊,大多數人都會印象中都是田園牧歌,山水秀美,沒錯,在呈坎村也能感受到這一切,但這裡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積澱了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以及古蹟。
這裡匯集了亭臺樓閣、橋、井、祠、社以及民居等建築,無一例外建築上都有石雕、木雕、磚雕,展示著古徽州精湛絕倫的技藝,成為我國保存最好的皖南民居,最具觀賞價值的村落。
這些古建築中,最有名的當屬羅東舒祠,是明朝後期磚木結構建築,面積達到3300平方米,是羅氏後代為供奉其先祖羅東舒先生建造的,有著「江南第一名祠」的美稱。
整座祠堂坐西朝東,共四進四院,有照壁、前天井、儀門、廳堂、後寢以及女祠和廚房等組成。
第一進院落,由樞星門和南北兩面的圍牆構成,圍牆上有洞門,是村民進出村莊的必經之路。
第二進院落,由7個開間組成的儀門和樞星門之間的空間構成,在儀門上有匾額高懸,上書:貞靖羅東舒先生祠。
第三進院落,由兩廡和享堂合圍而成,是一座面積400多平方米的四合院,有甬道、花圃、女祠以及祭拜祖先的拜臺。
第四進院落,在享堂後面,由享堂、後寢大殿以及南北圍牆合圍而成,是整個東舒祠最莊嚴肅穆的地方,而後寢大殿作為安放羅氏男性宗族牌位之處,是東舒祠中最精美的建築。
也許,我們如今看著這些古樸的建築,除了感慨建造技術精巧,羅氏宗族的龐大外,就看不到其他的價值了。
實際上在第三座院落的享堂,是模仿北京故宮太和殿建造,有著民間太和殿的美稱,據說它可以容納上千人,是羅氏族人用來祭拜祖先,商議要事、舉行慶典以及執行族規的地方。
據導遊介紹,在享堂中間立著的四根柱子為金絲楠木,是明朝時期,花了三年時間,從雲南運過來的,曾經有專家估值,每根柱子價值在3億元左右,4根柱子價值12億,只能感嘆一句:厲害了!
不僅如此,在享堂中間還掛著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寫的巨型匾額,上面寫著「彝倫攸敘」四個字,長6米,寬2.25米,重達1噸,被稱為中國古匾之王。
在東舒祠中還有諸多古樹,比如有著400年樹齡的銀桂,每到秋天香飄十裡;寶倫閣中收藏著聖旨、官誥、皇榜、御賜品等諸多文物古蹟,價值不可限量。
而呈坎村除了東舒祠外,還有建於明代的隆興橋、建於明朝的環秀橋、建於元朝的十字橫街等,也值得去走一走逛一逛,滿足你心中那個關於徽州的夢。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個八卦村呢?對徽州有沒有嚮往呢?你去過的那些古村落中,讓你最難忘的又是哪一個呢?歡迎你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故事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