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沙龍遷移後找不到了?
請大家右上角重新設置「星標」🌟
以便第一時間獲取我們的推送
前段時間,有位咖啡愛好者問我,
明明這杯咖啡不苦澀,為什麼你還會往咖啡中加水?
和他一番溝通後,我了解到,
他認為往咖啡中加水就意味著這杯咖啡被衝毀了,加水是為了弱化其中的負面味道。
By Pass,我們經常將它解釋成「加水稀釋」,這其實不是它的真實含義。
先來看看By Pass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
By Pass指的是旁路、支路。
回歸到咖啡,在咖啡萃取中,什麼是主路?
衝煮用水通過咖啡粉,然後將咖啡粉中的可溶解物質析出並溶解於水中,我認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的咖啡就是咖啡萃取的主路。
無論是主路還是旁路(不是旁門左道),在咖啡萃取中,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得到一杯好喝的咖啡。
旁路可以輔助主路達到目標。在主路沒有辦法實現目標時,就可以通過旁路來達成目標。
比如咖啡粉細粉過多,在後端萃取時造成了濾紙的堵塞,濾杯的下水速度會變得非常緩慢。這時,我們可以截斷尾端,再加入等量的水稀釋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濃度,從而得到一杯尾韻乾淨的咖啡。
這個例子就是通過了主路+旁路組合使用才得以實現萃取的目標。
By Pass作為輔助,可以輔助主路一起,幫助我們達到最終的目標。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咖啡萃取中,想要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除了主路,也會有很多的旁路。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會被主路、旁路這兩個詞搞得雲裡霧裡。
沒關係,我們繼續了解一下by pass的具體應用,幫助加深理解。
這個不用多說,加水稀釋能達到弱化瑕疵味的效果。
有些咖啡師衝毀了一杯咖啡,就會通過加水稀釋、弱化瑕疵味來「補救」這杯咖啡,然後再出品給客人。
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以至於很多人看到咖啡師往咖啡中加水,就會誤以為這杯咖啡是不好喝的。
不過別擔心,絕大多數的咖啡師在by pass時,都是在運用專業的衝煮手法來呈現一杯咖啡,而不是補救。
2.衝煮負面味道多的咖啡豆時,可以用by pass
和上一個情景不同,第一個是由於咖啡師的失誤才導致咖啡出現瑕疵,而這個情景是咖啡豆本身帶有較多的負面味道(負面味道是在杯測咖啡時感受到的,比如乾澀)。
然後在衝煮時,咖啡師通過調整衝煮手法,刻意較少注水量,以減少萃取率,從而減少了負面味道的析出。
這樣的衝煮手法容易導致咖啡濃度偏高,所以需要用by pass加水稀釋,將咖啡液體調整至合適的濃度,風味清晰度也能因此得到提升。
我們都知道,由於分子結構、活躍度的不同,導致了萃取咖啡時各類可溶解性物質的擴散速度不同。
在咖啡萃取時,首先溶解於水的是酸味物質,然後是甜味物質,最後才是苦味物質和不易溶於水的可溶解性物質。
當細粉過多時,很容易在萃取後端時出現濾紙堵塞的現象,從而大大減緩了水離開濾杯的速度。
如果就此苦等濾杯中的水全部流完,那麼萃取時間會變長,還會導致更多的苦味物質溶解於水中,咖啡會變得苦、澀,口感不乾淨。
為避免苦、澀物質的析出,通常我們會選擇截斷尾流,然後再用by pass,加入適當的水稀釋濃度,以帶來乾淨的口感。
在這樣的衝煮方案下,大粉量保證了咖啡的風味強度,低水粉比+短時間浸泡減少了苦味物質的析出,愛樂壓浸泡+加壓過濾在保證了穩定性的同時提高了咖啡的醇厚度。
最後在by pass加水,稀釋一下咖啡液體的濃度,保證了咖啡的乾淨度,也提升了風味的清晰度。
如果你還想到了by pass的其他應用,就在評論區留言吧!
▼
- 歡迎掃二維碼關注原作者 -
版權資訊:
以上文章內容轉載自【Ethan】,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侵權請聯繫: weixin@coffeesalon.com
投稿合作: tips@coffee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