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擬實施79項滇池保護治理項目

2020-12-25 新華網雲南頻道

  《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公開徵求意見

  昆明擬實施79項滇池保護治理項目

  昨日,市滇池管理局發布了《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下稱《規劃》),並公開徵求意見。

  此次市滇池管理局牽頭組織編制的《規劃》中,規劃範圍包含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裡,涉及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西山區、呈貢區以及晉寧區的5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鎮。

  《規劃》結合流域「十四五」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並充分考慮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制定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指標體系,兼顧必要性和可達性,科學確定目標;按照「流域統籌、區域落實」的思路,建立流域空間管控體系;根據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設計飲用水水源保護、汙染減排、水生態保護修復、水資源保障、水環境風險防控五方面支撐目標實現的主要任務,提煉規劃項目清單;提出保障規劃順利實施的政策措施。

  《規劃》提出加強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強化控源減排等五大方面主要任務,並初步設置了79項規劃項目;根據國家重點流域控制單元劃分結果,對54個控制單元匯水區特點、環境問題診斷及防治措施進行分析研究,擬將其合併為草海陸域控制區、外海北岸控制區等七類控制區,並制定了各控制區水生態環境保護要點。按照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針對五大重點任務,《規劃》初步設置了79項規劃項目。其中:水汙染防控類項目39項,水資源保護與再利用類項目11項,水生態修復類項目6項,管理與科研類項目23個。

  《規劃》提出,到2025年,滇池流域水環境質量將持續改善,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統籌推進格局初步形成;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質將穩定達到Ⅳ類及以上,主要入湖河流水質達到Ⅳ類及以上;流域空間管控格局基本形成,流域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有效實施;滇池水面無大規模藍藻水華富集,自然湖濱岸線指數得到明顯提升,滇池重現土著魚類;水生態系統功能得到良性恢復,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景象。

  明確五大方面主要任務

  加強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

  強化控源減排

  優化水資源配置、利用、保障水資源

  水生態保護修復

  全力推進水制度創新

  擬劃分七類控制區制定保護要點

  ●草海陸域控制區

  主要涉及昆明主城五華區、西山區、高新區和度假區共17個街道,匯水區內有7條入湖河流。

  主要目標:至2025年,王家堆渠、烏龍河、大觀河、西壩河市考(含國考)核斷面達到Ⅲ類;新運糧河、老運糧河、船房河市考(含國考)核斷面達到Ⅳ類。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進一步完善控制區內汙水收集處理系統,對二環外春雨路至成昆鐵路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實施土堆泵站片區雨、汙主幹管網建設工程;擴建第十三水質淨化廠。實施新運糧河流域虛寧寺、筇竹寺片區防洪截汙及生態補水,新建調蓄池3座及雨水調蓄池、沉砂池等。提升改造草海湖濱生態溼地。

  ●外海北岸控制區

  主要涉及昆明主城的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西山區及經開區、度假區、空港經濟開發區,匯水區內有10條入湖河流。

  主要目標:至2025年,盤龍江、新寶象河、金家河(含正大河)、新海河(五甲、六甲、小清河、蝦壩河)、馬料河市考核斷面達到Ⅲ類;採蓮河(含太家河)、大清河(金汁河、梘槽河)、姚安河、老寶象河、廣普大溝市考核斷面達到Ⅳ類。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新建昆明市第十四汙水處理廠、官渡巫家壩片區汙水處理廠;實施金色大道—北辰大道排洪箱涵匯流區汙水提能增效、東白沙河排水管網完善、呼馬山面山防洪滯蓄和跑馬山面山截洪工程。進一步完善新寶象河、金汁河、槽河、冷水河截汙系統,重點開展主要河流的支次溝渠河道截汙、清淤等綜合整治工程。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

  ●外海東岸控制區

  主要涉及呈貢區、晉寧區、度假區和高新區。匯水區內有3條入湖河流。

  主要目標:至2025年,撈魚河(含梁王河)、洛龍河、南衝河市考核斷面達到Ⅲ類。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實施環湖截汙系統配套汙水處理廠挖潛增效工程,實施排水管網清淤除障及日常維護工程。加強控制區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大力推廣機械秸稈還田、人工覆蓋、秸稈高溫堆肥、秸稈青貯氨化、氣化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技術,推廣農業區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及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綠色防控成套技術,開展農村生產生活的生態化升級工程,推廣節煤爐灶、太陽能熱水器,實施農村病舊沼氣池改造。進一步鞏固湖濱溼地「四退三還」成果,繼續加強溼地建設。

  ●外海南岸控制區

  只涉及晉寧區,含晉城鎮、六街鎮、上蒜鎮、昆陽街道辦事處4個鄉鎮(街道)。有6條入湖河流。

  主要目標:至2025年,白魚河、柴河(茨巷河)、東大河、古城河、淤泥河(大河)、中河(護城河)市考核斷面達到Ⅲ類,河流生態功能有所恢復。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進一步完善晉寧區排水管網及環湖截汙南岸配套收集系統。實施東大河—中河流域寶峰集鎮和瓦窯村、李官村、袁家營村、興房村4個村莊雨汙分流工程,建設李官村溼地工程,並收集以上4個村莊初期雨水。實施柴河流域晉寧區六街集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和配套管網工程,設計處理規模1000立方米/日。實施段民村汙水處理及白魚河截汙幹管完善工程。加強控制區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進一步鞏固湖濱溼地「四退三還」成果,繼續加強溼地建設。

  ●外海西岸控制區

  涉及西山區碧雞街道辦事處和海口街道辦事處。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依託環湖截汙幹管系統提高該控制區汙水收集處理率。實施湖濱溼地生態提升及水質改善工程,開展湖濱溼地塘庫系統構建、湖濱帶基底修復與植被擴增及草海水生態系統構建和穩定化。開展面山植被修復與建設工程。

  ●草海湖體控制區

  整個草海湖體控制區為一個國家優先控制單元,含草海中心和斷橋兩個控制斷面。

  主要目標:至2025年,草海水質達到Ⅳ類,沉水植被覆蓋度達到5%,葉綠素a含量≤60微克/升,重現土著魚類。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在大觀河、烏龍河河口湖區水域,武警醫院前湖區水域,蘇家村、楊家村湖區水域,西壩河、船房河河口水域實施底泥疏浚。在大泊口草型穩態基本實現的基礎上,開展水生植物群落結構優化、生物調控和長效穩定維持技術集成研究,並開展工程示範。擴大滇池沉水植被恢復示範區。開展牛欄江—草海補水通道應急工程。實施滇池流域東風壩底泥原位修復技術示範工程。

  ●外海湖體控制區

  整個外海湖體控制區為一個國家優先控制單元,含暉灣中、羅家營、觀音山東、觀音山中、觀音山西、白魚口、海口西、滇池南8個控制斷面。

  主要目標:至2025年,外海水質達到Ⅳ類,沉水植被覆蓋度達到5%,葉綠素a含量≤60微克/升,重現土著魚類;恢復(建設)溼地面積1056畝。

  主要措施與骨幹工程:繼續開展內源汙染治理。實現水資源的優化調配。實施滇池沉水植被恢復及擴增保育。在有條件的區域通過生境營造,為種子庫萌發及人工引種創造條件,恢復沉水植被。建立汙染物產生、遷移、入湖全過程及水資源平衡、水質響應模型庫;綜合運用模擬技術,建立水環境、汙染源、治理工程實時監控、跟蹤、評價系統。(記者 孫瀟)

相關焦點

  • 昆明時評 | 來搭觀光巴士吧 見證滇池治理成果
    而乘坐旅遊巴士觀光滇池沿線則是外地遊客近距離接觸滇池的便捷交通工具,環滇池湖濱賦予了昆明舒適宜人的氣候和獨具魅力的湖光山色,人們對滇池有著天然的、美好的記憶和特殊的情懷。20世紀90年代,一場不見硝煙的「高原明珠保衛戰」在滇池打響,「全民參與滇池治理」作為重要內容被納入滇池治理的措施之中。
  • 州市要問 | 昆明市: 以法治手段推進滇池保護治理
    《條例》的頒布實施及修訂,使省市合力、依法保護滇池進入了新的階段。為確保《條例》的貫徹實施,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組織完成《昆明市河道管理條例》《昆明市城鎮排水與汙水處理條例》修訂,編制完成《滇池湖濱溼地建設規範》《滇池溼地植物物種推薦名錄》《城鎮汙水處理廠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等多個地方性標準,通過制定規範、應用規範、落實規範,細化工作要求,統一管理標準,增強了滇池保護治理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
  • 依法治滇 以法治手段推進滇池保護治理
    《條例》的頒布實施及修訂,使省市合力、依法保護滇池進入了新的階段。通過制定規範、應用規範、落實規範,細化工作要求,統一管理標準,增強了滇池保護治理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同時,嚴格按照《條例》規定規範建設項目審查,堅守保護紅線。市、區滇管、水務等部門積極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平臺,用動漫視頻、手繪漫畫、文藝節目等形式解讀《條例》和相關法規、制度。
  • 「康康」2020年滇池保護治理工作會上書記說了啥
    掌上春城訊1月8日下午,2020年昆明第一個全市性會議——滇池保護治理工作會暨第一次河(湖)長會議召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程連元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主持會議。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昆明市委、市政府每年召開的第一個重要會議,都和滇池保護治理有關,頭等大事、「一把手」工程名副其實。那麼,今年的滇池保護治理工作會議,又傳達出哪些重要信號呢?
  • 滇池歸來,與昆明共生長!
    瀑布公園佔據昆明北面制高點,與昆明向南的滇池遙相呼應著。活動現場,我們採訪到雲南滇池保護治理基金會秘書長李羿,在他看來,滇池的保護與治理不僅僅是中央和政府的事,滇池的保護治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進來的。
  • 全民共享「滇池清、春城綠、昆明藍」生態福利
    滇池連續三年全湖水質達到Ⅳ類市滇池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付文介紹,「十三五」期間,昆明持續推進滇池保護治理,滇池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質持續改善。2016年,滇池水質由持續了20多年的劣Ⅴ類改善為全湖Ⅴ類,2017年滇池全湖水質繼續保持Ⅴ類,2018年上升為Ⅳ類,2019年、2020年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
  • 昆明出臺滇池保護方案 2020年滇池水質達到Ⅳ類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我市將通過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大力削減流域汙染負荷,讓滇池水更清,實現滇池保護治理取得新突破,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態之湖、景觀之湖、人文之湖。
  • 昆明擬投1.5億,點亮西山滇池夜色
    昆明擬投1.5億,點亮西山滇池夜色 2020-11-17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當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頭號工程」,認真組織開展實施各項治理工作,落實目標任務,全面推進滇池治理。尤其是「十三五」以來,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這是我到昆明工作後灌的第一瓶滇池水,要把它擱在辦公室,天天看著它。以後再灌一瓶,對照水質看滇池的變化。」
  • 昆明官渡區:「銀霞衛士」助力滇池保護
    近年來,昆明官渡區通過建立機制、搭建平臺、發揮作用,組織引導離退休幹部組建銀霞志願服務隊,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助力滇池保護,營造人人愛護滇池、宣傳滇池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年以來,在全區開展離退休幹部「銀髮先鋒之家」建設工作,在區水務局創建「銀髮親水餘暉閃爍」先鋒之家,充分發揮水務局離退休黨支部先鋒堡壘作用和老黨員親水樂水情懷,圍繞「滇池水體綜合治理」「黑臭水體整治」「水環境生態改善」「城市排水問題」等內容,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積極組織離退休老同志開展學習交流、宣傳活動、建言獻策,引導周圍群眾參與到滇池保護中。
  • 原標題:滇池外海富營養化程度減輕
    記者王俊星攝滇池清 昆明興堅決貫徹《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滇池治理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水汙染治理的標誌性工程,是雲南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大舉措,是美麗春城、生態昆明建設的重中之重。
  • 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丨滇池連續三年全湖水質達到IV類
    1月6日,昆明市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生態文明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付文介紹說,滇池保護治理攻堅成效明顯,連續三年全湖水質達到IV類。
  • 「滇池衛士」在昆明宣傳護河知識
    多年來,昆明市認真開展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把滇池保護治理作為昆明轉方式調結構的一面鏡子、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試金石』來推動,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採取了多種手段、實施了眾多治理項目,逐步完善滇池保護志願服務常態機制,全面系統性對滇池進行保護治理。」
  • 雲南昆明著手治理滇池水源河道
    ,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聽取了有關部門的匯報後,提出了對流入滇池的河道進行重點治理等新要求。  多年來,在國家和省的關心支持下,昆明市不斷加大滇池汙染治理投入和工作力度,使滇池汙染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滇池汙染綜合治理的形勢依 然十分嚴峻。為此,市政府組織各有關部門對滇池流域周邊地區點、面源汙染進行全面的考察後,對下一步滇池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的基礎上,近期將成立滇池治理綜合執法隊。
  • 滇池和洱海兩種治理兩種命運
    而滇池也難逃這一劫難,近十多年來,每年夏天,滇池都會有大片湖面變成「綠海」,藍藻暴發因此被稱為滇池的「生態癌」。  多年治理後兩個湖泊面貌不一  十多年來,大理市圍繞健全法制、統一管理、依靠群眾、科技興海和實施「六大工程」等措施,全面整治洱海汙染源。十年後的今天,洱海水質明顯好轉,目前已恢復並保持在Ⅲ類水,每年還有3個月達到Ⅱ類水。
  • 全民參與貫穿滇池治理全過程
    此次活動由市創文社會志願服務工作指揮部、雲南省志願者協會指導,共青團昆明市委、市文明辦、市滇池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林草局等單位主辦,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打贏滇池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發揮「市民河長」及「滇池衛士」等志願者作用,加快把昆明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和「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為迎接COP15
  • 與巢湖同為國家重點治理湖的滇池已成功摘掉"劣"字頭
    &nbsp&nbsp&nbsp&nbsp從上世紀90年代初,滇池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汙染快、治理難。從「九五」以來,滇池治理連續4個「五年計劃」納入國家重點流域治理規劃。為了復原滇池的「一池清水」,昆明實施了以「環湖截汙工程、農業農村面源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湖河道整治工程、生態清淤工程、外流域引水工程」的六大工程。
  • 昆明滇池邊地鐵上蓋千畝大盤,綠地海之城項目
    綠地海之城 昆明滇池邊的文旅項目很多,但有地鐵上蓋的項目少之又少,綠地海之城就是滇池邊有地鐵上蓋的超大型文旅項目,項目規格佔地約1900畝,昆明軌道4號線途徑該項目,該項目內有2個地鐵站,可樂村站和古城站。
  • 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_2020年雲南省滇池保護條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關鍵詞: 造價培訓講義 滇池保護條例解讀 2013年滇池保護條例解讀
  • 已被嚴重汙染的昆明旅遊名片——滇池,能否涅槃重生?旅遊知識坊
    當時適逢改革開放,城市經濟高速發展,同時又缺乏基本的環境保護意識,導致大量的高汙染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到滇池。同時,以水衝廁所為代表的生活廢水也大量增加,這也讓滇池汙染進一步加重。其次,滇池處於昆明市區南端,位於河流下遊,海拔最低,吸納了大量的汙水,同時又缺乏新鮮的水源置換。與之相反的是,洱海位於高海拔的河流上遊,有乾淨的水源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