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賦能小康生活、美麗鄉村留住鄉愁…南京江寧這份「成績單」亮了

2020-12-10 荔枝網新聞

  上半年,江寧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182元、15285元;江寧營商環境位居全省第一……7月29日南京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今年上半年江寧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記者走進南京江寧,感受經濟建設、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和突出成就。

  昔日採石村「變身」美麗鄉村,老人從城裡搬回養老

  走進江寧佘村,古色古香的徽派青磚黑瓦馬頭牆建築風格,讓人流連不已,傳承和保護了村莊傳統肌理和格局,山水林田湖草共生共融,農居錯落有致、風景如畫。這裡地處紫金山麓東南,距南京主城區約10公裡,是一個古村落保護村,建村史最早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元末明初時期,村內還保留著潘氏宗祠和潘氏老宅等明清古建築,如今宗祠修繕一新,布置為村史館。10年前,潘氏家族後人潘惟岱遷回了家鄉佘村居住生活,搬進了嶄新寬敞的新住宅,在此安享晚年。提到生活的變化,72歲的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是交通偏僻,沒有公路只有鄉間小路,現在是條條道路通四方,有線電視無線網絡家家戶戶都有,環境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日子幸福感滿滿!」

  上世紀90年代的佘村的確是另一番光景,彼時村裡興起石灰、採石業,雖然集體經濟一度紅火,但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2000年以後,佘村被列入生態保護區,土地利用規劃以基本農田為主,礦山宕口陸陸續續關停。江寧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副書記張政介紹,2016年佘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鋪設雨汙水管網到位,實現了雨汙分流;鋪設完成自來水管道,村民實現飲用長江水;實施治汙治亂綠化工程,「基礎設施提升了,吸引不少遊客過來遊玩,這幾年陸續有年輕人回鄉創業、居住。」

  愛車也能「私人訂製」,創新賦能更智慧的小康生活

  登錄線上平臺,選擇你喜歡的天窗、輪胎、座椅、車身顏色……足不出戶、短短幾分鐘就能搞定愛車全套配置,十幾天後,根據你的個性化需求訂製的獨一無二的車輛即能出現在你眼前,輕鬆完成線下取車……科幻片裡充滿未來感的智能場景,正發生在位於南京江寧區的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全球首家全新 C2B 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工廠,在這裡,智能汽車正向現實生活中駛來,讓科技創新賦能更智慧的小康生活。

  消費者可以在「蜘蛛智選」平臺個性選配,當訂單來到上汽大通南京工廠,就展開了一段「奇幻之旅」,據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瑞介紹,一方面,集數位化、物聯化、智能化、柔性化於一身的衝壓車間、車身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等車間將共同協作,機械臂、智能小車在一條條汽車生產線間忙碌著;另一方面,南京工廠率先採用了高速壓機線、FANUC內加電彈夾式噴塗機器人、快速換色系統等領先設備,以及全過程運用的質量過程數據管理及高性能監測系統,為產品質量提供保障。

  交出小康「答卷」,來江寧織造幸福

  此次發布會上,江寧區亮出了今年上半年「成績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16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億元,實現硬過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4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7億美元,完成計劃的67%;外貿進出口498億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182元、15285元。

  「成績單」的背後,不僅有江寧區聚焦提質增效,高質量推進經濟發展,同時還深化改革創新,高水準提優服務保障。江寧營商環境位居長三角地區縣域(區、市)第三,全省第一。南京全市創新名城建設監測指數江寧位居第一。江寧區還緊扣補齊短板,高標準辦好民生實事。上半年該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佔比78%,同比增長14%,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同時,突出共建共享,高品質打造幸福江寧。今年上半年,江寧區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創業,新增城鎮就業2.9萬人,並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連續17年提高低保標準,今年由月人均900元調整到945元。此外,為5648戶低保戶發放低保金3670萬元,為2萬多名殘疾人發放各類補貼4210萬元。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劉雨薇 編輯/康娜)

相關焦點

  • 南京美麗鄉村,驚豔!
    >統籌推進特色田園鄉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宜居村、民宿村和田園綜合體「五村」共建高淳金花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各類示範村862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達標率」連續兩年全省第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之年還是南京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
  • 我的家鄉奔小康|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黃龍峴留住「美麗鄉愁」
    從南京市區向西南走40公裡,黃龍峴就在這裡。  這個小山村位於江寧街道東南部,素有「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之譽,佔地0.91平方公裡的它擁有茶園2000多畝,當地的茶葉的植被面積佔總面積百分之九十以上。  好生態帶來好發展。
  • 我的家鄉奔小康|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黃龍峴留住「美麗鄉愁」
    從南京市區向西南走40公裡,黃龍峴就在這裡。  這個小山村位於江寧街道東南部,素有「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之譽,佔地0.91平方公裡的它擁有茶園2000多畝,當地的茶葉的植被面積佔總面積百分之九十以上。  好生態帶來好發展。
  • 南京江寧鄉土文化「點睛」美麗鄉村
    、鄉土形式和鄉土植被,增強美麗鄉村對城市居民的吸引力,讓市民「望得見繁星、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隨著鄉村旅遊市場的火熱發展,潘永寶和許多村民都重新幹起老本行。現在,潘家油坊生意火爆,很多人慕名而來,指名要買手工榨油。據了解,南京市江寧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將農民的生活資料變成生產資料,滿足市民休閒需求。「磨豆腐、制糕點、壓榨油……這些傳統古老的手工藝"復活",勾起了市民無限的回憶和鄉愁。」家住市區的李先生周末經常帶著孩子來江寧,到手工作坊體驗各種農具、老手藝,享受鄉村野趣。
  • 走進南京江寧:美麗鄉村的「蝶變」之路
    2019年,江寧區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區」第四位,江寧開發區位列全國經開區第七位。 9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了南京市江寧區,記錄江寧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典範區的高質量建設成果,見證這裡在生態文明、民生經濟、公共文化、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以及農業農村等方面的建設成果。
  • 大莊許家村:留住美麗鄉愁 聚力鄉村振興
    ——第二十四期—— 大莊許家村: 留住美麗鄉愁如今,為留住美麗鄉愁,村黨支部注重文化建設與增收致富並舉,主打生態、文化和民生三張牌,實現了鄉村振興「美麗蛻變」。
  • 小康裡的鄉村文化生活丨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讓美麗鄉村留住「詩與...
    小康裡的鄉村文化生活丨鶴山市共和鎮來蘇村:讓美麗鄉村留住「詩與遠方」 2020-09-14 1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江寧織造幸福 南京江寧富民「快車道」助推鄉村加速振興 ​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南京市江寧區積極打造富民"快車道",探索新時代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新路徑",江寧鄉村正加速振興。   初夏時節,南京江寧花農施茂榮剛剛結束了今年第一季百合的收割。
  • 南京決勝全面小康攝影採風行走進谷裡
    10月17日—18日,「致敬豐收 決勝小康」——南京決勝全面小康攝影大咖採風行走進江寧谷裡,來自央媒、省媒以及省內主流黨報的攝影大咖用相機記錄谷裡決勝小康的精彩畫面,用鏡頭定格谷裡樂享豐收的動人瞬間。採風行期間,攝影大咖們深入谷裡街道,走進大塘金香草谷粉紅沙灘、銀杏湖、谷裡現代農業園等地,探訪谷裡諸多網紅打卡地,拍下一幅幅色彩繽紛的谷裡豐收畫面,記錄南京決勝全面小康的創新實踐。
  • 營造鄉村客廳 讓鄉愁賦能發展
    鄉建館青的瓦、灰的牆、紅的柱,與無邊無際的田野融為一體,鄉村的舒適感油然而生。作為全省鄉村客廳的現實載體,廣東(蕉嶺)鄉建館既是講述鄉建故事、留住鄉愁情懷的建築,更是鄉村振興中的「蕉嶺探索」,新理念與新實踐相融合的最佳寫照。「鄉村如想敞開大門,迎接客人,勢必需要一個『客廳』,作為一種轉換空間。」
  • 「美麗江寧、活力江寧、創新江寧」走進臺灣 兩岸青年創新創意決賽...
    中國江蘇網5月24日訊 (記者 羅鵬)當獨具創業優勢、發展活力的江寧走進中國寶島臺灣,寧臺交流合作的種子會結出怎樣豐碩的果實呢?「追夢江寧築夢田園」第二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意大賽賽程過半,決賽主題又會聚焦江寧哪個美麗鄉村點呢?
  • 【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行百村 看小康 南京錢家渡:詩畫...
    為全景展現全省上下貫徹落實新思想、決戰脫貧攻堅、全力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最新實踐,《江蘇新時空》從3月27日推出系列報導《聚力強富美高 決勝全面小康》,首先帶您走進南京江寧錢家渡村,看看那裡新農村建設的最新成果。
  • 南京江寧:「屋」盡其用 鄉村書屋變身「文化糧倉」
    漫步南京黃龍峴茶文化村,沿著蜿蜒的村道前行,一座掛有「桂香杳杳」牌子的鄉村書屋映入眼帘,書屋古色古香,屋內書籍排放整齊,滿眼都是驚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實現全面小康,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是重要前提,文化是內在基因。
  • 走進南京江寧:美麗鄉村的「蝶變」之路
    2019年,江寧區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區」第四位,江寧開發區位列全國經開區第七位。9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了南京市江寧區,記錄江寧打造以人民為中心的美麗古都典範區的高質量建設成果,見證這裡在生態文明、民生經濟、公共文化、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以及農業農村等方面的建設成果。
  • 「美麗鄉村」:記住鄉愁,留住文化
    夏鵬飛 攝  浙江在線9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斌)「美麗鄉村」建設,在改革開放這四十年間,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  地處浙江省西北部的安吉縣,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誕生地和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
  • 南京決勝全面小康攝影採風行走進谷裡
    10月17日—18日,「致敬豐收 決勝小康」——南京決勝全面小康攝影大咖採風行走進江寧谷裡,來自央媒、省媒以及省內主流黨報的攝影大咖用相機記錄谷裡決勝小康的精彩畫面,用鏡頭定格谷裡樂享豐收的動人瞬間。採風行期間,攝影大咖們深入谷裡街道,走進大塘金香草谷粉紅沙灘、銀杏湖、谷裡現代農業園等地,探訪谷裡諸多網紅打卡地,拍下一幅幅色彩繽紛的谷裡豐收畫面,記錄南京決勝全面小康的創新實踐。
  • 南京這份成績單,有你有我!
    這份「成績單」背後,有你也有我榮譽的取得,與我們長期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密不可分;與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默默堅守、辛勤奉獻密不可分;與全體市民理解支持並積極參與密不可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傳承城市歷史文脈,營造城市文明氛圍,以點帶面推動道路交通改善和公共秩序提升,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五是為民服務增效工程。
  • 視頻|彌勒小路體:美麗鄉村建設留住鄉愁
    視頻|彌勒小路體:美麗鄉村建設留住鄉愁 作者:
  • 留住鄉愁振興鄉村
    此舉意在保護傳統村落留住美麗鄉愁、讓鄉村重煥生機。幸運的是,我市連雲區的黃窩村和大竹園村2個村成功入選。事實上早在2017年,《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制定實施,開啟國內先河。經過3年左右的精心培育,首批107個省級傳統村落正式出爐。而一直以來,山海相擁都是港城人引以為傲的資本。
  • 贛州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富民惠民留住美麗鄉愁
    美麗鄉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贛州市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過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多彩民俗活動等方式豐富鄉村精神文明內容,因地制宜推進鄉村經濟發展,帶動百姓脫貧致富實現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