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寧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182元、15285元;江寧營商環境位居全省第一……7月29日南京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今年上半年江寧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記者走進南京江寧,感受經濟建設、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和突出成就。
昔日採石村「變身」美麗鄉村,老人從城裡搬回養老
走進江寧佘村,古色古香的徽派青磚黑瓦馬頭牆建築風格,讓人流連不已,傳承和保護了村莊傳統肌理和格局,山水林田湖草共生共融,農居錯落有致、風景如畫。這裡地處紫金山麓東南,距南京主城區約10公裡,是一個古村落保護村,建村史最早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元末明初時期,村內還保留著潘氏宗祠和潘氏老宅等明清古建築,如今宗祠修繕一新,布置為村史館。10年前,潘氏家族後人潘惟岱遷回了家鄉佘村居住生活,搬進了嶄新寬敞的新住宅,在此安享晚年。提到生活的變化,72歲的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是交通偏僻,沒有公路只有鄉間小路,現在是條條道路通四方,有線電視無線網絡家家戶戶都有,環境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日子幸福感滿滿!」
上世紀90年代的佘村的確是另一番光景,彼時村裡興起石灰、採石業,雖然集體經濟一度紅火,但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2000年以後,佘村被列入生態保護區,土地利用規劃以基本農田為主,礦山宕口陸陸續續關停。江寧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副書記張政介紹,2016年佘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鋪設雨汙水管網到位,實現了雨汙分流;鋪設完成自來水管道,村民實現飲用長江水;實施治汙治亂綠化工程,「基礎設施提升了,吸引不少遊客過來遊玩,這幾年陸續有年輕人回鄉創業、居住。」
愛車也能「私人訂製」,創新賦能更智慧的小康生活
登錄線上平臺,選擇你喜歡的天窗、輪胎、座椅、車身顏色……足不出戶、短短幾分鐘就能搞定愛車全套配置,十幾天後,根據你的個性化需求訂製的獨一無二的車輛即能出現在你眼前,輕鬆完成線下取車……科幻片裡充滿未來感的智能場景,正發生在位於南京江寧區的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全球首家全新 C2B 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工廠,在這裡,智能汽車正向現實生活中駛來,讓科技創新賦能更智慧的小康生活。
消費者可以在「蜘蛛智選」平臺個性選配,當訂單來到上汽大通南京工廠,就展開了一段「奇幻之旅」,據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瑞介紹,一方面,集數位化、物聯化、智能化、柔性化於一身的衝壓車間、車身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等車間將共同協作,機械臂、智能小車在一條條汽車生產線間忙碌著;另一方面,南京工廠率先採用了高速壓機線、FANUC內加電彈夾式噴塗機器人、快速換色系統等領先設備,以及全過程運用的質量過程數據管理及高性能監測系統,為產品質量提供保障。
交出小康「答卷」,來江寧織造幸福
此次發布會上,江寧區亮出了今年上半年「成績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16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億元,實現硬過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4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7億美元,完成計劃的67%;外貿進出口498億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182元、15285元。
「成績單」的背後,不僅有江寧區聚焦提質增效,高質量推進經濟發展,同時還深化改革創新,高水準提優服務保障。江寧營商環境位居長三角地區縣域(區、市)第三,全省第一。南京全市創新名城建設監測指數江寧位居第一。江寧區還緊扣補齊短板,高標準辦好民生實事。上半年該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佔比78%,同比增長14%,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同時,突出共建共享,高品質打造幸福江寧。今年上半年,江寧區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創業,新增城鎮就業2.9萬人,並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連續17年提高低保標準,今年由月人均900元調整到945元。此外,為5648戶低保戶發放低保金3670萬元,為2萬多名殘疾人發放各類補貼4210萬元。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劉雨薇 編輯/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