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南京黃龍峴茶文化村,沿著蜿蜒的村道前行,一座掛有「桂香杳杳」牌子的鄉村書屋映入眼帘,書屋古色古香,屋內書籍排放整齊,滿眼都是驚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實現全面小康,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是重要前提,文化是內在基因。按照「村村有書屋,戶戶飄書香」的建設目標,近年來,江寧街道多舉措開展全民閱讀等文化活動。江寧街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充分發揮智力和資源優勢,自發捐建鄉村書屋,為鄉村振興「加油」,為小康生活「添彩」,「桂香杳杳」鄉村書屋便是其中之一。
「每到秋季,院子裡的老桂花樹香飄四溢,整個村落都氤氳著它的香味,沁人心脾。之所以把書屋取名『桂香杳杳』,我希望書屋能像桂香一樣,慢慢被更多人所熟悉。」書屋的主人名叫查力予,是土生土長的江寧人。早年,他多次走進希望小學,參與公益活動,疫情防控期間,查力予在家思考著,決定把心中早已萌生做鄉村書屋的想法付諸行動。11月,「桂香杳杳」鄉村書屋正式建成。
書屋雖小,但書籍種類豐富,頗受村民喜愛。11月初,「廟美鄉賢、書香大廟」主題活動於書屋舉辦,南京博物院專家學者分享了鄉村古建築改造的相關知識;服裝設計系教授分享了植物染色美學與印染造物智慧的理論知識;近30年致力於一線鄉村教育的小學教師代表分享了鄉村教育的心得感悟……小小的書屋成為了一個能「記住鄉愁、傳承文化」的文化場所。
「鄉村書屋就像是一扇打開的窗,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村民能透過這扇窗眺望外面的世界。」江寧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鄉村書屋直接紮根農村,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更是保障農民群眾文化權益的惠民工程。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書屋「活起來」,各社區充分利用鄉村書屋文化平臺,多舉措開展黨建文化大講堂、文化教育沙龍、政策宣講等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知識惠民、知識為民、知識樂民」的紅利不斷釋放。對於不少村民來說,鄉村書屋已然成為知識的「加油站」,技術的「取經閣」,精神的「歇腳亭」,「以前在村裡空閒時間就是打牌、下棋,現在有了書屋,大傢伙沒事就聚在一起讀書、看報,充實得很!」村民說。
最是書香能致遠,作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陣地,鄉村書屋承載著農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江寧街道共有10家村級農家書屋、1家五星級示範農家書屋、4家四星級農家書屋、5家三星級農家書屋。接下來,江寧街道將緊緊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持續深化「鄉村書屋+」的理念,把空間分享出去,把優秀的文化思想引進來,探索鄉村書屋的延伸服務,真正讓鄉村書屋點亮農村文化生活之光,成為鄉村振興的「文化糧倉」。
作者:蔡敏 張磊
【來源:「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