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今年8月以來,蘇州園林景區遊客猛增,交出亮眼成績單的背後,是蘇州於今年8月1日起推出的「1元遊園林 百萬大饋贈」活動。數據顯示,今年8月,蘇州園林系統景區入園人次達63萬,比7月份增長60%。截至9月13日下午五點半,蘇州園林系統景區入園人次達6.172萬,創下疫情以來的最高紀錄。
門票讓利帶旺了蘇州旅遊,既有廣告效應,又從實質上促進消費,提振了經濟。據悉,「1元遊園林」政策大禮包,既有針對散客推出的50萬張園林景區門票「1元搶」,又有針對團隊推出的園林景區門票「1折遊」,其中30萬遊客可享受1元價格,還有針對本地市民推出的20萬張植物園門票「免費搶」。這樣的大手筆,直接降低了遊客遊覽蘇州園林的門檻,有助於刺激更大範圍遊客對園林的觀賞需求。
但是,從實際操作層面看,門票的優惠並不足以撬動整個旅遊市場。眾所周知,對於遊客來說,旅遊是一系列的消費組合,這個組合裡涉及吃、住、行、消費等各種需求。而「1元遊園林」僅僅是解決「門票」這個節點的訴求。換句話說,一張門票並不足以刺激消費者開始一次旅行,因為消費者還需要考慮這張門票背後的時間成本以及交通、住宿等其他經濟成本。
所以說,從門票優惠到旅遊消費增量需求的激發,還有很多環節要打通。就此來看,「1元遊園林」激發大範圍旅遊市場復甦,不只是門票讓利這麼簡單。如果說門票讓利是旅遊景區開門迎客、招攬人氣的手段,那麼如何把遊客請進來、留下來,才是旅遊業發展的關鍵。
分析來看,除了跨省遊政策出臺和9月秋高氣爽因素,「1元遊園林」之所以成功,一是找準核心競爭力——園林是蘇州旅遊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在遊客中有很強的號召力,是吸引人氣的關鍵。二是發揮協同效應——在線上,五大網絡平臺同步開通線上搶票專區;在線下, 14個蘇州知名園林景區協同,並與採芝齋、李良濟等蘇州多家「老字號」聯合,賦予蘇州遊更強引力、更高價值。三是打通產業鏈——蘇州此前發放的文旅消費券,實質上打通了旅遊這條產業鏈,降低了旅遊中餐飲、住宿等各種成本。
由此看來,「1元遊園林」帶旺旅遊並非偶然,低價門票是起點,而優質旅遊資源和暢通的旅遊消費全鏈條才是留住遊客的關鍵。 (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