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議會廣場前的赫爾辛基大教堂是赫爾辛基最出名的建築,綠色的拱頂十分醒目,無論在市區的哪個角落都能看到這座器宇非凡的乳白色綠頂建築,因此也被稱為「白教堂」。歷史背景教堂由德國建築師恩格爾設計,所在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就能看見,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對赫爾辛基的第一印象。
烏斯別斯基東正教教堂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芬蘭人又稱它為「俄羅斯教堂」。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歷史背景烏斯別斯基大教堂建於1862年,歷時六年完工。當時芬蘭還處於俄羅斯統治之下,所以這是一座東正教大教堂。
位於赫爾辛基海灣內側的芬蘭堡是曾經的軍事要塞,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在世界遺產名錄之內。歷史背景18世紀初期,芬蘭還處於瑞典人的統治下。為了防禦勢力日益增大的俄國的侵略,瑞典人決定在赫爾辛基近海的6個島嶼上修建堡壘。
巖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位於赫爾辛基市中心坦佩利巖石廣場,由建築師蘇馬連寧兄弟精心設計,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巖石中的教堂,也是赫爾辛基最著名和不錯過的景點之一。歷史背景巖石教堂建成於1969年2月,事實上在此處修建教堂的方案早在1930年已經存在,但是由於二戰爆發,被迫擱淺。
這座簡單的雕像成了赫爾辛基的象徵。雕塑之美這座青銅少女像的少女名叫阿曼達,她被四頭海獅環繞在噴泉之中。她一手託腮,靜靜地凝視著芬蘭灣,所以人們親切的稱她為「波羅的海的女兒」。
西貝柳斯公園坐落於赫爾辛基市中心西北面,建於1945年,以此紀念芬蘭音樂之父讓·西貝柳斯的80歲誕辰。參觀導覽西貝柳斯公園內的兩座雕像是園內的最大亮點,最顯眼的一座由600根空心鋼管組成,呈波浪狀排列,約有6.5米高,酷似一架巨型管風琴,風吹過之時,這架「管風琴」會發出悅耳玄妙的聲音,與周邊的花草樹木交相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