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國人都知道沃爾夫斯堡,都叫它狼堡,因為狼堡是大眾汽車德國總部的所在。然而,就在狼堡的不遠處,距離柏林一個半小時的火車車程,還有一座更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德國城市馬格德堡。馬格德堡吸引我的有三個地方:羅馬帝國皇帝奧託一世最喜歡住的地方,證明大氣壓存在的馬格德堡半球理論誕生在此;馬格德堡有奧地利著名藝術大師弗裡登斯萊布 · 百水先生設計的綠色城堡 。
馬格德堡(Magdeburg )公元805年建立的城市,距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可謂真正的千年古城。德意志皇帝、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奧託大帝的皇宮就在馬格德堡,奧託大帝迎娶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愛德華長老的女兒伊迪絲 ,當時,奧託大帝給妻子伊迪絲的禮物就是馬格德堡這座城,奧託大帝和妻子死後,也埋葬在馬格德堡大教堂,所以馬格德堡被稱為奧託之城。
馬格德堡半球理論是奧託市長提出的
到達馬格德堡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我們入住的 Hotel Ratswaage Magdeburg 酒店就在市中心,窗外依然是陽光明媚,但是幾乎看不到行人。第二天早上起床,走在街頭,依然看不到洶湧的人潮,有點不習慣的安靜。酒店門前廣場上一座馬拉半球的雕塑,這就是紀念著名的馬格德堡半球實驗。據說馬格德堡當時的市長奧託 馮 格裡克做了兩個黃銅的半球,裡面裝滿水,抽掉水成為真空,用16匹馬才能拉開這個半球,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馬格德堡被稱為奧託之城,除了奧託大帝之外,奧託 馮 格裡克也是功不可沒,他出生在馬格德堡的貴族家庭,1646年~1676年間任馬德堡市市長擔任了馬格德堡的市長,依然沒停止對自然科學的研究,直到最後提出大氣壓理論,並通過半球演繹證明。現在,在馬格德堡市中心街頭,至今還樹立著奧託 馮 格裡克的塑像以資紀念。
馬丁· 路德傳教的地方
早上出發的時候,馬格德堡的嚮導漢斯先生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時,嚇了我一跳,他要身著厚厚的德國傳統服飾帶我們遊覽馬格德堡。漢斯說這身打扮是德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馬丁· 路德在那個時代穿的服飾,當年他在馬格德堡大教堂遊學傳教。馬丁·路德牧師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倡導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創始人,第一次將聖經翻譯為德文,打破了以前聖經只有希伯來文和拉丁文的慣例,讓普通教友也能看懂聖經。
馬格德堡最古老的教堂聖約翰大教堂
聖約翰大教堂 (Johanniskirche),馬格德堡最古老的教堂,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馬丁·路德 也曾經在這座教堂傳教,1999年對公眾開放,還定期舉辦音樂會。馬格德堡的教堂不少,都是雙塔設計,剛開始我也分不清哪個是哪個教堂,後來發現聖約翰大教堂最明顯的標誌一個塔樓是白色的尖頂,一個塔樓是黑色的尖頂。在南塔樓的觀景臺上,是欣賞馬格德堡全城的最佳之處,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教堂沒有開放,沒能進入參觀,在晚上散步路過的時候,拍了聖約翰大教堂背後一張夜景。
德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哥德式教堂馬格德堡主座教堂
馬格德堡在二戰中遭到盟軍的飛機猛烈轟炸,幾乎摧毀了城市的大部分建築,但是有一座大教堂倖免遇難,它就是聖徒凱薩琳和莫裡斯的路德教會大教堂,人們習慣簡稱為馬格德堡主座教堂, 大教堂的前身是 St. Maurice 修道院,建於公元937年,在1207年被燒成灰燼,人們在 St. Maurice 修道院遺址之上花了三百年修建了新的教堂,塔樓的尖頂在1520年才得以封頂。
馬格德堡主座教堂是德國第一座哥德式教堂,當時許多珍稀古董以及各種藝術品都被從義大利運到這裡,作為大教堂的裝飾。大教堂的雕塑也非常具有價值,例如,北門的「十二處女」雕塑,據說時描繪了奧託一世妻子伊迪絲形象 ,還有聖莫裡斯和聖凱薩琳的雕像。公元973年,奧託帝國大帝和他的妻子伊迪絲都被埋葬在這座教堂的石棺之中。
馬格德堡主座教堂高104米,是德國東部最高的教堂建築,估計當年盟軍空軍轟炸時,也不忍心炸毀這座古老而高大的建築物。 雖然大教堂實際上是唯一一座能夠在三十年戰爭中倖存下來的建築物,但它的部分也遭受了破壞,直到1955年才重建並完工。
最有藝術氛圍的聖女修道院
馬格德堡至親聖母修道院,11世紀修建,1220年後被改造成哥德式風格,它是德國最重要的羅馬建築之一,也是歐洲修道院建築式樣最精美的一座,包含聖瑪麗教堂。今天是馬格德堡現代藝術博物館,德國國家小型藝術雕像收藏之家,這裡收藏了從中世紀到現在的雕塑等藝術品。
馬格德堡最有名的鍍金聖騎士(Magdeburger Reiter ),建於1240年,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第一座獨立式馬術雕塑。推測是按照皇帝奧託一世的形象建造,它本來是在遊記的第二張照片廣場上的,現在也收藏在至親聖母修道院 ,廣場上的那個雕塑自然是個複製品。漢斯先生說,如果看見像鏡子一樣的窗戶打開了,就說明至親聖母修道院開門了,我趕緊抬頭一看,發現窗戶緊閉,再一看手腳架還在修道院的邊上,可惜至親聖母修道院在維修。
新老市政大廳
馬格德堡的市政廳建於1698年,自13世紀以來,就在廣場的聖騎士像邊上,但它最終無法逃脫三十年戰爭的摧毀。新市政廳以文藝復興時期的荷蘭建築風格修建,2005年10月又進行了翻新才重新開放。市政大廳廣場有老集貿市場,從中世界就存在的市場,一些本地人賣工藝品的小攤子,還有美食攤,據說還挺好吃的。
馬格德堡在德國統一之前,屬於東德,感覺在建築物風格上,受到前蘇聯的影響較大,猛一看有點中國初期的蘇式建築風格,簡單、整齊劃一,但很刻板。德國統一之後,馬格德堡成為薩克森-安哈特州的首府。
景色與味道俱佳的空中餐廳
中午時分,我們在馬格德堡的一個 High Kitchen空中餐廳吃的飯,坐在餐桌前就可以俯瞰馬格德堡主座教堂,綠色城堡和Breiter Weg大道。飯菜味道不錯,做得也精緻,但是,去之前最好提前預定,當地人說因為餐廳的景色好、味道好,太火爆了,經常會沒座位。
我們在逛街拍照的時候,還吃了當地的雙色冰激凌,德國冰激凌沒有中國的甜,也不是很香,但感覺自然很多。在馬格德堡,除了正規餐廳吃大餐,感覺物價並不是很貴, 我住的Hotel Ratswaage Magdeburg酒店,一晚上五百多元 。
與馬格德堡副市長一起共進晚餐
我們在馬格德堡旅行的時候,得到了薩克森-安哈特州中國中心的協助,德國Volksstimme報還報導了我們旅行的新聞。7月4日晚上,在易北河邊的 Culinsria l'arte in cucina 廚房烹飪藝術餐廳,有幸與馬格德堡副市長Rainer Nitsche先生、薩克森-安哈特州中國中心協會主席解松濤先生攻擊晚餐,在 Culinsria l'arte in cucina餐廳的河邊平臺上一邊吃飯一邊聊天,Rainer Nitsche先生負責馬格德堡旅遊、經濟、投資,十月份將在深圳舉辦馬格德堡投資經濟論壇,所以話題從旅行聊到經濟,最後還和Rainer Nitsche先生合影留念。
在馬格德堡逛商場
馬格德堡人均商業面積高達 2.5 平米,所以給本地人和遊客帶來非常寬鬆的購物體驗。馬格德堡傳統的購物街有布萊特路 (Breiter Weg)、恩斯特羅伊特大道( Ernst-Reuter-Allee),又有時髦而寬敞的Allee等購物中心,而綠色城堡裡面都是以小型商鋪、購物走廊和咖啡館為主。
馬格德堡的Allee購物中心的外牆很有意思,是彩色的大理石,會因為光線不同而變化。晚上的時間,還去了馬格德堡的卡爾施泰特百貨(Karstadt)逛了逛,商場人非常少,商品的品種還是比較多的。因為牙膏用完了,歐洲的酒店都不提供牙膏牙刷,於是去酒店附近的小超市買了牙膏,發現物價跟深圳差不多。
藝術的童話世界綠色城堡
馬格德堡除了有許多的古來建築物之外,也有不少現代建築,現代建築種最有名的就是綠色城堡。它是奧地利著名藝術大師、畫家、雕塑家弗裡登斯萊布 · 百水先生( 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 )在去世之前設計的最後一座粉紅色大型建築 「DieGrüneZitadelle」 ,於2005年完工。 有人叫它百水之家。但這座城堡屋頂上全部被綠色植物所覆蓋,所以叫做「綠色城堡」 。
這座綠色城堡修建花費了兩億多人民幣,這麼破費修建的建築物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漢斯先生帶著我們進去參觀了一下,進入一家「樣板房」(專供遊客參觀的房間)看了個仔細。綠色城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設計十分具有創意性,色彩豔麗,房間都是不規則的,看起來歪歪扭扭的,因為百水先生覺得直線是僵化的人類文明,倡導回歸自然。
水上十字路口馬格德堡水橋
很多人去馬格德堡不是為了看古蹟,卻是為了看馬格德堡水橋,其實它是一條跨越易北河的水渠,因為水道從河上跨越,像一個水上的十字,所以被稱為馬格德堡水上十字路口。它花了六年時間,五億歐元的代價,建造了這座長918米的水道,是歐洲最長的水橋。現在有遊船從橋上水道開過去,遊客可以在水道兩邊參觀,還能騎自行車進入。因為我們沒有打算坐船遊,所以也就沒去,這張是資料照片。
在世界第二高木塔千禧年塔滑行
在馬格德堡旅行,一定要一次易北河公園( Elbauenpark)這座公園除了不少的植物之外,最有名的是那座白色的千禧年塔(Tessenowstrae, Jahrtausendturm)。千禧年塔是1999年馬格德堡承辦德國25屆聯邦園藝博覽會時修建的,塔高60米,像一個金字塔的錐體,是德國最高的木質建築,世界第二高木塔。千禧年塔的內部有一個科學博物館,展示了人類6000多年的科學發展史,還有馬格德堡半球的實驗,被稱為「世界上最智能的塔樓」,絕對是親子遊的好地方。
這裡還有個很刺激的玩法Elbauen Zip滑索,從千禧塔的45米高的平臺開始滑行,以高達55公裡/小時的速度,在Zipline滑行437米,非常刺激。因為上去之前不準帶手機和相機,我將相機都放在車裡,這是用的資料照片
馬格德堡市內大部分的景點都可以徒步,不過如果你時間緊張,或者較遠距離,還可以坐公共運輸。市內大街上主幹道有有軌電車。還有雙層觀光巴士,也可以坐「WeieFlotte」乘船遊覽。
馬格德堡曾經是中世紀最繁華的城市,1035年,馬格德堡獲得了一項特別的權利,有權舉辦貿易展覽和會議,許多國家的遊客開始與馬格德堡進行貿易。 這些商貿活動構成了後來被稱為馬格德堡權利的城市法系列的基礎。這些法律在整個中歐和東歐得到參照或者使用,為大陸法系做了貢獻。
馬格德堡在歷史上遭受過兩次戰爭的重創,1631年,天主教聯盟剔除了馬格德堡,蒂利伯爵約翰·特塞克萊斯統治下的帝國軍隊衝進了馬格德堡,屠殺了大約兩萬五千多人,並燒毀了城鎮。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在1945年轟炸馬格德堡,摧毀了大部分城市建築物和公共設施,但戰後馬格德堡在迅速恢復,它是當年民主德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
馬格德堡旅行的感覺,常常像是在一個無人的小鎮上行走,不用擔心大批的遊客,更別說旅遊團了,特別喜歡這樣安靜的城市遊玩。馬格德堡有很多的玩法,例如,徒步之旅,滑板參觀之旅、城市夜遊、要塞之旅、守夜人之旅等等,不過我還是喜歡徒步之旅,只需要兩個小時就可以走馬觀花一圈,當然更喜歡帶著相機漫步教堂和街頭,走走停停,度過兩三天的安靜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