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延安參觀的大多數人更注意的是延安寶塔和楊家嶺棗園等著名的革命舊址,對清涼山容易忽略,尤其是在事先不了解的情況下,再加上這裡40元的門票,自然很多人會止步。一位當地的年輕人也曾經對我說,上面沒有什麼,還收40元門票。
我在做延安攻略的時候也忽略了清涼山,這次恰好時間充裕,路過這裡,看到免費就決定上去看看,遊覽之後,才發現清涼山文物和文化價值太高了,非常值,這樣說,延安最古老的文化就在清涼山。
清涼山就在延河岸邊,距離延安城一河之遙。
清涼山
景區門口
簡介
石窟簡介
從1937年1月到1947年3月27日,中央印刷廠印刷車間設在清涼山上,萬佛洞石窟群是中央印刷廠、紙幣廠、衛生所和新華書店等革命文物舊址。這裡被稱為紅色延安的「新聞山」,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山下建有「延安新聞紀念館」。
延安新聞紀念館
新華書店發祥地
石窟內的舊址
新聞出版社舊址
石窟內的舊址
新華書店簡介
進去大門內有一牌坊,正面上書「萬佛寺」三字,背面寫「清涼第一」清涼山上,旁邊崖壁上 刻有「天下奇觀」。
牌門樓
背面
我進了萬佛洞就被這裡的石窟藝術所深深吸引,感嘆前人的偉大,其次是周邊的摩崖石刻,這些都太壯觀了。至於新修建的道觀和廟宇等,只是順便參觀一下。
萬佛寺
以萬佛洞為代表的佛教文化很有價值,這裡的石窟從隋代以前就開始開鑿,非常的壯觀,最典型的是有一些非常獨特姿態的菩薩像,在其他地方從來沒有見過。萬佛洞石窟是陝北四大石窟之一,雖然開鑿於隋代以前,但是後來歷代皆有造像或維修。萬佛洞主要有四個石窟,規模宏大,借山勢而鑿。窟內石柱上和四壁雕有形態各異的石佛萬尊,其石刻藝術鬼斧神工,巧奪天工,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瀟灑的菩薩
瀟灑的菩薩
萬佛
栩栩如生的雕刻
難得一見的石窟雕刻藝術
難得一見的神態悠閒的菩薩
桃花洞的菩薩
宋代大文學家範仲淹曾寫《清涼漫興》四首,分別寫道「金明阻西嶺,清涼峙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城雄」、「上上清涼山、委蛇復奇觀,樓閣倚雲岑,萬井如外天」、「鑿山乘石宇,鑱佛一萬尊。人世亦稀有,神功豈無存」、「洞以仙人名,仙去人還在。曲徑白雲深,幽棲自可愛」。範老先生的話真不是亂說的,這裡的石窟和雕刻真的是與眾不同,可以稱得上是「天下奇觀」。
範公祠
清涼漫興四首碑刻
天下奇觀
山上有大小31個石窟,儘管有些已經風化,依然可以看到形態各異的佛像,依然很壯觀。
露天的石窟
石窟內景
雕刻技藝精湛
洞窟內觀
作為舊址參觀的石窟
山上的石窟、仙洞、石刻
陳毅元帥在七大期間也寫詩嘆曰「眾星何燦爛,北鬥駐延安。大海有波濤,飛上清涼山」, 「百年積弱嘆華廈,八載幹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他用清涼山來做延安和延安革命的象徵,足見清涼山的獨特之處。
石刻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在景區有一個很壯觀的盤龍的雕刻,看上去很壯觀,可惜沒有找到相關的文字資料。
精湛的石雕藝術
引起我注意的還有詩灣、水照延安和月兒井。
詩灣
水照延安
印月亭
月兒井
這裡的革命遺址還有陝北公學和成仿吾舊居,陝北公學簡稱「陝公」,是抗日戰爭時期黨創辦的一所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幹部學校。也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延安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前身。成仿吾是校長,李鐵映的爸爸李維漢是副校長。
成仿吾舊居
陝北公學舊址
如果到延安有機會還是來這裡看一下吧,一定要看著文化瑰寶「天下奇觀」。
葉帥詩
奇觀
天下奇觀
奇蹟奇觀
(作者大宋萬軍作於2020年9月19日)
後附照片
藥王廟
現代石刻
成仙洞
成仙洞
蓬萊閣
活龍洞
桃花洞
琉璃塔
延壽宮
延壽宮的門墩
延壽宮的門墩
柳湖勝景
俯瞰延安
清涼山上看延河橋與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