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湖南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進口額2.3億元,增長9.2倍,其中長沙佔近九成
長沙人愛上「洋海鮮」
製圖/王斌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雷兆龍)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鮮活海鮮正打著「飛的」來到湖南。昨日記者從長沙海關獲悉,2019年1至2月湖南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同比增長1.6倍;進口額2.3億元,增長9.2倍。其中長沙市進口水海產品佔全省進口總量的87.1%。
87.1%進口集中在長沙
在不少消費者心目中,海鮮的價格一直比較高,尤其是進口海鮮,更是高不可攀。但是記者走訪了長沙多家生鮮超市發現,進口海鮮不但品類豐富,而且價格走起親民路線。
波士頓龍蝦99元/只、越南明蝦19.9元/350克、達卡鱔魚29.9元/500克、紐西蘭麵包蟹69元/500克……在步步高各大超市,各種鮮活的進口海鮮看起來非常誘人。
「與之前相比較來看,進口海鮮的價格確實低了不少。主要是由於養殖技術的提高和運輸方式的更新,我們還有海外直採通道,許多進口海鮮直接『飛』到長沙,減少了中間環節,也受惠於國家政策,所以使得進口海鮮的價格比以前更加親民,種類也越來越多。」步步高海鮮採購部長何坤介紹,今年春節以來,進口海鮮的銷量增長迅速,營業額增長了好幾倍。
步步高只是湖南海鮮進口迅猛增長的縮影。2018年以來,湖南水海產品進口呈整體上升趨勢,去年8月份至今,每月進口量均保持成倍的增長,進口額保持數倍的增長。尤其是今年2月,水海產品進口量為1495.2噸,同比增長1.9倍;進口額1.3億元,增長了11.1倍。
進口海鮮裡來自越南的量最多,來自加拿大的進口額最大。1至2月,湖南自越南進口水海產品1397.5噸,佔同期湖南水海產品進口總量的42.6%;自加拿大進口水海產品1.6億元,進口額佔同期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總值的69.6%。
進口主要集中在長沙。1至2月湖南長沙、嶽陽兩市有水海產品進口,分別為2855.3噸、422.3噸。其中長沙市進口水海產品佔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總量的87.1%。
六成以上打「飛的」來湘
這些境外海鮮主要進口方式是航空運輸。1至2月,湖南省以航空運輸方式進口水海產品2071.7噸,增長25.2倍,佔同期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量的63.2%;進口額2億元,增長40.6倍,佔87%。以水路運輸方式進口水海產品1205.9噸,與去年同期持平,佔36.8%;進口額2328.5萬元,增長36.1%,佔13%。
主要進口水海產品為鰲龍蝦、凍鯰魚、其他活魚。1至2月,湖南進口活、鮮或冷的鰲龍蝦(種苗除外)1202.2噸,佔同期湖南水海產品進口量的36.7%;進口額1.6億元,佔69.6%。進口凍鯰魚及魚片744.1噸,佔22.7%;進口額1574.3萬元,佔6.8%。進口其他活魚316.7噸,佔9.7%;進口額940.9萬元,佔4.1%。
「去年以來,我們進口最多的就是越南的美白對蝦、青蟹、肉蟹。」湖南八百裡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輝介紹,2018年全年進口海鮮近3000噸,不但滿足了長沙市場,產品還遠銷上海、廣州、武漢、重慶等地。「今年的進口海鮮量比去年增長1倍。」
需求旺盛,貨運包機開通更帶動消費
「湖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春節消費需求旺盛,是今年前兩月進口水海產品增長迅猛的原因之一。」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日,省統計局官網發布《湖南省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提到,湖南去年人均GDP達到52949元,同比增長7.2%。2018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比上年增長9.3%,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使得消費結構向高端市場傾斜,需求總量擴大。1至2月臨近年關消費的高峰時節,居民對進口水海產品購買慾望增強。
同時,多項利好政策也帶動水海產品進口消費增長。2017年關稅調整方案中,蝦類、金槍魚、帶魚、帝王蟹等多類海鮮產品的進口關稅下調,絕大多數海鮮稅率都降低了一半以上。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樞紐經濟和產業集群,貨運包機航線開通,海鮮空運直達。2017年底以來長沙相繼開通「長沙至胡志明」「長沙至馬尼拉」「長沙至達卡」「長沙至北美」等5條定期國際貨運包機航線。入境均以生鮮海產品為主,出境以湖南地區及國內普通貨物為主。貨運航線開通後,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數量和金額均增長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