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湖南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 長沙佔近九成

2020-12-18 湖南在線

1至2月湖南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進口額2.3億元,增長9.2倍,其中長沙佔近九成

長沙人愛上「洋海鮮」

製圖/王斌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雷兆龍)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鮮活海鮮正打著「飛的」來到湖南。昨日記者從長沙海關獲悉,2019年1至2月湖南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同比增長1.6倍;進口額2.3億元,增長9.2倍。其中長沙市進口水海產品佔全省進口總量的87.1%。

87.1%進口集中在長沙

在不少消費者心目中,海鮮的價格一直比較高,尤其是進口海鮮,更是高不可攀。但是記者走訪了長沙多家生鮮超市發現,進口海鮮不但品類豐富,而且價格走起親民路線。

波士頓龍蝦99元/只、越南明蝦19.9元/350克、達卡鱔魚29.9元/500克、紐西蘭麵包蟹69元/500克……在步步高各大超市,各種鮮活的進口海鮮看起來非常誘人。

「與之前相比較來看,進口海鮮的價格確實低了不少。主要是由於養殖技術的提高和運輸方式的更新,我們還有海外直採通道,許多進口海鮮直接『飛』到長沙,減少了中間環節,也受惠於國家政策,所以使得進口海鮮的價格比以前更加親民,種類也越來越多。」步步高海鮮採購部長何坤介紹,今年春節以來,進口海鮮的銷量增長迅速,營業額增長了好幾倍。

步步高只是湖南海鮮進口迅猛增長的縮影。2018年以來,湖南水海產品進口呈整體上升趨勢,去年8月份至今,每月進口量均保持成倍的增長,進口額保持數倍的增長。尤其是今年2月,水海產品進口量為1495.2噸,同比增長1.9倍;進口額1.3億元,增長了11.1倍。

進口海鮮裡來自越南的量最多,來自加拿大的進口額最大。1至2月,湖南自越南進口水海產品1397.5噸,佔同期湖南水海產品進口總量的42.6%;自加拿大進口水海產品1.6億元,進口額佔同期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總值的69.6%。

進口主要集中在長沙。1至2月湖南長沙、嶽陽兩市有水海產品進口,分別為2855.3噸、422.3噸。其中長沙市進口水海產品佔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總量的87.1%。

六成以上打「飛的」來湘

這些境外海鮮主要進口方式是航空運輸。1至2月,湖南省以航空運輸方式進口水海產品2071.7噸,增長25.2倍,佔同期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量的63.2%;進口額2億元,增長40.6倍,佔87%。以水路運輸方式進口水海產品1205.9噸,與去年同期持平,佔36.8%;進口額2328.5萬元,增長36.1%,佔13%。

主要進口水海產品為鰲龍蝦、凍鯰魚、其他活魚。1至2月,湖南進口活、鮮或冷的鰲龍蝦(種苗除外)1202.2噸,佔同期湖南水海產品進口量的36.7%;進口額1.6億元,佔69.6%。進口凍鯰魚及魚片744.1噸,佔22.7%;進口額1574.3萬元,佔6.8%。進口其他活魚316.7噸,佔9.7%;進口額940.9萬元,佔4.1%。

「去年以來,我們進口最多的就是越南的美白對蝦、青蟹、肉蟹。」湖南八百裡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文輝介紹,2018年全年進口海鮮近3000噸,不但滿足了長沙市場,產品還遠銷上海、廣州、武漢、重慶等地。「今年的進口海鮮量比去年增長1倍。」

需求旺盛,貨運包機開通更帶動消費

「湖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春節消費需求旺盛,是今年前兩月進口水海產品增長迅猛的原因之一。」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日,省統計局官網發布《湖南省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提到,湖南去年人均GDP達到52949元,同比增長7.2%。2018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比上年增長9.3%,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使得消費結構向高端市場傾斜,需求總量擴大。1至2月臨近年關消費的高峰時節,居民對進口水海產品購買慾望增強。

同時,多項利好政策也帶動水海產品進口消費增長。2017年關稅調整方案中,蝦類、金槍魚、帶魚、帝王蟹等多類海鮮產品的進口關稅下調,絕大多數海鮮稅率都降低了一半以上。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樞紐經濟和產業集群,貨運包機航線開通,海鮮空運直達。2017年底以來長沙相繼開通「長沙至胡志明」「長沙至馬尼拉」「長沙至達卡」「長沙至北美」等5條定期國際貨運包機航線。入境均以生鮮海產品為主,出境以湖南地區及國內普通貨物為主。貨運航線開通後,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數量和金額均增長迅猛。

相關焦點

  • 湖南1-2月水海產品進口額增長9.2倍,更多進口海鮮「爬」上市民餐桌
    澳洲龍蝦、英國麵包蟹、俄羅斯帝王蟹……這些千裡迢迢來到中國的活海鮮,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湖南的生鮮超市。據長沙海關統計,今年1-2月,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額達2.3億元,增長9.2倍;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千克68.7元,上漲3倍。
  • 墨西哥龍蝦「打飛的」來廈門 廈門機場進口鮮活水海產品居全國空港...
    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進口鮮活水海產品數量位居全國第四位,廈門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進口鮮活水產品進口口岸。  市場   前十月進口龍蝦比增6成,緣於政策紅利刺激  近年來,消費者對於水海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一些高端產品。
  • 夜讀海關|皇崗海關查獲非法進口冷凍雞爪18噸;廣東首個進境寵物...
    據海關統計,2019年上半年,經汕頭關區進口水海產品6703.4噸,同比增加3.4倍;貨值2.28億元,同比增長5.8倍。進口水產品有對蝦、魷魚、蝦仁等,主要來自印度、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汕頭日報》662.4億!南海曬外貿半年考成績。
  • 長沙至越南胡志明市國際全貨機航線開通 2.6噸海鮮3小時抵湘
    長沙至越南胡志明市國際全貨機航線開通 2.6噸海鮮3小時抵湘2017-12-04 08:40:00  水產養殖網通訊員&nbsp供圖&nbsp&nbsp&nbsp&nbsp12月2日21時48分,一架載有2.6噸東南亞海鮮的貨運包機抵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是我省首架進境貨運包機,運載的鮮活水產品包括南美白對蝦、草蝦、青蟹、筍殼魚等,共2606公斤,飛機從越南胡志明市起飛,經3個小時抵長。
  • 上半年海南出口水海產品7.5萬噸 同比增長12.2%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3日消息(記者黨朝峰 通訊員王婷 王昱棋)7月23日,一批重24.5噸的凍羅非魚片經海口海關所屬海口港海關檢疫合格,通過「即到即檢、快檢快放」通道實現快速通關。「在海關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們的產品質量穩定,出口通關高效,幫助我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貽鴻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海口海關多舉措扶持海南本地漁業發展,積極幫助外向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數據顯示,我省水海產品已出口至55個國家(地區)。
  • 東港市水產品出口佔遼寧丹東九成
    東港市水產品出口佔遼寧丹東九成2015-05-06 18: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商務新聞網        瀏覽量: 7546 次 我要評論   日前記者從東港市水產品出口基地獲悉,水海產品已成為東港市出口產品的主打品種,2014年水海產品出口額4.17億美元,佔東港市出口總額的60%,佔丹東市水產品出口的90%。
  • 100噸波士頓活龍蝦空降長沙 進口海鮮更新鮮,價格有望下降
    圖/湖南日報記者範遠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7月21日上午,來自加拿大的100噸波士頓活龍蝦搭乘波音747貨運專機,降落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標誌著湖南省首條定期洲際全貨機航線——長沙-北美定期洲際全貨機航線首航成功。
  • 海南上半年水海產品出口克服疫情影響逆勢增長
    來源:中國新聞網圖集 7月23日,一批重24.5噸的凍羅非魚片經海口海關所屬海口港海關檢疫合格,通過「即到即檢、快檢快放」通道實現快速通關。「我們的產品質量穩定,出口通關高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貽鴻介紹道。近年來,海口海關多舉措扶持海南本地漁業發展,積極幫助外向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數據顯示,海南省水海產品已出口至55個國家(地區)。
  • 上半年長沙市民最愛吃什麼進口水果?答案你想不到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4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 通訊員 張佳成)泰國榴槤、越南火龍果、加拿大櫻桃……長沙市民的「水果籃子」裡洋水果越來越多。今日,記者從長沙海關獲悉,2019年上半年,湖南進口鮮、幹水果及堅果2.6萬噸,同比增加1.1倍;進口額3.5億元,增長83.4%。
  • 山東省威海市水海產品基地
    基地企業   基地簡介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近千公裡,海域面積近萬平方公裡,水產品年產量200多萬噸,佔全國的1/20,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威海海洋特色產業發達,從事海洋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經營單位達3000餘家,形成了養殖、捕撈、倉儲、生產加工、包裝標識、銷售出口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國最大的冷凍調理食品出口基地、海帶生產加工基地、魚油軟膠囊生產基地和海產品罐頭生產基地。2012年,全市水海產品特色產業總產值達1232億元,佔全市農產品及食品製造業的72.2%,自營出口額達到15.1億美元。
  • 中國進口鐵礦石九成來自哪五個國家?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鐵礦石>中國進口鐵礦石九成來自哪五個國家? 中國進口鐵礦石九成來自哪五個國家?>進口鐵礦石2372萬噸,同比增幅達到52.73%。1-6月累計進口量達到1.2億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3%。該數字低於此前澳大利亞海關公布的數據。  6月份,中國從巴西進口鐵礦石1221萬噸,同比增幅達到55%。上半年累計進口量達到6083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而6月,中國從印度進口鐵礦石829萬噸,同比增幅為5.48%,累計進口量6249萬噸,增幅為10%。
  • 長沙至香港貨運航班開通 湖南形成水陸空貨運體系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訊 12月7日,長沙航空口岸首條「長沙-香港」航線全貨機定期航班正式開通,當日18時45分,一架B-737順豐航空公司O3 6847航班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飛前往香港。湖南航空口岸沒有一條國際(地區)全貨機定期航線航班的歷史也由此打破。 據悉,該航班每周一班,裝載量約13噸,首航主要搭載的是藍思科技的產品。
  • 65噸!春節後湖南首批波士頓龍蝦「飛抵」長沙
    三湘都市報3月9日訊(記者 卜嵐 通訊員 林俊)今日早上8時,一架來自加拿大的波音747貨運專機搭載65噸波士頓龍蝦飛抵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是春節後我省首批進口龍蝦,也是節後復航的首個洲際貨運航班。今晨運抵長沙後,海關第一時間對波士頓龍蝦進行了快速查驗放行。進口商湖南連年有魚進出口有限公司告訴記者,這批產品將立即發往長沙及國內其他城市。據了解,為保障鮮活優質進口產品供應,長沙海關出臺了「防疫情 幫復產 穩外貿」的十二條措施,提出確保民生物資快速進口,全力保障進口肉類、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及水產品等快速通關。
  • 長沙機場口岸進口鮮活水產品大增 進口海鮮「飛」入星城百姓家
    昨日,記者走訪多個市場和超市後發現,長沙海鮮水產品價格持續走低,較春節期間下跌了9%。今年的海鮮市場,除了本土海鮮外,更多「洋海鮮」爬上市民餐桌。數據顯示,1-2月長沙機場口岸鮮活水產品進口量同比大漲181%,進口海鮮量升價跌。
  • 今年前10月霍爾果斯口岸進口鐵礦產品近百萬噸
    由哈薩克斯坦阿騰科裡站開出的3302次列車,日前滿載著36車2500噸高品質鐵礦石到達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站,辦理完海關通關手續後,這些鐵礦石將運往伊犁鋼鐵廠進行冶煉。 李明 攝中新網新疆霍爾果斯11月27日電 (李明 李輝慧)27日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今年1-10月,霍爾果斯海關共計監管進口鐵礦產品97.27萬噸,為前3年進口量總和的10倍。特別是今年6月1日起,海關優化了進口鐵礦產品檢驗監管模式,由以往的逐批實施品質檢驗,調整為依企業申請實施檢驗,鐵礦產品進口量得以進一步提升。
  • 長沙開通首條至東歐貨運航線
    1—11月長沙機場實現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6.58萬噸,同比增加42.6%  長沙晚報12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10日13時,一架滿載著貨物的波音747貨運飛機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飛,開啟了飛向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的首航行程。這也是中部機場首次開通至東歐的全貨機航班。
  • 海南將擴大免稅品進口規模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9月2日訊(記者光明)從省商務廳了解到,1-7月海南外貿進出口總值565.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下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我省將拓展新業務,培育外貿新的增長點,支持海口、三亞郵輪母港及遊艇水上保稅倉庫試點建設,擴大服務貿易;探索實施「網上購物,機場提貨」的免稅購物模式,擴大免稅品進口規模。
  • 廈門連續12年進口臺灣水果居大陸首位
    中新社廈門1月15日電 (黃詠綢)廈門海關15日披露,廈門2019年進口臺灣水果續居全國首位。這是廈門連續12年進口臺灣水果居大陸首位。廈門海關人士受訪時稱,臺灣地區是廈門市第五大貿易夥伴,2019年,臺灣水果、海產品的進口表現搶眼。
  • 長沙開通至貝爾格勒貨運航線 定期貨運航線已達9條
    長沙開通至貝爾格勒貨運航線全市定期貨運航線已達到9條華聲在線12月1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璐 )今天上午11時,長沙開通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全貨機航班,裝載著95噸、630立方米的貨物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