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0日訊(記者 卜嵐)「以前只能趁旅遊吃帝王蟹,現在在長沙就可嘗鮮。」周先生是一名海鮮忠粉,每到周末就會為朋友做一頓海鮮大餐,這次他選了越南巴沙魚、智利三文魚等4樣海鮮,花了不到五百元。「在家吃更有氣氛,檔次也可以更高。」
澳洲龍蝦、英國麵包蟹、俄羅斯帝王蟹……這些千裡迢迢來到中國的活海鮮,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湖南的生鮮超市。據長沙海關統計,今年1-2月,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額達2.3億元,增長9.2倍;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千克68.7元,上漲3倍。
現象: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同比增加1.6倍
3月20日下午6點,記者來到位於嘉雨路的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正逢晚餐時分,市場內數百個停車位早已「名花有主」,就連其出入口前的唯一一塊空地也停著數十輛車。「停車只能到百米開外的農科家園或停路邊了,4點多就沒位了。」停車場保安攤開手無奈地說。
「進口海鮮更便宜了,姑娘你來不來點?」篩選、打包、充氧……市場內新興利海鮮超市的李大姐正在熟練地幫客戶處理越南青龍,她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光青龍一天可賣出40多個,一隻重約7-8兩。帝王蟹一天最多可賣出60個,一個約5-6斤。
越南青龍288元/斤,美國麵包蟹108元一斤,波士頓龍蝦148元一斤,美國火龍388元/斤,阿拉斯加蟹288元一斤……「即便春節過後,大部分海鮮價格也很堅挺。珍珠斑降幅較大,之前賣65元/斤,現在降了10元。」日漸走高的銷量讓李大姐樂開了花,她指著玻璃魚缸內的青龍說,「現在就2個了,估計半小時內就會搶購一空。」
長沙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2月,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呈整體上升趨勢,湖南省水海產品進口3277.6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6倍。其中,自越南進口量最大,自加拿大進口額最大。從區域來看,進口主要集中在長沙,其水海產品佔湖南省進口總量的87.1%。從產品來看,主要進口的種類為鰲龍蝦、凍鯰魚、其他活魚。
探因:航線的開通,帶動進口消費增長
經過17個小時的飛行,3月20日凌晨2點,搭乘南航的專機,一批來自加拿大的深海帝王蟹、大龍蝦等生猛海鮮空運到達長沙。
自去年7月21日,長沙-北美定期洲際全貨機航線開通以來,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隨著貨運航線開通以來,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外運來的海鮮水產,都可在24小時內運抵長沙。
作為一個內陸省份,為何湖南酷愛海鮮?「湖南人好吃,特別喜歡將海鮮做成湘式口味。而且海鮮量大且渠道更透明,到貨新鮮、價格便宜。」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的一位老闆王先生透露,「以前運海鮮,即便是廣東過來,也要20多個小時才能到。現在一隻龍蝦從澳洲起飛,早上抵達機場後,中午就能端上餐桌。特別是長沙-胡志明、長沙-達卡等多條航線的開通,減少了中間環節,大大縮短運輸時間,還可以降低企業10%至20%的成本。」
「湖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使得消費結構向高端市場傾斜,需求總量擴大。」 長沙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1-2月臨近年關消費的高峰時節,居民對進口水海產品購買慾望增強。此外,蝦類、金槍魚、帶魚、帝王蟹等多數海鮮稅率都降低了一半以上,以及多條航線的開通,政策的利好也讓進口水產品銷售水漲船高。
連結:如何選購更優質的進口海鮮?
第一,觀察產品外觀形態。生鮮產品對冷鏈要求高,且保質期較短,經過長途運輸,商品外觀難免會有一定程度的損耗,因此,消費者要尤其注意因包裝洩露、溫控不嚴引發商品變質等食品安全情況。
第二,查看產品外包裝標籤。仔細查看標籤上的產品商品名與學名、規格、生產日期、保存條件、保質期、生產方式、生產地區捕撈區域、最後養殖國家及生產加工企業名稱、生產企業註冊號、目的地等中英文對照信息。
第三,核對產品證書信息。正規渠道進口的產品應有海關頒發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費者可核對證明中產品的品名、生產日期、進口數量、原產國等信息是否與實際產品相符。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