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為南昌點亮一盞知識的燈

2020-12-16 微觀洪城

中秋、國慶假期,南昌人到何處打發時間?有人鑽進了梅嶺,有人閒坐在八一公園的樹蔭下,有人在贛江邊漫步……可不少人會選擇躲進書店,這裡不但給人們帶來清涼,還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近幾年實體書店重新給人驚喜。目前入駐南昌的各實體書店,其銷售額雖然有高有低,但整體銷售形勢偏旺,經營狀況良好。南昌實體書店數量不僅在增多,模式也在改變,在回暖中呈現出一片紅火景象。

現象

高顏值實體書店紛紛進駐南昌

9月28日,全國最大的獨立書店幾何書店進入南昌。早前,被譽為江西最美湖光圖書館的瑤湖書房開門迎客,南昌銅鑼灣廣場新開的西西弗書店也吸引了不少市民。

十一期間,在南昌幾何書店,記者看到桌椅上坐滿了讀者,正聚精會神翻閱書本。其中一名大學生告訴記者:「現在人人都是手機『低頭族』,好久沒體驗捧著一本書翻閱的感覺了。」書店負責人鄭女士稱,店內首日人流量達3萬,令人驚訝。

銅鑼灣廣場西西弗書店負責人張微告訴記者,每天進店的人流量超過了1000人次。

另一家位於洪都北大道的實體書店,迄今已在南昌經營了26年。書店總經理萬國英告訴記者,在經歷網際網路衝擊寒冬後,民營書店已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回暖趨勢。

在南昌,已不止一家大型綜合體引進實體書店。連日來記者觀察發現,這些商業綜合體內的書店時常座無虛席,已經積攢了不少人氣。

全國知名獨立書店品牌西西弗在南昌西湖萬達、銅鑼灣開出新店;「三一」書店讀者雲集,並計劃在高新區再開一家新店。這些高顏值的書店紛紛登陸並深耕南昌,與南昌人熟悉的新華書店、青苑書店等老牌經典書店交相輝映。

如此格局之下,最受益的當然是愛好閱讀的南昌市民們。

說法

企業努力 政府扶持 行業在回暖

江西新華發行集團南昌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程順祥稱,近年來,正是因為這些民營書店在經營特色上下功夫,帶動了整個行業的回暖和發展。目前,入駐南昌的各實體書店,其銷售額雖然有高有低,但整體銷售形勢偏旺,經營狀況良好。

為支持實體書店發展,我省下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同時簡化審批程序,對實體書店開展其他經營業務的,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記註冊服務。

張微表示,西西弗書店入駐銅鑼灣後,商場在一些商業廣告位上都給予了書店一定程度的支持。萬國英也表示,書店多次收到南昌幾家商業綜合體的入駐邀請,並能享受一定程度的租金減免。

業內人士分析,在新零售業態全面佔據傳統商業領域的形勢下,書店和購物中心其實都面臨著新科技、新功能、新業態的巨大挑戰,購物中心大力引進實體書店,是看好實體書店的引流效應,目的是共同抗擊新零售業態帶來的衝擊。

分析

書店之美 在於「悅讀」空間

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將營造公共閱讀空間和跨界經營作為經營重點。

萬國英說:「書店的裝修風格經典懷舊,為讀者構建一個輕鬆、舒適的閱讀休閒空間。這不僅僅是一家書店,而是一個讓讀者有閱讀、交流的空間,更是讀者們的精神家園。」紅谷灘一家書店的負責人表示,書店的定位應當打造南昌人的現代「悅」讀空間。「讀者來了,哪怕是帶了自己的書和茶,也可以靜靜地坐一天。作為文化產業,我們不能純粹地追求商業利潤。讓市民養成閱讀習慣,給讀者創造讀書空間,才是一間獨立書店正確的發展方向。」

記者在銅鑼灣的書店內看到,櫥窗陳列融入了南昌特色——滕王閣。「我們不是簡單地模塊組合與複製,而是根據南昌的城市特色和商場特點傾注不同的心思在其中,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張微說:「書店的本質是幫助消費者尋找好書,我們本著參與構建本地生活的態度,引導、推動大眾精品閱讀的心態來滿足讀者的需求,助益人們生活事業的成長。」

趨勢

書店不僅僅是賣書 而是多元化發展

程順祥表示,目前,在新零售發展趨勢的推動下,無論是網際網路書商,還是傳統零售書店,都在向「雙線」發展。例如新華書店利用圖書種類齊全、數量多的優勢,在書店內添加智能搜索設備,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根據用戶需求推薦書籍,再進行人工智慧交易,以用戶為中心,打造智慧書城。

「未來,書店將不僅僅只是出售書籍,而是融合博物館、美術館、影院等文化產業,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活動空間。」程順祥說:「現有書店大多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功能單一。未來,書店的發展趨勢將是打造多元化的閱讀空間,營造城市的書香氛圍。」

萬國英表示,城市的文化閱讀空間應該越多越好。分布在各社區、街道的書店都可以建立起書友群,營造讀者之間交流的空間,並開展一些籤售活動,讓書店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

相關焦點

  • 實體書店為南昌點亮一盞知識的燈(圖)
    目前入駐南昌的各實體書店,其銷售額雖然有高有低,但整體銷售形勢偏旺,經營狀況良好。南昌實體書店數量不僅在增多,模式也在改變,在回暖中呈現出一片紅火景象。    現象    高顏值實體書店紛紛進駐南昌    9月28日,全國最大的獨立書店幾何書店進入南昌。
  • 書店寫作計劃15 | 南昌青苑書店:時間的玫瑰
    書店」活動主辦方廣西師大出版社將聯手澎湃新聞·湃客,共同邀約對實體書店發展這一議題較感興趣的作者、學者、讀者等,親身走進書店進行觀察、體驗與訪談,並用文字記錄當下實體書店最真實的一面。文 | 陳思羽四年前來到南昌——這個在作家餘秋雨筆下「不太好玩,幸好還有個青雲譜」的普通省會城市,仿佛是真的「不太好玩」。
  • 霓虹之外,給城市掌一盞精神之燈
    亮點」,猶如為城市點亮了一盞精神之燈。在實體書店漸漸式微的大背景下,一些書店勇敢地走向轉型的道路,甚至逆勢而行,延長營業時間,用行動為社會和城市撐起了一方精神生長的自留地,為城市培養著生生不息的閱讀力量,這與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全民閱讀,並在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觀點不謀而合,光是這點,就值得「點讚」。  對城市每一個群體的傾聽與守望注滿精神之燈的燈油,散發出人性之香。
  • 湖南長沙實體書店探訪記
    這位與著名主持人汪涵有關的書店,不以盈利為目的,中式裝修、古樸家具,讓人置身其中,純粹地讀書、讀純粹的書。地址:步步高梅溪新天地噹噹首家線下實體書店的頭銜,就決定了這家書店的與眾不同。你可以坐在閱讀沙發上,開上一盞閱讀燈,打開一本尋覓已久的書。你也可以在階梯上席地而坐,在人來人往中,沉醉於手中的故事。
  • 西西弗書店在京連開三家分店:理想的書店像夜空中一盞明燈
    原標題:理想的書店就像夜空中一盞明燈 7月27日至29日,西西弗書店分別在五彩城、東直門來福士、崇文門新世界開了三家分店,這是繼今年1月西西弗書店進軍北京在藍色港灣開了第一家店後的又一「大手筆」。
  • 1200bookshop 如何能為城市點亮一盞深夜的燈
    為一座城市點亮一盞燈。自從2013年到臺灣環島旅行,被眾多居民收留後,深深地被這種濃厚的人文情感影響的劉二囍決定在廣州第一間24小時書店,名為1200bookshop。白天營業,晚上才是情懷。作為一家有溫度的書店,1200bookshop 整體的照明色溫偏暖,相關色溫低於3300K,此處的光色為暖黃色,低色溫能給人舒適放鬆的感覺。
  • 這家深巷中的書店,是南昌精神「烏託邦」
    】陸上書店來自寧波,2018年來到了南昌。和普通書店不同,這裡沒有熱買書,沒有人推銷書。「能夠為自己做選擇,不要隨波逐流,更風沒有意義。」老金說。▲店內部分書籍書店裡的書很雜,有新書也有舊書。在這裡知識都是平等的,書籍沒有因為出版社和流派而分割開來。
  • 照亮實體書店的光,永遠來自消費者
    實體書店在這個寒冬裡,被狠狠撞了一個趔趄。關店、停業、客流銳減,成交額少得可憐。如果說,實體書店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核,那麼誰又來支撐起實體書店呢?直到驀然間看到許多消費者留給一些書店的字字句句,突然覺得,其實就像暗夜裡的光,只要消費者還在,書店就有希望。01離河書店「人有悲歡離合」,離河書店的名字,便取自於此。
  • 每個星空下,總有一盞只為你點亮的燈!
    星空一直對人類有著謎一樣的吸引力,從遠古時代,人類就一直在仰望星空,觀天象,探求生命的本質,迢遞情感,遙寄相思,或純粹作為美學,為藝術創作提供素材靈感,還有人類對現實的無奈和對未知的恐懼,一切合理的不合理的訴求,統統都掛在深邃而浩渺的天幕,讓渺小的個體們感到既敬畏又心安。
  • 南昌的這些網紅書店,你去過幾家?
    南昌這座城市,從不缺歷史。遊走在南昌的街巷,就像是在閱讀一本散發著歲月沉香的書籍。有人說,書店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沒有書店的城市是荒涼的,現如今有多少人因為一座書店而愛上一座城。25年來,青苑書店經歷了3次搬遷。如今的書店,被各類熱鬧的店鋪包圍,但街頭傳來的嘈雜聲並不能打擾讀者們安靜的心緒。書店老闆說過,「每個城市,都離不開一家或幾家有個性的獨立書店,我們希望自己是南昌民營實體書店的一個引導者。」
  • 江西省推動實體書店創新發展
    9月12日記者獲悉,根據中宣部等11部門的意見精神,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江西省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已正式下發並實施。該意見結合江西實際,推動全省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實體書店發展新格局。
  • 90%的書店關門超30天,假如書店消失,我們會怎樣?
    這個以十年為節點的紀錄片,記錄了商業、科技、網際網路等十大行業這些年中巨大的變化。 毫無疑問,錢小華的先鋒書店是文化行業裡的一面旗幟。 讓實體書店的困境進入大眾視線的是單向街書店的一篇求救貼。 「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
  • 「特寫」為實體書店續命1秒
    盲袋、充值會員卡、淘寶直播售書、售賣書店周邊產品,成為實體書店們疫情期間的主要自救方式。2月中旬,1200bookshop在公眾號推送了一則自救推文,讀者可以選擇購買儲值卡、文創產品(帆布包)或盲選禮包,為1200「續費」。在這場自救行動中,1200bookshop微店銷售額近50萬元。
  • 供燈千篇文四十九:同是一盞供燈
    供燈多年,三生居士被問到過最多的一種問題就是,為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情,要怎麼去供燈,要供多少盞燈。以往我也寫過關於供燈要供多少盞,也寫過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要如何去供燈。如果大家認真的看過此前的文章,一定也會有一些了解。只是,大家可以完全去忘記以往所寫的關於供燈盞數的文章,只需要把今天三生居士所寫的記住。
  • 上海品牌書店將首次入駐武漢知名步行街
    武漢知名步行街中心位置,今年將首次出現上海品牌書店的身影。記者獲悉,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今年在武漢布局多個書店項目——分別位於江漢路步行街地鐵上蓋、武昌光谷步行街、漢陽光明中心的核心地標。百年商業老街如何與書店品牌「跨界共融」?上海三聯實體書店項目負責人畢然介紹,書店與江漢區政府合作步行街改造項目,共同參與招商、運營,在原保底租金基礎上,通過對建築文化業態的共同改造、內容調整,雙方共同參與租金溢價的分成。「如此一來,書店能夠在內容生產與和運營上投入更多精力,為城市文化注入更多力量。」
  • 豫園商城深處點亮了一盞新的「書燈」
    2021年伊始,豫園商城為讀者點亮了一盞新的「書燈」——大隱書局豫園店在新年正式亮相。  書店以上海近代歷史建築為主軸,時間列車造型為靈感。為熱愛閱讀,熱愛生活的人們提供一個歇息之地。  大隱書局豫園店 二樓  伴隨著咖啡的香味,走向長廊深處costa咖啡屋,和陽光一起為讀者提供冬日裡的暖意。
  • 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書店之夜」點亮石景山郎園Park
    本次活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石景山區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國際圖書節組委會承辦活動得到了石景山區各委辦局的大力支持圖書節文化之光點亮儀式以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為契機,實體書店的經營者需要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夜間文化消費服務,為首都夜間經濟的發展助一臂之力。第十八屆「北京書店之夜」的勝利舉辦,將切實解決實體書店面臨的實際困難,減輕疫情期間的經營壓力,釋放文化夜經濟的潛能,延續北京國際圖書節的品牌辨識度和活動影響力。
  • 廈門這家24小時不打烊的海邊書店,零消費閱讀,不做網紅做綠洲
    你有多久沒有進過實體書店了?就我個人而言,純粹為書而去的實體書店記憶存在於還是學生的時代。後面再去實體書店,大多是衝著網紅打卡地去一探究竟。「以紙為載體,致力於文化的傳承及傳播,關注創作者思想的表達,以構建『人文藝術、思想交流』的文化空間為使命。紙質書作為文化的象徵和符號已逾千年,我們意在保留對一方文化綠洲的守望,記住並以思想交流延展一個時代。」這樣的文字闡述,如果在書本裡看到,我會覺得有點空洞虛無,但走進書店之後,卻被深深觸動。
  • 有名的實體書店也倒閉了,那些小書店還好嗎?
    為了人與書的相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魔法象藉由《書中漫步》的出版,向全國的實體書店誠摯地發出邀請,一起加入「書中漫步•燃亮心燈」全國實體書店4.23新書首發計劃。此次活動將參與延續廣西師大社「書店燃燈計劃」以及「閱讀一小時」大型閱讀推廣計劃,同時,我們擬一個月不上架網店的新書獨家期,來支持全國實體書店復工。
  • 單向街再次求救遇冷:實體書店直面市場的口子被撕開
    正如日本代官山的「全球最美書店」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憑藉著獨特的品味和設計感,為讀者呈現了理想書店的模樣,其業務不僅包括音像製品租賃和賣書,還和星巴克合作推出了「書籍+咖啡」的書店模式。此番成功的實踐讓創始人增田宗昭意識到,書店不一定只能賣書,書籍其實承載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可以通過書籍帶動周邊商品的方式來提升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