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知的佛舍利供奉

2020-12-12 人身舍利

佛舍利是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

目前,中國境內已知的佛舍利分布共有八處。由今及古,分別為今年4月,從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迎請回,供奉在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內天門山寺的釋迦佛舍利;2001年發現的杭州雷峰塔地宮釋迦佛螺髻發舍利;1987年發現的陝西法門寺地宮釋迦佛指骨舍利;1981年發現的北京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內釋迦佛舍利;1960年發現的鎮江甘露寺鐵塔釋迦佛舍利;1957年發現的蘇州虎丘塔內發現迦葉佛舍利;1900年發現的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282年發現的寧波阿育王寺佛舍利。

一、天門山寺佛舍利

天門山寺佛舍利

今年4月23日,由湖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天門山寺方丈懷梵大和尚擔任團長,湖南省佛教界人士組成的佛教文化交流團暨釋迦牟尼佛舍利迎請團自尼泊爾返回,迎請回一枚釋迦牟尼佛舍利,同時帶回的還有釋迦牟尼兩大弟子目犍連和舍利佛的各兩枚舍利。這幾枚佛舍利均為尼泊爾藍毗尼園中華寺贈予。

這是我國佛教界首次遠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迎請回珍貴的佛教聖物釋迦牟尼佛舍利。這枚珍貴的釋迦牟尼佛舍利及兩大弟子舍利將供奉在張家界天門山景區內的天門山寺中。

天門山寺位於被人譽為仙山聖境的天門山頂,是張家界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剎,近年來耗資8000多萬元進行了重新修建,復建後的天門山寺氣勢恢宏,神聖莊嚴,將於今年6月9日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和佛像開光法會,屆時將同時舉行隆重盛大的佛舍利入寺安放法會。張家界佛協及天門山景區方將共同為佛舍利投保1億元人民幣的保險。

二、杭州雷峰塔地宮釋迦佛螺髻發舍利

杭州雷峰塔地宮釋迦佛螺髻發舍利

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在對雷峰塔地宮的考古發掘中,在一隻重達100公斤的鐵函內,發現了裝有佛螺髻發舍利的金塗塔。

結合遺址中出土的石經殘碑、銘文磚上的幹支紀年,可以初步確定雷蜂塔的建造年代應在公元972~976年之間。這也表明地宮中出土的佛螺髻發舍利已歷千年,而未曾有過移動和毀損。釋迦發舍利的出土,在世界範圍內當屬首次,是繼法門寺地宮之後,對釋迦佛真身舍利的重大考古發現。

三、陝西法門寺地宮釋迦佛指骨舍利

陝西法門寺地宮釋迦佛指骨舍利

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清理法門寺「真身寶塔」塔基下的地宮時,首次發現了極為珍貴的佛指舍利,以及唐代多位皇帝供養舍利的金銀器、絲織品、瓷器等一大批珍貴文物。目前為止,佛指真身舍利存世僅此一枚。

此次發現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一枚真身舍利,三枚影骨(影者影現之意,喻真身舍利是天上之月,而影骨則表水中之月,是唐代所制的替代品)分別被安置於地宮的前、中、後三室及後室下方的秘龕內,與那些為數眾多的稀世珍寶,構成了金剛界、胎藏界兩大唐密曼茶羅(壇場)。

四、北京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內釋迦佛舍利

北京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內釋迦佛舍利

1981年11月27日上午,房山縣雲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在清理著名的石經山雷音洞地面時,於原佛座後面地下五釐米處,發現有一方石,下有豎穴,其內存有以漢白玉、青石、白銀、白玉四種原料作的五重寶函,當人們開啟了第五重白玉寶函,見到了二粒乳白色、如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邊還伴著三顆珍珠。

函蓋上面刻有「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歲次丙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於此函內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住持永劫」的三十五字銘文。證明佛舍利在這裡已被珍藏了1300多年之久。據史料記載,幽州高僧靜琬從隋文帝那裡得到三顆佛舍利後,即安放在白帶山(後稱石經山)雷音洞內,只有在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592年)由當時萬曆皇帝朱翊的母親迎入宮中供養過三日,此外未曾有過移動。

五、鎮江甘露寺鐵塔釋迦佛舍利

鎮江甘露寺鐵塔釋迦佛舍利

1960年鎮江文管會在修復甘露寺鐵塔時,在塔基三尺半處發現地宮。地宮內放置有一長方形石函,大石函中有小石函數隻。從石函中發掘出700多顆佛舍利,其數量之多前所未有。其中最珍貴的,就是一隻石函中以金棺銀槨瘞埋,後來被學者證實的11顆釋迦牟尼佛祖舍利。

六、蘇州虎丘塔內發現迦葉佛舍利

蘇州虎丘塔內發現迦葉佛舍利

1957年,蘇州文管會在整修虎丘塔第三層時,發現裝有一枚迦葉佛舍利的石函及鐵函,在外部包裹的絲織品上,有用墨筆題寫的兩行字:「×××恩朗舍此袱衛枚,裹迦葉如來真身舍利寶塔」。同時,在石函四周還發現有銅佛四尊、檀香木雕佛像三尊、銅鏡三面、越窯青瓷蓮花碗一隻。經專家鑑定,這些文物均是五代末期北宋初年的東西。

七、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

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西山靈光寺內的遼代「招仙塔」及全寺建築物均被炮火所毀。寺僧在清除瓦礫時,在塔基下地宮獲得了一隻石函,函內貯有佛牙舍利一顆。

八、阿育王寺佛舍利

阿育王寺佛舍利

阿育王寺舍利塔是佛寂後傳來我國十九座佛塔中唯一倖存至今者。據《鄞縣誌》記載:寺內供奉的佛舍利塔是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僧劉薩訶(法名悲達)發現的。塔青色、高四寸、廣七寸,五層四角形,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就懸在塔內金鐘裡面。阿育王寺建築規模之宏大,供奉舍利塔的舍利殿之莊嚴,在國內均首屈一指。

九、中國觀音山的佛牙舍利

中國觀音山的佛牙舍利

中國觀音山王山寺現在供奉的佛牙舍利是由緬甸一位高僧THAR MANAG SAYA DAW(巴明也)大和尚發現的,他是蒲甘PHA-AN(柏安)著名寺廟的方丈,緬甸國王冊封為國師。

根據巴明也大和尚的記載,在1995年的一天,在緬甸蒲甘有一座佛塔,因年代久遠倒塌了,在清理佛塔廢墟的地宮中,驚喜地發現了許多珍貴的金銀和寶石等,估計是佛塔地宮裝藏時得物品,並發現了一個裝有佛牙舍利和舍利子的小金盒,巴明也大和尚把佛牙舍利帶回寺廟,十多年來,他默默守護著,從來沒有對外公布有關佛牙舍利的發現。鬥轉星移,巴明也大和尚覺得自己年事已高,萌發了重修寶塔之事,讓佛教徒有緣瞻仰禮拜佛牙舍利。

易龍居士是南洋華僑富商,是一位虔誠的佛弟子,他積極地參加佛教的活動,對護持緬甸的佛寺、塔院等,慷慨解囊,出錢出力,易龍居士對緬甸佛寺、塔院等的貢獻和付出,對促進緬甸佛教的發展,對保留緬甸的佛教文化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巴明也大和尚認為佛牙舍利應讓十方信眾瞻仰禮拜,認為易龍居士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決定由易龍居士選擇一個新的地方,永久供奉。

佛緣殊勝,易龍居士是一位熱愛祖國,關心佛教事業的人,帶領高僧大法師一行來到觀音山王山寺時指出:現在祖國欣欣向榮,政局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而觀音山王山寺更是一個天地大道場,是一個朝聖的地方,非常適合興建一座佛塔,永久安奉佛牙舍利,讓十方信眾有機會瞻拜佛牙舍利,有利於宏揚佛法,從而使他們更加容易種下善因,增長菩提心。易龍居士表示:此舉圓了我一名海外遊子熱愛祖國,報答祖國的心願。

相關焦點

  • 八王爭戰一觸即發,佛舍利分到我國有幸供奉19枚
    佛舍利是不可能給你們的!諸國王聯盟商議以兵力強行分取,下最後通牒威脅拘屍那迦的末羅人:「禮請不從,兵威非遠。」意思是,先禮後兵,敬酒不吃,不給就搶。局勢十分緊張,戰事一觸即發。佛諸大弟子也不知如何是好。
  • 廣東廣州華林寺佛舍利
    木盒是邊長為15.7釐米的扁正方形,外面用松香封裹著,厚2~5釐米不等,用來防水防腐,上面硃砂寫的"佛舍利"三字尚隱約可辯。據說出土之時,雖經二百六十四年,仍香氣濃鬱。在銅盒蓋面上,刻有記錄佛舍利封存時間和來歷的銘文。銅盒之內散放著三十八粒大小不等的珍珠,還有三粒琥珀珠和四塊沉香木。銀盒放在沉香木上,為扁圓形,通身鏤刻精緻的蓮花、草葉和圓點紋。蓋面上銘刻著七個梵文字,意為"釋迦如來真身舍利"。
  • 浮屠還叫塔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子的,告訴你佛祖舍利怎麼來中國的
    以此同時,還築起了八萬四千座寶塔(八萬四千是數量詞),來供奉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在中國漢朝永平年間,佛教經天竺(今印度)、阿富汗傳入西域(今中國新疆)有稱其為唐密。還有一支稱為藏密,由天竺(今印度)經尼泊爾傳入中國西藏...
  • 年初一華林寺開放「佛舍利祈福瞻禮」
    本報訊  近日,本報記者就華林禪寺舉辦「佛舍利祈福瞻禮」活動的時間,到華林禪寺向住持光明法師了解相關情況。  記者:請問光明法師,華林禪寺「佛舍利祈福瞻禮」活動時間是怎樣安排的?  光明法師:「佛舍利祈福瞻禮」活動分兩節時間進行,第一節時間為農曆除夕(1月28日)晚9:00到年初一(1月29日)早上6:00,由華林禪寺內全體僧眾為「佛舍利」舉行法事,以示對佛的恭敬,這段時間寺院不對外開放;第二節時間為年初一(1月29日)早上6:00至下午6:00舉行,安排已認捐領取貴賓卡的信眾和市民前往瞻禮。  記者:請問光明法師,其他信眾有無機會瞻禮?
  • 金棺銀槨:舍利供奉悄然經歷了中國化
    相傳,佛陀涅槃後,由香姓婆羅門將佛舍利分為八份,分與迦毗羅衛等八國請回起塔供養。其後,阿育王又建立八萬四千塔以供養佛舍利。在印度,供奉舍利的常見方式是存放在瓶或罐中,再置於印度式佛塔的塔身或塔剎內。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供奉舍利的方式與中國傳統的喪葬制度相結合,還相應的制定了一整套供奉舍利的禮佛儀軌。盛放舍利的容器也悄然中國化,製作成棺槨形,多以貴重的金銀為材質,以佛教題材為紋飾。
  • 至今又在哪裡供奉?
    至今又在哪裡供奉?釋迦摩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他是佛教的創立者,涅槃時年齡已是八十歲高齡,傳播佛教共四十五年。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在中國廣為盛行的佛教聖地中,直至今日,已經有八處被發現和供奉這些佛教聖物。這些聖物的出土和供奉,無不彰顯了在中國的歷史中,當年佛教的一番繁榮景象。
  • 東北四大佛寺—營口市楞嚴寺,寺內供有西藏佛舍利一粒
    遼寧省營口市地處遼東半島,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民族金融業的起興之地,曾是東北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宗教文化傳播中心及各種物資的集散地,被譽為「東方貿易總匯」和「關外上海」之稱。
  • 國寶香爐內有兩圈墨書 用來薰香的它裝了佛舍利
    它聲名遠揚,曾多次被國家文物局選中,參加在京舉辦的《中國文物精華展》,並多次選赴德國、日本等國,代表中國參加重大國際文物交流展覽活動。2017年年末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落下帷幕的《青色流年——全國出土浙江紀年瓷特展》中,也有它靚麗的身影。雖時隔千年,它依舊透亮如初。這是一件怎樣的國寶香爐?壁內的兩圈墨書所謂何事?它又是如何在千年間完好無缺、永葆青春的呢?
  • 國內造價最貴的寺廟:前後共投資了50億,保存著價值連城的佛舍利
    國內造價最貴的寺廟:前後共投資了50億,保存著價值連城的佛舍利我國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各地都有很多歷史很長的寺廟,但是你知道我國造價最貴的寺廟是哪個嗎?整個景區投資了近50億元,單一個羅漢佛像就花了300萬,你知道是哪兒嗎?
  • 佛舍利暨藏傳佛教珍寶文物展中秋將於臺灣舉辦
    有鑑於世局國事紛擾,人間疾苦,臺灣佛教會結合多項公益慈善活動,再度於2012年中秋佳節,舉辦珍貴的佛舍利與珍寶文物特展。希藉瞻禮佛陀舍利及諸菩薩、阿羅漢舍利等之甚深功德,護佑加持全臺眾生平安。本次佛舍利展展期,配合中秋佳節,在臺中市中心區人潮匯聚菁華繁榮地段的臺中新市政中心川堂廣場展出。展期為2012年9月29日、30日,參觀時間每日早上9:30到晚上9:30。
  • 世間罕存釋迦牟尼靈牙舍利一直在這裡供奉,這不是神話
    之後遂將佛牙舍利供奉於靈光寺禪堂,成鎮寺之寶。由此,靈光寺愈加聲名遠揚,佛家信徒紛至沓來。釋迦摩尼佛據悉:佛教鼻祖釋迦牟尼火葬後,遺存的舍利非常多,目前得知有一塊頭頂骨舍利、兩塊骨舍利、四顆佛牙舍利、一塊佛指舍利,以及84000顆珠狀舍利,當時古印度國王聽聞釋迦牟尼舍利後派人到邦國去取佛舍利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二百九十九座,山東兗州興隆塔
    隋仁壽二年,即公元602年,隋文帝頒發「隋國立舍利塔詔」,兗州籍高僧法性奉旨將建塔供奉的佛舍利從隋國京都洛陽護送到兗州普樂寺,兗州普樂寺供奉佛舍利寶塔始建,初為十三層木塔。普樂寺初為尼寺,唐中宗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二月改名中興寺,神龍三年,即公元707年改名為龍興寺,盛唐時期,龍興寺香火鼎盛,廟宇和寶塔進行了豪華的維修和裝飾。
  • 如今世界上僅存的兩顆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一個就在中國
    一顆是斯裡蘭卡康堤佛牙寺內供奉的「錫蘭佛牙」,另一顆是中國北京西山靈光寺佛牙塔內供奉的「法獻佛牙」。錫蘭佛牙康提的佛牙寺是斯裡蘭卡著名的佛寺,位於康提湖畔,始建於1595年,以供奉斯裡蘭卡國寶釋迦牟尼的牙舍利而聞名,是佛教徒的朝聖之地,香火鼎盛。
  • 供奉外國神仙的叫「寺」,供奉中國神仙的叫什麼?老和尚道出答案
    ,那供奉中國神仙的你知道叫什麼嗎?佛教在我國的曾經非常的盛行,香火非常的旺盛,但其實佛教是一種「舶來品」,是從國外流傳到中國的,起源在尼泊爾。老和尚跟我們說,佛教因為非常受到歡迎,所以朝廷就把供奉佛祖、僧人們生活的地方叫做「寺」,所以才有了少林寺、白馬寺等寺廟。
  • 世上唯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在西安,是印度阿育王命使者帶進中國的
    世上唯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在西安,是印度阿育王命使者帶進中國的西安西部即在岐山、扶風兩縣交界處方圓20平方公裡範圍內的這一地區被稱為「周原」,它是公元前1046年建立了周朝的周人部落的發祥地,600年後的老子和孔子仍然尊崇周朝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