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尋蹤|博山區池上鎮韓莊村:藏匿於深山內的古樹古寺古樓

2020-12-25 魯中晨報

從博山區池上鎮政府向東北約8公裡,坐落著被群山環繞的古韓莊村。韓莊村北依雁門寨,南面三山環繞,東倚摩訶山,地勢北高南低。村東小河由北而南穿過村莊再向西流入村南河流,村南小河則是淄河的一條支流。

據清乾隆十八年 (1753) 《博山縣誌》、民國二十六年(1937)《續修博山縣誌》記載,因韓莊村最早居住的是韓姓家族,所以命名為「韓莊」。而在村中發現的明崇禎十二年(1639)趙氏墓碑上,載有「明故顯考趙二公諱卿」字樣。據此判斷,韓莊村建村年代應該是明代以前。

老槐抱新桐

寒冬時節,處於農閒中的韓莊村還殘留著冰雪,顯得更加神秘安寧。

12月15日上午,記者一行首先來到韓莊村的村前廣場,村口一條自南向北的水泥幹道蜿蜒至村內。新中國成立前,韓莊村交通閉塞,各種設施相對落後。1998年,村內、村前、村後全部硬化水泥路,韓莊村的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自水泥路向北而上,迎面可見一棵枯樹樁斜立在路旁,高3米多,主幹粗大,至少需2個成年人才能合抱。而繞到樹樁另一側,能看到其主幹幾乎完全是中空的狀態,一棵梧桐樹從其根部順勢而生。「這棵是我們村內的國槐,據說有幾百年的歷史,曾經枝繁葉茂,樹幹需要幾人才能夠合抱過來。20世紀80年代枯死,如今只剩下粗達幾米的老樹幹。」作為嚮導的韓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新貴介紹:「雖然已枯萎30多年,但從樹幹一側又生出了一棵梧桐樹,形成了『槐抱桐,樹中樹』的景象。」

自「槐抱桐」步行百米,一座斷壁殘垣將路封堵。這就是村內的古樓——韓莊樓。

韓莊樓位於村中偏東,大約修建於民國年間,磚、石、木結構,所建人為戴氏父子。韓莊樓建有北樓三間,西樓一間,西屋三間,大門樓一個。「建築工藝精美,據說磚縫之間,有凹凸處曾用銅圓鋪墊,樓板用木板鋪成。西樓二樓曾是繡樓,主樓和西樓相通,互開側門。」趙新貴指著兩座斷壁間依稀可見的樓梯說道。

如今,韓莊樓的大門早已破敗不堪。

如今的韓莊樓已破敗不堪,北樓樓板已蕩然無存,只剩一點屋脊,西樓、西屋的屋脊也已經塌陷,而這樣的斷壁殘垣卻保留著韓莊村一代代人的回憶。「建國後北樓首先作為學校供全村孩子上學之用,後來學校搬遷到觀音寺,北樓二樓用作大隊辦公室、北樓一樓用作大隊醫務室、西屋用作經銷店。」趙新貴笑著道:「由於樓梯是木製的,踩上去吱嘎吱嘎來回晃動,有坐轎子的感覺。」

建國後的幾十年間,這裡曾是韓莊村最為繁華的地帶,韓莊樓成為韓莊村的標誌性建築。隨著大隊辦公室遷移及四周居民的搬遷,韓莊樓變得越來越冷清。

韓莊村內的「槐抱桐」。

山中臥古寺

走出韓莊村,僅1分鐘車程,便可到達觀音寺。觀音寺臥於摩訶山山腰處,坐北朝南,整座建築由北大殿向南延伸至山腳。儘管已是寒冬,被松柏環繞的寺廟,在荒山的映襯下更加雄偉氣派。

拾階而上,可聽聞寺中的誦經聲。始建於唐代的觀音寺,於宋、清代幾次修復,原有大雄寶殿、觀音閣等十幾座殿宇。隨著朝代更迭,觀音寺曾被破壞得面目全非,只剩一片斷瓦殘垣,2000年當地將其重新修建,至今已初具規模,被列為淄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觀音寺中,九層石塔最為人知,石塔歷經滄桑,如今仍巍然屹立於寺院四合院北面。「這應該是淄博市僅有的宋代石塔了。有人說因為九層石塔的存在,觀音寺的等級可與汶上古剎相媲美,當初是山東省有名的寺院。」趙新貴介紹,塔後一層層石階則是天然形成,與石塔相映成趣,渾然一景。

除了九層石塔外,觀音寺內還生長著一棵古老的銀杏樹,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其實原來生長著兩棵銀杏樹,因五十年代建學校,其中一棵被砍伐,另一棵得以保留。如今的這棵銀杏樹胸圍達4.4米,樹幹剛勁挺直,高近20米,冠圍近70米,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儘管冬日銀杏葉已落盡,但不難從趙新貴的描述中想像出秋日銀杏金黃燦爛的美景。

韓莊村觀音寺的老銀杏樹。

韓莊村觀音寺的老銀杏樹。

在寺院內名為金剛殿的殿宇前,一棵參天柏樹吸引了眾人注意。「上次來的時候,這棵古柏還是傘狀,如今已經長出了分枝。」作為在外創業的當地青年,韓莊村村民趙海峰難得回來一次,看到變了模樣的柏樹,不禁仔細觀賞起來。據說在大雄寶殿門外的左邊原有一棵更古老的柏樹,樹幹要四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樹冠遮天蔽日。現在古柏已不復存在,當年的小柏樹已成為院內最古老的柏樹了。」趙海峰所說的小柏樹,正是位於金剛殿前的柏樹。據趙海峰介紹,柏樹大約種植於明朝末年,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曾經最小的柏樹如今已枝如虯龍狀,巍峨挺拔,樹冠鬱鬱蔥蔥,成為寺廟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觀音寺內的古柏。

找準脫貧路

離開觀音寺,記者又折返韓莊村。「聽家裡老人講,我還沒出生的時候,李家公社福山中學學生在這裡分兩次挖出大宗銅錢,計750多斤,幣面有宋代熙寧、宣和年號。」路過村西的一片荒地時,趙海峰對故鄉的記憶又浮現於腦海。「擱在從前,上山下山沒有這麼方便。現在順著水泥路走就行。」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由於地處山區,曾經的韓莊村交通閉塞,各種設施相對落後。植樹造林、改灘墊地、鋪路架橋、打井修渠……為了改變韓莊村村民生活、村容村貌,趙新貴可謂下足了心思。「201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3800元,其中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只有2300元。2016年,我們235戶村民中,有142戶是貧困戶。」趙新貴向記者描述了韓莊村從前的景象:「住著低矮狹小的草房,村裡只有兩口吃水井,小推車是村民主要運輸工具。」

12月15日,趙新貴向記者介紹韓莊樓的歷史。

2015年7月,博山區市政園林局與韓莊村建立扶貧幫扶關係。在原先金銀花種植的基礎上,韓莊村將金銀花種植基地改建為園林種植基地。一棵棵脫貧苗木栽培下去,苗木「聯姻」,讓韓莊村看到了脫貧希望。

而隨著村內集體經濟的發展,村容村貌也發生了改善。2015年,韓莊村在村南修建車庫8間,村前廣場擴建為遊樂場,安裝各種健身器材,成為人們茶餘飯後休閒娛樂的好去處。2017年,村外村內共安裝太陽能路燈40餘盞。每到夜晚,韓莊村成為寂靜深山中的「不夜城」。為方村民飲水,2015年,韓莊村修建北臺蓄水池3個,新打兩眼深井,供全村人飲水,並作灌溉良田之用,村民不再飲用水庫水。2016年,村北又打一眼深井,供飲水與灌溉之用。

「從村口這條路再走2公裡,在南面那座山後頭,原來有20多戶人家。1986年的時候,村民上下山都要走羊腸小道。如果有人生病起不來床,還需要幾個人用椅子抬下來。」趙新貴告訴記者,如今20多戶人家都搬到了韓莊村村內居住,以前的羊腸小道也不復存在。「路都已經修了,但原來這些人家居住的石頭房還都荒廢著。」對於這些寶貴的村居舊址,趙新貴產生了將其打造為民宿的想法。「遠離村居,水質優良,環境非常幽靜。前陣子僅僅從青島來考察的投資商就有三家,具體如何利用這片土地,還待商榷。」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曉明 王兵 高陽

相關焦點

  • 山東淄博唯一的一處觀音寺,藏在深山之中,真是佛門清淨之地
    位於臨淄區齊國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館」之稱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48處重點遺址;周村區為百年商埠重鎮,素有「金周村」「旱碼頭」之譽;淄川區有《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故居以及峨莊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可以說淄博的文化旅遊類資源非常豐富。而在這中間位於博山區一座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坐落著淄博市唯一的一所觀音寺,當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 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全力打造森林文化小鎮
    今年,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全力推進全域旅遊、新舊動能轉換、生態建設、民生幸福、組織建設、從嚴治黨等工作,爭創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示範鎮,打造高層次森林文化小鎮。在發展標準上高位起步,切實抓好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的高起點編制完善,著力建設生態農業地標小鎮和新六產融合休閒小鎮,突出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特色優勢,彰顯山水和鄉土特點。
  • 江西古村有明清時期的建築群,有棵古銀杏500多年,地處贛州深山
    有古建築的地方就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古村、古建築相對而言都已變得非常稀有罕見。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甚至是陌生的,不了解的。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下轄十八個縣市區是江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由於贛州多山林且面積廣大所以存在的古村落就顯得非常稀少了。
  • 隱藏在北京深山中的古寺,滿滿的「玄幻風」,歷史悠久卻鮮為人知
    北京除了故宮之外,還有諸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祭天神廟天壇、頤和園和圓明園以及八達嶺長城等名勝古蹟,除了這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外,北京有一座隱藏在深山中的古寺也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這座古寺充滿了「玄幻風」,雖歷史悠久卻鮮為人知。
  • 河南一座小小古村卻是古樹王國,長滿名貴古樹,千年紫藤有名
    河南新縣深山裡的一個小村莊,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小村莊,被稱為「中原古樹王國」,村子裡到處都生長著名貴的古樹,多達一百多棵,其價值不可估量,其中,千年樹齡的紫藤樹最為有名。韓山村位於新縣香山湖上遊的高山上,宋末元初就有韓氏族定居,現在的古民居有110戶,村外散布著古村,村子裡的古樹,都是長年累月長大的,形成了一種古樹文化,走進韓山村,自然就能感受到,這裡古樹參天,無論從生態上還是從自然上,都給人一種進入原始森林的感覺。
  • 河南一座小小古村卻是古樹王國,長滿名貴古樹,千年紫藤最有名
    河南新縣的深山裡,有一座小小的古村落,已有800年歷史。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座小小的古村落,被譽為「中原古樹王國」,村子四處都長滿了名貴的古樹,有一百多株呢,價值不可估量,其中有一株千年的紫藤樹最為有名。
  • 原來和平林寨古村還是被譽為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和平林寨古村河源林寨古村被譽為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尤以中國最大的四角樓建築群著名,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湛,文化底蘊之厚重,這在全國實屬罕見。林寨村民興建起頗具規模的古民居群,為典型客家風格的方圍屋,每座佔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樓,高達8至10米,主體建築為三進院落廳堂式布局。
  • 三門峽深山裡的古村,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100元可以吃住一天
    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鎮依舊散落其間,別有久遠故事和美好風景。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趙溝古村,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流連忘返。趙溝古村位於三門峽澠池縣的深山裡村中古建民居依山而建,村內的石巷、石板路交錯縱橫,石屋、石牆錯落有致,猶如走進一座"石頭迷宮",因此又有「中原石頭城,深山小迷宮」之說。
  • 探村安徽銅陵|龍潭肖古村,深山徽派人家,圍潭靜美而居
    位於銅陵縣鐘鳴鎮金廊,一個藏匿深山、風景秀麗、民風純樸的古樸村落。古村落的時光尤其悠緩,每一次都若如初見。這裡吸引了浙江衛視《漂亮的房子》和吳彥祖、趙薇等明星來此村落改造鄉間民居,因此也名聲更加日盛。這裡建村約500年,由於地處深山,古村落風貌獨特,保存較為完整。徽派民居,靜靜圍繞著龍潭,依山而建,有著別樣秀麗的景致。作為銅陵市最偏遠的山村,也是該市為數不多、最值得保護的古村落之一。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整個村落朝南河而建,徽派風格。
  • 淄博市博山區有哪些值得去的農家樂
    淄博市博山區環境優美、歷史底蘊豐厚,美食也不計其數,在博山不去過當地特色的農家樂也算是一種遺憾,在博山有哪些值得去的農家樂呢,小編先推薦兩個。樂疃農家樂
  • 北京周邊,️藏在深山中的古寺
    北京周邊 | ️藏在深山中的玄幻古寺!超壯觀!玄幻風‼️超小眾900年古寺️藏身帝都深山中寺廟或是教堂,一直都是旅行「景點」中最獨特的存在。這座佛家禪寺,始建於遼代,是一座擁有900多年歷史的古寺。深藏在北京門頭溝郊區的深山中,周遭林木繁盛,鳥語嚶嚶;院內清靜雅致,梵音繞梁……這裡古樹參天,環境秀麗,很多設計顯得異常獨特,即使並非佛門中人,我也覺得此處很有觀賞意義。
  • 浙江建德這個古村驚豔了世界,村內風景宛如一幅水墨畫
    相比於一到節假日就擠滿人的景點,遠在深山的古村落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淳樸的民風、清幽的景色,使人們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你不必為了一件紀念品討價還價,也不用為了沒照到完美的照片而愁眉苦臉。湯姆輝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浙江杭州建德的新葉古村。這是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村落。
  • 廣東最美古村落 —林寨古村
    是客家歷史文化古村。          林寨鎮悠悠二千多年歷史淵源和客家文化底蘊,古鎮有奇石異水,高橋長亭,宗祠書塾、古寺古廟、金匾楹聯,遺存著古井、古巷、古牆、古道、古寺、古亭、古橋、古樹等獨特的「老八古」,河卵石鋪就的村道,如撒開的網將各個村落緊緊聯接、星羅棋布的四角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構成了古鎮獨特的風景。
  • 貴陽這座城市的往事,都藏在這些古與韻裡
    古寺圖源:張俊先生寺廟,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貴陽多寺廟,耳熟能詳的有黔靈山弘福寺、黔明古寺、清鎮巢鳳寺、青巖古鎮迎祥寺、大興國寺等等。弘福寺是十方叢林,為貴州首剎。於1672年由赤松和尚開創。古村說到貴陽的古韻,那些靜立在貴陽不同地方的古村絕對有話要說。這些村落大多遠離城市中心,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鎮山村,至今尚存有古建屯牆、廟宇等歷史遺蹟;深山峽谷的黃連村裡,至今還保留著當年抗日時的抗戰遺蹟。
  • 浙江遂昌縣:「森林醫生」進文化古村訪古樹名木
    文化古村的古樹中國園林網8月19日消息:為踐行「除害、敬業、厚德、求是」的啄木鳥精神,遂昌縣積極開展「百名森林醫生進千村」活動。8月11日,遂昌縣森防站聯合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總站、石練林業工作站來到文化古村石練鎮淤溪村,為文化古村的古樹名木保護建言獻策。淤溪村是省級中心村,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崑曲十番和班春勸農兩項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村口的古樟樹和古榧樹更是村莊的重要標誌。目前村裡施工建設項目較多,如何在村莊建設過程中更好的保護古樹名木,需要林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指導。
  • 博山區池上鎮:培訓+觀摩 深化警務助理工作
    6月1日上午,博山區池上鎮黨委政府在池上鎮政府會議室召開池上鎮警務助理培訓工作會,池上鎮44個村警務助理參加培訓。會上,鎮黨委副書記趙亮代表池上鎮黨委政府作動員講話,對深化警務助理工作進行了強調,博山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民警對警務助理工作任務、職責、方法、紀律要求等進行了全面培訓,池上派出所負責人主持會議並對近期相關任務進行了部署,結合當前形勢和信息化迅速發展的特點,在原來試點村警務助理微信工作群的基礎上,全鎮44個村警務助理全部加入微信群,社區民警通過微信發布日常工作部署、預警提示,警務助理匯報信息及工作通過微信發布
  • 東莞微旅遊|探秘古村古寺 難忘舌尖味道
    這期我們邀請廣東省明星導遊賴忠良,繼續帶領大家感受石排豐富的旅遊資源:石排塘尾古村落——雲崗古寺。古村探秘嘆建築精妙了解嶺南古村,不可錯過嶺南建築「活化石」之稱的石排塘尾古村落。 悠長的石巷,麻石小路,淙淙的溪水,以及古老的活水井,這座有著800年歷史的古村,因其完整的古村風光、典型的嶺南建築文化特色,在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九古風華,平樂古鎮: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
    一湧而上的「古鎮」差不多是遍地開花,其中不乏真「古」,但假「古」與「贗」品確實減低了人們求古的欲望,更有抬高門檻、滿街全是充滿現代商品的商業街也來充數。而真古反而保持沉默,就像一位高壽的智者,自樂自古,把歲月的滄桑平靜地展現給精於樂古的遊客。
  • 棠溪村:四明山深處的千年古村
    圖為棠溪古村一角。(黃程攝)  炎熱的夏季,四明山深處成了避暑勝地。群山環抱之中,藏著一個千年古村落棠溪村。從餘姚城區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盤山而上,需要近兩個小時的車程。所幸一路草木蒼翠、流水潺潺,行駛在優美的深山景色之中,並不會感覺疲倦。  據《棠溪宗羲》記載,深藏山中的棠溪始建於北宋年間,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 揭秘藏匿在梅州的七大古村落
    隱藏在梅州的最美古村落到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解鎖這些神秘古村吧↓↓↓↓玉水村玉水村位於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裡曾是粵東和江西商品流通運輸的必經之地這裡民風淳樸、古樹參天存有大量數百年歷史的古民居以及鹽商古道、古驛站等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態客家古村落玉水村最具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