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中國城vs.青島臺灣城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臺北路、高雄路,不在寶島是在大陸;北平路、南京路,不在大陸卻在臺灣。倘若不小心誤闖行走這些區域,頓時會讓人忘了身在何處。

   臺北、臺南、嘉義、高雄等城市,多以大陸省分和城市命名街道。以臺北為例,用縱貫的中山路、橫貫的忠孝路,將臺北分出上下左右四大區塊。右上角為大陸東北省分,有吉林路、遼寧路、長春路、四平街;右下則是東南城市,街道名有杭州路、紹興路、溫州街、廈門街;左上換成是大陸西北,有敦煌路、酒泉街、蘭州街、哈密街;左下角還可找到西南的城市,如康定路、成都路、貴陽路、柳州街等。

   看在這些的臺北市路名,儼然是幅大陸版圖的縮影,彷佛是座「中國城」,走到那,都是「踏」著大陸土地。民間甚至傳言,這樣命名,是當年的統治者蔣中正,要安撫內心失去的萬裡江山,也是要提醒後人,日後隨時要準備反攻大陸。

   這些路命名已經70年,反而開放陸客來臺觀光,讓這群觀光客,感到十分親切和窩心,只要知曉大陸各省城市的地理位置,就不用怕迷路,默默中帶著熟悉,就輕易行走臺北。

   如今,在天津、武漢、青島等城市,也很多是以臺灣各地作為道路的名稱,例如臺北路、雲林街、高雄路等等。以山東青島市來說,把臺灣的縣市全都變成路名,臺南路、彰化路、臺北路、花蓮路、基隆路、臺灣路、高雄路和嘉義路等,紛紛出現在青島街頭。

   青島市宛如是座「臺灣城」,不管是真是假,有趣的是,如此的街道名,卻讓經常行走兩岸的人,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時空錯置,也讓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走錯地方的感覺。

 

【旺報(陳彥佑/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青島遇見臺北 美食風暴席捲啤酒城
    本次啤酒節專門設立了臺北演藝館,這些商家全部來自於寶島臺灣,其烹飪的臺灣美食在當地享有盛譽,此次首次參加青島國際啤酒節,就颳起了一場臺灣美食的旋風。    啤酒節迎臺灣美食    一走進臺北演藝館,就被撲鼻而來的進益貢丸的香味所吸引。「這都是從新竹運來的新鮮健康豬肉!」在新竹進益貢丸的展臺前,工作人員一邊煮著貢丸,一邊向記者介紹。
  • 臺北國際健康主義「旭陽臺北城」登陸重慶
    亞力山大國際健康會所即將首登重慶,4月中即將入駐西永核心商圈旭陽臺北城。目前旭陽臺北城預計3月底加推全通氣公寓,套內27-41㎡,3梯12戶,總價18萬起,首付僅3.8萬起。其中27㎡佔60%,27㎡為單間配套和39㎡為一房。首付3.8萬,小投資,大回報。
  • 當青島遇見臺北 臺灣美食風暴席捲啤酒節(圖)
    「沒想到參加啤酒節的遊客如此喜愛臺灣美食,昨天晚上我們的蚵仔煎更是在九點半就都賣光了,而臺灣牛排、貢丸等也是遊客所喜愛的食品。」來自臺灣的商家賴女士高興地表示。本次啤酒節專門設立了臺北演藝館,這些商家全部來自於寶島臺灣,其烹飪的臺灣美食在當地享有盛譽,此次首次參加青島國際啤酒節,就颳起了一場臺灣美食的旋風。
  • 青島遇見臺北 探秘青島啤酒城內臺北演藝館
    聽說今年啤酒城內專門設了臺北演藝館,想吃地道的臺灣美食,喝地道的臺灣啤酒,不用去臺灣,來啤酒節就可以,於是就有了這次不平凡的探秘之旅。  走進香港東路啤酒城南門,向前約300米,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6號館南廣場前,由於地勢較高,遠遠望去,格外搶眼,青島與臺北兩大城市的代表性地標「五月的風」及101大樓雕塑,與斜跨在展館門頭醒目的「臺灣」二字相輝映,闡釋「青島遇見臺北」的主題。
  • 旭陽·臺北城推「成品商鋪」
    21日,由上海臺協連鎖工委會、重慶世貿中心及旭陽集團共同主辦的「臺灣連鎖品牌『聯合艦隊』入渝發展論壇暨臺北匯成立儀式」在旭陽臺北城銷售中心隆重舉行。  近幾年來,臺灣商家入駐內地進入了新時期。鑑於此,重慶世界貿易中心與旭陽地產共同攜手成立了「臺北匯」平臺。
  • 重慶旭陽臺北城:感受「無處不臺北」的味道
    9月1日上午,旭陽臺北城「一梯一戶」新產品發布會將在重慶大劇院舉行,屆時臺灣第一美女林志玲將助陣說明會,與大家共同鑑賞「一梯一戶」住宅新品。    作為旭陽臺北城的形象代言人,林志玲那句活色生香的廣告語「這樣的臺北,你也可以擁有!」,「旭陽臺北城———等你喲!」在重慶變得家喻戶曉。去年12月,林志玲在旭陽臺北城現場為該樓盤吆喝,引起上千粉絲和市民的追風。
  • 臺北城大飯店 下一站,臺北
    ,是很多人去臺灣旅行的第一站。「臺北城大飯店」ிღ位於臺北市重慶北路二段172號的臺北大飯店的建築其一至三層為古蹟保留,其原為臺灣鳳梨王葉金塗古宅,ღ著名的迪化街和寧夏夜市位於臺北城大飯店附近,為了解臺北的歷史和融入正常生活的最佳場所。
  • 先有大稻埕,後有臺北城,跟我一起走進臺北的故事
    人家常在說一府二鹿三艋胛,但是臺北城的歷史除了艋胛之外不得不提到【大稻埕】,大稻埕才是奠定臺北城繁華的前身。,例如江山樓、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永樂市場、建成圓環、寧夏夜市等【迪化街】迪化街初建時,原本是中國閩南各式各樣的建築,待市區改正,才逐漸改建為巴洛克式建築,這裡的一磚一瓦,一人一事幾乎都記載著臺北城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痕跡。
  • 臺北城文藝散步
    臺北城文藝散步   ~楔子~   每個地區都會有這樣一座城市,擁有閃閃發亮的都會生活,擁有最尖端的科技和時尚,擁有大量的未知、承載著大量的憧憬。即使人人都說冷漠,即使物價昂貴、生活不易,但總是能讓年輕人趨之若鶩。比如東京,比如紐約,比如上海,比如臺北。
  • 臺灣傳統建築之城郭
    硬山式   臺灣古時候的城市,只要縣城或府城以上的規模,可由政府興建城池,如果單只為防禦安全而建,則大多只是規模簡單的土城  目前臺灣尚可考據的古城池,有左營舊城、鳳山城、臺南府城、新竹城、宜蘭城、彰化城、嘉義城、恆春古城、臺北府城、澎湖城、臺中城、鬥六城、裡港城及屏東城。   在明末清初時的城牆有部分是用木柵竹籬或夯土而成,後來漸漸演變,改成夯土或磚石造的城,都建有相當正式的城門,大部分建有城門樓。城門為土石或磚結構,城樓本身為木石混用結構。
  • 旭陽臺北城打造原味臺北商業 未來發展或面臨挑戰
    該項目包括臺北城西門町步行街、臺北生活廣場,總體量109萬方,商業體量30萬方,集大型百貨、大型超市、3C賣場、國際時尚院線、頂級休閒會所、高端SPA、外商CLUB等業態於一體。   作為大學城中路的原味臺北商業,該項目在運營之前已然吸引了眾多臺灣知名品牌落戶,例如臺灣德安百貨、全家便利、臺灣名品城等,據了解,該項目90%以上品牌商業均從臺灣直接引進。
  • 中國10城入圍全球宜居100城
    中國10城入圍全球宜居100城【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英國《經濟學人》14日公布的2018年全球宜居城巿排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第一次打敗全球最宜居城市澳大利亞墨爾本榮登榜首,中國有10座城市進入前100名。
  • 部分暑假國慶,中國5城含稅1K往返東京!廉航300往返沙巴?上海1K馬航直飛!春節2K3日本多城暑期1K+臺灣
    暑期多城含稅1K6起往返臺灣昨天我們的助手小號,推送過這個消息,早上實測還有不少票,我們在主號給還不知道的同學再基於最新實測分析一下春秋日本站大促!慶祝 寧波和東京之間開始促銷!這樣的話只能借旅日同學的卡,或者只能曲線,在春秋中國主站或飛豬上預定了,價格會高一些暑期
  • 臺北城的文藝精神·感受臺灣藝術的魅力
    身邊的很多人起初去臺灣,都想要去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中走一走,找回曾經那個還是文藝青年的自己 ,除了影片中熟悉的地名,偌大的臺北城還有不少地方讓你直面文藝,一間店鋪或是一個公園,就足以讓你了解到這座城市的文藝精神 一、臺北簡介 早期的臺灣文藝電影,不知道俘虜了多少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
  • 臺灣風情:臺北,帶你去體驗繁華與滄桑之城
    臺北,是一座繁華之城,車水馬龍,行人如織。臺北是一座滄桑之城,古街老巷,舊事如煙。臺北是一個需要認真才能辦別細微差異的城市,臺口一個應該輕聲細語去敘說的城市。初到臺濾,仰空是那麼空曠,脈脈藍天,悠悠白雲,一眼望不到邊。
  • 臺北建城130年 迎駕金面媽祖重回清臺北府舊址祈福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4日,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站在臺北北城門,面向眾多信眾,率眾恭請金面媽祖入城。  當日,臺北建城130年、迎駕金面媽祖重回清臺北府舊址祈福盛大儀式於此啟動。  上午九時許,郝龍斌、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在人群簇擁中,走出臺北北城門,迎駕金面媽祖本尊。
  • 三港合一 青島建國際郵輪城
    在發展目標上,我市郵輪產業規劃將青島全力打造成為中國郵輪產業 「模式創新的先行區」、「高端服務的前沿區」和「產業升級的示範區」,最終實現將青島建設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 「中國北方郵輪中心」和「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的發展目標。2015年出入境郵輪達到80艘次,出入境郵輪遊客16萬人次以上;2020年出入境郵輪達到160艘次,出入境郵輪遊客32萬人次以上。
  • 倡今古對話 臺北市建城120周年紀念活動開幕
    中新社臺北四月七日電 慶祝臺北建城一百二十周年系列活動開跑。活動以「東西唱和,今古相連」為主題,將持續八個月。  臺北市長馬英九七日在中山堂廣場舉行的記者會上致辭,以前人沈葆禎、臺灣巡撫劉銘傳建城、開發的功跡期許臺北新舊並進、今古相連。  馬英九說,臺北建城一百二十年,對於人來說已是長壽。
  • 重慶將建「臺北城」 101大廈設計師操刀設計
    臺北世貿中心與重慶世貿中心17日籤署全面合作協議。按照協議,一座「旭陽臺北城」將於2015年在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落成,其商業項目將由曾主持設計臺北101大廈的李祖原操刀設計。  知名臺商、旭陽國際地產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志亮是該項目負責人。
  • 【消失的地標①】臺南「中國城」:紙醉金迷與魚龍混雜,見證臺灣那...
    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最新一期《新活水》雜誌上,刊出對紀錄片《紀念中國城》導演陳君典的訪談。對於臺南中國城這幢建築,他在訪談中說了一句話:李祖原設計的中國城,其實只在某些地方用中國元素做點綴,其他部分反而像是一個大型的住商混合區。而這座曾經引領上世紀80年代城市流行風潮的建築,3年前已被拆除。當時主導拆除的臺南市長,就是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