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作家魏強:在兒童文學路上虔誠求索

2020-12-21 環京津網

4月28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2020農家書屋重點圖書推薦目錄」,泗陽作家魏強的長篇兒童小說《童伴》入選 。

雖說《童伴》是魏強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但事實上,從2000年至今,他已在文學創作這條路上奮鬥了20年。多年來,他於各類報刊發表兒童文學作品數百篇,作品入選《小學生核心素養讀本》等多種出版物。曾獲「《微型小說選刊》年度讀者評刊優秀作品獎」「江蘇省『童話裡的世界』創作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獎項。作品入選多地小學生閱讀推薦書目。

與文學結緣

童年閱讀影響深遠

1981年,魏強出生在泗陽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父親愛好讀書,閒暇時常坐在院子裡一邊喝茶,一邊讀書。其父讀書時的從容和專注給魏強留下了深刻印象。父親學什麼都是一學就會,魏強認為那一定是因為父親讀書多。漸漸地,父親床前的書櫃也就成為魏強心目中神秘且神聖的地方。

上世紀八十年代,市面上適合兒童讀的書較少,能獲得一兩本連環畫實屬不易。偏偏魏強又極喜歡聽故事,愛纏著長輩講故事。長輩們所知道的故事是有限的,講完了便不再講。後來他們被魏強纏急了,便告訴他:「自己去讀書吧,書裡的故事多著哩。」就這樣給魏強播下了愛讀書的種子。

小學二年級,是魏強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其父母給他辦理了轉學。他進入城區一所小學讀書。在新學校裡,魏強發現不少同學的家裡藏書豐富,這個發現讓他欣喜若狂。他想盡一切方法將同學家裡的書借出來讀。從小學到初中,大量閱讀所帶來的效果顯現,魏強的各科成績都很好。

走上講臺,與學生同讀寫

2000年師範學校畢業後,魏強進入泗陽縣新袁鎮小學工作。初入教壇,由於經驗欠缺,魏強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這讓他非常著急。冷靜思考之後,魏強決定發揮自身的優勢,領著學生讀故事、編故事,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

2000年,全國少工委辦公室等單位發出《關於在全國少先隊員中開展「創新杯」競賽活動》。魏強和學生們共同策劃了一項讀寫實踐活動。活動結束後,需要用文字把整個活動過程記錄下來,寄給舉辦單位。最終,他們奪得了全國「創新杯」獎牌。孩子們非常高興。有的學生看了魏強寫的活動記錄很有趣,頗有些校園小說的味道。他們都說:「魏老師寫得真好!你應該寫一本書。」於是,魏強試著寫一些文章,踏上了寫作這條路。

此後,魏強在學校創辦了夢幻童年文學社。他多年如一日地引領學生讀書寫作,開展各類趣味讀寫活動。他和學生陸續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了作品。

機緣巧合,踏上文學創作路

2016年,新袁鎮小學邀請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伍劍來校講學。期間魏強與伍劍在讀寫方面深入交談,獲益良多。伍劍看過魏強的文章後,鼓勵他走兒童文學創作道路。他對魏強說:「寫兒童文學是關注未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在伍劍的鼓勵下,魏強創作了一些兒童短篇小說,很快在《故事大王》等雜誌上發表,深受小讀者喜愛。2018年,他創作了兩部兒童小說。其中《童伴》與江西美術出版社籤約,2019年4月出版。2019年8月,又出版了長篇兒童小說《雲渡桃雕》。

魏強說,兒童文學是真善美的文學。把快樂帶給孩子,把童年還給孩子,用純美引領孩子,用書香幫助少年兒童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每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的責任。他將在這條路上虔誠求索。

對話新銳

問:您個人最喜歡您的哪些作品?

魏強:相對而言我個人比較喜歡《鸕鷀的故事》《釣星星》等幾個短篇小說。對於已經出版的兩本書,個人感覺在《雲渡桃雕》這部作品上投入的精力比較多。當然,《童伴》是我的處女作,但對於我來說意義重大。我希望在今後的創作路上,讓自己的作品成為孩子們最好的童伴。

問:我看了《童伴》《雲渡桃雕》,發現裡面都有您童年的影子。好像作家們的作品都是如此。您怎麼看?

魏強:一個人永遠都走不出他的童年。在我的童年時期,物質相對匱乏,所以每逢趕集的時候,那些做糖人的、賣麥芽糖的、捏麵人的總是讓我新奇不已。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名桃雕藝人。一枚普通的桃核到了他的手中須臾間就變得有模有樣。我是從他口中才得知「雲渡」這個優美且陌生的地名。有很長一段時間,雲渡桃雕的傳說總是出現在我的夢裡。雲渡桃雕作為泗陽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弘揚和傳承,所以我寫一個少年學藝的故事,讓雲渡桃雕走進讀者的視野。其實更多的是想圓自己的一個夢——刻錄童年記憶,雕繪美好時光,同時給小讀者一種精神上的引領。

問:您一直在做閱讀引領工作,會改變很多孩子的人生吧?

魏強:確實能改變一些孩子。曾經有個孩子語文總是不及格,家長打算讓他讀完初中就學理髮。後來分到我的班級,他通過大量閱讀很快就提高了成績。現在他已經大學畢業,在一家中外合資的企業裡工作。

這個孩子前段時間見到我時還感嘆,要是早點遇到我,早幾年開始閱讀,也許能考上更好的大學。這樣的孩子很多,有些是通過閱讀進入了重點中學、大學,有些則是通過閱讀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有時候,我們也不必單純以考上大學來評判成功與否。一個缺少關愛的農村孩子,能夠通過閱讀去了解人生,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從而樹立理想和信心,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感到欣慰。

記者:關於近幾年的創作道路,您有什麼計劃嗎?

魏強:目前我正在創作一部幻想型的兒童小說,書名暫定為《小妖收容所》。至於寫這套書的目的,是希望能以一種新時期的親子關係給小讀者們帶來歡樂;以一系列離奇的故事激發小讀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將人與動物的和平相處等理念滲透在作品當中,希望得到孩子們的喜歡。

此外,我還想寫一些關於草編、工鼓鑼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技藝題材的小說,目前正在構思,留待今後創作。 衛茹

相關焦點

  • 兒童文學作家在孔學堂追憶童年趣事!王勇英分享創作路上的成長故事
    在孔學堂六藝學宮一間名為「詩」的講堂裡,廣西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王勇英正在給讀者們分享自己文學創作路上的成長故事。當天的講座中,來了很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王勇英給大家提到了自己小時候生活的村莊,村莊裡的物與人,那些苗嶺山寨、大地飛歌,那些童年趣事和玩伴,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兒童文學作家版稅收入領跑作家榜
    中國江蘇網4月17日訊 14日,第12屆作家榜主榜正式發布,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以4100萬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時隔8年重回中國作家榜榜首。在此前公布的各項分榜單中,唐家三少以1.3億元版稅收入登頂網絡作家榜,漫畫家貓小樂以630萬元版稅的成績領跑漫畫作家榜,資深財經作家吳曉波以600萬元版稅收入位列企業家作家榜榜首,高曉松憑藉《魚羊野史》等暢銷書拿下560萬元版稅收入,登頂明星作家榜頭名。  作為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是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不僅出版了故事版,還改編成漫畫作品。
  • 中外兒童文學代表作家及作品
    14、懷特—《夏洛的網》懷特,美國當代著名散文家、評論家、兒童文學作家, 以散文名世,「其文風冷峻清麗,辛辣幽默,自成一格」。他寫了三部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吹小號的天鸚》。這三部童話都被改編成了電影。
  • 專訪作家伍美珍:創作兒童文學應該有底線
    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上官雲)「為孩子們寫作品,就要考慮到他們的語言特點、閱讀習慣,對此,兒童文學作家本人就得有長期的積澱。」臨近六一兒童節,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在北京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剖析國內童書市場現狀,並分享創作經驗。她認為,創作兒童文學應有「底線」,「作家對自己要嚴格把關」。
  • 兒童文學作家:只要有心,遍地都可以是「童話」
    兒童文學作家:只要有心,遍地都可以是「童話」 2017-06-18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表示,無論我們身處繁華的大都市,還是閉塞的鄉下,只要留意、有心,遍地都可以是「童話」。  此次講座是深圳「全民寫作計劃」的落地活動之一,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提供資助。特別邀請了深圳福田作協主席秦錦屏、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陳詩哥、兒童文學作家安小橙,作為主講嘉賓。
  •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知識的缺乏導致不平等
    原標題: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   雖然不相信文學可以改變世界,但勒克萊齊奧還是希望可以在文學的作用下不再有戰爭,不再有餓死、受難的孩子,「我的這個希望非常虔誠,我也希望在座的年輕朋友可以不斷地閱讀,不斷地認知世界。」
  • 楊嘯:內蒙古兒童文學的領頭雁|文學|兒童文學|內蒙古|楊嘯|作家
    楊嘯先生從河北老家來到內蒙古,一直致力於兒童文學創作,用筆描繪一個個絢麗多姿的兒童世界,帶給孩子們無盡的歡樂……楊嘯是內蒙古文學界的老前輩,以兒童文學創作著稱,成就斐然。我們讀過他的許多小說、詩歌,也看過由其小說改編、他親自擔任編劇的電影《紅雨》。可以說,楊嘯的作品影響了幾代讀者。
  • 「作家小書房」推出系列兒童文學:以現實主義書寫中國童年
    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高凱)2020年,作家出版社「作家小書房」系列兒童文學叢書推出了富於地域特色、書寫中國大地多樣童年、踐行現實主義寫作的三部新書:曾在帕米爾高原支教的女作家畢然摹畫帕米爾塔吉克兒童群像的非虛構作品《雛鷹飛過帕米爾》、生活在青海格爾木的女作家唐明表現高原藏族孩子質樸心靈的小說《德吉的種子》,以及出生於遼寧葫蘆島的男作家張忠誠的「少年闖關東
  • 甘肅作家金吉泰童話作品入選《2019年中國兒童文學精選》
    由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孫建江和張潔主編的《2019年中國兒童文學精選•童話等卷——花婆婆的金盞菊》日前由希望出版社出版。我省作家金吉泰的童話《雀兒撲懷》入選。
  • 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樊發稼逝世,享年83歲
    樊發稼 中國作家網 圖澎湃新聞從知情人處獲悉,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原會長、顧問、名譽會長樊發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樊發稼還曾任中國作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澎湃新聞注意到,12月6日,中國作家網發布了樊發稼逝世的消息。
  • 農莊老闆竟寫兒童文學作品!佛山湧現出一批兒童文學作家,他們的...
    ,曾獲「新世紀優秀兒童文學徵文獎」,今年出版了新作《麵包仙子》……在前不久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佛山文學周期間,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佛山近年來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本土兒童文學作家,他們的作品屢獲嘉獎。  在這部被眾多文學評論家和作家聯袂推薦的兒童小說中,以打魚為生的「疍家人」的生活場景,離不開洪永爭的個人經歷,出生於陽江雙捷鎮的他,雖然不是疍家人,但從小熟悉疍家人的生活。「後來準備寫小說時,我還去走訪了三水、南海等地方疍家人的生活,上到船上和他們聊天。」洪永爭說。  洪永爭的另一個身份是南海大瀝的一名小學教師。
  • 朔州兒童文學作家郭萬新走進朔州市第四小學
    12月,是全民讀書月,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創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進一步挖掘朔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示朔州豐碩的文化成果,朔州市圖書館特邀本土兒童文學作家郭萬新走進朔州市第四小學,開展「倡導全民閱讀,弘揚本土文化」的專題講座。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作品專櫃,落戶江漢路新華書店
    楚天都市報4月20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葉飛)作為「書香江城——全民讀書月」系列活動之一,4月20日,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的作品專櫃,落戶江漢路新華書店。這是該書店首個著名作家作品專櫃。在活動現場,董宏猷就近期在武漢出版社出版的「長江的孩子」兒童文學名家名作系列分享心得。董宏猷回憶他第一次讀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場景,那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大片紅色的麥田,他看見每一粒麥穗都是一粒金色的火星,那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點燃的。後來那粒紅色的麥子在自己的心田播種,自此就一直在文學這塊麥田裡堅守。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做客崇明區圖書館「瀛洲大講堂」指導親子閱讀這...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做客崇明區圖書館「瀛洲大講堂」指導親子閱讀這件事......12月19日上午,崇明區圖書館「瀛洲大講壇」邀請兒童文學作家龐婕蕾來崇傳授關於親子閱讀的個人體會,並對親子閱讀活動做了專業的指導。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新作《奶牛阿姨》首發
    出版方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新作《奶牛阿姨》,12月26日下午在衛崗乳業90周年慶典上首發。這部作品用清新溫暖的擬人化筆觸,描繪了一群生長在牧場上的奶牛的幸福生活。祁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編審,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南京大學特聘教授。第四屆江蘇省『』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第二屆『』書香江蘇『』形象大使。擔任過曹文軒、周國平、畢淑敏、黃蓓佳、沈石溪、楊紅櫻、秦文君等著名作家重要作品的責任編輯。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薛濤攜30位小讀者開啟「童話之旅」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薛濤攜30位小讀者開啟「童話之旅」。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2月20日訊(記者 高忠業 通訊員 李聞)2月12日,正值農曆新年,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薛濤和來自北京三十位小讀者一起飛赴丹麥、德國,展開為期11天的童話之旅。
  • 會昌青年作家金朵兒獲「2018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近日,「2018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在京揭曉,會昌青年作家金朵兒的兒童文學作品《天井》榮獲「2018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會昌青年作家金朵兒 金朵兒,原名曾金花,為80後作家。
  • 「只要尚存一息,發稼會永遠心系兒童文學事業」 | 逝者
    他把前輩兒童文學家葉聖陶、冰心、陳伯吹、金近等視為榜樣,一心一意服務兒童,他多次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只要尚存一息,發稼會永遠心系兒童文學事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永遠上下求索,至死不渝!特刊發兒童文學作家蕭袤撰寫的《懷念樊發稼先生》,與之一併刊發的,還有此前刊載於《文學報》的評論家束沛德和作家孫衛衛撰寫的印象記,謹以此紀念可親可敬的樊先生。
  •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樊發稼去世,數學家獲龔古爾文學獎
    ▷知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原會長、顧問、名譽會長樊發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樊發稼自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大量文學著作,包括評論集《愛的文學》《兒童文學的春天》《樊發稼兒童文學評論選》《回眸與思考》,作品選集《蘭蘭歷險記——樊發稼兒童詩選》《樊發稼兒歌》《樊發稼寓言集》《樊發稼童話》《樊發稼幼兒詩歌選》等50餘種,在兒童文學界和寓言領域享有很高的聲望,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 兒童文學作家進西島漁村陪孩子們過六一
    人民網訊 6月1日,三亞市天涯區西島漁村,由兩位作家帶來的「耕讀少年」公益沙龍,不但給孩子們帶來了節日的歡樂,還在孩子們心裡「種下」了海洋環保的種子。 當天一大早,正上五年級的西島小朋友陳育雙,興奮地叫醒了弟弟陳育新,兩姐弟要去島上的海上書房過上一個快樂的兒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