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馬伯庸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熱播,電視劇劇情以及製作備受好評,與劇情、畫面相得益彰的唐風配樂更贏得不少網友點讚。其實,洛陽作為當時的東都,唐風樂曲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音樂,大家都愛聽。那時候洛陽人聽的音樂是啥旋律?近日,記者邀請為該劇多首配樂及歌曲作曲的新銳作曲人趙亮棋,帶您了解該劇裡的唐風配樂。
目前,由馬伯庸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熱播,電視劇劇情以及製作備受好評,與劇情、畫面相得益彰的唐風配樂更贏得不少網友點讚。其實,洛陽作為當時的東都,唐風樂曲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音樂,大家都愛聽。那時候洛陽人聽的音樂是啥旋律?近日,記者邀請為該劇多首配樂及歌曲作曲的新銳作曲人趙亮棋,帶您了解該劇裡的唐風配樂。
詩人李白作詞、現代音樂人作曲演唱,被網友稱讚「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風音樂」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代主管偵緝逮捕的「不良人」張小敬為戴罪立功,需要在十二時辰之內,與靖安司主腦李必共同偵破混入長安城的可疑人員,解救長安城的黎民百姓。
為再現巔峰時期唐朝社會的風土人情,馬伯庸選擇從百姓日常煙火中重構長安城。從該劇的第一集開始,大量的人物、場景介紹,將長安城風情民俗、百姓的煙火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一秒夢回長安。
該劇自6月27日開播後,一直備受讚譽,豆瓣評分持續穩定在8.6的高分。與以往眾多古裝劇不同,《長安十二時辰》開播以來,除劇中精緻的布景、人物服飾以及大唐糕點等,引發網友熱議和追捧,該劇中頗具「唐風古韻」的配樂和歌曲也贏得不少觀眾好評。
7月25日,該劇原聲大碟在QQ音樂和蝦米音樂同步發行。截至昨日,#李白包辦長安十二時辰作詞#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已達1.5億。
一邊是唐代的詩人李白作詞,另一邊是現代的音樂人作曲、演唱,合力完成的一首首歌曲讓網友直呼「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風音樂」。
音樂部分製作持續兩年多,一共設計了18條片尾曲
搜索QQ音樂中的《長安十二時辰》原聲大碟,記者發現,除《闋(què)勒霍多》,其餘大部分歌曲和配樂的作曲一欄中,顯示的名字都是趙亮棋。其中,包括備受網友好評的《清平樂》《短歌行》《長相思》《俠客行》等。
今年30歲的趙亮棋,是作曲界的一名新秀,此前曾與電視劇《九州海上牧雲記》部分配樂和歌曲的作曲。他說,擔任該劇音樂總監的,是中國知名音樂人劉小山,此次能與眾多優秀音樂「大咖」合作,自己受益良多。
趙亮棋介紹,為儘可能使該劇的配樂和歌曲,在風格、節奏等方面與劇情有較高的吻合度。整個音樂部分的製作時間持續了兩年多,基本是從劇本創作階段,音樂部分的製作就已開始同步進行。
該劇音樂部分製作有哪些難點?趙亮棋說,在古代與現代之間尋找「折中點」,既要有傳承也要有創新。在音樂的調式上追求歷史感,在旋律的創作上兼具可聽性,配樂和歌曲要保留唐代的時代感,還要能夠被現代人接受。
「《長安十二時辰》屬於古裝懸疑片,中間有很多激烈的打鬥場面。因此,配樂部分除了要保留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還要配合劇中緊張的氛圍,劇中的部分音樂採用『管弦樂+電子』『管弦樂+電聲樂團』等多種形式展現,力求與劇情相稱。」趙亮棋說。
趙亮棋坦言,劉老師(劉小山)對音樂水準要求非常高,這一點從網友們熱議的18條不同的片尾曲,就可以看出。每一條片尾曲,都是根據劇情發展「量身製作」的。
作曲時要有強烈的代入感,每個旋律都要反覆琢磨
趙亮棋說,唐代的音樂和樂器都是非常考究的,以該劇中複製的一把唐琵琶為例,唐琵琶在彈奏時表演者都要橫抱、並使用撥子撥動琴弦。唐琵琶有五弦和四弦之分,琴頸和形制也與現在的琵琶有所不同。因為在國內,唐琵琶保存至今的原件寥寥無幾,所以該劇在複製唐琵琶時,特意參考了日本正倉院中的唐琵琶原件,這把唐琵琶是當年遣唐使帶回日本的。
「正因如此,為該劇的配樂和歌曲作曲並非易事兒。加之是古詩詞,難度會更大,每段樂曲的旋律起伏都必須按詩文的斷句和讀音來安排和構思。李白的詩詞,大家很熟悉,作曲時要反覆推敲,有時一個旋律都要反覆琢磨。」趙亮棋說,作曲還要有強烈的代入感,大概是十二三集的一段音樂,要反映大唐盛世裡,社會上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生活在盛世的他們,有自己的無奈、不堪和掙扎。作曲時,就要認真揣摩他們的內心世界,創作的曲音曲調才能與劇情相符。有時想得太投入,配樂創作完,自己還會止不住地流淚。
老婆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來洛多次的他也是個「洛陽迷」
趙亮棋告訴記者,自己的老婆是個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因為她的緣故,自己對洛陽也有很深的感情。
「因為我和老婆都在西安音樂學院上學,所以畢業後我們一同留在西安發展。但我經常會陪老婆回洛陽,有時是短待幾天有時是長住一段。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厚重文化讓我著迷,龍門石窟、白馬寺等歷史古蹟,更讓我願意一再觀賞和琢磨。」趙亮棋說。
前不久,馬伯庸曾表示,在繼口碑大作《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被翻拍成網劇後,他的下一部網劇將聚焦中國的另一座古都——洛陽。
對此,趙亮棋說,此次參與《長安十二時辰》的音樂製作中,馬老師(馬伯庸)的文字功底令我佩服,相信他的新作也能被廣大讀者和觀眾喜愛。因為對洛陽這座古都的喜愛,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所在團隊也能參與《洛陽》的音樂製作。(洛報融媒記者 李雨璐 實習生 王方傑)
相關連結:洛陽十二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