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鄱陽湖體驗智慧觀鳥

2020-12-25 人民網

江西永修縣吳城鎮常湖池觀鳥點。吳城鎮官網

最近,江西省永修縣吳城候鳥小鎮迎來客流高峰。這座僅僅建成一年多的新景區,吸引遊客的不只有鄱陽湖候鳥,融入智慧科技元素的景區配套設施也給遊客們增添了不少樂趣。

「尊敬的遊客您好,我是您的智慧導遊小Y。下面將由我帶您一覽鄱湖之美、候鳥之美。」為了方便遊客遊玩,景區專門推出了這款智慧導遊,每一名遊客由大湖池入口進入景區之後,都可以在停車場、休息區等公共場所醒目位置看到智慧導遊二維碼標識,拿出手機掃一掃,智慧導遊將會全程陪伴遊客玩轉全國首個「中國候鳥小鎮」。

「每個觀鳥點可以看到哪些種類的候鳥,候鳥們如何遷徙,怎樣保護候鳥,它都會告訴我們,而且有全程的導航,玩累了還能提醒我們,去哪裡用餐休息,就像真導遊在身邊一樣,特別方便。」正在智慧導遊引導下遊覽候鳥小鎮的遊客駱洪十分滿意。

無論遊客是身處景區還是即將前往景區,都可以通過智慧導遊,了解吳城候鳥小鎮各方面情況,提前規劃觀鳥路線和遊玩計劃。

吳城候鳥小鎮現有大湖池、常湖池、朱市湖三處觀鳥點,每處觀鳥點都按照仿生學原理進行設計,分別為鳥巢、大樹和鳥蛋的造型,同時,觀鳥點還配備了多臺高倍望遠鏡,加上時刻陪伴遊客身邊的智慧導遊,極大增強了遊客旅遊的舒適度、體驗感、便捷性和自主性。

「我們的智慧導遊採用了VR全景導遊模式,根據遊客們的需要,提供各種觀鳥攻略,還涵蓋了吳城古鎮的內容,遊客們觀完鳥,可以在智慧導遊的帶領下,進入我們吳城古鎮,賞古鎮文化,品古鎮美食。」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運營主管陳靜齡介紹道。

今年國慶期間,吳城候鳥小鎮對遊客實行免費開放,融入智慧元素的觀鳥遊逐漸成為遊客長假旅遊的新寵。

相關焦點

  • 2012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帳篷觀鳥節隆重舉行
    12月8日至9日,由鄱陽縣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管委會主辦,中華戶外網、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旅遊開發公司共同承辦的,2012鄱陽湖國際溼地旅遊文化節暨溼地帳篷觀鳥節在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舉行。來自江蘇、浙江、廣東等全國各地的20多個戶外旅遊團體的五千名驢友參加了此次戶外活動的盛宴。
  • 江西永修:假期觀鳥正當時 智慧導遊陪暢遊
    這兩天,前來永修吳城候鳥小鎮觀鳥的遊客絡繹不絕,為了方便遊客遊玩,景區專門推出了這款智慧導遊,每一名遊客由大湖池入口進入景區之後,都可以在停車場,休息區等公共場所醒目位置看到智慧導遊二維碼標識,拿出手機掃一掃,智慧導遊將會全程陪伴遊客玩轉候鳥小鎮。
  • 江西永修:假期觀鳥正當時 智慧導遊陪暢遊
    這兩天,前來永修吳城候鳥小鎮觀鳥的遊客絡繹不絕,為了方便遊客遊玩,景區專門推出了這款智慧導遊,每一名遊客由大湖池入口進入景區之後,都可以在停車場,休息區等公共場所醒目位置看到智慧導遊二維碼標識,拿出手機掃一掃,智慧導遊將會全程陪伴遊客玩轉候鳥小鎮。
  • 觀鳥鄱陽湖,讓心與候鳥一起飛
    鷺鷥仿佛一排漁家生活中的詩行環鄱陽湖有不少觀鳥點,其中以吳城鎮最為有名。永修縣吳城鎮是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的中心,也是全國有名的觀鳥勝地。離開永修縣城,車窗外的風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變成了水鄉澤國,大片大片的淺灘草澤,有著草原般的廣袤,構成了一幅異常美麗的圖畫,移步換景,令人目不暇接,心胸陡然開闊。
  • 9萬隻候鳥將抵達鄱陽湖!13個觀鳥點初具規模,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進入11月後,來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會越來越多,12月6日至10日,江西省將舉行鄱陽湖國際觀鳥周。觀鳥周活動準備得怎樣了,大家怎樣觀鳥才不會驚擾到它們呢?目前,鄱陽湖保護區範圍內的候鳥約9萬隻,保護區工作人員加強了對湖區的保護和監測,確保候鳥到來後有良好的棲息環境。這次觀鳥周設有13個觀鳥點,屆時將會有國內外約30支隊伍進行國際觀鳥賽,九江市永修縣的大湖池、長湖池、朱市湖是鄱陽湖的主湖區,這些地方各設有一個觀鳥點,並以仿生態理念,設計了樹狀、鳥巢狀、鳥蛋狀的觀鳥亭。
  • 我的鄱陽湖帳篷節,觀鳥,篝火晚會,如詩如夢!
    我們吉安戶外群群主組織大家免門票去東鄱陽湖觀鳥,參加帳篷節,讓我這半個戶外人還是著實激動了下,觀鳥我比較喜歡,特別是在鄱陽湖這麼個美麗的地方觀看大型候鳥。花460元趕緊添置了帳篷,充氣床墊,保暖睡袋,我因為參加戶外活動露營不多,不像那些老驢,光一個睡袋就一千多,我基本上只是看風景而不是全身心戶外的那種。
  • 全國人大代表李秀香:在國家層面批准設立鄱陽湖國際觀鳥節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朱嘉明報導:「鄱陽湖是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靚麗、最為驕傲的名片之一,那裡具有全球突出普遍價值的候鳥資源和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像白鶴、白頭鶴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11種,小天鵝、白額雁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 鄱陽湖系列四:鄱陽湖,到底該怎麼去?
    而都昌縣多寶鄉的馬影湖位於鄱陽湖北部,是候鳥抵達鄱陽湖的第一站,眾多候鳥選擇在此棲息覓食。每年9月份就有候鳥陸續飛來,到了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馬影湖迎來遷徙高峰,最多可達30多萬隻候鳥,場面十分壯觀。
  • 鄱陽湖:越冬候鳥的生命湖
    葉學齡攝冬季的鄱陽湖,荻花飛舞,草洲遼闊,芳草萋萋。當樹葉慢慢變黃的時候,鄱陽湖的水位漸漸消退,此時,在遙遠的東北亞,數萬隻水鳥啟程,飛向鄱陽湖。11月底至次年2月底是鄱陽湖最佳觀鳥時期。11月20日,「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鄱陽湖」全媒體採訪行動在南昌啟程。
  • 第二屆中國都昌鄱陽湖候鳥全國攝影大展即將開幕,觀鳥、拍鳥攻略全...
    都昌擁有鄱陽湖水域面積的三分之一,具備典型、完整的內陸湖沼溼地生態系統,是江西省湖泊溼地面積最大的縣份。得天獨厚的湖泊溼地資源,造就了都昌縣成為東北亞遷徙水鳥的重要越冬中繼站,有候鳥天堂的美譽。每到秋冬季節,鄱陽湖都昌自然保護區萬鳥翔集,漁舟唱晚,呈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
  • 鄱陽湖今年觀測到兩個新鳥種
    本報記者 果叮咚 本報通訊員 劉芳菁  鄱陽湖是亞洲最大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在此越冬的鳥類數量近70萬隻,目前正值鄱陽湖最佳觀鳥期,已觀測到近60萬隻候鳥抵達鄱陽湖。根據今年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監測,目前,除往年常觀測到的鳥種外,鄱陽湖溼地地區還新發現了兩種越冬候鳥,分別是白頰黑雁和家麻雀。
  • 打造鄱陽湖國家戰略的亮眼新名片——南昌高新區白鶴小鎮概念規劃
    規劃明確三大戰略定位:國際知名的白鶴保護與科研交流基地——白鶴守望地鄱湖區域知青文化與觀鳥體驗目的地——知青原野鄉地區性科創智慧與田園旅居示範樣板——田園科創谷為此我們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理念,提出「修復生態體系,守望白鶴家園;喚醒水脈記憶,演繹人水共生;串聯綠道網絡,構建低擾交通;點亮白鶴品牌,促進文旅交融;豐富多重體驗,描繪和諧畫卷;活化資源遺存,傳承營建智慧」六大策略,以「生態、人居」兩大方面為重點,結合完善的配套支撐體系,打造集觀鳥體驗、溼地科教、文化感知、智慧農業於一體極具特色的國際觀鳥旅居休閒小鎮。
  • 鄱陽湖旅遊攻略——花海和大草原,鄱陽湖最美的季節到了!
    其實這一次去江西旅行一周,主要想去廬山和婺源,鄱陽湖並不在行程之內。可誰知鄱陽湖位置實在太好了,正處在婺源、景德鎮、廬山、三清山之間,真是想避開都不行。於是就順路去看看,沒想到,這一個「順路」,贊到不行!
  • 秋天到了觀鳥季來臨--四川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秋天到了觀鳥季來臨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秋天的到來,候鳥的遷徙,讓近年逐漸興起的觀鳥活動開始進入一年中的高潮。伴隨自遙遠北方飛來的第一批候鳥,愛鳥者前往溼地保護區觀鳥。中秋已過,代表著觀鳥季的正式來臨。在國慶節長假期間,相對於其他人滿為患的名勝,候鳥喜歡的溼地更顯安靜而有趣,不妨選擇一趟走出廣東省的觀鳥之旅。
  • 這時候鄱陽湖最值得去,你知道為什麼麼?
    鄱陽湖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溼地面積達50萬公頃,是唯一進入「世界生命湖泊網」的中國湖泊。它是世界聞名的候鳥遷徙越冬地,每年冬天大約有60-70萬隻候鳥來此越冬棲息。初冬的鄱陽,蘆荻飛舞、灘涂顯露、層林盡染,又到了觀鳥的最佳時節。
  • 遊記:鄱陽湖畔景色清新寧靜美好
    鄱陽湖溼地公園是世界六大溼地之一,是亞洲溼地面積最大的囯家溼地公園,最奇特和珍貴的是世界上很多的溼地候鳥在此過冬,一到冬天有3千多隻佔世界98%的白鶴與天鵝、大雁等候鳥總共有數十萬隻都匯集於此,堪稱世界奇觀;英囯菲利普親王看後稱其為「中囯的第二長城」。
  • 鄱陽湖生態畫卷:候鳥齊飛 千鶴共舞
    2020年11月17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活動走進吳城,一副「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鄱陽湖生態畫卷在記者面前徐徐展開。據江西官方統計,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候鳥種類達310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0餘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4種。其中,越冬的白鶴、白鸛群體佔全球總數98%。
  • 全球白鶴「戀」上鄱陽湖
    每年飛抵鄱陽湖湖區越冬的白鶴數量,佔全球的98%。至11月25日,陸續飛抵鄱陽湖核心湖區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的白鶴數量,已超過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的半數。一隻白鶴俯衝下來覓食。兩隻白鶴引吭高歌。美麗的鄱陽湖就是越冬候鳥的天堂。年初栽種的蓮藕,成為白鶴越冬的美食。護鳥志願者將蘆葦移植到保護區內。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成為候鳥越冬的理想家園。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鄱陽湖拍攝白鶴。
  • 江西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從春天到冬天,從西伯利亞到我國的東北再到江西鄱陽湖,這是越冬候鳥的遷徙路線。這看似常規的路線,對於候鳥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們需要飛躍千山萬水,只為一個生命的承諾。9月24日13:45,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11隻越冬大雁(豆雁)抵達湖區,與此前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會面。這是今秋以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
  • 5G技術挺進鄱陽湖盲區智慧護鳥禁漁
    冬季的鄱陽湖,萬鳥翔集,鶴舞雁鳴。與此同時,南昌、九江、上饒3個設區市及沿湖14個縣(市、區)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溼地保護專項整治行動。該行動涉及公安、林業、農業、水利、環保及交通等眾多職能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