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農場創始人程存旺
在北京順義柳莊戶村,有個行業知名的農場,叫做分享收穫農場。
這個農場面積不大,約有300多畝,卻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寫入可持續農業案例集;農場主夫婦都是人民大學博士出身,從小在城市長大,卻心甘情願當起了「農民」;他們每年培養近200位新農人,就連姚晨等明星也帶娃到這裡體驗耕種;他們的事跡被時任副總理的汪洋知曉,專門請進國務院做專題匯報;農業農村部、海內外相關高校科研機構更是紛至沓來,進行調研考察。
然而,這樣諸多頭戴光環的農場,看上去卻並沒有那麼光鮮亮麗、高大上,更顯得有些不起眼。
這是為什麼呢?帶著絲絲疑惑,我們一邊在田間地頭參觀,一邊進行深入溝通探討。
把農業作為改變世界的入口
▼
「你好!歡迎來到分享收穫農場。」一身戶外休閒裝,古銅色的臉龐上,架著一副太陽鏡,初識好農場創始人程存旺,怎麼也跟資料裡介紹的人大博士掛不上鉤。「走!我們先去看看農場,品嘗一下新鮮的蔬菜。」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農場觀光之旅……
「做農業跟做投資不一樣。你不能盯著資產負債表,而要看現金流量表,能做到營收持平就不錯。」程存旺說,做有機農業真的很難,要想清楚為什麼要做農業,你選擇的是一種田園生活方式,而不是掙大錢。心態對了,才更能堅持做下去。
程存旺出生在福建武夷山下的一個城市,並不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但是,他的親戚都在鄉下,於是每個寒暑假都要到農村生活。就像魯迅擁有鄉下快樂童年一樣,這個愛笑的陽光男孩也愛上了鄉村的自由自在、陽光空氣和綠意盎然。
大學時候,溫鐵軍老師經常組織學生到鄉下調研,給孩子們做支教活動,程存旺積極參加。研究生期間,他又選擇把「農村的環保和農業、食品安全問題」作為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問題現狀殘酷,理論方法眾說紛紜,但究竟應該怎麼解決?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投筆從農,探尋一條理想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上,他並不孤獨。因為他的妻子石嫣博士,也曾表達過自己從事CSA的「初心」——做農民和農業是從自己開始改變世界的一個入口。
於是,一座園子、兩條狗,程存旺夫婦帶著孩子就這樣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如今,分享收穫有150畝蔬菜種植基地和230畝果樹基地,基地裡實現了生態循環:農場裡有莊稼、有果蔬、有雞鴨、有牛羊……牛羊吃掉了雜草,糞便變成了有機肥,麻雀、雞鴨吃掉了蟲子,所以,果蔬能夠在這裡茁壯成長。
「我們的青菜有很多蟲眼,其實這樣的葉子最有營養,因為青菜在自我療傷時會產生多酚類物質,防治葉子腐敗。」程總開始糾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性誤區。
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
園區的大棚看起來和普通百姓家的並沒有什麼區別,於是筆者問道:怎麼不用自動化管理,可以控溫控水的那種啊。程總就說,需要考慮成本啊。一個大棚一般是6年折損,越是智能化的大棚,成本越高,越可能會虧損。
「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控制好投入產出比,這是所有創業者活下來的首要原則。」程總說,都說農業難做,難就難在沒有硬資產。地是租的,果樹不能算資產,投資者拿什麼去貸款?所以,做農業一定要開源節流。
有機農業的成本包括土地、設施、生產資料(肥料、種子、藥物等)、人工、市場推廣、認證檢測成本、銷售成本、客戶服務成本、資金成本等。可以說處處都要花錢!
拿地是第一關,設施投入是第二關。程總說,當年大包幹並沒有在順義完全推行,順義大平原地帶,還是比較適合集體化作業。產權清晰,直接和村集體租地,還是很便捷的,可以降低成本。而設施這塊,自然也不要追求高大上,經濟適用就可。
分享收穫農場實地拍攝
解決了拿地生產問題,接下來要創的關是什麼呢?
「市場上真正的有機食品還是很少的。因為有機農業的門檻挺高,但更因為有機農業會經常考驗創始人的良知。」程總說,做有機農業,技術不是問題,信任是問題。
有機食品在種植過程中是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的,採用的是物理除蟲方法,絕對不能使用殺蟲藥。但是真正在疫病來臨時,面臨當年或當季絕收時,用藥還是不用,這絕對是考驗經營者良知的,用了其實也看不出來,吃不出來,查不出來。
那麼,怎樣讓消費者信任你的產品就是「有機產品」呢?
「最主要的是眼見為實,做好科普工作。」程總總結說,目前,分享收穫農場通過線上科普、社群運營,結合線下各類活動,已經和消費者建立了很好的信任關係。同時,CSA模式(社區支持農業)能夠幫助農場主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比如某個蔬菜遭災無法配送了怎麼辦?
「由於CSA模式倡導『風險共擔』精神,更夠讓消費者與農場之間可以在同一個角度看待問題,這樣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糾紛和誤解。」程總解釋道,2017年農場組建了消費者核心小組,針對核心成員的具體情況和需求建立各類交流項目,比如食育教育、會員答疑、法務等。此外,在管理和財務上也會對核心小組儘量透明。這種模式特別有助於同理心的建立。「消費者看到這些數據和現狀後,會認同農場的發展理念。」
三連跳,從從業者變為引領者
▼
自2008年開辦農場,到2014年好農場app上線,再到2019年為保利雲上西棠、青島陽光綠洲、成都郫筒鎮田園農旅小鎮、寧波濱海華僑城四個項目的農旅板塊,提供包括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在內的全流程服務,程存旺在十多年時間裡完成三連跳。
如今,程存旺已經從有機農業農場主,變為網際網路公司CEO,再到農旅項目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程總說:「目前,好農場在全國有4個生產型農場和4個田園綜合體。四個農場分別在北京、合肥、西安、三亞,四個綜合體分別為保利雲上西棠、青島陽光綠洲、成都郫筒鎮田園農旅小鎮、寧波濱海華僑城。」
「誠食有機田園綜合體」籤約現場
保利雲上西棠大地課堂
郫都區田園綜合體項目現場匯報
寧波濱海華僑城現場考察
程總還介紹到,好農場app現在已經被小程序替代,主要通過B2B2C模式為農場提供平臺化服務,連結全國健康食物社群,促進老社群的發展和新社群的誕生,共享健康食物消費市場。
會員可以通過小程序了解來自全國好農場聯盟的有機食材,查看數量和價格及商品詳情,可以進行下單、查閱帳戶信息和歷史記錄。同時,也為CSA農場提供包括市場推廣、會員招募、會員管理、生產管理、追溯系統、田間記錄系統等全方位網際網路服務。
2019年,好農場旗下的英傑農場藉助CSA平臺分銷,20天內賣掉了3萬斤櫻桃,前前後後對接了55個平臺,15個平臺銷售過萬,其中大部分來自CSA網絡。在這個案例下,社會生態農業CSA聯盟開始在全國推進兩級CSA網絡建設,截止目前,已經在陝西、北京、雲南、廣東、福建、安徽、寧夏、河南、山東、四川、河北、福建、江蘇、湖南、山西十五個省份建立合作社。
對標已經發展三十年的韓國韓莎林合作社,程存旺坦言:未來的路還很遠。他說:「目前,好農場正打算成立一個社會生態農業互助協會,打造一個真正的農場主社群。實際上,CSA聯盟已經舉辦了十一屆社會生態農業CSA大會,每月一次的新農人培訓也在如期舉辦,這些工作都在為農業互助協會的誕生打下基礎。」
十一屆社會生態農業CSA大會現場
新農人培訓
經過十多年實踐摸索,程存旺和妻子石嫣已經成功探索出了田園綜合體穩步發展的路子,實現了盈利。
2019年2月
好農場與青島農高區管委會籤署投資協議,確定雙方將在青島西海岸的山東省級農業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誠食有機田園綜合體」。
2019年3月
好農場圓滿完成郫都區田園綜合體項目政府匯報。
2019年8月
好農場協力打造寧波濱海華僑城陽光海岸。
2019年9月
好農場參與山東省鄉村振興產業聯盟成立大會。
2020年1月
好農場與百閱旅遊共同成立松鼠農業,正式成為保利雲上西棠的運營者。
2020年5月
好農場與福建南平市建陽區回龍鄉政府籤署產業規劃合作協議。
星星之火已經點亮,好農場可以為田園綜合體項目定製打造有機農業產業,並與投資人合作開發農旅綜合體。憑藉這一運營能力,吸引來眾多地產商和政府前來合作,也吸引來一批農旅企業前來學習考察。
未來已來,以一顆波瀾不驚的心來應對所有挑戰,預測未來不如創造未來!特色小鎮的發展也離不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健康的生活和社群的其樂融融,與好農場的合作已是必然,相信攜手前行,未來將更美好。
好農場簡介
▼
好農場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是人大博士程存旺。好農場是一個惠及生態農場和消費者的有機生態農產品電商平臺,它聚合了全國各地的有機生態農場,旨在滿足消費者採購有機生態產品的需求,構建中國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物和生態有機的消費社群。
好農場推崇有機理念與CSA模式,致力於成為一家「網際網路+有機CSA農場」全產業鏈運營服務商,為中國農旅項目提供全產業鏈服務,提出從策劃、規劃、設計、招商到運營的全場景解決方案。
精華文章值得看看
匡洪廣:特色小鎮,三年再出發匡洪廣:特色小鎮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匯聚行業力量,助推湘潭發展,2019小鎮中國(湘潭)發展大會隆重開幕湘潭總投資670億元的項目來了!2019小鎮中國(湘潭)大會|對話:特色小鎮運營之道與商業模式工商聯「德勝門大講堂」專題研討民營企業投資特色小鎮與鄉村振興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首屆年會在北京召開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成立丨指導開發商轉型發展特色小鎮分會組織對接海南省特色產業小鎮小鎮中國編年史 |鎮鎮有辭1攜手衡陽,共創未來——中國衡陽898創新中心正式啟動「智」匯湖州,「兩山一城」旅遊項目創想會順利召開吉林長電三亞項目論證會舉辦,與會專家縱論鄉村振興聚焦4大產業100個業態,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與華中小鎮產業招商籤約戰略合作!小鎮生態鏈助力三瓜公社成長大咖縱論「運營之道」 ,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走進官廳公共藝術小鎮小鎮中國會客廳第12期|西蔓色彩入駐小鎮生態鏈從我到我們——小鎮生態鏈011號聯合發起人、喜德瑞熱能技術中國區執行總裁謝新天:疫情過後,暖通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小鎮生態鏈
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
全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是全國工商聯直屬商會設立的特色小鎮和大型產城項目投資運營商的行業組織,服務鄉村振興和特色小鎮國家戰略,引領開發商轉型產業、內容和運營,會員主體涵蓋投資運營商、實體產業、金融機構和生態鏈企業,聚焦特色小鎮、鄉村振興、文旅景區、產城融合和城市運營5大領域的大型產城項目,搭建「城市政府—投資運營商—小鎮生態鏈」的合作閉環,推進「籤署一個戰略合作協議、舉辦一場專題報告會、編制一項頂層規劃、召開一場投資對接會、落地一批產城項目、設立一支投資基金」「六個一」行動計劃,首要任務是推動會員企業建成一批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大型產城項目,只有小鎮——改變中國城市和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