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宛若一顆綠寶石,森林密布綠意絢麗迷人,境內大大小小2900多條河流,水質達到一、二類標準的超過95%。「森林之州」「天然氧吧」「文化千島」等稱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黔東南州。
按照貴州省委「守好山青、天藍、水清、地潔四條生態底線,堅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態美兩者有機統一的新路」要求,黔東南牢牢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做強做優大數據、大旅遊、大生態、大文化「四塊長板」。
生態經濟不斷發展。黔東南發展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產業,建設健康養生養老基地;啟動西江苗寨升級為貴州民族文化鄉村旅遊5A級龍頭景區;全面推進鎮遠古城、下司古鎮等旅遊開發建設。目前,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率為99.82%、全州16個縣市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達到99.7%。
以打造國內外知名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為戰略定位,黔東南旅遊產業風生水起。全州列入全國30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試點,打造提升了鎮遠、西江、肇興等一批精品景區。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黔東南堅決關停高能耗、高汙染企業,走一條寓生態建設於經濟發展之路。以凱裡為例,先後關停了凱裡發電廠、凱裡陽光鋁業、凱裡黔宇電解錳廠、貴州明鑫冶金有限公司等一批高能耗高汙染企業。
生態經濟是黔東南州的一個目標和方向。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民族醫藥、大健康等新興產業。依託重點骨幹企業和特色園區,圍繞新建材、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工藝品、特色食品等特色產業,著力培育中科漢天下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龍頭企業。
黔東南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從2015年開始,分別實施百萬畝商品蔬菜、精品水果、中藥材、木本油料作物、稻(荷)魚生態種養和規模特色養殖等「6個100萬」工程,全力發展綠色農產品。
同時,黔東南加強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成9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9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496家,家庭農場815個,各類專業大戶1655戶。
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黔東南州把建設「生態城鎮」和「綠色家園」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著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全面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突出實施珠江防護林體系工程的建設力度,有效保護林地2317.34萬畝,營造生態公益林281.3萬畝,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2.97%。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