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關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系列重要講話,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深刻論述了國企發展的規律所在,為做好新形勢下國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國有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融」)自1999年成立以來,大力支持國有企業改革脫困、有效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為維護經濟金融穩定發揮了「安全網」和「穩定器」的重要作用。2009年以來,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中國華融牢固樹立「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按市場規律辦事」的經營理念,堅持「創新+穩健」,以黨建工作推動經營業績持續穩健增長,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截至2016年6月末,集團總資產10732.2億元,比2008年末增長32倍;淨資產1316.5億元,比2008年末增長7.5倍,實現國有資產大幅保值增值;2015年實現淨利潤169.5億元,比2008年末增長近50倍。中國華融持續保持「資產規模大、盈利能力強、實現利潤多、股權回報好、總市值高、金融牌照齊全、品牌價值響亮」的大型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地位。
堅持黨的領導是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根本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華融以中央領導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在公司黨委統一領導下,推動經營業績持續穩健增長,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華融特色的國企做強做優做大之路。公司圓滿完成「改制—引戰—上市」三部曲,較好地實現了「國有經濟充滿活力、國有資本功能放大、國有資產大幅保值增值」的發展目標。中國華融的成功實踐證明,堅持黨的領導是確保國有企業枝繁葉茂、基業長青的「根」和「魂」。中國華融之所以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根本原因在於始終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是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決定因素。辦好國企,關鍵在黨。堅持黨的領導,有助於國有企業永葆「國企為國」本色,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成為國之公器、國之重器、國之利器。中國華融作為國有金融央企,不論是政策性時期專司處置國有不良資產,還是開啟市場化轉型、建立現代股份制企業制度,無不得益於黨中央金融方針政策的正確引領、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堅持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中國華融行穩致遠的決定因素。
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國企工作的寶貴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改革開放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領導國有企業艱苦奮鬥、改革發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凝聚共識、匯集力量,為國家經濟騰飛注入了強勁動力。2009年,中國華融30個省級分公司和2家營業部中有25個虧損,員工平均年齡近50歲。面對當時商業化業務舉步維艱、主業不突出、可持續性不強的重重困境,公司黨委團結號召全體黨員幹部群眾,牢固樹立「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按市場規律辦事」的經營理念,堅持「創新+穩健」,順利完成了「在夾縫中求生存、在迷茫中謀轉型、在困難中促發展」的蝶變。
堅持黨的領導是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組織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國外任何企業都無法比擬的組織優勢。中國華融牢固樹立「央企姓黨」的理念,要求從黨委書記到全體黨員都堅決落實好四個責任:即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的監督責任、工作的整體責任、個人的擔當責任,努力做到忠誠、乾淨、幹事、擔當。組織建設堅持「抓兩頭、穩中間」,「抓兩頭」就是要一手抓領導班子建設和一把手建設,一手抓優秀年輕幹部的選拔任用;「穩中間」就是要發揮好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
加強黨的建設是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基本前提
中國華融提出堅持「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黨建工作中推行的「六個從嚴」,發揮了綱舉目張的重要作用。
一是從嚴加強「思想建黨」。牢記「思想政治工作是國企的傳家寶」,始終堅持「以政治論強弱,以利潤論英雄,以風險論成敗,以質量論高低,以貢獻論報酬」,把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放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鞏固中國華融「講政治、顧大局、聽招呼、守紀律、講規矩、求實效」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是從嚴履行「兩個責任」。將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切實履行好從嚴治黨的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構建起「黨委、紀委、監察、巡視、信訪」五條線齊抓共管、共防共治的黨風廉政建設格局。
三是從嚴貫徹民主集中制。著力健全「三重一大」決策規則和程序,明確重大問題必須通過會議充分討論研究集體決策,重要幹部任免必須通過組織程序充分討論研究集體決策,重大項目投資必須通過科學合理論證、投票集體決策,大額資金使用必須按照程序和規定集體決策。建立「黨委書記與紀委書記多談心、黨委書記與黨委委員多談心、黨委委員之間多談心、黨委委員與分管部門和分子公司負責人多談心」四個層面的談心制度。
四是從嚴做好「以上率下」。中國華融黨委要求公司各級領導幹部切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自覺做到「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名利」的「五個正確對待」,堅決做好「帶頭學習、帶頭嚴以律己、帶頭勤政、帶頭廉政」的「四個帶頭」,積極構建「學習型、創新型、務實型、廉潔型」的「四型領導班子」。
五是從嚴把好選人用人關。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發揮好黨組織對國企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打造一支「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華融員工隊伍。在選人用人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使「想幹事者有機會、能幹事者有舞臺、會幹事者有位子、幹成事者有表彰,不讓有能力的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讓「有為者有位,有位者更有為」,努力打造具有「學習型組織、知識型員工、專家型隊伍、國際型視野、務實型考核」特徵的「五型」華融人才隊伍。
六是從嚴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依靠群眾,為基層解難事,為群眾辦實事,實現「發展依靠員工、發展為了員工、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公司黨委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幫助基層解決難點問題。倡導「辛苦理應得到回報,貢獻理應得到表彰,成績理應得到肯定」的感恩文化,堅持每年為員工辦十件實事、好事,構建中國華融「社會扶貧、日常幫扶、大病救助」三位一體的綜合保障體系,員工的「尊嚴感、自豪感、幸福感、成就感、獲得感」持續增強。
截至目前,中國華融全系統共建有黨的基層組織456個,黨員5332名,約佔職工總數的50%。各級黨組織在公司跨越式發展歷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戰鬥堡壘作用。
準確把握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深刻內涵
國有企業要堅持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這是國企改革的參照系和判斷標準,也是深化國企改革的目標指向、實踐依據和檢驗標準。這「三個有利於」是衡量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總指標。中國華融以「三個有利於」為引領,結合公司實際,創造性地探索出了一套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指標評價體系:
1. 做強的指標包括利潤、風險、品牌、責任。利潤是實力。2009年中國華融全年利潤僅4.03億元,到2015年末,公司實現淨利潤169.5億元,淨利潤增長近42倍,股權回報率達17.3%,盈利能力位於行業領先地位,在2016年中國最賺錢公司排行榜中名列第38位。風險防化是保障。中國華融始終堅持「風險是硬約束,是第一責任」的理念,持續推進風險管理建設,構築起堅實有效的風險管控「防火牆」「安全網」和「隔離帶」,實現「在發展中化解風險、在轉型中緩解矛盾、在前進中解決問題」的目標,各項風險管控指標符合監管要求,公司運行平穩、風險可控。品牌是形象。2014年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時,中國華融吸引了眾多全球知名投資機構參與,成功引入美國華平集團、中信證券國際、馬來西亞國庫投資公司、中金公司、中糧集團、復星集團、高盛集團等7家戰略投資者。2015年中國華融在香港上市前夕,公司高管團隊兵分三路,面向全球投資人展開了多場路演,不斷向投資者宣講中國華融的品牌價值。最終,華融上市前獲得超額認購,募集資金達196.97億港元。成功引戰和上市,是對中國華融品牌的檢驗,也由此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責任是擔當。中國華融始終有效履行作為金融央企的社會責任。2012年以來,中國華融累計繳納各項利稅近3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利稅大戶。中國華融積極落實中央「精準扶貧」要求,2016年新增定點扶貧資金600萬元,累計在定點扶貧地區宣漢縣投入定點扶貧資金2880萬元,捐助錢物1100多萬元。在甘肅白銀市、江西贛南老區等地區探索出一套「科教扶貧、智力扶貧、品牌扶貧、效益扶貧、項目扶貧、戰略扶貧」的「組合拳」打法。公司獲評「2016企業扶貧優秀案例」。
2. 做優的指標包括結構、競爭力、質量、可持續。結構是手段。良好的企業結構就如人體一樣,是一個有機整體,會計是心臟、資金是血液、科技是脈絡、風險是神經、利潤是骨骼。近年來,中國華融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優化,構建起了「到位的黨委會、規範的股東大會、健康的董事會、負責任的經營層、有效的監事會」五位一體的公司治理架構,「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內控管理機制不斷健全。競爭力是核心。處置不良資產是中國華融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中國華融致力於做大「管理資產」規模,在市場化債轉股等領域當仁不讓發揮「主力軍」作用,隨著中國華融回歸A股步伐加快,其競爭力必將與日俱增。質量是生命。中國華融一直秉承「專業的資產經營管理者,優秀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的發展定位,不斷探索「存量+增量」「債券+股權」「金融+產業」「收購+處置」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全方位打造「華融資管特色」的優質產品體系。可持續是目的。近年來,中國華融通過實施「五年三步走」,形成了完備的金融控股集團戰略構架,「一體兩翼」可持續發展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已然成型。
3. 做大的指標包括規模、影響力、市場佔有率、行業排名。規模是大小。近年來,中國華融一直保持國內規模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地位。2016年上半年,中國華融總資產突破萬億元大關,淨資產達1316.5億元,實現淨利潤128.5億元,資產規模、利潤規模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影響力是強弱。中國華融每年都適時向社會公開發布中國華融年度「十件大事」、年度業績等重要信息,同時通過電視專題片、報刊專欄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手段,用全媒體方式強化公司影響力。市場佔有率是高低。不良資產包收購業務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傳統業務,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化解金融體系不良資產,防範金融風險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中國華融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開展不良資產包業務,並將其作為戰略發展的重點。近3年累計中標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包近5000億元,其中,2014年中標400多億元,2015年中標1700多億元,2016年中標資產規模超過270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50%,2016年市場佔有率超過50%,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行業排名是前後。基於中國華融近年來實現的良好發展,財政部連續多年授予中國華融A類AAA級最高評價,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全部給予公司A類主體信用評級。中國華融成功入選「2016中國企業500強」「《財富》中國500強企業」「2016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國華融(2799.HK)股票入選「富時中國50」、香港恒生系列指數和「MSCI中國」三大重要指數等。
風正帆已勁,直當破浪行。未來,中國華融將以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為引領,繼續堅持「聽黨的話,跟政府走,按市場規律辦事」的經營理念,不忘初心、勇往直前,擼起袖子加油幹,全面加強企業黨建,努力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當好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排頭兵,為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