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8周年,還有5萬人無法回家,處理費用超80兆億

2020-12-16 中華小神兵

日本311大地震、福島核災發生至今已經八周年,當初大地震受害者約2.2萬人,有47萬人因為核災疏散,遠離家園,根據官方估計,目前仍有2500人失蹤,5.2萬人無法回到家鄉,還有約3000人住在臨時房屋.而福島核災汙染土壤仍散布在10萬多處的民宅空地,估計處理費用高達八十兆日圓以上!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八年前的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下午2時46分左右,規模芮氏9.0大地震發生在日本東北部外海,引發的海嘯超過10米高度,狂撲日本東北關東海岸。根據日本國家警察廳的統計,到去年9月底為止,震災調查與地震有關的死亡人數高達2萬1231人,失蹤人數2533人;47萬人因海嘯或福島核災被迫疏散,至今仍有5.2萬人無法重返家園。

震災的浩劫至今仍留下許多棘手的課題。首先是受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廠的核災影響,福島縣仍有緊鄰核電廠的7個市町村被列為限制進出的"歸還困難區"。

流離在外的5萬多人中,有3000人還住在臨時房屋,而人口出生率下降與老年人孤獨生活的問題成為最大隱憂。雖然日本政府住房重建完成率達98%以上,已經重建2萬9212間災害公營住宅,但包括福島縣、宮城縣與巖手縣的部分地區土地墊高等重建計劃推遲,日本復興廳統計,至上個月為止在日本全國過著避難生活的仍有5萬1778人,雖然比起震災後的47萬人已經少很多,都仍有許多「歸還困難區域」,但仍有很多人無法回鄉。

據NHK統計,震災前的2011年3月1日與2019年3月1日相比,受災的巖手、宮城、福島35個自治體中,有20個自治體的人口減少了10%以上,人口減少的問題嚴重。

此外,NHK報導還發現,去年「孤獨死」案例有76人,顯示孤單的老人成為311地震八周年的一大隱憂,獨居老人問題也是一大課題。

(圖:宮城縣南三陸町志津川的人工建地區域內,聳立著1間2樓高的獨棟房子。下班回家的34歲的西城佑一停下車,打開大門門鎖。這裡以前是一家7口一同生活的場所,但現在則是他自己1個人住。 地震引發的海嘯毀了他們的家。他失去了母親、妹妹和祖父母。曾是漁夫的父親因腦中風倒下,住進照護設施;弟弟則是結婚後搬出去住。 )

(圖:在面朝大槌灣等處的巖手縣釜石市鵜住居地區,東日本大地震災害導致的死者、失蹤者高達580人。校舍遭海嘯破壞全毀的鵜住居小學與釜石東國中,已於2年前遷移至海拔18~26米處的高臺上。)

(圖:1月11日,宮城縣警察南三陸署員在場調查失蹤者的相關線索。)

日本大地震發生至今屆滿8年,日本警察廳已於7日匯整截至3月1日當時的受害人數統計。死亡人數方面,12都道縣共有1萬5897人;失蹤人數方面,6縣共有2533人。死亡人數在1年之內增加2人,失蹤人數則減少6人。

死亡人數方面的具體統計,巖手縣為4674人、宮城縣為9542人、福島縣為1614人等。失蹤人數方面,巖手縣為1114人、宮城縣為1219人、福島縣為196人等。

在這1年期間,有4具遺體的身分獲得了確認。儘管已被尋獲,至今仍有60人的遺體身分不明,其中巖手縣為50人、宮城縣為10人。

至於遺害萬年的核災仍然繼續流出汙染水,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發生事故後,幾乎夜以繼日清除核汙染土壤,已經清理了八年,那些汙染土壤堆在福島縣內超過十萬處的住宅區附近,引發抗議,但清理工作的終點似乎遙遙無期。

日本「全國廢核行動平臺」11日在臉書上表示,日本福島縣漁民在今年1月進行試驗性捕撈時,在水下65米處捕獲的鰩魚,發現其銫含量為每公斤161貝克勒,超過日本限制的最低含量每公斤100貝克勒。綠色和平組織也指出,福島縣內許多鄉鎮的輻射值,仍超過日本政府自定義的每小時0.23微西弗(或每年1毫西弗)安全標準,預估到下個世紀都沒可能改善降至標準值以下。據日本智庫估算,福島核災善後費用可能高達八十兆日圓以上。

史上最嚴重的福島核災待解決課題仍多,上個月機器人才觸摸核反應爐融毀的碎片

東京電力公司通過水下機器人Manbo在被事故摧毀的3號反應堆中發現了熔化的鈾燃料。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三座核反應爐在「日本311大地震」災難時發生爐心熔毀,一直到上個月才用特殊機器手臂首度碰觸到核爐內看似「燃料碎片」的堆積物,如何取出這些燃料碎片是廢爐的最大難關,日本目前仍在調査、研究中。

燃料碎片是融化的核燃料與核爐構造的混合體,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機組上個月在調查時,首次與安全殼底部被認為是燃碎片的堆積物直接接觸,機器手臂雖可拿起小石頭狀的堆積物,但看似黏土狀的堆積物則硬到搬不動。

東京電力公司預定明年度還要針對1號機組進行內部調查,預定取出1號機組的少量堆積物作為樣本。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再依據調查結果決定用何種方法取出燃料碎片,目前計劃自2021年起取出核爐內的燃料碎片。

此外,輻射汙水流出不停的問題也是核災後續處理的難題。福島第一核電廠為了使1號至3號核爐機組的核燃料冷卻而不停注水進反應爐,這些輻射汙水沉積在機組廠房的地下,又因來自山邊的地下水流入等因素而不停產生大量的輻射汙水。

現在輻射汙水的處理辦法除了汲取地下水之外,還在周邊地盤中築起「凍土牆"以圍堵、減少汙水量。然而現在核電廠內的儲水槽已儲存了約112萬噸汙染水處理過後的水,儲水槽達948座。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認為,應該將這些經過處理的水排放到海裡,但去年8月遭福島縣等的地方漁業團體的反對,認為會再度遭受不好的流言傷害,因此至今尚未決定最終的處置辦法。

相關焦點

  • 日本地震兩周年:30萬人仍無家可歸 復興恐將減緩
    災民生活:30萬人仍無家可歸 災區人口流失嚴重  如果說災後第一年日本政府的主要任務是處理海嘯垃圾,災後第二年,落實災民「回家」的問題則成為關注的焦點。截至今年3月,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的災區3縣(宮城、巖手、福島)僅有56戶災民入住了災害公營住宅,全國尚有30萬災民無家可歸。
  • 日本311大地震九周年——日本東北地區能源產業重建
    【過去】2011年3月11日下午14時46分18秒(日本時間),在距宮城縣牡鹿半島東南方向130km的外海,發生了震級9.0級的大地震,據記載為歷史第5大地震。此次地震引發的此生災害,對震源附近的宮城縣、巖手縣、福島縣等地造成毀滅性破壞,其中,最引國際注目的恐怕是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事件了。
  • 日本311地震7周年 蔡英文用日文發推特向受災者致意
    日本311地震7周年,蔡英文推特日文向受災者致意。(圖片來源:蔡英文推特)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311日本大地震7周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特別於推特用日文向受災者致意,並期盼災後重建工作能有更多進展,引來許多日本網友留言轉發。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 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東京3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11日為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紀念日。據統計,目前尚有近4.8萬人仍過著避難生活,災區住宅等建設計劃幾乎完成,但人口減少、福島核事故的後續處理問題仍是現實難題。
  • 日本311大地震即將4周年 災區仍在搜尋失蹤人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2月11日報導,距離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3年零11個月了。警察及來自日本各地的志願者們至今仍在受災嚴重的宮城縣氣仙沼市的海岸搜尋地震中的失蹤人員。
  • 「311大地震」1000天 日本仍有超過27萬人避難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郭桂玲】據日本新華僑報網12月4日消息,截至12月4日,日本「311大地震」發生至今已有1000天。然而,目前,日本全國依然有超過27萬人被迫過著避難生活。據日本《河北新報社》消息,截至12月4日,因「311大地震」引發的特大地震、海嘯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災害,日本全國死亡人數達到1萬5883人,失蹤人數達到2651人。目前,日本全國仍有27萬7609人被迫居住在臨時住宅和民間徵借住宅內,過著避難生活。儘快籌建面向災民生活重建的災害公營住宅和籌備集體轉移用地,成為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視頻影像流出,讓人觸目驚心!
    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位於日本東北部地區發生9.0級地震,這次地震引發了海嘯並向日本東部海岸衝擊,使得日本東部地區青森縣
  •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8年 重建的福島能吸引災民回家麼?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8年 重建的福島能吸引災民回家麼? 原標題:   中新網3月10日電 綜合報導,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造成多達1.8萬人死亡。
  • 地震當天東京650萬人無法回家 次日秩序恢復
    新華社/共同社  11日,日本政府派遣自衛隊前往災區。截至12日凌晨,超過8000名自衛隊成員已抵達地震和海嘯重災區宮城縣及周邊地區,著手展開搜救。12日,日本防衛省決定,增派5萬名自衛隊員前往救援。   此外,美國軍方將派至少6艘軍艦前往日本參與救災,「喬治·華盛頓」號和「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11日啟程前往日本。
  • 日本正式決定取消311大地震追悼儀式
    ■ 日本全面禁止中國韓國伊朗人入境 據產經新聞、讀買新聞5日報導,為防止新冠病毒擴散,日本政府決定拒絕曾去往韓國、伊朗的外國人入境。
  • 日本「311」大地震9周年,官員稱東京奧運會將如期舉辦:為了紀念
    2020年3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的「九周年」。在9年前的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了9.0級地震,引發了高度達十米的海嘯以及福島核洩漏,此次地震成為二戰以來日本遭遇的最大災難。
  • 日媒:日本或考慮取消311大地震9周年追悼儀式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4日電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日本政府正考慮取消計劃於3月11日舉辦的「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儀式」。據報導,從2012年3月11日起,日本政府每年都會在位於日本東京的國立劇場舉行「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儀式」。不過,由於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呈蔓延趨勢,追悼儀式是否照常舉辦成為了日本政府內正在討論的一個課題。
  • 日本紀念「3·11」大地震9周年 安倍致辭以示哀悼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內閣成員在其首相官邸舉行紀念「311」大地震9周年的紀念儀式,安倍在儀式上致辭以示哀悼。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據報導,參加儀式的除安倍外,還有日本防災擔當大臣武田良太和復興大臣田中和德等約20人,所有人在當地時間14時46分(2011年地震發生的時間)同時默哀,向在地震中遇難的人們表示哀悼。默哀結束後,安倍進行了追悼致辭。
  • 日本311大地震九周年 災後人民的生活如何了
    原標題:日本311大地震九周年:災難過後,我們該怎麼辦?2011年3月11日下午2:48,日本發生9.0級特大地震,引發巨大海嘯與核洩漏,導致1.8萬人遇難。參與示威活動的人數一度達到10萬人。人群還行進至政府辦公地點,到達國會,並將請願書交給國會議員。在日本人中間有這麼一種說法:兩百年來,唯一能促使這個國家改變的,就是天災和外敵。事實上,在這個上世紀就經受過核災的國度,在最早要開發核能時,反對的聲音就從未斷過。
  • 汶川地震遇難者遠超日本「311大地震」,保險賠償卻不及日本的1%
    我國處在地震帶上,每當一個地方發生了較嚴重的地震,全社會都會積極支援。舉國悲痛的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當時傷亡慘重,全國各地的企業家,甚至是中小學生都自發捐款、捐物,還有很多人放下工作去當志願者,讓人非常感動。  日本也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他們對抗地震的方式跟我們很不一樣,日本人不靠捐款,靠的是保險。
  • 311日本大地震6周年 12萬災民仍然離鄉避難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每日新聞》3月11日報導,導致2.1萬人死亡的東日本大地震於11日迎來了6周年。受到海嘯襲擊和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影響的日本巖手縣、宮城縣、福島縣,至今仍有12.3萬人在全國其他地方避難,在受災三縣仍有3.4萬人住在臨時安置房。截至3月10日,日本警察廳的統計顯示,在東日本大地震中有15893人死亡,2553人失蹤,這次地震成為日本二戰後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另外,在避難中因健康狀況惡化死去等與地震有關的死亡人數為3523人,這是截至2016年9月的數據。
  • 「3·11」大地震9周年 日本仍有超4.7萬人無家可歸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日媒報導,11日,發生在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整整9年。據日本復興廳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目前,日本全國依舊有超過4.7萬名災區民眾無家可歸。據報導,受大地震帶來的海嘯以及福島核事故的影響,日本全國目前尚有47737人在過著避難生活。資料圖: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民眾在避難所避難。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同時,日本國內目前總共有3739人因不堪長期的避難生活死亡,這一數字現在還在上升。
  • 聯合早報:日本311大地震的三大教訓再引深思
    中新網4月1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刊出評論說,日本311大地震及地震引起的大海嘯,發生至今已超過一年。對天災有高度戒備而自豪的日本在治理、公共政策和組織上的長期問題,卻似乎綜合凸顯了防震並未做好防備。過度自信核安全保障,安全監督決策是否到位,以及安全問題由誰負責,這三個教訓依舊值得各國特別關注。
  • 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 傳承防災減災觀念引重視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7日,日本神戶市舉辦大型追悼會,紀念造成6434人罹難的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24周年,市長久元喜造呼籲民眾,要意識到災難常伴隨身邊,有必要更進一步打造能抵抗災害的城市。
  • 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遇難人數已達15899人
    中新網3月10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警察廳公布了發生在2011年的「311」大地震遇難者和失蹤者人數的最新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1日,共有15899人在這場地震中遇難,此外,還有2529人仍處於失蹤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