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第九行星是個保齡球大小的黑洞會怎麼樣?

2020-12-26 騰訊網

可能性:保齡球大小的黑洞近在咫尺!

圖1 5倍地球質量的原始黑洞的精確比例(1:1)顯示。請注意,一個10倍地球質量的原始黑洞大小和一個保齡球差不多。

這張截圖來自一篇論文,其中有一個直徑大約4英寸的黑色圓面,據計算,這等於一個5倍地球質量的黑洞的大小。研究人員說,10倍地球質量的黑洞有保齡球那麼大。圖:肖爾茨和安文(arXiv)

圖源:scitechdaily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一些最遙遠的巖石天體的運行軌跡表明,那裡有一些我們還沒有觀測到的大質量天體。一顆行星?也許吧。但為什麼不是一個小黑洞呢?

這是兩位科學家在一篇新論文中描述的情景。當然,他們知道那更有可能是一顆行星,而不是和我們直接觀察到的任何天體都不一樣的古老黑洞。但他們只是想讓天文學家在尋找這個通常被稱為第九行星的假想天體時能夠創造性地思考。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芝加哥伊利諾伊斯大學的助理教授詹姆斯·安文告訴小發明網站:「僅僅關注行星的概念,就限制了正在進行的實驗研究。而一旦你開始考慮更加奇特的存在,比如原始黑洞,你就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們主張,與其在可見光中找它,不如在伽馬射線中尋找。或宇宙射線。

圖源:blinklearning

在海王星之外,巖石天體的運動似乎受到了質量大約是地球5到15倍的天體的幹擾。科學家們暫時將這個天體命名為第九行星,並且正在找它。但這並不是銀河系中唯一一個行星質量的引力異常。科學家們已經探測到入射星光的細小彎曲,可能是由於行星大小的天體的引力影響。也許是遊蕩的行星——或者是微小的黑洞。

「原始黑洞」是一類存在於理論中的天體,是宇宙早期混沌狀態的產物。和其他黑洞一樣,它們的密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在那裡引力會極大地扭曲空間,以致於連光也無法逃逸。但它們的重量將遠遠小於恆星,因為它們不是和其他我們實際觀察到的黑洞一樣,由恆星形成——它們可能形成於快速膨脹的早期宇宙中剩餘的額外密度。(神秘的暗物質似乎佔據了宇宙大部分質量,但是不,行星級黑洞不會在其中佔多少比例。)

圖源:darkhorsenews

安文和他的合作夥伴雅各布·肖爾茨,杜倫大學粒子物理現象研究所的初級研究員,提出,可能是一個原始黑洞嗖嗖飛過,與太陽系的其他成員相互作用,然後被困在了太陽系的軌道上。我問安文和肖爾茨這樣的天體是否會因為霍金輻射的微小物理效應而蒸發;他們說不會,即使是一個五倍地球質量的黑洞也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遠遠超過宇宙的年齡。

如果這顆行星真的是個原始黑洞,而不是行星大小的普通物質,那麼試圖用典型的行星搜索方法來找它就是沒有用的。上面分享的論文中的數據表明,一個五倍地球質量的黑洞可以放在你的手掌裡(是的,這種遭遇會讓你喪命),而一個十倍地球質量的黑洞只有一個保齡球那麼大。要找到它,需要用專門的望遠鏡來尋找一個在天空中快速移動的高能輻射源,目前的伽馬射線望遠鏡無法觀測到它。

圖源:astrobites

第九行星獵人康斯坦丁·巴特金並沒有排除它是某種更奇特的東西的可能性。「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五倍地球質量的漢堡包,而數學計算仍然是正確的。當然,一個漢堡的反照率(或者說它反射的光量)可以與一顆行星媲美,但要找到錢包那麼大的黑洞就有點難了,」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小發明網站。他寫道,這種情況有些牽強,但並非完全不可信,如果通過傳統方式的深度調查未能發現第九大行星,而海外天體的奇怪運動仍然持續,那麼黑洞就會成為一個有趣的潛在目標。

某種東西正在遙遠的太陽系中引發意想不到的軌道偏移,不管它是什麼。原始黑洞不是最明顯也不是最有可能的選擇——但是,科學就是要保持開放的思維,讓實驗來反駁假設。肖爾茨說,如果真的存在一個大質量天體,即使它只是一顆行星,也會「相當令人震驚」。

圖源:newscientist

作者:Ryan F. Mandelbaum

FY:五水合硫酸銅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但是據科學家們所知道的行星,總共是有九大行星,而第九大行星或是黑洞。甚至十倍與地球的質量,但卻只有保齡球大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早在2016年,天文學家布朗就已經提出了以自己的想法。其實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思考太陽系神秘第九大行星的問題,因為它圍繞太陽的軌道遠遠超過了海王星和冥王星。布朗卻提出了在太陽系外還有一顆行星。
  • 「第九行星」或為黑洞
    這顆「第九行星」位於海王星以外的冰冷空間。但現在,兩位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這可能為尋找該天體提供一條新的途徑——如果那顆假想的行星實際上是一個小黑洞又會怎樣呢?  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5到15倍,與太陽的距離約為450億公裡到1500億公裡。在這樣的距離下,一顆天體從太陽接收到的光非常少,使其用望遠鏡很難被觀測到。
  • 「行星九」是顆柚子大小的黑洞嗎 這個望遠鏡或可驗真偽
    「行星九」是顆柚子大小的黑洞嗎 這個望遠鏡或可驗真偽 2020-07-13 08:15:24參與互動   「行星九」是顆柚子大小的黑洞嗎
  • 「第九顆行星」發現關鍵證據,太陽也受到影響,會是原初黑洞嗎?
    兩年前,美國的兩位科學家公布了他們的新發現,太陽系中可能隱藏著一顆沒有發現的行星!隨後有人表示,那不是行星,是個「原初黑洞」!其位置能確定在海王星軌道之外,海王星所處的位置差不多是太陽系的邊緣了,迄今為止,只有旅行者二號探測器去過。海王星之外的地方,依靠單純的觀測已經很難判斷是什麼樣子的。
  • 太陽系:一顆行星大氣聞起來像臭雞蛋味,第九顆行星可能是黑洞
    太陽系中行星的順序,從離太陽最近開始,向外依此類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後是可能的第九顆行星。如果你一定要堅持把冥王星也列入名單中,它就會排在海王星之後。木星有很強的磁場,有75個衛星,看起來有點像一個微型太陽系。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 如果一個一立方釐米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如何看待黑洞?
    黑洞是質量很大,撕碎地球等行星輕而易舉,但是太陽也可以啊,地球無限靠近太陽一樣被撕碎,因為他質量大,但是一個質量小於地球太多的黑洞並一定能吞噬地球,相對論裡質量即能量,宇宙中都是大質量天體吞噬小質量天體,真要有這種小黑洞也只能相互吞併,最後融合!
  • 黑洞吸到了地球,會怎麼樣?後果將不堪設想
    黑洞吸到了地球,會怎麼樣?後果將不堪設想。不知道大家對於黑洞有沒有了解?黑洞是在宇宙中一種吸引力非常強的天體,它是恆星滅亡之後才形成的。中心密度是無限大的,但是它的體積是非常小的,內部有相當大的熱量。而且黑洞能夠吸納很多的物體,最主要的是,它並沒有什麼飽腹感。不誇張的來說,光都沒有辦法去逃脫黑洞。黑洞是非常可怕的,那麼對於它的行程是怎麼樣的?我們大體的來說一下,也就是說,恆星到了一個衰退滅亡期的時候,自身重量的壓迫,導致了內部核心網內部收縮,到最後一旦是塌陷了,恆星就會發生大爆炸。
  • 人掉入黑洞會怎麼樣?讓我們來一場黑洞之旅吧,注意旅途風光哦!
    旅途中你沒有遇到其他任何行星,現在他們一定都在太陽的後面。很快你進入到了柯伊伯帶,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它巨大冰冷又黑暗。柯伊伯帶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結構之一,它看上去像是一個甜甜圈,內環距太陽約三十個天文單位。而一個天文單位即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也就是約一點五億公裡。柯伊伯帶是彗星的主要來源之處,在這個區域中有成千上萬的直徑超過96公裡的天體,其中的一些甚至還有自己的衛星。
  • 太陽系邊緣出現引力異常,是尼比魯星搗鬼,還是流浪黑洞作祟?
    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當時的太陽系第九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行列,降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中公認的行星只剩下8顆。但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一些天文學家卻重新提出,太陽系中存在第九行星。軌道異常來自原初黑洞?原初黑洞是一種假想中的黑洞,它們並非由恆星坍塌而成,而是宇宙暴漲時期,物質密度「超標「的產物,因而在理論上,原初黑洞的質量可以小到若干個地球質量的水平。
  • 日本科學家計算得出: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日本科學家計算得出: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傳統觀念認為,行星只能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但兩位日本科學家挑戰了這一觀念。
  • 假如一個黑洞進入了太陽系範圍,將會發生什麼?質量不同結果不同
    黑洞的可怕深入人心,它走到哪裡,哪裡都不會平靜,尤其是對於一個恆星系來說,黑洞的光臨是非常可怕的。那麼假如黑洞進入了太陽系範圍,地球以及太陽系真的會完蛋嗎?不一定,這要看黑洞的級別以及它所處的位置。對於太陽系範圍的劃分,過去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人類剛剛走出地球之後,對於太陽系範圍的劃分是以冥王星為界的,也就是以柯伊伯帶這個行星帶為界。
  • 假想中的第九大行星或是一個原始黑洞,引力效應的來源
    他們的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推測TNOs的異常軌道和在5年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數據集中觀測到的過多微透鏡事件,可以同時解釋特定天體群體的存在(其中一個是第九大行星)。更具體地說,它介紹了第九大行星,剩下的這些天體可能是原始黑洞(PBHs)。 「我們的工作開始於詹姆斯和他的妻子蘿拉去芝加哥天文館,看到了一個關於第九大行星的短紀錄片。」
  • 在黑洞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那如果在黑洞裡面呢?
    在黑洞的內部,由於引力過於強大,所以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物質向中心無限坍縮,所以理論上來講,黑洞的實體不過就是一個密度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無論是星系級黑洞,還是恆星級黑洞,它們的實體實際上都是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小,指的其實是黑洞視界的大小。
  • 我們對以往發現的、極有可能是太陽系第九行星的天體了解多少?
    我們先假設這個猜想正確,那麼我們就能對這個行星的軌道和質量進行計算。結果表明,這是一個與地球相近或更大的天體。如果它確實存在,我們就可以在計算所得的軌道上觀測到它。,是因為它雖然符合第一與第二個條件,但不符合第三條。
  • 哈勃望遠鏡發現類似於「第九號行星」的行星
    研究表明,這顆行星類似於"第九號行星"——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位於冥王星後面、影響著宇宙天體軌道的神秘物體。 研究結果發布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這顆行星被命名為HD106906b,它距地球336光年。它的質量是木星的11倍。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神秘行星:人類在外太空發現的5個非常奇怪的行星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學家和天文學家發現了許多新的天體和行星,由於它們獨特和不尋常的特性,使我們大為震驚。從幾乎被水覆蓋的行星到與我們的地球構成相似的行星,今天,小編就要和你介紹,神秘行星:人類在外太空發現的5個非常奇怪的行星。
  • 如果地球被黑洞吞噬,會是一幅怎樣的場景?
    簡單來說,如果你離黑洞過近,就會被黑洞的引力拉成像麵條一樣長長的一條。這種效果的產生是重力梯度作用於你身體而產生的變化。想像一下,你正在一腳踏進一個黑洞,因為你的腳跟頭部相比,離黑洞更近,所以它會受到來自黑洞的更強的引力,同時,你的手臂因為擺臂的關係,與你的腳還不在一個方向上,所以手臂還會受到一個來自不同方向引力的牽引。
  • 太陽系的邊緣天體「Farout」和「第九行星」有關麼?
    令人興奮的是,在對「Farout」大小進行初步估算後發現它有可能是一個矮行星。然而由於它太小,所以不會是神秘莫測的X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IAU)宣布了這個新發現的天體。為了完全表徵此天體及其軌道路徑,還需要進行更多年的觀測。然而IAU已將其連同坐標以及觀測記錄一起以臨時名稱2018 VG18添加到了資料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