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計算得出: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2020-12-12 澎湃新聞

日本科學家計算得出: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傳統觀念認為,行星只能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但兩位日本科學家挑戰了這一觀念。他們通過計算得出結論稱,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可能也有千萬顆行星「相伴」。如果發現黑洞周圍的行星,有望開闢天文學研究的新領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鹿兒島大學教授惠田敬一說:「在適當條件下,即使在惡劣環境中(例如在黑洞周圍),也可能形成行星。」惠田敬一主要研究活動的星系核,這是由黑洞激發的發光體。

行星形成理論認為,行星由聚集在一顆年輕恆星周圍原行星盤中的塵埃形成。但研究人員指出,年輕恆星並非唯一擁有塵埃盤的天體。惠田敬一以及國立天文臺行星形成研究專家久保榮一郎教授,集中研究了星系核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盤。

他們指出,一些超大質量黑洞周圍有大量物質,呈厚重而稠密的圓盤狀。一個圓盤可能包含質量為太陽質量10萬倍的灰塵,是原行星盤塵埃質量的十億倍。在原行星盤的低溫區域,帶有冰幔的塵埃顆粒粘在一起變成蓬鬆的聚集體,從而形成行星。黑洞周圍的塵埃盤也很密集,阻擋了來自黑洞中心區域的強輻射,低溫區域也得以形成。

他們將行星形成理論應用到黑洞周圍的圓核盤上,發現行星可在幾億年間,在黑洞周圍形成。久保榮一郎說:「我們的計算表明,成千上萬顆質量約為地球質量10倍的行星可在黑洞周圍10光年內形成。在黑洞周圍,可能存在規模驚人的行星系統。」

科學界目前還沒有檢測黑洞周圍行星的技術,但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為天文學開闢一個新領域。

(原標題:顛覆傳統觀念,日本科學家計算得出——黑洞周圍可能有千萬顆行星「相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黑洞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宇宙中的「天堂」和「地獄」,科學家發現2顆最特別的行星!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了2顆最特別的行星,讓很多人看完後都認為,自己想像中的「天堂」和「地獄」被找到了。先讓我們看一下「地獄行星」是什麼樣子的。根據NASA的介紹,在距離地球640光年之外的地方,通過觀測,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距離恆星超級近的行星,它和恆星之間的距離只有水星和太陽之間距離的10%,這就意味著,它的表面溫度驚人,通過分析計算,科學家們判斷它的上面平均溫度大約在2400攝氏度左右。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個黑洞?
    圖片來源:GALLERY OF SPACE TIME TRAVEL近5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將太陽系中遙遠天體的奇異軌道歸咎於一顆尚未被發現的「第九行星」的引力效應。這顆「第九行星」位於海王星以外的冰冷空間。
  • 太陽系:一顆行星大氣聞起來像臭雞蛋味,第九顆行星可能是黑洞
    在火星表面之下,有加州大小的水冰塊,兩極處都有冰水形成的冰蓋。2018年7月,科學家發現了南極冰蓋表面下有一個液態湖的證據。科學家還認為,古火星有條件維持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等生命。希望紅色星球上可能存在過去的生命跡象,甚至可能存在當前的生命形式,從而推動了許多太空探索任務,而火星現在已成為太陽系中探索最多的行星之一。
  • 「第九顆行星」發現關鍵證據,太陽也受到影響,會是原初黑洞嗎?
    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有8顆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發現,被列為行星。不過到了後來,科學家陸續在柯伊伯帶和離散盤中發現了質量和體積都比它大的天體,所以科學界一致認為,行星劃分的標準有必要重新定義,冥王星就這樣變成了矮行星,不再列入行星分類。
  • 「第九行星」或為黑洞
    這顆「第九行星」位於海王星以外的冰冷空間。但現在,兩位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想法,這可能為尋找該天體提供一條新的途徑——如果那顆假想的行星實際上是一個小黑洞又會怎樣呢?  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5到15倍,與太陽的距離約為450億公裡到1500億公裡。在這樣的距離下,一顆天體從太陽接收到的光非常少,使其用望遠鏡很難被觀測到。
  • 「行星九」是顆柚子大小的黑洞嗎 這個望遠鏡或可驗真偽
    「行星九」是顆柚子大小的黑洞嗎 這個望遠鏡或可驗真偽 2020-07-13 08:15:24  「時空遺產調查」望遠鏡或可驗真偽  科技日報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提出一項新計劃,希望藉助未來的「時空遺產調查」(LSST)望遠鏡找到所謂的「行星九」,並一勞永逸地證實或證偽其是否為一顆原初黑洞。
  • 科學家預測,銀河系至少有60億顆類地行星,地球生物或許並不孤單
    銀河系是一個由大量恆星系構成的天體系統,科學家曾預測銀河系內的恆星大約有4000億顆,其中7%左右是G型恆星,也就是類似於我們太陽的黃矮星。在我們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三顆類地行星,如水星、金星和火星。
  • 在「塔圖因行星」的天空升起兩顆太陽
    經過數學模擬的計算,科學家發現,好像沙漠行星塔圖英一樣的類地、或固態行星可能廣泛地分布在宇宙太空。猶他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本·布羅姆利尼和斯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斯考特·凱尼恩得出了結論,塔圖英行星的日落景象也許十分尋常,「兩個太陽」的景色更令人流連忘返。
  • 銀河系可能有數千億顆流浪行星,它們上面可能有生命的存在嗎?
    根據2011的一項科學研究顯示,銀河系內木星質量的流浪行星數量可能是恆星的兩倍,依靠銀河系恆星的數量最少也有一千億顆,那麼流浪行星的數量自然也就有數千億之多,這個數字看上去非常龐大,但放在直徑達20萬光年的銀河系尺度上,數量還是極少的。
  • 如果第九行星是個保齡球大小的黑洞會怎麼樣?
    這張截圖來自一篇論文,其中有一個直徑大約4英寸的黑色圓面,據計算,這等於一個5倍地球質量的黑洞的大小。研究人員說,10倍地球質量的黑洞有保齡球那麼大。圖:肖爾茨和安文(arXiv)
  • 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微型黑洞
    彗星已經從奧爾特雲中寂靜的床上被撕裂出來,被送到太陽系的「腹部」,在那裡它們可能會撞擊任何行星,並在巖石表面撕開巨大的隕石坑。一個移動速度足夠快的黑洞將不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並且不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但是,如果太陽吸引了黑洞,一個毀滅性的故事就開始展開了。隨著黑洞的靠近,衛星軌道和行星軌道會開始混亂。
  • 科學家發現兩顆奇怪行星 或可揭開行星遷移之謎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系外行星系統中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恆星運行,這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理解一些較大的行星如何像「飛蛾撲火」般地遷移,最終依偎在恆星周圍。科學家認為這三顆行星可能遷移自更遙遠的區域,「飛蛾撲火」一樣逐漸接近恆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探測器近期證實兩顆土星大小的行星環繞一顆距離地球2300光年之遙的恆星運行
  • 太陽系裡有黑洞?天文學家猜想第九行星或是原初黑洞
    最近的幾年,不斷有證據表明,在太陽系的最外延極有可能存在著真正的第九行星,通過對周圍星體的引力拉動來宣告著自己的存在。但最近有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猜想。(來源:維基百科)若該假設成立,那麼現有的光學和紅外望遠鏡將無法對其進行觀測,天文學家可能需要採取適用於原初黑洞的方式來尋找第九行星的足跡。與此同時,該猜想也罕見提出:我們在太陽系中,可能正與黑洞為鄰。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 黑洞有什麼好研究的?為何它能讓3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根據記載,最早預言黑洞存在的是科學偉人愛因斯坦,他所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幾乎否定了當時所有與時空相關的理論,並且提出了黑洞最早的模型。在愛因斯坦之後,科學家奧本海默通過計算發現了宇宙中的大質量恆星到了演化末期會發生強烈的坍塌現象,從而演變成另一類天體。這些與黑洞相關的研究尚且是理論上的推測,後來羅傑·彭羅斯出現了。
  • 2019年最大的黑洞發現,外星人可以在黑洞發射雷射
    令人難忘的形象 2019年的科學家拍攝了一個絕對令人難忘的黑洞M87圖像,它位於銀河處女座A的中心,距離約5300萬光年。奇異點的有史以來第一次特寫,被世界各地稱為「事件地平線望遠鏡」的望遠鏡網絡捕捉到,看起來像一個顆粒狀的小點,周圍是模糊的橙色環。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那麼我們現在知道了柯伊伯帶的存在,還發現了其中的一些矮行星,為什麼還認為有位置的大行星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科學家發現柯伊伯帶的6顆天體的軌道異常,這六顆天體的軌道傾角一致,但是速率不同,科學家認為一定有位置的引力在背後默默的發揮著作用。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10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
  • 流浪行星數量或遠超預期:不可能與地球相撞
    藝術示意圖:一顆流浪行星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模擬研究顯示,恆星甚至黑洞周圍可能都存在著流浪行星,這些行星誕生於某個恆星系中,但後來被踢出了它們出生的星系四處流浪。而與此同時另一項研究則指出,這種流浪行星的數量可能遠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多。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最近,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發現,柯伊伯帶有部分小行星的軌道最遠距離太陽幾百個天文單位。如果說是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或許仍然有些牽強,於是人們推測,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