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8月份日本街頭的盛大狂歡!

2020-12-15 千之葉日本留學

中元節剛剛過去。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大家對於這個節日了解多少?

中元節,又稱七月半祭祖節、盂蘭盆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此後,中元節逐漸演變成為追懷先人、敬祖盡孝的一個文化傳統節日。

其實日本人也過「鬼節」。那麼島國的鬼節與我們又有何不同呢?

一、日本的鬼節——盂蘭盆節

到了8月中旬日本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就要開始了,為了迎接這個節日的到來,日本人將放假長達一周的時間來慶祝,甚至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這就是盂蘭盆節,也就是我們中國人俗稱的鬼節。

盂蘭盆節來源於印度佛教儀式,在日語中稱為お盆,是日語盂蘭盆會的簡稱。

日本的盂蘭盆節結合了許多民俗和文化,形成了現在日本獨有的祭奠祖先的傳統節日。

二、盂蘭盆節的傳統習俗

明治維新之後,盂蘭盆節固定在每年的8月13日至16日舉行。對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一年一度迎接祖先們的靈魂回家,供奉他們以示感謝的節日。

日本傳統的盂蘭盆節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

1、8月13日的迎盆(迎え盆)

傍晚時分,各家都會點燃指引祖先靈魂回家的迎魂火(迎え火),然後在迎接靈魂用的「精靈棚」(「精靈」在日語中是靈魂的意思)上備好各類祭品。

2、8月14日至15日的盆供養(お盆の供養)

在這兩天裡,除了要確保供奉的祭品齊全,還會組織家族成員一起去拜祭祖先。

3、8月16日的送盆(送り盆)

在最後一天裡,各家會點燃送魂火(送り火),為祖先送行。

三、演變成日本的盛大慶典

日本現在的盂蘭盆節除了傳統的儀式之外,更多了一層慶典的意義。

在盂蘭盆節期間,日本各地區都會舉行不同的祭典活動,其中最有名的活動包括盂蘭盆舞(盆踴り)和送魂火(送り火)。

1、盂蘭盆舞

盂蘭盆舞原是為祖先舉行的舞蹈儀式,現代這個傳統的舞蹈儀式演變成了每年夏季最讓日本人期待的「廣場舞」祭典活動。

人們會聚在寺院或廣場上一起跳盂蘭盆舞,因為舞蹈動作主要集中在手部且動作很單一,所以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輕鬆加入其中,一同歡呼共舞。

日本著名的三大盂蘭盆舞包括岐阜縣的郡上舞(郡上踴り),德島縣的阿波舞(阿波踴り)和秋田縣的西馬音內舞(西馬音內の盆踴り)。

①郡上舞

郡上舞以歌詞「出郡上八幡町時,不下雨也溼衣袖」而聞名。距今已有420餘年的歷史,已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

郡上舞的活動時間在7月至9月,在長達2個月之久的慶祝中,10種舞蹈在八幡町內各處輪流上演,狂歡的氣氛在盂蘭盆節的4天裡推向高潮:從晚上8點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5點,「徹夜舞」都將持續表演。

②阿波舞

阿波舞因「舞也阿呆,看也阿呆,同為阿呆,不如一同跳舞」的口號被日本民眾所熟知,是擁有約400年的歷史,在德島縣(舊阿波國)內各地的市鎮村中舉辦的盆舞活動。

每年的8月12日至15日期間,阿波舞於這裡舉辦,僅僅4天裡就有100萬人以上造訪德島。

白天,由幾十人組成的團體在舞臺上表演「選拔阿波舞」。

到了傍晚街上更加熱鬧,在市中心公園可以近距離觀看舞蹈,遊客也可以參與鬥舞。舞蹈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半左右,節日的氣氛被推到高潮。

③西馬音內舞

西馬音內盆舞全名為秋田縣雄勝郡羽後町西馬音內盆舞節,每年8月16日至18日在西馬音內本町街舉行。

盆舞先由小孩開始舞蹈,隨著舞蹈的圈子越來越大,身著豔麗服飾、蒙著面或頭戴彎帽的舞者登場,場面熱鬧非凡。

與充滿力度的伴奏相反,舞蹈的動作非常柔緩,手與腳配合的動作優雅而美麗,這正是西馬音內盆舞的特點。

2、送魂火

送魂火儀式是為了把祖先的靈魂送到另一個世界。儀式大致上分為兩類,分別是「山的送魂火」和「海的送魂火」。

①「山的送魂火」

最著名的「山的送魂火」儀式是每年8月16日,在環繞京都盆地的群山的半山腰上,用篝火描繪出巨大文字的「大文字五山送火(京都五山送り火)」。

這是從江戶時代就一直流傳到現在的儀式,和葵祭,京都祗園祭,時代祭並稱京都傳統四大祭。

②「海的送魂火」

「海的送魂火」的代表性儀式有「燈籠放流(燈流し)」。

燈籠放流雖都是為了祭奠先靈舉行的儀式,但根據地區不同也會有些許差異。較著名的有8月16日舉行的京都嵐山燈籠放流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日本的盂蘭盆節是在飛鳥時代從中國傳入的,現在卻發展成為了一個重要性僅次於新年的重大節日。那些熱鬧的祭典、歡慶的舞蹈、震撼的送魂火、唯美的燈籠放流……無一不令人嚮往。

在傳統節日的保護以及傳統文化的發揚方面,日本確實值得學習。

相關焦點

  • 日本夏日最盛大的祭典──盂蘭盆節
    ▋日本盂蘭盆節的來源盂蘭盆節來源於佛教儀式,在日語中稱為「お盆」(obon),是日語「盂蘭盆會」(urabone)的簡稱。根據資料記載,日本的首次盂蘭盆節是在飛鳥時代由推古天皇舉行的。經過年月的變更,起源於印度的盂蘭盆節結合了日本的各類文化,形成了現在日本獨有的祭奠祖先的傳統節日。過往的盂蘭盆節主要於農曆7月13~16日舉行,而明治維新時期改用新曆以後則主要集中在新曆8月13~16日舉行。
  • 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又被稱為是中元節,後來流傳於日本,而在日本盂蘭盆節是僅次於元旦的盛大活動節日,那麼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日本盂蘭盆節時間盂蘭盆節原指陰曆7月15日的中元節,但在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新曆後,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8月13-8月16日前後。
  • 舞動日本之夏 盂蘭盆節觀盂蘭盆舞(組圖)
    盂蘭盆節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很熟悉,但如果提起他的另一個名字「中元節」或「鬼節」,大家肯定會不由自己的高呼一聲,「哦,原來就是七月十五啊!」說來慚愧,中國民間的盂蘭盆活動已蕩然無存,而國人已然不知盂蘭盆為何物。現在談及盂蘭盆節,國人的第一反應是日本的節日。實際上這是很大的誤解。盂蘭盆節是華夏的節日,日本盂蘭盆節只不過是孑遺而已。
  • 日本的盂蘭盆節
    日本的盂蘭盆節是與正月並列的另一大節日,通常在8月12日~8月16日會放假,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候或回鄉探親祭祖,或舉家出遊。                                                               盂蘭盆節的由來盂蘭盆節的正式名稱為「盂蘭盆會」。人們將迎接祖先魂靈並祈求冥福的期間稱為「盂蘭盆節」。·所指為7月或者是8月的13日至16日。
  • 日本庄嚴又熱鬧的假日:盂蘭盆節
    而在日本同樣也是盂蘭盆節哦!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節日,但卻分不清他們的區別,其實,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並稱為中國傳統三大鬼節。
  • 【日本節日】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お盆)原指陰曆7月15日的中元節,但在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新曆後,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8月15日度過。盂蘭盆節為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第二大節日。
  • 日本盂蘭盆節,一場疫情下的雲狂歡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夏天是日本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有各種主題的煙花大會。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盂蘭盆節(祭祖活動)也在夏天,但今年因為疫情各地關於盂蘭盆節的大型慶典和活動多數被取消,很掃興。不過,商場、超市早就開始出售節日相關物品,交通部門也增加多列臨時列車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盂蘭盆連休」和「全民大遷徙」。
  • 日本習俗——盂蘭盆節
    日本習俗——盂蘭盆節    盂蘭盆節原指陰曆7月15日的中元節,但在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起採用新曆後,盂蘭盆節一般在陽曆8月15日度過。盂蘭盆節為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第二大節日。
  • 日本盂蘭盆節,還分新盆和舊盆?
    因此,說到盂蘭盆節,很多人都會想到夏季的風物詩。你知道嗎根據地域不同時間也不同?盂蘭盆節分為7月的盂蘭盆節即新盂蘭盆節(7月盆),然後是8月的盂蘭盆節也就是舊盂蘭盆節(8月盆)這兩個。這次就介紹一下新節和舊節的區別。
  • 今天是日本鬼節盂蘭盆
    目連很是心痛,找到佛祖,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我一個人救不了,得需要十方眾僧威神之力,於是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親吃飽。後來七月十五就成了盂蘭盆會的日子。而如此這般在中國形成的盂蘭盆節,在日本的飛鳥時代(日本 593-710年)從中國傳到了日本之後,就逐漸在日本發展成了帶有日本特色的節日。
  • 日本盂蘭盆節流行「父子還鄉」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蘇洙】眼下正值日本一年一度的盂蘭盆節假期,通常日本人會選擇偕妻子兒女回鄉度假。據日本新聞網站「withnews」14日報導,今年的盂蘭盆節,日本人的回鄉模式出現變化,「父子還鄉」作為一種新的模式受到廣泛關注。
  • 從日本過盂蘭盆節看中國如何"保衛"清明
    日本各地舉行各種活動迎接盂蘭盆節(圖源:新華網)不少觀點都認為相較於中國,日本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留更加完整。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許多傳統節日都是由中國大陸傳入的,但日本並不是「拿來就用」,而是沉澱形成自己本國特有的文化。日本有眾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法定的「國民祝日」和「傳統祭日」的統稱。二戰之後,日本明確了「文化立國」的戰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
  • 日本版盂蘭盆 東北夏祭開場了
    文與圖/王曉鈴隨著暑熱難耐的八月來臨,代表著日本也迎來一年最熱鬧的夏日祭典,以盂蘭盆節為中心
  • 今年的小長假—盂蘭盆節怎麼過?
    日本將迎來今年的盂蘭盆節小長假。而以東京為首的大都市,疫情之下,不少日本人開始犯難,是否返鄉?是否出遊?都成了一道舉棋不定的選擇題。先普及一下盂蘭盆節盂蘭盆節(お盆/おぼん),是日本的傳統節日,即當地的中元節。
  • 昨日日本——#日本盂蘭盆節#日本疫情
    昨日回顧2020年08月 ●慢訊 #日本盂蘭盆節#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關於盂蘭盆節可能會出現的大規模人口移動,將於本周內召開專門的會議聽取專家的意見
  • 日本京都墓地點亮萬盞燈籠 慶祝盂蘭盆節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4日,日本京都,當地墓地點亮約萬盞燈籠慶祝盂蘭盆節,人們在墓地中祭奠祖先。Mami Nagaoki/東方IC當地時間2018年8月14日,日本京都,當地墓地點亮約萬盞燈籠慶祝盂蘭盆節,人們在墓地中祭奠祖先。
  • 安倍未提盂蘭盆節控制返鄉 日本長假首日多地疫情告急
    資料圖:日本街頭(時事通訊社)海外網8月7日電 8月7日是日本盂蘭盆節長假的第一天,但多地疫情都有不斷擴大之勢。特別是在今年的盂蘭盆節和暑假期間,民眾應儘量避免外出旅行,或返鄉聚會等。安倍晉三(時事通訊社)雖然疫情嚴峻,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6日在廣島市舉行記者會時,並未要求盂蘭盆節期間避免返鄉,表現出在徹底採取防疫對策的同時,重視恢復經濟舉措的鮮明立場
  • お盆(盂蘭盆節),對日本人有多重要?!
    除了京都的「大文字燒」,日本還有其他6處有名的「大文字燒」,它們是:秋田縣大館市大文字燒、奈良縣奈良市高圓山大文字燒、神奈川縣箱根町大文字燒、靜岡縣三島市大文字燒、山梨縣笛吹市一宮町大文字燒和高知縣四萬十市大文字送火。對於日本人來說,盂蘭盆節是他們向子女展示如何表達對祖先的感謝,讓孩子們了解「正因為有祖先,所以才有了現在的我」的最佳時機。
  • 七月十五看敦煌:盂蘭盆節與「目連救母」裡的因果福報
    這個節日是漢民族祭祖古俗、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的混合體。民眾在每年的這一天齋僧道、祭祖先、超度亡魂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佛教的盂蘭盆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敦煌藏經洞出土的敦煌文獻和石窟內的壁畫上,至今還保留著許多與盂蘭盆節相關的信息。
  • 日本「盂蘭盆節」:源於中國的鬼節活動,留下了本土的民族烙印
    其實,日本的鬼節——「盂蘭盆節」,其實就是來自中國的「盂蘭盆節」,兩者連名稱都是一樣的,並沒有發生改變。 兩者名稱相同,但是日本的「盂蘭盆節」的儀式內容和文化內涵,早已植根於自身的文化當中,與中國的鬼節有了完全不同的特徵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