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不知道什麼時候給寶寶餵奶,婆婆說,一般情況下,寶寶哭了,如果沒尿,就是餓了。結果寶寶一哭就餵奶,越哭越喂,導致寶寶食慾不佳,甚至出現腹瀉的情況。
寶寶哭其實有很多的含義,有可能了餓了,也可能是太冷或太熱不舒服,或者生病了,或者怎麼都睡不著有些煩躁。寶寶不會說話時,哭是唯一表達的方式。不能把哭作為寶寶餓了的信號。
那怎麼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吃飽了呢?
新手媽媽需要一點偵探思維,正如《孩子,我願意這樣愛你》中說:案情就是那一聲急似一聲的啼哭,像最緊急的警報,讓人瞬間心跳加速,血液上湧,冷了?熱了?癢了?疼了?餓了?拉了?嚇到了?吵到了?困了?想要抱著到處走走了?……唉,究竟怎麼了?
一、觀察寶寶吸吮
新手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觀察下寶寶吃奶的聲音,剛開始會很急促,吸奶3次左右吞咽一次,漸漸的會很平穩,當寶寶吃一下歇一下,不著急吃奶時就是吃飽了。不需要卡著時間,因為有的媽媽奶水充足,15分鐘左右寶寶就吃飽了,有的奶水不足,時間就會稍微長點。
二、觀察寶寶的舉動
寶寶餓的時候,會特別著急,看見乳頭就會急不可耐的要吸吮,當寶寶吃飽的時候,他會停下來看著你,和你玩,或者注意力轉到別的地方,或者很安靜的睡著了,這都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