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學做288道甜點#NO.36
這個麵包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弗洛瑪修。
方子來自臺灣的麵包教主--王傳仁大師。
話說國內最早見到的烘焙書,很多都是從日本和臺灣傳過來的。
先不說情結什麼的,他們對於美食的研究,確實細緻到了可怕的程度。
拿臺灣的夜市小吃來說,很多老牌子的小吃攤,都是爺爺傳爸爸,爸爸再傳兒子。就這麼一代代的把美食方子傳承,改良下來。
去臺灣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雄夜市一家賣蚵仔包的攤子,
是兄弟姐妹幾個人一起開的,大姐主力研究方子,從蚵仔煎改良出了蚵仔包。然後兄弟姐妹們一起去夜市推銷這種新改良的小吃,受到市場的歡迎以後,幾個人再一起研究出更加美味的小吃。
這種對美食的專注研究和家族傳承,換在咱們這裡,可能一開始就會斷在年青這一代的手裡了。
因為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還是會覺得孩子經營小吃研究美食沒出息,還不如讓他考大學去當白領,領薪水呢。
這就是觀念的差異,研究美食,做美食,從來都不是中國父母想讓孩子從事的理想職業之一。
反觀日本或臺灣的麵包師傅或甜點師傅,都是打小就開始基礎修煉,然後拜師學藝,用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成為領域裡的專家。
以日本的壽司師傅為例,都有「手捏壽司三年、紫菜卷壽司8年」的說法,意思就是說要想成為製作手捏壽司的能手,至少需要學徒三年,要想成為紫菜卷壽司自作的能人,至少要修行8年。也就是說在日本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壽司職人」,總共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才行。
用數年的時間潛心研究自己的領域,這種不被外界打擾的專注力和堅持力,不出精品才奇怪呢。
反觀國內,浮躁之心太過迫切,剛剛學了些皮毛,就急著賺錢,急著跳槽,急著走穴,急著演講授課。
基本功不紮實,連基礎的甜點大全還沒學全呢,就忙著開店,給不明真相的客人吃著照葫蘆畫瓢的甜點。
尤其是現在特別風靡的翻糖蛋糕,其實真正的大師都是不屑與做這種光好看不好吃的蛋糕。
甜品嘛,首先要好吃,其次是才是秀色可餐。
翻糖呢?甜的膩人。五顏六色的色素往裡一加,糖皮用手揉搓來揉搓去的拗造型,想想這個製作過程,我就沒胃口了。
寫到這裡,估計會有很多甜點達人罵嬸子了。
我接受你們的不滿,我確實也有些武斷。
因為每個人學習甜點的目的都不一樣,我無權去指責別人什麼。
只是在嬸子的觀念裡,甜品是有靈魂的東西,出發點必須是喜歡才行。
我想,加了嬸子公眾號,進了嬸子QQ群的人,都是喜歡這個事物才來的。
我的教程,也是專門寫給喜歡烘焙的人看的,對這種小夥伴,教程永遠免費,公益服務。
美食這種東西,是最平常也最多學問的。
少點功利心,多點研究精神,堅持並且努力。
每個人,都可以從菜鳥變成大師。
好了,寫到這又得說這個大麵包了。
剛做完時我還在犯愁,這麼大個兒估計又得吃個兩三天了。
然後閨蜜一家三口來串門了,各掰了一朵給他們嘗嘗...
然後...就拉不住了..風捲殘雲,這個大麵包瞬間被消滅掉了。
啊啊啊,嬸子全家的早飯啊~~
欲哭無淚時想想,不對呀,這說明麵包好吃哇
可以毫不留情的一口氣幹掉,說明美味到絕對可以不顧面子了。
不是嗎?哈哈。
材料:
麵團材料:高粉300克,低粉30克,黃油15克,砂糖30克,鹽4克,奶粉10克,即發乾酵母3克,水200克。
餡兒料:培根五片,洋蔥少量,披薩醬少量,馬蘇裡拉奶酪絲適量
1、將除了黃油的麵團材料都放進麵包桶內,然後揉面十分鐘。
2、十分鐘後加入切成塊的黃油,繼續揉面,揉到可以拉出較厚的膜不破的程度。
3、將麵團放在麵包桶內發酵,到原先的兩倍大小。
4、取出麵團,先排氣鬆弛十分鐘。
5、然後將麵團分成五份。
6、取一個麵團,擀成牛舌狀。
7、鋪上一片培根,撒上一些洋蔥片,然後抹上一些披薩醬。
8、再從上到下捲起來就行了。
9、五個麵包卷依次卷好以後,放進事先塗了一層黃油防粘的咕咕霍夫模具中(你也可以用圓形蛋糕模),放到溫暖溼潤處進行第二次發酵,大約45分鐘就可以。
10、這是發好的麵團.
11、再將切好的番茄圈放上。
12、撒上適量的馬蘇裡拉奶酪絲。
13、烤箱預熱180,中下層,上下火烤20分鐘左右,然後關閉上火,將麵包移到中層,用下火220度的溫度再烤七八分鐘。
如果你的烤箱上下火不能單獨加熱,那就190度烤15分鐘左右,表面上色並且奶酪化了以後,蓋上一層錫紙防止烤糊,再烤五六分鐘即可。
出爐後放涼脫模就可以吃啦~~
嬸子的烘焙課堂已經有QQ群了,群號是366730959。
對烘焙病入膏肓的小夥伴們,加入進來吧。
我們不治啦不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