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大東北之前,我對東北人民的善良一無所知(下)

2020-08-28 Family飯米粒


結滿冰塊的車窗

上一期寫到(點擊連結即可查看),但是我的東北之行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開始。

最難忘的東北旅程都是從哈爾濱接著北上,然後返回瀋陽的後半段環線。

在這段行程裡,存儲了太多印象深刻的記憶:

清晨的霜花掛在松樹梢,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出現;

靜謐的白樺林在陽光和人流的溫暖下,卸去冷漠;

陽光打在有裂紋的冰面上,折射出耀眼彩色光線;

汽車駛過黑龍江冰面時,迎面而來的晚霞燃遍叢林;

第一縷陽光出現時,潑灑的滾燙熱水瞬間凝結成冰;

行走在無人鋪滿裂紋的冰面,內心的忐忑與踟躕;

落腳在丹東人聲鼎沸的街面,撲鼻而來的食物香味。


中國最北林場

黑龍江冰面


亞龍灣


烏蘇里卡倫淺灘


九曲十八彎


曾經的中國最北點

DAY 6 漠河站 2017年2月4日

中國最北林場—九曲十八彎—中國最北點—烏蘇里卡倫淺灘—北紅村

經緯度:北緯52°10′ ~ 53°33′、東經121°07′~ 124°20′

氣溫:-29℃ 夜晚溫度應該有-40℃

漠河這段行程因沒有公共運輸,所以臨時在馬蜂窩上和其他人一起拼了一個車,費用不貴,司機全程當導遊,住宿也幫忙安排好,根據我們的要求安排遊覽參觀。整體來說,還挺贊的。

PS:

1. 此行碰到的第一個晚點:去漠河的火車 ~

2. 北方的菜真的是太鹹了,鹹的連餃子都沒放過

3. 火車上認識的一個女孩兒說:你能想像嗎?我來北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熱死我了。

4. 從1957年漠河建立氣象站到2004年的48年資料統計,有39天觀測到了北極光。粗略算一下概率是39/(48*365)=1/449!

說這麼一大長串只想說明,我看不到極光是正常的!

5. 晚上同行的小姐姐教我拍星空,全身上下一共貼了五六個暖寶寶貼,在外面凍了一個多小時後,都開始對我冷淡起來了。







DAY 7 漠河站續 2017年2月5日

漠河

經緯度:北緯52°10′ ~ 53°33′、東經121°07′~ 124°20′

氣溫:-30℃

PS:

1. 經歷了昨天一天都連不上網的狀態,今天這突如其來的幸福是怎麼回事

2. 昨天晚上半夜拍星空,-40℃多度,四個暖寶寶貼半個小時不到全都壽終正寢了。

3. 早上的馬爬坐的我腳都被凍成冰棍了,切實感受到了漠河的溫度。

4. 馬蜂窩漠河包車,全程都在消費,這個旅遊城市,荷包要準備好。







DAY 8 加格達奇站 2017年2月6日

漠河—加格達奇—北山森林公園

經緯度:北緯50°09′ ~ 50°35′、東經123°45′~ 124°26′

氣溫:-22℃

PS:

1. 除了火車站附近,其他地方一路走來沒有看到紅綠燈

2. 火車站寄存的時候,工作的阿姨問我一個南方姑娘怎麼會想到來這天寒地凍的北方,好心的阿姨還親手幫我系了圍巾

3. 早上吃了餛飩,結果鹹死我了,然後從街頭找到街尾,才找到一家以賣火鍋冰激凌為招牌的飲品店。坐下來點了雞肉卷和紅豆奶茶,結果……雞肉卷比餛飩還鹹,紅豆奶茶也齁甜齁甜。








DAY 9 齊齊哈爾站 2017年2月7日

加格達奇—齊齊哈爾—月亮島—龍沙公園

經緯度: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

溫度:-18°C

PS:晚上定的如家,早上七點就到了,服務員很熱情的幫我安排了住宿[呲牙]關鍵是進了房間後,發現電視機和空調都幫忙打開了~店裡的服務人員看到客人就問好[強]

人生中第一次座車票1.5的公交車[偷笑]

齊齊哈爾的公交車站牌髒髒的~

今天有風,所以有點涷手,可基本沒有看到人圍圍巾,也很少有人戴帽子,都是套一下衣服上的帽子。

因為天氣冷,所以月亮島去不了,就坐車到附近看了下,然後去了龍沙公園,還不錯[愉快]


怎麼連肯德基都是鹹的,我現在只想喝甜甜的玉米粥~






行走在都是裂紋的冰面上


DAY 10 齊齊哈爾站 2017年2月8日

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

經緯度: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

溫度:-18°C

PS:齊齊哈爾風真的好大啊,北方的冬天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應該就是寒風了。

今天問306路公交,指路的阿姨熱情的拉著我的手問個不停。小姑娘,你是不是來會相好的?這麼冷的天,他咋不來接你呢?我和你說,這男女相處⋯⋯還好,看到車,趕緊逃之夭夭了[微笑]佩服阿姨的想像力~

冬天扎龍一天放兩次鶴,因為早上睡過頭了,錯過了第一次,只能等下午,司機師傅就幫我安排在一家雜貨鋪兼棋牌室裡,等下午一點的班車,這裡的阿姨也很喜歡嘮嗑。嗯,問題比較正常,很好奇南方吃什麼,冷不冷等等[微笑]

今天做了一個一個壯舉,在一個時不時有裂紋且無人行走的冰面上,獨自走了將近20多分鐘,然後誤打誤撞在沒有買門票的情況下,進了景區[掩面]

路上又遇到了來自上海的小夥伴,晚上吃飯拼桌吃烤肉,遇到了一位來自雲南很健談的阿姨

齊齊哈爾之行,算是圓滿了,錯過了很多既定的美景,但是卻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美好[微笑]







DAY 11 丹東站 2017年2月9日

丹東—鴨綠江—斷橋

經緯度:東經124°23′,北緯40°07′

溫度:-12°C

PS:丹東好熱鬧啊,一出火車站就有人指著一座超大的毛主席塑像大喊大叫,商業街就在火車站邊[微笑]

站在街頭,就能聞到從四面八方飄進鼻腔的香氣,饞蟲都被牽引出來了![呲牙]

隨處閒逛進一家壽司店,物美價廉啊⋯⋯晚上吃的涮鍋,也很好吃[愉快]

坐遊船的時候,後一排父母威脅小朋友:「不好好學習,給你扔朝鮮一個月~」[掩面]










DAY 12 丹東站續 2017年2月10日

虎山長城

經緯度:東經124°23′,北緯40°07′

溫度:-11°C

PS:中午要了一杯意式濃縮,差點喝暈過去

公交車上是富強,民主,文明等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滾動字幕!

下次可以挑個暖和的日子來丹東,租輛自行車,沿著鴨綠江一路騎行[歐耶]

旅遊淡季的好處是沒什麼人,壞處也是人太少,在長城上問個路都沒人,好怕一不小心走到朝鮮去了[掩面]







DAY 13&14 瀋陽站 2017年2月11&12日

丹東—瀋陽—上海

過了一個別致的元宵節:在飛機上看煙火表演還有賞月[呲牙]

至此東北行就全部結束了,其實沒有所謂的一個人的旅行,每一場旅行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提供給我們各種各樣的幫助,讓我們的旅程得以完整,得以豐富。感謝路上遇到的每一位善良的人們!

相關焦點

  • 在去大東北之前,我對東北人民的善良一無所知(上)
    亞龍灣2017年在一個朋友的力邀下,我決定去東北康一康。/圍巾/口罩/雪地靴/羽絨服/衝鋒衣/保暖內衣/保溫杯/暖寶寶貼/手套等)、保溼用品(護手霜/保溼霜/面膜/防曬霜等)。雖然到處都看到大煙囪,但吉林的天還是藍的 4. 去松花江的公交車真的是太棒了,一路沿江而行,飽覽美景,但是到地方後,發現打開方式不對,沒什麼人,嚇得要死~ 5.
  • 我在東北的幾天(二)
    張作霖還創辦了東北講武堂,就是現在的東北大學,邊業銀行在當時的規模也算挺大的,布局相當合理,但東北淪陷後邊業銀行被日本人洗劫一空,邊業銀行也就不復存在了。從講解中可以看到,東北人民對張氏父子,尤其對張學良將軍有很深的感情。
  • 書情東北|第四天(20190913)哈爾濱-大慶
    對東北這片土地越了解,我就越替她感到委屈,這種委屈在今天參觀完大慶的鐵人館之後達到了本次東北之行的第一個高潮。其實對王進喜的認識,除了他是一名被叫做「鐵人」的石油工人外,我幾乎一無所知。但是在大慶的「鐵人館」裡,我發現王進喜其實是個有溫度的活著的人。不知道大家對雷鋒日記中雷鋒語錄有什麼看法。
  • 書情東北|第十八天(20190927)興凱湖
    要我說東北在各種意義上都是資源的寶庫你別不信,除了煤鐵石油之類的,它的淡水資源也相當發達。而且東北不像西南,西南雖然也有很大的降雨量,但是喀斯特地貌下它什麼也留不住。而東北曾經擁有全國最大的淡水湖——興凱湖,後來為什麼後來被鄱陽湖佔去了?不是因為過渡的圍湖造田,也不是因為乾涸,而是被鄰國划走了好大一半!
  • 冷麵,東北人民夏天的風物詩
    鹹口的冷麵將受到所有延吉人民的鄙視! 瀋陽丨西塔大冷麵 縱橫瀋陽幾十年,西塔大冷麵絕對有理由笑傲兩下子。別看我們是鹹口,但就是這麼牛逼你沒辦法。我同學開車帶我去了一趟蘇家屯,肉醬冷麵加上一盤拌墨斗開了兩瓶老雪,我感覺我能走回瀋陽城! 老友誼天下第一!雞西丨雞西大冷麵 雞西冷麵那是相當牛逼,原諒我詞彙匱乏了。
  • 為什麼舉家逃離東北?東北人的「闖」勁哪去了?
    作者:阿九的太陽狀態:舉家南下,無奈逃離真情「告白」:生於斯,長於斯。我愛東北這片黑土地,也愛黑土地上熱情善良的人們。待到東北振興,可以讓我回到牽掛的家鄉,追求廣闊的個人發展。先介紹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姑娘,我的家鄉長春是汽車的搖籃,生於斯,長於斯,我愛這片黑土地,也愛黑土地上熱情善良的人們。
  • 也不冷,我在漠河穿拖鞋!深圳遊客到東北漠河穿人字拖下飛機
    近日一則視頻引發關注,11月10日,一位從深圳來黑龍江漠河旅遊的遊客穿著人字拖下飛機,引起路人圍觀。視頻拍攝者稱當時氣溫零下20度左右,和深圳的溫差過大,遊客很幽默稱還能接受。後來,男子因為太冷換回棉鞋。大哥最開始說也不冷,可能是男人最後的倔強吧。
  • 鬼哥的五萬裡D55 東北人世家(浪卡子縣-貢嘎縣)
    (這裡指說話也是一股大碴子味的人群),估計也有9千多萬人了。還是那個北方的大鼻子,本來跟中國不是鄰居,但它狼吞虎咽慣了,在歐洲如此,在亞洲更是變本加厲,一百多年疆土就幹到了太平洋(凡吃像醜陋的,最後都要吐的。別著急,大鼻子再次解體的可能性非常大)。趁著滿清羸弱,一個條約接著一個條約,蠶食中國土地。話說這大鼻子真是看得準,別人要賠款,它要土地。最後算算它最合算,因為賠款太多,那清政府根本沒給付能力,很多也是不了了之。
  • 東北人民的苦惱:旅遊口碑不太行!
    所以,無論是正規的人民藝術家,還是草根網紅,東北人在人數上,應該是有天然優勢的。是否力壓西南和江浙不好說,秒殺包括廣東在內的大量南方省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曾經研究過一個選題,要打著放大鏡一個個找,才能找到到底哪個演藝圈名人和廣州有關係(更不要說廣義上的廣東了)。以上都是娛樂圈人士,正規文化人也有很多。
  • 東北傾盡家底支援武漢,不配擁有熱搜?遊客:請先停止東北黑
    遊客紛紛站出來說話:請先停止東北黑。我們欠東北一個熱搜家國天下,國士無雙。遼寧雖然沒有在十六省分管市的名單上出現,卻默默無聞地保護了兩座山(雷神山、火神山),傾盡全省之力,再派出1000名醫療人員前往武漢,其中500名醫護人員從大連直飛武漢,另外500名從瀋陽直飛。
  • 老照片: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東北,最後兩張很諷刺
    在他們的宣傳裡,此地儼然是所謂大東亞共榮的典範,真正的王道樂土;工業發達、生活安定……今天這組圖集,就是他們當年的吹噓。2他們力圖營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場景(大家可以看照片旁邊的文字說明),以證明由他們來統治東北甚至全世界,才是最好的。實際上,果真如此嗎?
  • 自由東北行(一)
    閒暇之餘,把去年東北三省自駕遊的行程整理了一下。2019年7月7日,按計劃東北行第一天。早5時,上高速,臨近中午順道去四大佛教名山之五臺山。因時間關係,我們僅遊覽了五臺山的代表建築白塔、香火盛旺的五爺廟及大文殊寺。
  • 東北首家冒險公園項目大揭秘(一)
    2018年,在市區兩級黨委和政府支持下,東北首家冒險公園—本溪大峽谷橫空出世!坐上鞦韆的座椅,被電吸鐵拉到懸崖內側數米高的空中,吸鐵忽然鬆開,長長的鞦韆瞬間向懸崖外蕩去,本土增增,溪水汸汸,澤惠大峽谷,高天昊昊,崇山屹屹,共享大自然!
  • 環駕中國邊境知旅——大東北篇(18)
    坐我隔壁的一對夫婦熱情介紹,告訴我最好車開進景區,出來時走柴河,那裡路好,兩邊風景也好。餐後立刻出發前往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這裡道路在加寬中,不是太好走。在景區門前加油站加好油,車停在停車場,我帶好大家身份證去買票,門票是180元加105元觀光車票。
  • 我屈服在東北話魔力下了……
    今天來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東北人的東北話。東北話好像有一股魔力,好像出口就能把人逗樂。我認識的一些東北同學,一張嘴講話,別人就笑了。所以,東北話到底有什麼魔力?1之前,微博上有個東北醫院火了,可以說是非常接地氣了。雖然極力隱藏,但是「好使」這倆字還是暴露了你,老鐵。
  • 東北衰落了,東北的年輕人都去哪兒了?
    東北年輕人出走已成定局,那該往哪去?往東南方向的大城市去,是他們最主流的選擇。標準排名(中國)研究院發布的一項全國大學生畢業統計表明,遼寧兩所「高薪大學」有四成學生流向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大連理工大學有36%的畢業生到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就業,大連海事大學則有38%的畢業生做出同樣的選擇。
  • 東北根據地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側記
    而此刻已成為我們的軍管單位,被更名為牡丹江人民廣播電臺。這是我黨在東北解放後,較早播放宣傳我黨方針政策和解放區情況的東北電臺。 因為蘇軍解放的第一個東北城市是中國牡丹江。所以,這裡的維穩建政工作是一個影響力比較大的事情。
  • 什麼是東北?東北簡史
    目前,東北當然漢族人最多了。比如吉林省,東部朝鮮族集中,西部蒙古族集中,中間漢族人集中。至於滿族們,平時也少見了,之前有同學是,我還觀察了好久,和漢人一樣了。整個東北看,西部還是偏蒙古族多,東部靠近朝鮮部分朝鮮族多,滿族星星點點分布。
  • 為什麼我去了大連感覺是在南方?一座最不像東北的東北城市
    大連除了行政上屬於遼寧省之外,文化上經濟上和東北沒有任何關係!遼寧人(除大連)喜歡喊麥,吉林人喜歡二人轉,黑龍江人喜歡打架鬥毆,大連人喜歡足球! 東北別的地區是偽滿洲國,只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已!東北別的地方喜歡吃鍋包肉,雞架,各種燉菜,山貨,大連人喜歡吃燜子,海鮮!東北人說大碴子味的東北話,大連人說海蠣子味的大連話!
  • 塑料母女日本東北深度遊(秋田&山形)
    No.1第一天女兒從上海直飛東京,在東京JR上野站乘坐JR到達盛岡與我會合(我先在日本東北地區的巖手縣玩了四天,具體遊記戳)。東日本通票),可以不限次數乘坐JR,從東京到整個東北地區都能用,特別適用於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