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東北?
之所以叫東北,是因為這一塊土地處於中國版圖的東北方向,東且北。今天叫做東北,過去是不叫東北的。從什麼時候開始叫東北,是在辛亥革命之後。
我們中國的稱呼,被用來完全指代這個國家,也是在辛亥革命之後。強調叫東北,是為了區別之前的滿洲,強調國家一統。
現在廣義的東北,不僅指東三省,還包括內蒙古的東五盟。劃分界線是在山海關向北劃一條垂直線,線以東以北即為東北。是不是呢,你們試一試。
一般情況下,大家所說的東北,狹義上就是指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
這三個兄弟省份,遼寧最發達,離關裡最近,氣候暖和,沿海,工業發達,大哥級的省份,當然開發也早,與中原聯繫也緊密。秦漢時期,遼寧南部就稱遼東。這一片古代歷史上很熱鬧的,這裡是通往朝鮮半島的陸上必經之路,箕子和衛滿應該也是從這裡跑去古朝鮮,還有河北北京一帶的政權失敗了,統治者一般也會從這裡向東跑。袁紹覆滅,兒子也跑去朝鮮那邊,結果被殺。曹操北徵烏桓也大致在遼西的位置。總之,遼寧南部和以北的東北地區不一樣,開發較早啊。建州女真和張氏父子經營的地盤也主要在遼寧。
目前,東北當然漢族人最多了。比如吉林省,東部朝鮮族集中,西部蒙古族集中,中間漢族人集中。至於滿族們,平時也少見了,之前有同學是,我還觀察了好久,和漢人一樣了。整個東北看,西部還是偏蒙古族多,東部靠近朝鮮部分朝鮮族多,滿族星星點點分布。黑龍江北部地區大小興安嶺那一片,應該是鄂倫春、達斡爾、錫伯、赫哲、鄂倫春、鄂溫克比較集中。這些民族我主觀推測,應該是和原來古代的蒙古族、鮮卑、契丹、女真,有緊密聯繫,歷史行進過程中保存下來了。誰也給不出準確答案,我姑且猜之吧。
東北的歷史其實也是很複雜的,豐富多彩的,只不過我國的歷史更關注主流。其實中國,甚至於當今的漢族,都是來源於從古至今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各種文化中的人融合而成的,並不是單一的純而又純的所在。
對於東北的古代歷史,只是粗略了解。秦漢時期,中原的王朝最早接觸到的是遼東地區。現在的吉林和黑龍江地區,似乎過分遙遠。東北考古,一般的歷史也就是追溯到遼金時期,不論是文字記錄和歷史遺蹟都更集中一些。因為遼金蒙古女真的先後崛起,我們當今的北京地區才開始活躍起來,其後世地位才更加得以凸顯。我們今天一說北京就是什麼帝王之氣,山環水繞的,其實北京的真正興起,還是來源於東北部的威脅,它的建立及威儀天下也是因為金和元的開創,而不是漢族政權來奠定基業的。
不論是遼金,還是蒙古,其發源地都偏向於中國的東北方向。之前的東胡鮮卑也是。
粗略地講,圍繞東北這一塊土地,先後有多少民族和政權在此對峙衝突呢,我們給不出準確的答案。這些民族和政權,有的是先後出現的,有的是並存的,有時一個奴役另一個,有時一個掀翻另一個,還有時一個消滅融合掉另一個。稍微熟悉點的政權有渤海國、扶餘國、高句麗、金和後金、契丹、蒙古,當然還有中原的王朝和朝鮮半島上的王朝。東北地區就是一個大舞臺,這些民族在這裡上演了多姿多彩的歷史傳奇。北宋倆皇帝徽欽二宗被一路向北押解到黃龍府,嶽飛說的直搗黃龍,就是今天吉林省農安,父子皇帝被投進了枯井沒日沒夜地仰望星空,以淚洗面。
在吉林松原靠近嫩江的田地中有個古城遺蹟,名字叫塔虎城,我曾到訪過,四面高高的土城牆還在那裡回憶著過去,傳說有村民發現過錢幣一類的東西,不知是真是假,還有人說這是四皇子金兀朮建設的軍事據點。
總之,各民族在這裡你方唱罷我登場,生存空間隨著各自力量的強弱而變化。曾經,女真部落不只是受到大明的打壓,還有來自朝鮮半島政權的欺凌,後來建州女真十三副鎧甲起兵,越打越強,先後徵服了漠南蒙古和朝鮮,還聯合漠西蒙古,抓住機會對大明政權趕盡殺絕。滿族人說東北是他們的發祥地,其他民族沒有發言,其實也是他們的發祥地。
山水輪流轉,過了幾百年後,隨著大清衰落,俄國日本兩個強鄰不斷滲入,東北開始成為一塊肥肉。俄國想向東向南發展,尋找不凍港,在遠東攫取更多利益。而日本以朝鮮為跳板,終於爬上了岸,東北的廣闊腹地讓它眼圈發紅。「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補充一點,東北的西部過去是蒙古王公的地盤,像吉林省的前郭爾羅斯蒙古自治縣,就是每年冬季央視老播放的查幹湖冬捕,聖水湖畔嘛,那都是蒙古王爺地盤。柳條邊的邊界線,大體可以看得出來傳統的滿蒙力量安排。滿族一般分布在東北的偏東偏南,建州女真就是在撫順東邊的位置。
俄日之間在東北拉開了陣勢,鬼子打敗了老毛子。鬼子分到了南滿,老毛子佔據北滿。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全境,抬出溥儀建立了傀儡政權滿洲國。老毛子和日本談判佔據外蒙古去了。隨後日本進行了大量移民,也就是殖民,鼓勵本國日本人開發東北廣袤土地,這些人叫日本開拓團。準備長佔哪這是。那時候剛剛武力統一中國的老蔣,知道無法戰勝日本,寄希望於國聯,自己能努力維持住本部18省就滿足了。
1941年,大日本把老美駐紮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艦隊給幹了,太平洋戰爭終於打響,老蔣高興地跳起來,在東北被佔領了10年後終於鼓起勇氣向東洋鬼子宣戰。
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又是一段不堪的歷史,好多寶貝讓史達林打包運到莫斯科去了。再之後,國共爭奪東北。遼瀋戰役,林大帥開啟開掛模式。東北野戰軍百萬雄師入關橫掃國民黨政權,打下大半個中國。從東北斜著就奔海南島去了,好遠。
看看東北當年的實力吧。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雄踞亞洲第一。全中國工業總產值中,東北佔85%,臺灣佔10%,中國的其餘部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南京重慶等等所有地方)全部加起來卻只佔5%。美國攻擊日本本土之時,甚至考慮過把首都搬到長春。日本和德國敗亡之後,東北就成了繼美國、蘇聯、英國之後的第四大工業區。得東北者得天下。所以毛澤東有言:「要想得天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爭奪東北」。再後來,東北成為共產黨打下全中國的後方基地。張氏父子和滿洲國時代的工業基礎,統統被利用到建立建設新中國上了。
這大體上就是簡單的東北歷史,建國後的從略。想細緻了解的,自己去查書。闖關東的血淚歷史,還有抗聯歷史,還有建國後的輝煌歷史。很多很多,說不過來了。
東北地域廣闊,十分富饒。即使像外界所傳衰落了,也不至於破敗到無可救藥的程度。
從全國講,整體的北方經濟偏內陸的都不怎麼樣,北京因為是首都,才勉強維持住北方的經濟重心所在。東北要想大跨步發展,必須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特別是日本海區域。從區位上講,東北偏居一隅,活力不夠,必須有外力刺激。瀋陽和大連應該起領頭羊作用。還有,改善政商關係,打造公平公正公開營商環境,鼓勵創新創業,讓民營企業發展。一定要改變傳統的人情社會和霸氣的行事風格,因為這些不適應新時代,會阻礙新興勢力發展。
那到了最後,什麼是東北呢?我想東北代表了幾種精神吧,那就是堅韌、大氣、樂觀、拼搏。東北就如同美國西部,代表著一段奮爭史、開拓史。永遠在路上,今天的東北仍需努力。
寫到這吧,希望有所啟發。如果沒有,我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