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引進的「金蔬菜」,農民靠它年賺20萬,最高賣60元一斤

2020-12-16 製造大伽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也積極的從國外引進一些好的果蔬品種,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從歐洲引進的「金蔬菜」,從名字大家可能已經猜到,這種蔬菜肯定很貴,這種蔬菜就是金玉蘭菜,也叫洋白菜,由於這種菜營養價值豐富,因此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有農民靠種植這種蔬菜年賺20萬,據說價格最高時賣到60元一斤。

如果從普通的樣子看上去,金玉蘭菜跟普通的白菜沒有多大的區別,實際上雖然這兩種菜樣子很相似,但是區別卻很大,兩者並不是同一個科屬,金玉蘭菜其實屬於一種巨型菊苣,由於是從國外引進的,也被叫做「洋白菜」。

金玉蘭菜的葉片就像坐蓮一樣,一層一層向上生長,在這些鮮嫩的葉片邊緣,還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皺縮,金玉蘭菜可比普通的白菜嫩多了,只要折下一大片葉子從中間掰斷,就會有汁液從裡面冒出來。每年5月份的時候,在金玉蘭的開花季,金玉蘭菜還會開出藍色的舌狀小花,看上去既可愛又漂亮。

金玉蘭對種植的條件要求非常低,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很強,基本上只要土壤的酸鹼性不是太強的話,金玉蘭都能夠正常生長,另外金玉蘭具有很強的抗寒能力,但是如果溫度過高或者過於炎熱的話,這種蔬菜的葉片就會爛掉。

目前我國已經培植出了適應我國生長環境的金玉蘭,金玉蘭在我國的產區主要在北京,黑龍江,遼寧,山西,陝西,新疆等地區,由於新疆的光照條件特別好,在當地更是廣泛的種植,很多農民依靠種植金玉蘭發家致富,有的農民年賺20多萬。

金玉蘭菜雖然個頭比我國的菊苣大不少,但是其味道吃起來味道卻絲毫不輸於菊苣,並且營養價值更是賽過菊苣不少,營養價值也特別豐富,據悉剛引起國內的那幾年,金玉蘭的市場價格一度高達60元一斤,被民間稱為「金蔬菜」。

相關焦點

  • 農民跟風養殖,卻賺得盆滿缽滿,一斤最高賣到60元!
    一旦專研成功,不僅能賺個盆滿缽滿,還能把自己了解的技術賣出去,獲得相應的額外收入。如今養殖技術和種植技術漸漸透明化,很多人都會跟風去投入,但是要知道是,往往能嘗到甜頭的都是第一批投入的人,而後面跟風投入的人要麼只能維繫成本,要麼就賠錢。所以對於現在想要靠種植或者養殖的人來說,賺取暴利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除非你能發現新的養殖項目。
  • 農民種植「水果之首」畝產1500斤,一斤60元,年賺幾十萬!
    櫻桃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不但營養健康而且很貴,是高檔水果中的一類,被人們稱之為「水果之王」,現在正是櫻桃成熟季節,我們常見的櫻桃顏色一般都是深紅色的, 廣西漿田村的農民江小黑就種植了一種「黃色」櫻桃,一斤價值60元,畝產1500斤,年賺幾十萬!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在農村,有不少農民朋友都會種植新鮮的蔬菜瓜果,特別是春天又來臨的時候,春耕馬上又要開始了,很多農民朋友估計已經在開始謀劃今年種植什麼農作物了吧?在眾多的農作物中,有一種農作物,它的外形非常像香蕉,價格還很貴,曾經超市賣到50元一斤還很多人都喜歡購買。
  • 農民將魚塘種植它,6元每斤,畝賺36000元
    不過水產可不只是只有肉類哦,也也蔬菜類的,蓮藕就是水產蔬菜類中的之一,也是大部分朋友青睞的健康養生蔬菜。蓮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在農村中也少部分的農民朋友種植它,不過都是小面積的種植,能真正做到大規模種植蓮藕的卻很少。來自新華村的農民大哥戴軍,就大規模的種植了蓮藕,畝賺36000元。作為農村人的我們都知道,蓮藕就像魚一樣是離不開水的,是生長在水裡面的。
  • 雲南特產「青皮蜜桔」,農民靠種植它賺不少錢,市面上一斤20元
    俗話說,靠山吃山,這生活在山邊的農民大多數都是常年種植農作物來賺錢的。雖然說現在有些農民出城裡打工,但是留在農村裡幹農活的農民還是很多的。其實這種植業這幾年的市場行情也是很不錯的,不僅有一些政策扶持,而且這農業技術也發達了。
  • 這種蔬菜國外很火,國內20元一斤難買到,農民卻不願意種,為何?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會種,我會種是優質的三農問題研究者,專為農民發聲,今天的文章主體是:這種蔬菜國外很火,國內20元一斤難買到,農民卻不願意種,為何?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外形很奇特的蔬菜,羅馬花椰菜,因為其形狀似寶塔,所以也俗稱青寶塔或是寶塔菜。羅馬花椰菜是一種可食用的花椰菜,最早於16世紀發現於義大利,它最大的特點是每一個小寶塔都是螺旋結構生長,而整個大寶塔也是一個大的螺旋式結構。
  •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畝產要達到4000元利潤,對於普通農民來說,還真有點困難,因為種植普通的玉米小麥水稻是絕對不可能的,像種植小麥的話,畝產毛收入1000~1500之間,玉米的話在800~1300元之間,水稻可能會多一些,也頂多在1500左右。
  • 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國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作物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也會引進到我國,這不光是為了農業上的交流,更是為了提高市場農產品的種類,增加農民的收益,當然面對越來越多的新鮮水果,很多消費者也是比較好奇,總想買點來品嘗下
  • 農村這種菜,種植時不能見光,市場上賣30元一斤,比豬肉還貴
    農村這種菜,種植時不能見光,市場上賣30元一斤,比豬肉還貴在改革開放之後,農村的經濟發展得非常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大家在吃膩了雞鴨魚肉之後,都紛紛開始研究起蔬菜的各種吃法,那些在市場上比較有新奇的蔬菜就變得非常暢銷。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一種比較新奇的蔬菜,它在歐洲深受人們的喜歡,但是在國內卻很少見,它就是「金玉蘭」,也叫「歐洲菊苣」。
  • 這種「奇異蔬菜」,高端超市賣50塊一斤,無公害,畝產3000公斤
    這種「奇異蔬菜」,高端超市賣50塊一斤,無公害,畝產3000公斤超市裡如果出現了一些從沒見過的蔬菜,就會有很多人圍觀,好奇的問這是什麼菜。九幾年的時候,中國從英國引進了一種獨特的花椰菜,於是有一些農民開始種植這種很不一般的花椰菜,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推廣開來,大多數人還是沒有見過這種花椰菜。雖然它也屬於花椰菜,但是卻跟普通的花椰菜大不一樣,這種花椰菜被稱作「奇異蔬菜」。因為它的花球是寶塔形狀,所以也叫青寶塔。它的每一個花球都以中間那個花球為中心,對稱軸一樣分布。
  • 國外蛇果一斤賣30元,國內農民的蛇果一斤賣3元,價格懸殊太大了
    圖為楊平義在早市上賣次品蛇果和紅星蘋果。楊平義告訴我們,紅富士蘋果這幾年價格波動較大,最高價格可以賣到每斤2元5角,最低賣到1元3角錢。紅星蘋果價格基本穩定,每年的好紅星蘋果基本上都是2元左右,不過也不一定,往往是開始價格高,賣到後來價格就會溜下來。不過這也符合價值規律,因為好蘋果越賣越少,到了後來蘋果的質量就不好了。楊平義說,蛇果價格比較好,一斤可以賣到3元錢,而且蛇果的產量要比其他蘋果高一些。
  • 像桃又像杏,農民種植它,一斤可賣30元!
    以前人們種地是為了養家餬口,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如今,土地不僅意味著農民的收入來源,還是農民們發展自身創造力的好地方。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農家樂採摘草莓,或者是周末到城郊進行有機蔬菜採購。這些新潮的農業發展模式一方面厚了農民的腰包,另一方面也讓農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 農村嬌滴滴的蔬菜山葵的價值在哪裡?有人靠它賺了兩千七百萬!
    在我們農村,有一種嬌滴滴的蔬菜,長相很不起眼,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價格卻極其昂貴,最便宜的可能都要賣到80多元一斤,很多人沒有見過也沒有品味過,但是他卻發現了山葵的價值,他靠著什麼賺了兩千七百萬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天價」蔬菜,這種蔬菜的確給他帶去了很多寶貴的財富。
  • 養殖一年才可出欄,最高賣8萬元一頭,能成為農民養殖新風口嗎?
    近日就有農友問筆者,聽說安格斯牛這2年挺熱門,養殖一年才可出欄,最高賣8萬元一頭,那它能成為農民養殖新風口嗎?我國引進安格斯牛較晚,於2000年的時候從澳大利亞引進,現如今主要在新疆、內蒙、東北、山東等地才有養殖。既然安格斯牛在近2年能成為熱門,有哪些優點呢?其一,肌肉豐滿。安格斯牛是黑色無角食用牛,全身呈黑色,無牛角,因此也被稱作無角黑牛。
  • 與西蘭花比較像,但口感要更好,一斤賣20多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
    在眾多蔬菜中,西蘭花屬於造型比較獨特的一種。還有一種蔬菜,與西蘭花有一些相似,但造型更加別致,它就是羅馬花椰菜。由於形狀酷似寶塔,還被稱作青寶塔或是寶塔菜。無論是西蘭花,還是羅馬花椰菜,原產地都是義大利,估計當地生產這種有藝術感的蔬菜。
  • 農民種植新型「紫番茄」畝產3000斤,每斤3元,年賺幾十萬!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過去很多種植戶為了產量高、賣相好,會對一些農作物進行一些催熟、打藥、甚至轉基因等方法來打進市場,如今導致很多消費者購買時都會顧慮很多,而且也讓很多無辜農民種植的農作物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導致銷售不出去;在廣西玉林康田村的農民柳長學
  • 它被稱為「皇帝木」,很少人知道它的果實也很珍貴,一斤能賣60元
    (註:本文為三農小六子獨家原創內容,侵權必究)在農村裡,最不缺少的就是花草樹木了,這些樹木給農村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尤其是樹木,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夠清新空氣,最重要的是樹木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很多農民朋友都在種植樹木來掙錢,別看樹木的生長周期很長,但是等到它長成了以後,賣的價格是很高的
  • 曾種植摘葉給蟲吃,今成生態綠色觀光園,收了門票一斤果還賣60元
    如果讓你想一下,農村有沒有什麼果子即便是農民種植的,不過農民種植它並不是為了吃它的果子,可以讓大家隨便摘隨便吃?筆者小時候村裡面就知道有一種果子,它叫桑葚。小時候,在農村很少人會外出,大部分的人一年到頭都在家裡守著一畝三分地,每天早出晚歸,到家都是靠著一點田地艱難地養著一個家。很多人都靠著家裡的地日子越過越難,就想盡辦法賺點錢補家用。有一年突然家裡有幾戶人家就在家裡的田裡種了桑樹,養起了蠶。雖然在我國有幾千年的養蠶文化,但是對於孩子的我們來說,村裡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養蠶。
  • 一斤曾賣50元,如今降到18,市場「崩潰」,農民:賣一斤虧5元
    今年的農產品,帶給了農民很大的挑戰,即使是豐收了,農民賣不出好的價格,收入還是會受到影響。比如前一段時間上市的大蒜和洋蔥,價格一路下跌,創下了歷史新低,農民辛苦種植一季,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不說,而且還要花錢買肥料和種子,收穫以後,賣不出好價格,收入就會大打折扣。
  • 比檸檬還酸,引進我國就爆紅,曾貴到千元一斤,卻沒農民敢種植
    導讀:比檸檬還酸,引進我國就爆紅,曾貴到千元一斤,卻沒農民敢種植水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時常會在家裡備一些水果,好在茶餘飯後吃,或者有客人來家裡招待客人用。隨著國際間的交流越來越容易,許多國外的水果也被引進了我國,豐富了人們的水果品類。在這些引進的水果當中,有不少在剛引進我國的時候,就爆紅,深受人們喜愛,隨後也在我國開始大量的種植了,比如榴槤、車釐子、牛油果、菠蘿蜜等。但有些引進水果雖然一開始也爆紅了,但卻沒有農民敢種,隨後就銷聲匿跡了,「指橙」就是這樣一種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