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俄羅斯風格

2020-12-25 百家號

冬季的雪

Russian Style / 俄羅斯風格

貝加爾湖畔

Russian Style / 俄羅斯風格

多想某一天, 往日又重現 ,我們流連忘返, 在貝加爾湖畔···在西伯利亞的動人風景裡,在貝加爾湖的詩意湖畔邊,在冰雪飛舞的天空下,在森林寂靜的排排木屋旁,伴隨著教堂的鐘聲,隨著甦醒而來的是一個戰鬥民族的熱血因子。

1825年12月24日,十二月黨人在聖彼得堡參議院廣場起義,起義失敗後,有100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她們不僅為這片荒涼的貧瘠之地帶來了忠貞不渝的堅毅愛情,更帶來了高貴的文化素養和藝術教育,為西伯利亞注入了高貴的血液,成就了這裡的神聖所在。

貝加爾湖,不僅冰凍著俄國歷史上最動人的一幕,也冰凍著高貴的精神信仰和不朽的純粹的愛情。

喀秋莎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稱俄羅斯或俄國。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

1938年,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后,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人民的宮殿

一座城市的歷史與藝術往往來自於這座城市的建築、博物館和劇院,但在莫斯科這個處處都充滿著濃烈藝術氛圍的城市,日常最為普通的地鐵在這卻成為了這座城市最深處的藝術殿堂。

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美地鐵,地鐵每一站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與呈現方式,它們或是呈現巴洛克風格的極度華美。或是呈現文藝復興時期的五光十色,或是呈現羅馬藝術的拱頂透視,或是呈現現代主義的國際風格。

多用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巖,陶瓷和五彩玻璃鑲嵌除各種浮雕,雕刻和壁畫裝飾,照明燈具十分别致,好像富麗堂皇的宮殿,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

聖彼得堡之美

有人說,莫斯科是俄羅斯的心臟,而聖彼得堡才是它的靈魂。如果說莫斯科像一位智者般內斂而沉靜,那聖彼得堡更像一個朝氣十足的小夥子,精力充沛,活力無限。

漫步涅瓦大街,步步皆景,經典林立,有歷經十年建成的半圓弧形喀山大教堂,有彩色洋蔥圓頂的救世主滴血大教堂,有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冬宮博物館,還有被稱作俄羅斯凡爾賽宮的夏宮。

風格解讀

俄羅斯風格設計多以簡練的色彩和冷靜的基調為主,在強調理性冷靜的同時又加入少許的出奇的創意加以配置,用《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電影來形容它的風格最適宜不過。

總體特徵是輕盈、華麗、精緻、細膩。室內裝飾造型高聳纖細,不對稱,頻繁地使用形態方向多變的如"C""S"或渦卷形曲線、弧線,並常用大鏡面作裝飾,大量運用花環、花束、弓箭及貝殼圖案紋樣。

設計要素

俄羅斯風格設計以淺米黃色系作基調,地面與大塊量體分割採用深胡桃色與深色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選用深色麂皮沙發與胡桃木系家具突顯質感,裝飾品搭配自然系的後現代自然家飾來襯託空間的人文雅致氣氛,整體空間感覺冷靜、淡雅。

由於身處北國,木材資源豐富,俄羅斯人對木材是情有獨鐘的,大量木材的使用,給人的感覺一切都是那麼親切而又溫和。

色彩運用

濃鬱的色彩是俄羅斯風格的奢華基調,墨綠、寶藍以及飽滿金是唯美裝飾的基礎;以本色皮草最有質感,灰色與褐色相形之下最有奢華浮躁之氣;這就是俄羅斯人的品味世界。

空間特色

俄羅斯傳統建築的幾個特色: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另外,獨立的塔形結構與堆砌成團的戰盔形剖面裝飾則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奢華裝飾的最重要標誌就是瑣碎,細微到有些過分的程度才是最地道的俄羅斯風格。

俄羅斯風格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它那華麗雍容的圖案設計了,極盡色彩的奢華之所能,將貴族宮廷的唯美與裝飾韻味充分發揮。

俄羅斯方塊

「俄羅斯方塊」住宅。

傳統設計

位於聖彼得堡的復古餐廳設計。

相關焦點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這般美景!俄羅斯攝影師航拍首都夜色
    前蘇聯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國內廣為傳唱。歌詞中唱誦著,「小河靜靜流,微微泛波浪,明月照水面,銀晃晃」,靜謐的自然美景給人帶來了無盡遐想。而現在,莫斯科作為俄羅斯首都,第一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迅猛。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鑑賞
    作詞:米哈伊爾·馬都索夫斯基作曲:瓦西裡·索洛維約夫·謝多伊無數次一遍又一遍播放著這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曲充斥著俄羅斯城市的浪漫,委婉、素雅 ~自然 、精巧。仿佛置身於莫斯科郊外的那個晚上,四周靜悄悄,月光灑落在心頭。
  • 音樂隨享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俄文:Подмосковные Вечера),又稱莫斯科之夜。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這般美景!俄羅斯攝影師航拍首都夜色
    前蘇聯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國內廣為傳唱。歌詞中唱誦著,「小河靜靜流,微微泛波浪,明月照水面,銀晃晃」,靜謐的自然美景給人帶來了無盡遐想。而現在,莫斯科作為俄羅斯首都,第一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迅猛。
  • 傳唱最廣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何以讓它的譯者「痛心」
    「但願從今後,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音樂學家、資深翻譯家薛範翻譯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國人傳唱了60多年。但在2007年,他才第一次訪問俄羅斯,看到了「莫斯科的晚上」。「久違了,我魂牽夢縈的俄羅斯」,那一刻,他這樣感嘆。薛範曾說過:「我每天接觸世界各國的歌曲,不同風格的歌曲,就像我每天吃不同風味的菜一樣,我很幸福。」
  • 64年前翻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他,13年前第一次踏上俄羅斯說了...
    圖說:薛範與陶辛對談 官方圖他翻譯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國人傳唱了60多年,他就是著名音樂學家、資深翻譯家薛範。薛範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我每天接觸世界各國的歌曲,不同風格的歌曲,就像我每天吃不同風味的菜一樣,我很幸福。」他迄今為止所譯配的近兩千首外文歌曲中,蘇俄歌曲佔了一半。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薛範加大了非俄語歌曲的譯介量。除了早有涉獵的各國電影歌曲,還涉足歐美音樂劇歌曲的譯配。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原聲帶全球發行
    純愛史詩《愛情的邊疆》在浙江衛視的熱播、殷桃與俄羅斯男演員帝莫西·謝爾蓋耶維奇在片尾曲中的深情對唱,都讓《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首60年前的經典歌曲重回大眾視野,再次被熱議傳唱。一首歌曲的成功,與詞曲作者、演唱者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上周五(5月11日),《愛情的邊疆》電視劇原聲帶正式全球發行,全世界歌迷都沉醉在由知名國際好萊塢電影作曲家馬克·夏泰重新編曲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
  • 跟安徽商報遊紅場,逛冬宮夏宮,體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紅場  紅場、伏特加、伏爾加河、克裡姆林宮,《三套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些來自「戰鬥民族」的符號,或多或少會觸動不少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蘇俄情結。9月,絢麗的秋葉將會把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大國土面積的國度變得別有一番韻味,那就跟上安徽商報的腳步,直飛莫斯科,去古老而神聖的紅場見證歷史,去伏爾加河邊欣賞兩岸明媚的風光,再逛逛託爾斯泰筆下那風景如畫的「俄羅斯金環小鎮」。
  • 好一個莫斯科郊外!
    在俄羅斯城市菜單上,莫斯科出道最早,屬於開山祖師,聖彼得堡只是他的孫子輩。所以那城市中的老建築自然多。比如一出莫斯科火車站,迎面就是一大群中世紀情調的哥德式教堂、巴洛克建築。到了莫斯科,紅場自然是要去的。
  • 著名音樂家、翻譯家薛範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中國僑網消息:據俄羅斯經貿網報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雪絨花》、《草帽歌》、《紅河谷》……朋友,當你唱著這些優美的歌曲時,是否會想到一個名字——薛範?當你知道這名字時,是否還會想到他是一個重殘病人?半個世紀中,在中國百姓中傳唱的許多優秀外國歌曲,幾乎都是由薛範譯配的。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開車2小時鄉村沒找到卻意外找到了一個周末聚餐的好地方清澈的湖水給煩躁的一天帶來了些許寧靜快要返程的時候發現迷路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好不容易繞了出來 天色已黑烏雲壓頂若不是今天陰天莫斯科晚上九點天還大亮著呢回到住處已經很晚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才剛剛開始!
  • 冰城市民與莫斯科靚麗三人組共同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昨天(6日)俄羅斯音樂組合、莫斯科靚麗三人組來到哈爾濱,並於15時在哈爾濱音樂廳舉行了一場「中外世界名曲之夜演唱會」,受到哈爾濱市民的歡迎。靚麗三人組由女高音達維多娃、男高音羅斯託特斯基和鋼琴哈賓組成。三人表演了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等世界名曲,還演唱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深受中國觀眾喜愛的俄羅斯歌曲。
  • 我的亞歐大陸騎行日記|抵達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亞歐分界線留下「天團」的英姿 在奧倫堡期間,車隊有著不錯的休整,當地熱情的摩友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亞歐分界線前留下我們的足跡後,便奔向薩拉託夫州,這是到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必經之地酒店前的停車廣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次走紅 殷桃唱出時代記憶
    殷桃飾演文藝秋劇照網易娛樂5月11日報導  從純愛史詩電視劇《愛情的邊疆》預告片前段時間在網上流傳開始,經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被一遍遍唱響,並跟隨著劇中女主角文藝秋的愛情經歷訴說著離愁別緒唯美愛情在歌聲中一幕幕展現隨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旋律,在熱播劇《愛情的邊疆》片尾緩緩響起,文藝秋與萬聲、宋紹山、維卡糾纏了大半個世紀的情感故事,就如畫卷一般一幕幕展現在觀眾面前。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當這首前蘇聯歌曲傳唱至中國之後,便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成為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 中俄學生共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深夜花園裡四處靜悄悄,只有樹葉在沙沙響……」當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響起,中俄學生一起唱起這耳熟能詳的俄羅斯歌曲,這不僅僅是歌曲莫斯科近郊夜晚的景色,它已融入了中俄兩國的美好友誼。近日,第一屆齊齊哈爾大學國際文化節(俄羅斯篇)舉行,本次活動由國際交流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部、外國語學院聯合舉辦。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部、外國語學院師生以及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俄羅斯國立人文技術大學、俄羅斯克麥羅沃國立大學、俄羅斯伊爾庫斯克國立大學留學生、外教百餘人參加。
  • 見證俄羅斯建築風格變遷的教科書,被人們譽為莫斯科的「教堂城」
    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曾在多少人們的心頭耳邊迴蕩,莫斯科郊外除了有靜謐的夜晚,還有迷人的謝爾蓋耶夫小鎮。謝爾蓋耶夫鎮位於莫斯科以北70公裡處,作為一座風景如畫,建築獨特的城鎮,謝爾蓋耶夫鎮因為擁有著完整而多樣化的教堂建築而顯得更加獨樹一幟。
  • 64年前翻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他,13年前第一次踏上俄羅斯說了...
    圖說:薛範與陶辛對談 官方圖他翻譯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國人傳唱了60多年,他就是著名音樂學家、資深翻譯家薛範。薛範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我每天接觸世界各國的歌曲,不同風格的歌曲,就像我每天吃不同風味的菜一樣,我很幸福。」他迄今為止所譯配的近兩千首外文歌曲中,蘇俄歌曲佔了一半。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薛範加大了非俄語歌曲的譯介量。除了早有涉獵的各國電影歌曲,還涉足歐美音樂劇歌曲的譯配。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創作地,在整個莫斯科的最高處
    麻雀山,又名列寧山,位於莫斯科西南,是莫斯科的最高處,莫斯科河從山腳流過。觀景臺在麻雀山上,正對莫斯科大學正門,由此可俯瞰莫斯科河與莫斯科市區,美麗景色盡收眼底。到這裡來的,除慕名而至的各國遊客外,多是本地舉行婚禮的新人及其親友。
  • 莫斯科郊外的金環古城
    俄羅斯有一條著名的旅遊線路叫「俄羅斯金環」,是一條俄羅斯建築寶庫的環型旅遊路線,由分布於莫斯科北部的6座俄羅斯古代城鎮組成,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經輝煌一時,後因莫斯科的興起都逐漸沒落,卻成為散落在莫斯科郊外的顆顆遺珠。    而弗拉基米爾和蘇茲達爾便是這條金環上重要的兩站。
  • 哈爾濱郊外的晚上,一不小心「去了一趟俄羅斯」
    在這迷人的晚上, 夜色多麼好……」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仿佛讓人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穿梭在古老的紅場、壯麗的俄羅斯城堡,傾聽俄式浪漫的呢喃。其實要體驗地道的俄羅斯風情不一定要跋山涉水的出國,在哈爾濱的郊外就藏著一座莊園,在這裡可以縱享俄式浪漫,邂逅俄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