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提起吃國人還是十分感興趣的,中華美食文化歷史悠久,市場擁有百年歷史的美食品牌還是很多的。像火鍋、烤鴨、螺螄粉等,可以說提起一個美食,就會想到一個地方。不過在快節奏的生活習慣下,人們在吃這方面也沒有那麼講究了,很多時候都追求便捷化。
正是因為如此,泡麵、速凍水餃這類速食產品才會誕生。一方面節省了廣大群眾在吃飯上花費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解決了不會做飯人群的煩惱。在速凍食品這一領域,提起三全食品相信很多人都是有印象的。
畢竟國內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都是三全食品的「傑作」。在速凍這一行業,三全也一直都是「老大」般的存在。不過隨著市場新興品牌的出現,三全食品在市場的地位也遭到了動搖。隨著饅頭、油條各類產品均可實現速凍,依舊停留在速凍米麵食品的三全,似乎已經不太能夠跟得上潮流了。
就拿三全的「招牌」速凍水餃來說,其實喜歡吃餃子的人還是不少的。尤其逢年過節的時候,餃子總是被賦予更深刻的含義。對於家庭來說,還有著團圓的意義。但是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那樣,大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班,根本就沒有空餘的時間去自己包餃子。
這時候想吃餃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去超市購買。有些貪圖便宜的,並不追求品牌,可能還會買幾塊錢一斤的速凍水餃。然而超市員工對於這類散裝水餃卻避而遠之,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散裝水餃的價格更便宜,為什麼超市「白送」員工也不要呢?當中有何貓膩?對此超市老員工揭露了背後的「秘密」。
事實上從速凍食品的口感來說,和現做現吃的口感還是有著一定差距的。速凍食品之所以在市場受歡迎,自然是因為很多人不願意自己動手做。畢竟包一頓水餃,又要買餡又要一個一個包,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而超市那種袋裝的水餃雖然口味還不錯,不過一袋就要十來塊裡面也沒多少,不少人是覺得不划算的。
在這一背景下,散裝水餃也就出現了。有些便宜的水餃一斤可能只要5塊錢,這樣的價格難道商家不擔心虧本嗎?超市老員工卻表示,這樣的水餃再便宜他們也不會吃,至於原因主要和以下這2點有關。
衛生難保障
買東西的時候之所以要認準品牌,一方面是品牌質量有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品牌衛生是能夠達標的。而這種散裝速凍水餃,從衛生方面來看是很難得到保障的。「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樣的話在任何地方都適用,要知道現在菜價、豬肉價格都在漲,即便選擇冷凍肉成本也是擺在那的。
一斤只要幾塊錢的價格,也只夠買點蔬菜。而散裝速凍水餃還有肉餡,這樣的餃子吃了或許不會出什麼問題,不過要是腸胃不好的人可能吃完就會拉肚子。
生產日期不明
要知道散裝速凍水餃,本身並沒有包裝,那麼就不知道配料、生產日期還有保質期。商家放在冷櫃裡,自己也不清楚是什麼時候生產的。對於老百姓來說,這樣的食品最好還是少吃,否則吃壞肚子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真的懶得動手,可以購買一些信賴的品牌,至少在產品質量上有保證。在對待吃這方面不能一味想著省錢,貪圖便宜有些時候可能會「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