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安全考量,個別手提包、包裹或其他物品可能無法攜帶入園。對無人看管的物品,我們將作適當處理。」
在上海迪士尼官方網站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遊客須知》中,迪士尼明確規定了不得攜帶食品入園:
「食品;酒精飲料;超過600毫升的非酒精飲料。建議遊客在入園前享用完攜帶的上述食品及非酒精飲料。」
面對洶湧而至的輿論風暴,上海迪士尼團隊曾發表了道歉聲明:「將持續探索新的方式以進一步提升安檢流程和服務水準。」
然而,雖然批評迪士尼「雙標」(國內國外兩套標準)的聲音很多,但也不乏有一些不同的意見,比如有網友指出「哪裡的迪士尼都不是白菜價,本就不是窮人去的地方,何苦總因為貴找人麻煩那。勸窮人別去了。」
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但有道理不意味著正確。
據網友所說,此前有些遊客攜帶食品入園,甚至是在園區出售,擾亂了園區的秩序,破壞了衛生環境等等。
所以,遊客的素質是個問題。但人的素質也是不能用窮富來衡量的吧,開保時捷違反交通法還打人耳光的算是個富人吧,你說她有多高的素質?
要知道,迪士尼樂園是個遊樂場所,但它的本質還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實體。
資本的邏輯是追求利潤,迪士尼的各種規則都是為此服務的,開業第一年就實現盈利,可見它的經營手段。
可以說,如果沒有外部環境的制約,迪士尼賺錢的速度很要快很多。這點我們看看河北那個「天價宿舍」(兩人一間的宿舍,竟然收費16640元,而去年還是5740元)就知道了,它的老闆還曾公開建言、尋求「實現後勤服務價格市場化,上調學生公寓收費標準」。
對這些逐利的資本意志來說,怪只怪「窮人」太多,富人太少,以至於滿足不了他們追求利潤回報的渴求。
資本從來是貪婪的,但聰明的資本不會「涸澤而漁」。要知道,迪士尼售賣的是快樂,它商業模式的核心就是體驗。
人們為什麼要排隊,甚至是遭受翻包檢查的「羞辱」也要進迪士尼?就是因為迪士尼這種經營場所在體驗上做得好,從某種程度上,人們的錢包是誠實的,如果不值得,他們就不會搶著去了。
(兩年前有個《「體驗迪士尼樂遊上海灘」消費需求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收入越低,去迪士尼樂園遊玩的熱情越高,這也體現出迪士尼樂園的大眾化。)
國內一些企業在這點上其實比迪士尼更急功近利,嗯,合肥X創樂園了解下。
Costco開業這麼火爆,以至於要被迫限流、停業,同樣是開超市,區別怎麼這麼大呢?當年落戶廣州的外資加油站了解下。
迪士尼創始人華特·迪士尼被稱為「造夢者」、「20 世紀最偉大的文化創意者之一」,雖然賈伯斯都以成為迪士尼的股東為榮,但華特·迪士尼一開始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窮人,他從小就要靠送報紙賺學費,兩次創業都是破產,最落魄的時候曾三天沒吃上飯。
之所以建造迪士尼樂園,是因為華特·迪士尼想開設新的娛樂事業:相比過去遊樂園的陳舊、不衛生、服務不好,迪士尼樂園應該做到清潔有序,遊樂設施豐富有趣,環境有格調,食品美味而不貴,總之是讓遊客真正收穫快樂、溫暖和夢想。
華特·迪士尼做得是如此成功,以至於在他去世時,總統專門表示悼念:「他所創造的真、美、歡樂是永世不朽的」。
而他「一切以服務顧客為主」的經營理念,在他去世後可能也不再被經營者所重視,他們可能更關心迪士尼的財報、股票和《財富》排行榜,而不是迪士尼的顧客。
但問題就在這裡,是顧客體驗好了才有迪士尼炫目的財報利潤、股價和500強排行榜的上升,這也可能也是迪士尼股價大跌、涉嫌財務造假、翻包檢查風波等事件的根本緣由。
賈伯斯曾說過,企業經營者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也許迪士尼該好好想一想華特·迪士尼當初建造迪士尼樂園的初衷是什麼了。
而我們也要反思一下一個以培養社會人才為目的的大學裡,為什麼會出現「天價宿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