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老縣城將完成搬遷 居民不舍與憧憬共存

2021-01-08 紅星新聞網

 屏山老縣城有2萬多居民,地處金沙江邊,四川盆地南緣,與雲南省昭通市石龍村僅一條金沙江之隔;與「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相距數十公裡。這座置縣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老城,因為向家壩水電站建設即將搬離。

 

  支持向家壩水電站建設,屏山老縣城本月將完成搬遷

  不舍:

  「這裡的生活很舒適,因為離金沙江近,氣候宜人,白天再熱,晚上河風一吹,整個縣城都涼快了。」

  憧憬:

  「新縣城距宜賓市城區僅32公裡,比距宜賓80公裡的老縣城更具地理優勢。」

  汽車沿彎彎曲曲的山路前行,突然在一片陳舊的民居前停下。從遠處俯看,整個屏山老縣城不見新樓,片片老牆灰瓦中,透出歷史的厚重。

  屏山老縣城有2萬多居民,地處金沙江邊,四川盆地南緣,與雲南省昭通市石龍村僅一條金沙江之隔;與「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相距數十公裡。這座置縣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老城,因為向家壩水電站建設即將搬離。

  三國時初成 讓遊人驚喜的古城

  青石板鋪就的小巷間,幾個上了年紀的婦女坐在街邊,身後是人去樓空的木樓。灰暗蕭條的木樓外牆,還留著屋簷下破舊的遮陽布,微風一吹,布條隨風擺動,路邊一隻小貓,走走停停。

  當地人形容,屏山老縣城是「叼支煙就能走完」。行走其間,主街只有一條,主街下方的忠孝街、老城牆,卻讓初次到來的遊人驚喜。

  「屏山城早在三國時便最初形成,當時叫安上,街上只有幾間鋪子。」72歲的江淨樂老人在這座老城出生,並生活了快一輩子。在他的講述中,老縣城的西門——「翽鳳門」附近一條街,曾是他小時最繁華的地段,「街道兩邊茶肆、酒樓,生意好得很。」岸上做生意的、從雲南坐船過來買賣東西的、喝茶的,還有從上遊新市鎮和下遊的宜賓、重慶開來的船隻,在江邊一字排開。茶館酒館,「一直開到凌晨一兩點鐘」。

  上世紀90年代,老縣城的主街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建:拆掉了破舊不堪的瓦房,擴建起幾層樓高的水泥樓房。

  在當地居民眼中,那也是老屏山縣城城市建設最快的一段時光。2000年前後,仿佛時光停止,因水電站建設,老縣城的建設暫停,以至到今天,城中不見一幢新樓。

  當文物保護 一座老宅處處有文物

  順著修建於明朝的「翽鳳門」拾級而上,是一排古樸雅致的四合院。最靠近城樓的四合院,木門大開,跨過兩重木門,頭髮斑白的屋主人正在家中忙碌。

  四合院中晾曬著襯衣、襪子,跟往常一樣;不一樣的是,屋內的牆上、地上,或掛或擺,放著好幾處打包待搬的家當。

  「住了7代人了。馬上要搬了,捨不得……」74歲的王清澤停下手中的刨木活,拾頭望一眼屋子,眼神滿是不舍。

  在王清澤的記憶中,小時的城牆外還都是荒山。而城裡卻異常繁榮,「最有名的48座廟宇,在當時都是齊的。」

  改革開放以前,屏山道路不暢,一直是貧困山區,「居民們燒煤,要從雲南運過來,本地產的煤,品質不高。」居民們要吃水,在上世紀60年代前,都要到金沙江去擔,只有少部分有經濟條件的,花每擔1分錢、2分錢去買。

  院門前粗得一個人抱不下的黃葛樹,院子中高高低低的幾十盆花草,也都牽絆著老兩口的心。10多盆蘭花已經種了好幾年,王清澤打算搬家時一起搬過去,「有空了弄弄花草,跟住在這邊一樣。」

  最讓老位兩人不舍的,是「修建於清朝、距今約240年歷史」的老宅,「用的都是名貴木材,冬暖夏涼」。讓他們略感欣慰的是,「老宅將作為文物進行保護,聽說將搬遷到書樓鎮。」

  新城新生活 岷江邊再續江邊生活

  波濤洶湧的金沙江,一走到老街背後,便可以看到。5月30日下午,天氣炎熱,幾名男子腰部繫上繩子,牽著繩子另一頭的遊泳圈,「撲通」跳下江,隨著江水翻滾。

  在老縣城的日子將越來越少了,在這裡生活了多年的居民們,對這裡的山山水水總有說不盡的不舍。「這裡的生活很舒適,因為離金沙江近,氣候宜人,白天再熱,晚上河風一吹,整個縣城都涼快了。」居民鍾勇坐在一家店鋪門前,回憶起往年的夏天,「河邊燒烤、夜市、餐館,生意好得很。」從晚上六七點鐘開始,上千人陸續走到縣城外的金沙江邊,老人和女人們帶著矮板凳坐在河邊,男人則帶著孩子們一頭扎進洶湧的金沙江。一直到晚上10點,才全部散去。

  因為依江而建,大家最不舍的,還是這條金沙江。「金沙江邊長大的男人,基本上都會遊泳。」24歲的楊勇還記得小時候的那種愜意:和小夥伴偷了江邊老鄉種的香蕉,吃掉香蕉,卻留下整把香蕉柄:「放到身下,當浮水板就可以在河上漂起走了……」

  這樣的生活,在屏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權國華眼裡,將會在新縣城得到延續:「新縣城緊鄰岷江,依岷江而建。」原來每天要去金沙江遊泳的他,現在已經憧憬今後的生活:「每天帶著孩子,到岷江邊上去遊泳。」他甚至已經預計到,他的老婆仍將像往常那樣在江邊吆喝他:「你注意到點,把娃兒弄進來點!」——和很多當地人一樣,權國華既對老縣城依依不捨,也對新縣城充滿著希望。

  帶來新希望 新城已具備入住條件

  得以繼續的不僅是這樣近水的生活。在距老縣城51公裡處的新發鄉,一座約2.45平方公裡的新縣城已經拔地而起。新縣城的所在地將被命名為「屏山鎮」,也正是對老縣城地名的一種傳承。

  權國華認為,新縣城與老縣城相比,對今後的發展將帶來更大的機遇。「新縣城距宜賓市城區僅32公裡,比距宜賓80公裡的老縣城更具地理優勢。」不僅如此,新縣城的規劃規模達10平方公裡、人口10萬,定位為宜賓「半小時經濟圈內」的現代化生態山水園林城市,在他看來,這對當地居民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目前,屏山新縣城已基本具備入住條件,各項配套設施正日趨完善。不少老縣城居民,已經住進了新縣城。根據向家壩水電站防洪度汛方案和工程蓄水計劃,向家壩水電站將於今年10月上旬開始第一階段下閘蓄水。這也促使老縣城越來越臨近使命的終結。

  本月,屏山縣將全面完成老縣城搬遷工作,隨後將完成庫底清理工作。此後,老縣城便將不復存在,出現在居民和遊客面前的,將是一江汪洋。

  天府早報 記者楊琴  攝影華小峰 黃瑤

相關焦點

  • 記住,老屏山的味道
    老縣城的居民們踏上前往新城的客車。一聲號子一分苦,一塊酥餅一手香跟隨著屏山老縣城搬遷的進度,居民們搬家忙得不可開交。搬遷後,縣城將被淹,想再見屏山老縣城,就只有在影像裡了。江淨樂說,為了籌備紀念館,江淨樂自2002年起就開始有意識地搜集老縣城的影像資料,並收集曾經拉船用的工具,除了辦紀念館,他還籌備著辦一個船工號子學習班。將「號子」一直傳承下去。甜「兒時偷吃城牆扇的酥餅」講述者:土生土長的屏山人楊永在屏山老縣城,有一個叫「城牆扇」的地方,這裡曾有一家酥餅店,在縣城內小有名氣。
  • 屏山移民 被規劃的新生活
    9年後,兩萬多居民必須在十幾天裡完成大遷移。兩小時山路顛簸的盡頭,壯闊、現代、喧囂的另一個屏山就會映現,在那座早產兒一般的新城,人們必然要面對比嶄新還要新的生活與屏山老縣城相伴到70歲的時候,宋正林、楊秀蘭夫婦趕上了另一個屏山的零歲起點。那是絕對意義的全新城鎮,新得甚至還不適宜鋪展生活。與兩位老人一樣,縣城兩萬多居民將整體搬過去。從9年前直到未來若干年,他們像生活在表格與圖紙中,一切都是被規劃著的。
  • 「空城」七年,屏山不再空!宜賓唯一「國貧縣」的脫貧路…
    屏山當年從老縣城搬離到了現在的新縣城,這真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搬遷前,老屏山最後的趕場天很熱鬧,能夠深切的感受對於這些在老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很是捨不得的…
  • 探訪雄安新區徵拆遷首批村莊龔莊:不舍故土 更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
    近日,記者走訪了即將打響徵拆遷「第一槍」的容城縣八於鄉龔莊村,聽當地百姓聊一聊他們的心聲,和對即將開的新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在5月7號,徵地告知書張貼後,預示著龔莊村和河西村將成為雄安新區首批拆遷的兩個村莊。王鳳亭。供圖/杜亞輝「之前鄉裡、村裡的幹部入戶講拆遷政策的時候,我們已經做好了搬遷的準備了。這不前幾天我兒子已經在白溝找好了廠房,準備把家裡的毛絨玩具買賣搬到白溝去。
  • 富平老縣城,尋找被封存的舊時光
    一提起"老縣城",西安人通常想到的是周至老縣城。但其實陝西不少縣都有所謂的"老縣城",差別是造成縣衙門搬遷的原因和時代不同,或者老縣城本身保護和留存的狀況有很大區別。跟裡面的工作人員一打聽,原來這座磚木結構的藏書樓建於1924年,當年樓內有八萬冊藏書,後來圖書館搬遷至新城,此樓也逐漸廢棄。
  • 三峽助我奔小康 | 四川屏山:搬出來的新生活
    屏山新縣城 本文攝影:湯偉、馬冠樸最終,他的創業機遇隨著屏山新縣城的搬遷建設出現了。「那時碰上修建向家壩水電站,屏山新縣城搬遷建設,得知縣裡要開發商業步行街,就想著盤個店鋪來自己做生意。」2016年,黃遠江在步行街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現在的黃遠江,除了分到的移民安置房,還買了商品房,買了車,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孩子上學可以早上送,晚上接,年邁的父母也可以得到照顧。
  • 三峽最大淹沒區重慶開縣搬遷完成 古城謝幕(圖)
    這座見證開縣50年變遷的大橋作古,成為千年古城的最後回憶,數千居民來到爆破現場,向老縣城告別。  1.2噸炸藥炸倒大橋  昨日下午2時許,陽光炙熱,南河岸邊的護坡上,一幅白字紅底的條幅異常惹眼:告別千年古鎮。
  • 甘肅阿克塞廢棄老縣城引遊客「探奇遊」
    甘肅阿克塞廢棄老縣城引遊客10) "← →"翻頁 9月8日,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廢棄老縣城引遊客
  • 洲島漁民搬遷 心中有不舍 嚮往新生活
    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故土,漁民們心中雖然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嚮往。李月英是蓮花島村的漁民,她是洲島上最後一批搬離的。這兩天她正和丈夫一起忙活在收拾家什,準備搬離到沅江城區。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她們心中仍然有些不舍,但搬到城區居住,生活也會更加方便。李月英感慨地說,很捨不得這個地方,祖祖輩輩都是在這裡。
  • 江鈴青雲譜廠區將逐步搬遷!2020年底前完成搬遷收儲及出讓工作目標!
    時隔半年多,南昌縣環保局發布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零部件搬遷改造項目、青雲譜工廠搬遷改造及汽車產能優化升級項目環評公示,顯示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需將青雲譜工廠逐步搬遷至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否標誌著江鈴集團青雲譜廠區搬遷已經拉開序幕?記者對此進行了多方採訪和求證。
  • 崆峒島26日將完成島民搬遷 崆峒島小區中心建紀念館
    崆峒島26日將完成島民搬遷 崆峒島小區中心建紀念館 2017-10-12 09:14:14 來源:水母網
  • 金城記憶——難忘的儀隴老縣城
    金城鎮,是儀隴老縣城所在地,徐向前元帥曾在這裡戰鬥過。隨著歷史不斷演繹,金城鎮作為縣城的劣勢日益顯現:一是長年缺水,為了解決吃水問題,金城鎮的老百姓在城內打了許多水井,每家每戶家裡必備水缸和水壺,往往人們要將洗腳水用來洗腳,澆花…二是由於地勢狹窄,城內只有建設路,西寺街,南街等幾條街道,初次到儀隴的人說儀隴縣城像一個鄉鎮街道,我們儀隴人還很不服氣地說「我們西門口就很漂亮嘛」!
  • 四川一個城市,轄區內有多個縣城搬遷,九個區縣有六個搬過縣城
    近幾十年,四川有很多縣都曾經搬遷過縣城。不過,這些縣整體上來看還是比較分散的。但是又一處區域的縣城搬遷,卻相對集中。如川南的宜賓市,目前所轄的3區6縣中,有6個區縣都曾經搬遷過縣城。除了主城區以及相鄰的郊區南溪,以及一個邊遠縣以外,其他區縣都有過搬遷縣城的經歷。
  • 投資新窪地 機遇新屏山
    政策扶持 誠邀客商投資興業  齊聚新屏山,共創新輝煌。2017年12月初,在以「投資新窪地、機遇新屏山」為主題的投資推介暨項目合作協議籤署儀式上,屏山縣委主要領導向企業家們承諾:說話算數,將不折不扣為企業兌現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投資、發展的軟環境,實現企業盈利、地方發展、百姓受益目的。
  • 海滄大屏山公園景觀工程正在施工力爭年底完成
    大屏山公園一角  閩南網10月9日訊 年底,廈門市民就可以登上大屏山公園的最高點,將廈門全市六區景致盡收眼底,領略「一覽眾區近」的豪邁。昨日,記者從海滄城建集團獲悉,大屏山公園南入口景觀工程正在抓緊施工,力爭年底完成。  綠樹花紅,茅草木屋,曲徑通幽,流水潺潺。昨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海滄大屏山公園,猶如走進世外桃源,詩情畫意的風景讓人著迷。  踏入大屏山公園,處處美景。公園內,亮葉朱蕉、白蝴蝶等色葉植物翠色慾滴,紅花三角梅、毛杜鵑、梔子花等開花植物點綴其中,色彩斑斕的公園,靚麗養眼。
  • 悲情「水都」丹江口:居民一生都在搬遷,至今仍是貧困縣
    第一次,丹江口大壩修建,兩千年的老縣城均州古城永沉水底。第二次,大壩加高,淹沒水位線上升,為紀念均州古城而命名的均縣鎮,整體搬遷,剩下一片廢墟。丹江口為南水北調犧牲太多,也因此,被當地官員稱為「中國最悲情的城市」。
  • 濟南兩水庫周邊居民將大搬遷 煉油廠外遷也要推進
    原標題:濟南兩水庫周邊居民將大搬遷煉油廠外遷也要推進8月24日,山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了《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山東轉辦群眾信訪舉報件及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第四批)》。其中,涉及濟南南部山區水庫水質汙染、濟南煉油廠是否搬遷等市民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