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島漁民搬遷 心中有不舍 嚮往新生活

2020-12-12 湘湘帶你看社會

紅網沅江市分站12月10日訊(記者 盛擁軍 鄒凱 石賽夫)為實施十年禁捕政策,保護洞庭湖生態環境,湖南沅江南洞庭湖洲島上的漁民已經陸續搬離湖心島。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故土,漁民們心中雖然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嚮往。

李月英是蓮花島村的漁民,她是洲島上最後一批搬離的。這兩天她正和丈夫一起忙活在收拾家什,準備搬離到沅江城區。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她們心中仍然有些不舍,但搬到城區居住,生活也會更加方便。

李月英感慨地說,很捨不得這個地方,祖祖輩輩都是在這裡。但是老兩口年紀大了,搬家後醫療方便些,兒女回來方便些,生活方便一些。

陳月華老人已經68歲,這兩天她正在翻曬還沒有曬乾的醃菜。老年人對故土比年輕人更加眷戀,但島上每到夏季就會漲水,她們也經常被迫臨時搬離,這也是她們曾經揮之不去的苦惱。

陳月華告訴記者,雖然捨不得,終究搬到城裡還是好些,再也不怕漲水了,漲水就要搬家,有時一年要搬兩次。

王學軍是管竹山村的漁民,因為孩子上學,他的妻子和孩子在沅江城區租住,母親也因為年老多病,經常要到醫院就醫,也在沅江市城區居住。他一個人住在管竹山村,和家人兩地分居,生活多有不便。

王學軍覺得,漁民搬遷是國家對漁民的一個優惠政策,象管竹山沒有橋,不便路,出行非常困難。他們的下一代因為教育問題,也要到市區去。

這兩天,他正忙著收拾家裡的東西,在「一幫一」幹部的幫助下,準備搬離。即將搬到城區和家人團聚,王學軍對新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說到城區孩子就學方便,母親就醫也方便了,自己有技能培訓,如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還是會非常幸福。

為了讓漁民順利搬遷安置,沅江市成立了退捕漁民安置保障一幫一辦公室,對漁民實行一對一幫扶,全面推進漁民的搬遷安置工作。全市抽調490名幹部深入每一戶漁民家中,對漁民進行一幫一幫扶,切實解決漁民就業創業、教育助學、兜底保障等方面的困難。

沅江市瓊湖街道辦事處駐蓮花島村駐村幹部張雪輝說,他們經常向群眾作政策宣傳,做政策解釋工作,與群眾交心、與群眾溝通,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漁民搬得出、住得下、讓生活安定下來。

[初審:沅江新聞網編輯][終審:鍾祖彪]

【來源:沅江市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還島南洞庭|沅江:為何要搬離洲島
    陳杰 汪衡/攝紅網時刻記者 劉志雄 通訊員 黃擁軍 益陽報導今年11月末,洞庭湖區的最後3個洲島村村民開始搬離,沅江市管竹山村、澎湖村和蓮花島村的1248戶3344人,自此逐漸離開祖祖輩輩生活過的南洞庭。為什麼要搬離洲島?搬遷的漁民有哪些保障?
  • 「花地灣」搬遷,不舍中有期盼
    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有多「威水」?它是全球最大的水族市場、華南最大的觀賞鳥集散地、廣東最大的木雕根雕市場,也是廣州最大的奇石、寵物及仿古紅木家具市場。有一句話說,外地人去長隆野生動物園看動物,老廣去花地灣尋花鳥魚蟲。的確,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承載了一代老廣的美好回憶。對許多老廣來說,小時候跟著爸爸逛花鳥魚蟲市場、買花花草草和小動物的記憶歷歷在目。
  • 巢湖十年禁漁,「老」漁民的新生活
    遛鳥、下棋、養花……昔日每天撒網捕魚的李業炳,如今安心地過著「退漁上岸」的新生活。李業炳生活的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瀕臨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老」漁民羅太山(右一)和兒子正在準備正月十八營業時的滷菜。 劉鴻鶴 攝巢湖全域禁漁後,當地政府開始幫助漁民們謀求出路。
  • 告別「窮窩窩」,阿勒泰市搬遷群眾過上新生活
    「現在的好日子,就是我們最嚮往的生活」今年已經48歲的吐門巴依爾·多爾吉高興地說。「以前家裡住的是土坯房,一家人在一起靠養一頭牛和種幾畝地維持著生活。那時候村裡只有土路,也沒有公交車,想要進城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了冬天出門就更困難了。」回想以前,吐門巴依爾·多爾吉一臉的感慨。
  • 西藏昌都丁青縣:易地搬遷「搬」進新生活
    西藏昌都丁青縣:易地搬遷「搬」進新生活 01:58西藏昌都丁青縣:易地搬遷「搬」進新生活01:58來自新華社客戶端這裡是西藏昌都市丁青縣尺牘鎮易地扶貧搬遷及災後重建點,距離丁青縣城62公裡,於2016年7月開工建設,2017年11月完工,
  • 屏山老縣城將完成搬遷 居民不舍與憧憬共存
    屏山老縣城有2萬多居民,地處金沙江邊,四川盆地南緣,與雲南省昭通市石龍村僅一條金沙江之隔;與「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相距數十公裡。這座置縣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的老城,因為向家壩水電站建設即將搬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昭通鹽津水平村:易地搬遷新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昭通鹽津水平村:易地搬遷新生活!柿子鎮水平村河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蝴蝶谷)於2016年8月動工建設,2018年8月6日分房。距柿子鎮人民政府駐地7公裡,易地搬遷安置點99 戶386 人,同步搬遷戶3戶6人,2018年10月實現全部搬遷入住。
  • 河北曲陽易地扶貧搬遷見聞:紅紅火火的新生活開始了
    郭英焜 攝中新網保定5月13日電 (呂子豪 徐巧明 郭英焜)「住上了新房子,兒子娶上了媳婦,家裡搞起了養殖,紅紅火火的新生活開始了。」13日上午,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北臺鄉椴樹村所轄的新獎子峪自然村楊歌珍家,70歲的女主人高興地介紹著易地扶貧搬遷帶給家裡的新變化。
  •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漁民退捕上岸轉產就業開啟新生活
    原標題: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漁民退捕上岸轉產就業開啟新生活   (通訊員&nbsp何少志&nbsp尹俊和&nbsp吳冬梅)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牢固樹立和踐行
  • 江津543名漁民退捕上岸過上新生活
    江津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津段)漁民退捕轉產工作,目前,543名漁民均退捕上岸過上新生活,其中,還有漁民成為護漁志願巡護員,在當天的活動中獲得表彰。為了做好漁民退捕轉產工作,江津區提前開展了漁民退捕轉產工作,於2018年底完成了長江幹流543名漁民的退捕轉產,按照政策規定,轉產漁民參加了城鄉醫療保險及養老保險,全面落實了安置政策,除21名60周歲以上男性和54名55周歲以上女性外,其餘468人通過從事農業生產、外出打工、自主創業、公益崗位、轉型護漁等方式,全部實現退捕上岸,開始了新的生活。
  • (圖片故事)(8)還島於湖,老漁民有了新生活
    新華社照片,長沙,2021年1月1日 還島於湖,老漁民有了新生活 2020年12月21日,石仲芳在湖南省沅江市的一個水產市場挑選魚
  • 「笑」對新生活——喜看易地扶貧搬遷百姓的笑臉
    萬山區旺家社區是萬山區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項目,承接了思南、印江、石阡三個縣的易地搬遷群眾4232戶18379人。新房子、新生活、新面貌,這是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現如今的真實寫照。李廷娥一家從思南縣搬遷到旺家社區,李廷娥的兩個孩子就在附近上學,丈夫也在周邊務工,自己也做起了繡娘,一家人的生活愈發向好,說著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錢曉琦一家從石阡搬遷縣搬遷到旺家社區,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錢曉琦來到了錦繡坊當起了繡娘。
  • 不再擔心風雨颳倒房子了——廣西都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生活
    新華社南寧10月24日電 題:不再擔心風雨颳倒房子了——廣西都安易地扶貧搬遷戶的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陸波岸  瑤族漢子廖振毅和母親坐在新住房的門前,看人來人往,母子倆有說有笑的臉上
  • 開啟新生活!河北曲陽200戶542名搬遷對象入住新村
    通訊員郭英焜攝河北新聞網5月13日訊(通訊員郭英焜、唐笛、牛向寧)「這兩年我們搬進了新家,兒子也娶上了媳婦,兒媳婦也養上了羊……搬遷讓我們家開啟了新生活。」今天上午,一走進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北臺鄉椴樹村所轄的新獎子峪自然村楊彥平家,楊彥平年近70歲的母親楊歌珍就高興地介紹起搬遷帶來的新變化。
  • 海南周刊|分界洲島的吉祥物:藍色海洋走來「界兒」與「島哥」
    分界洲島吉祥物「島哥」。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想上分界洲島,先要枕浪聽濤,在船上度過10多分鐘的海上旅途。由近及遠,陽光下的大海由淺藍向深藍過渡,廣袤無垠的海天,讓船上遠眺的遊人不覺有了自身的渺小感與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感。人類與海洋,從來不是一個徵服與被徵服的關係。
  • 雲南雲龍:挪窮窩換窮業住福堂 易地扶貧搬遷新生活
    福堂社區的新生活,讓石麗珍倍感幸福(供圖)福堂社區永福服裝扶貧車間(供圖)福堂社區幼兒園,各民族小朋友快樂成長(供圖)雲龍縣易地扶貧搬遷點諾鄧鎮福堂社區(供圖)2019年年底,距雲龍縣城近40公裡的檢槽鄉清朗村搬到距離縣城只有15分鐘車程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福堂社區,建檔立卡戶中43歲的石麗珍每天的生活充實、忙碌,有奔頭
  • 海南三亞分界洲島潛點推薦
    這裡水下環境多種多樣,物種豐富,常見有濱珊瑚、蜂巢珊瑚、傘房珊瑚、薔薇珊瑚、鹿角珊瑚、靈芝珊瑚、腦珊瑚、管珊瑚、海兔、海星、海羽、海綿、海參、海膽、海葵、龍蝦、美女蚌(車渠)、獅子魚、笛子魚、鸚鵡魚、石頭魚、山羊魚、蜥蜴魚、魷魚、墨魚、章魚、石斑、蝙蝠鯧、海狼、海鯉、捷克、鼠鰻、狼鰻、泡豚、箱豚
  • 海南三亞分界洲島潛點推薦
    這裡水下環境多種多樣,物種豐富,常見有濱珊瑚、蜂巢珊瑚、傘房珊瑚、薔薇珊瑚、鹿角珊瑚、靈芝珊瑚、腦珊瑚、管珊瑚、海兔、海星、海羽、海綿、海參、海膽、海葵、龍蝦、美女蚌(車渠)、獅子魚、笛子魚位置:位於分界洲島
  • 湖南沅江市管三個湖心島村漁民上岸
    湖南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三個湖心島村上的漁民搬遷上岸定居。近兩日,管竹山村、澎湖村和蓮花島村三個湖心島村的村民開始了忙碌的搬遷工作。 12月4日一早,管竹山村的漁民袁桂珍早早開始收拾打包。袁桂珍的丈夫去年去世了,她自己帶著兩歲的孫子一起生活。考慮到家裡缺少勞動力,村幹部主動上門,幫他們搬家。
  • 搬出「無人區」,產業連成串——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點的新生活
    新華社拉薩10月24日電 題:搬出「無人區」,產業連成串——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點的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王炳坤、唐弢  金秋時節,雪域高原遍地金黃。在拉薩西郊,都市人攜家帶口前來過林卡(藏語,相當於野炊)。服務員美珍在「牧家樂」裡來回穿梭,忙著為客人端酥油茶、送青稞酒,帳篷內不時傳出歡快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