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南澳人叫做「雞掬」

2020-12-21 騰訊網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以其博大與富有孕育著一代代南澳兒女,而聰慧的島民以其勤勞與智慧汲取了豐富的海鮮食材,並創造了無數美食。

在南澳島海岸及周邊小島巖石上,常成群固著在巖石縫隙中,有時密集成簇狀,一受觸動即緊縮柄部藏在巖縫裡,以防止受到危害。沿海居民常取柄部肌肉為食,味鮮美,它就是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的龜足,南澳人叫做「雞掬」。

龜足(Capitulum mitella)

龜足(Capitulum mitella),英文名:Japanese goose barnacle,俗名:佛手貝、石蜐、狗爪螺、龜腳、雞冠貝、雞足、雞腳、觀音掌。從國外翻譯過來,又名鵝頸藤壺,是一種藤壺類生物。

「雞掬」極為難得,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石縫中的貝類,放眼全世界,只有極少數的地方可以捕獲這種食材,其中以我國福建、廣東沿海地區為主,盛產於廣東南澳島海岸及周邊22個小島巖石。龜足只生活在沿海潮間帶和潮上帶的巖石縫隙中,長年不移動。

「雞掬」多依附於巖石表面

「雞掬」的身體分為頭部和柄部,頭部呈爪狀,柄部呈倒三角形,看起來就像史前恐龍的腳趾。「雞掬」和人類一樣屬於群居動物,經常成群固著在巖石縫隙中,很膽小,一旦受到觸動,就會緊縮柄部藏在巖縫裡,對於採集來講就更難。由於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深受歡迎,很多採集者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採集,導致採摘量過大,現在的數量也較少。

肥美的貝類隨手採擷

營 養 價 值

「雞掬」含豐富的碘、鈣、蛋白質及維生素等,屬天然資源,一般2-3年才能長到指甲蓋這麼大,最大的可以長到4.5釐米寬,生長緩慢,無法人工養殖。

「雞掬」是一種頂級的海鮮食材,有「海洋裡的火腿」之稱。「雞掬」含豐富的碘、鈣、蛋白質及維生素等,食後有恢復並增強肌體組織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延年益壽的功效。

在南澳,有一小群人冒著生命危險,他們使用最簡陋的器材,把自己固定在巖石上,在海浪的巨大衝擊,冒著生命危險,去採集巖石上的「雞掬」。越昂貴的「雞掬」採集越危險,它們生長在水位線以下的深處,「獵龜足者」必須身手敏捷,體形健壯,也必須學會觀察潮夕。

「雞掬」完全自然生長,目前尚不能人工培育。物以稀為貴,以前名不見經傳的「雞掬」開始在「海鮮朋友圈」裡火了起來,現在能吃到疙瘩味美的海鮮已經很不容易了。

圖文丨海兵

相關焦點

  • 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在外國泛濫,來中國卻成稀罕海鮮
    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在外國泛濫,來中國卻成稀罕海鮮!大家有沒有發現凡是在外國泛濫成災的物種,在我們中國都是數量稀少,如果國家放開讓我們吃的話,估計還會被吃到滅絕的地步,中國吃貨的能力之強可以說整個世界加起來都無法和我們相匹敵。
  • 「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狗爪螺】
    狗爪螺,又名海雞腳,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
  • 這種號稱「來自地獄的海鮮」,味道鮮美讓人慾罷不能
    這種號稱「來自地獄的海鮮」,味道鮮美讓人慾罷不能,每次說到海鮮,相信很多吃貨的眼睛都會亮起來了,因為只要是新鮮的海鮮,不管是什麼做法都會很美味的。而海鮮如今也成為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像平時吃雞鴨牛肉膩了的話,換種口味吃海鮮也是很不錯的,因為海鮮相對於其他肉類來說,味道更清淡一些。
  • 來自地獄的鬼腳!讓整個歐洲都為之瘋狂!你知道是什麼海鮮嗎?
    有一種來自地獄的海鮮,它的出現讓西班牙人和絕大多數的歐洲人都為之瘋狂,上一次對一份海鮮如此迷戀的是生蠔!作為一種海鮮,被歐洲人親切的稱之為來自海洋的火腿,這種海鮮的名字叫做藤壺!在這個世界上有專門的一種職業叫做藤壺獵人,他們終日攀爬懸崖在海水頻繁交互的地方,被海水衝刷的獨有地貌中生長著他們的目標,一種被稱為來自地獄的鬼腳的海鮮!鵝頸藤壺!在中國我們習慣性的稱呼這種海鮮為狗爪螺!
  • 來自的地獄的海鮮,外表奇異恐懼,但歐洲人都為之瘋狂
    當海水慢慢退去後,大家迅速圍觀上去,此時只見沙灘上正有一隻被衝上岸的奇異生物,從頭到尾的身長為3英尺(約0.91米),周身長滿觸手。但是漸漸地,大家發現這些東西只是在原地活動,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便大著膽子上前仔細查看。這堆密密麻麻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 來自地獄的海鮮-鵝頸藤壺
    鵝頸藤壺是藤壺類生物,在中國被稱為狗爪螺,屬於海洋貝類,因其形狀酷似狗的爪子而得名,又名海雞腳,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
  • 它被稱為「來自地獄」的海鮮,長相奇特,卻是難得一見的美味
    它被稱為「來自地獄」的海鮮,長相奇特,卻是難得一見的美味海鮮,相信很多人都吃過,以前條件不好的時候,海鮮不是人人都能吃的美味。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鮮也走進了家家戶戶。我們吃的都是些普通的海鮮,要知道海鮮的種類是很多的,所以有很多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接下來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這種海鮮,長相奇特,卻是難得一見的美味,也是世界上最貴的海鮮之一。
  • 它被譽為來自「地獄」的海鮮,價格很昂貴,不少人因採它而喪命!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海鮮,它被譽為來自「地獄」的海鮮,價格很昂貴,不少人因採它而喪命!這種海鮮學名叫做鵝頸藤壺,因為它的樣子長得像海藻又像貝類更像是爬行動物的爪子,所以東亞人也稱它為「鬼爪螺」,鬼爪螺生活在海流交換較為頻繁的島嶼和礁石縫隙裡,一簇一簇群生群長,寄附在石頭縫中,常年也是不移動的,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因為它的味道鮮美再加上超高的營養價值,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歡。
  • 自地獄的海鮮——鵝藤壺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長得非常怪,而且可以稱得上是醜,不過卻讓很多人為它瘋狂的一種食物。作為常年吃土人士的小編來說,它對於我來說是只存在於聽別人說裡,聽說它是最昂貴的海鮮之一,而且還引得無數的人為它瘋狂,並且價格昂貴,不到一斤就要花費將近九百元人民幣,它的名字就叫做——鵝藤壺。
  • 南澳 我為海鮮而來
    汕頭南澳人人皆知,其實深圳也有一個南澳。相比聲名遠播的南澳島,深圳的南澳灣顯得更加清淨和原始,或者你會更喜歡這裡。   私家海灘   深圳南澳其實是一個半島,背靠七娘山,面對大海,形如半月。這裡的海岸線漫長而平緩,一些私人遊艇停靠水中,為美麗小鎮平添了幾分秀色。   由於遊人不多,靠近海邊的地方就像私家海灘。
  • 來自地獄的海鮮?除西班牙就只有中國有!價格昂貴!採摘風險極高
    海洋孕育了無數海鮮,多數我們耳熟能詳,但也有一些鮮為人知。譬如今天介紹的這款,看著它們怪異的摸樣,你真的很難體會第一個品嘗它的人是何種心境,事實上,它十分受食客的青睞。它長得既像海藻又像貝類更像是爬行動物的爪子,東亞人稱它為「鬼爪螺」,而南歐人則將它譽為「來自地獄的海鮮」,它便是鵝頸藤壺。
  • 實拍:日本街頭美食「鵝頸壺藤」,被稱其為來自地獄的「海鮮」
    如今隨著國內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這中秋國慶旅遊黃金周將至,很多人都計劃著這個假期出去旅遊一番。而現在的國內遊市場也是非常火爆,特別是這個黃金周,不管去到哪個景點,你除了看到人還是看到人,很多人因此玩得不是那麼愉快。
  • 「來自地獄的海鮮」,200元1斤不夠賣,食客:石頭縫中摳出的美味
    「來自地獄的海鮮」,200元1斤不夠賣,食客:石頭縫中摳出的美味世界上的物種是比較神奇的,只有人們想不到的沒有不存在的東西,就比如說像是海鮮,海鮮的種類也都是非常多的,沒有一個人能把這一些海鮮的種類全部都記過來,人們在世界上生存也都是一個不斷發現創新的一個過程,所以說世界上有很多未知的物種都是在人們不斷創新發現的過程中所出現在人們眼前的
  • 在南澳吃海鮮
    捕魚之樂,其樂無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當然,如果不是南澳本地人,那來南澳吃些什麼海鮮好呢?這是東湧毛蟹,有人說它就是大閘蟹,它的味道確實與大閘蟹相似,在我看來,我覺得它與大閘蟹比,那味道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我在南澳最喜歡吃的一種蟹。
  • 6種長相醜陋卻鮮美無比的海鮮,全吃過的不是大款就是土豪了!
    說起海鮮,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吃的,海鮮不僅非常的好吃,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想必大家都是很喜歡吃海鮮的,尤其是對於生活在內陸的人來說,能夠吃到的海鮮不多,所以就更加珍惜了。所以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是,6種外表「醜陋」,味道卻非常鮮美的海鮮,全吃過的不是大款就是土豪了!
  • 這種奇醜無比的東西,竟然是來自地獄的美食,你吃過嗎?
    霞浦之所以能成為攝影愛好者的聖地,是因為這裡風光旖旎,讓人流連忘返。今天我不說這裡的風光,也不說這裡的海鮮有多生猛,只說一種奇醜無比的「小怪物」——這種被霞浦當地人叫做「筆架」的東西。外形確實有點像筆架,但如果把這種東西放在書桌上當筆架的話,肯定會做惡夢。
  • 南澳美食|那麼多人慕名而來吃這個??
    南澳三寶之紫菜南澳島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內地唯一一個北回歸線貫穿的海島,冷暖流在此交匯,水質含氮量高,在工業汙染下養殖的紫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甜,口感也更為爽脆。長成後的紫菜被農人收集晾曬,紫黑透明富有光澤。
  • 長得像魔鬼的手指,歐洲人說它來自地獄,其實在中國沿海遍地都是
    夏天,人們都喜歡在夜晚出來覓食,吃點街邊小吃,來點燒烤,但最受歡迎的美食還是海鮮。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們,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魚啊蝦啊的,但是有一種海鮮,卻是很少見的,那就是——狗爪螺。狗爪螺,也叫做佛手螺、龜足,也有叫筆架的,溫州把他叫做鬼手,我國沿海常見,學名叫做鵝頸藤壺(也有人說不是一種東西,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評論裡說一下)。之所以叫它狗爪螺,是因為它長得就像狗狗的爪子一樣,堅硬的鱗片裡面包裹著鮮嫩無比的肉,看起來也好像魔鬼的手指,所以歐洲人也把它叫做「來自地獄的海鮮」。
  • 南海伏季休漁 南澳淺灘成趕海人聚寶盆
    中新社汕頭五月二十九日電 題:南海伏季休漁 南澳淺灘成趕海人聚寶盆 作者 李怡青 李栩 今年是南海伏季休漁制度實行第十一個年頭,休漁期首度增加為兩個半月。廣東省唯一海島縣南澳漫長而曲折的淺灘,成了趕海人的聚寶盆。 南澳位於閩、粵、臺三省海面交叉點,由主島南澳島和附近二十二個島嶼組成。
  • 南澳餐飲美食介紹:海鮮篇 and 小吃篇
    南澳人在肚餓或晚間吃夜宵,都會到路旁小食攤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粿條湯,粿條質量好壞,很大程度是粳米、水質量所決定的,南澳海鮮肉片粿條湯經過改良,放滿了各種海鮮以及肉片,分量十足,湯底鮮甜,吃起來倍有味兒。蛤蜊肉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洩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而且具有滋陰明目、化痰之功效。 姜蔥炒花甲是一道快手小炒,在南澳上至星級酒店,下至街邊排檔,都能點到這道菜,可想而知這道菜有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