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紫澀浪漫47,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戈布:破譯古越國鑄幣之謎。
民國初年的一天,北京琉璃廠來了一位老夫子。一身長褲長衫,一口江浙口音。他走進臨街的一家古玩店,從口袋裡小心翼翼地拿出幾個大小不一的形狀如同兵器「戈」的青銅物件來。掌柜拿起一戈觀察良久,搖了搖頭說:「如此又薄又小的兵器的確沒有什麼價值,請到別家去看看吧。」老夫子說:「這不是小兵器,這是古越國的錢幣呢。」「古越國錢幣?」掌柜哈哈大笑起來。
掌柜的笑聲引來了街坊四鄰,古玩商們好奇地拿起這些小兵器看著、議論著。」瞧這銅質銅鏽,倒也像是春秋戰國時的東西,可如此輕薄的小兵器,怎麼看也不像是打仗的戈。不能打仗的兵器有何用?是信物,還是小孩子的玩具?都沒有聽說過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絕不是越國的錢幣。史書上從來沒有有關越國錢幣的記載,此前也沒有越國錢幣出土的先例。顯然老夫子是在糊弄人呢。「在一片嘲笑中老夫子悻悻離去。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各國幾乎都有貨幣,而南方的越國是否有貨幣,使用什麼樣的貨幣由於沒有相關記載,錢幣界一直是疑團莫釋,至今仍是中國貨幣史上的一段懸而未決的謎案。多少年過去了,人們一直在想像:在滔滑的長江水畔,幾千年前的越國人究竟是怎樣實現物品交易?那時有貨幣存在嗎?先人們沒有給後人留下多少值得信賴的確鑿證據,文字記載寥寥無幾,也沒有貨幣的考古發現。古越國貨幣懸案,多少年來一直困擾著史學家和錢幣學家們。
地處東南海濱的越國,曾經在歷史上創造過輝煌的業績,吳越爭霸的故事迄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公元前496年,吳國討伐越國,吳敗而歸,吳王闔閭負傷而亡。兩年後,吳王夫差為報父仇,越戰越勇乘勝追擊,攻入了越國都城。越王勾踐被迫向吳國求和。公元前486年,吳人進逼中原,魯、邾等國紛紛臣服。四年後,吳奪得了霸主的位置。但因連年的興師動眾,吳國國力空虛。而越王勾踐戰敗以後直在臥薪嘗膽,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吳王為參加黃池之會,竟率精銳而出,讓太子和老弱留守。越王勾踐乃乘虛而入,大敗吳師,並殺死吳太子。夫差聞訊匆匆趕回與越議和。
據說,在此之前,越國被國佔領、奴役後,曾假借饑荒向吳國借谷種,接著挑最好的谷種煮熟後歸還吳國。吳國用這批種子耕種,顆粒無收,由此導致吳國國力下降。公元前473年,越國滅掉吳國,奪得霸主地位,成為春秋五霸之。中國錢幣學會名譽理事長李葆華曾預見:吳越應有貨幣,因為它是大國,有商品經濟,沒有貨幣是不可想像的。人們一直盼望著越國錢幣的出現。1995年底,紹興市越國故地發現了一批仿戈形青銅鑄件,引起了人們的強烈興趣。這次在紹興城東鄉西莊村一次出土形狀如戈、輕薄細小的青銅物件就達11公斤,共計3000餘枚,其中完整的就有400餘枚。這批青銅小戈有大、中小三種類型。緊接著,在與紹興相鄰的其他地方又多次出士此類銅小戈,數量很大,地域也均在古越國版圖內。
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種個體薄小、輕重懸殊的微型戈,不具備實用戈的條件,亦不為冥器,應該是越國當時的青銅鑄幣,定名為「戈幣」。史載,越國素來出產優質銅。據《周禮·考工記》記載:「吳粵(越)之金(銅)錫,此材之美者也。」越國礦產資源豐富,青銅器鑄造技術十分發達,特別是青銅兵器和農具的鑄造,技藝遠超中原。如戰國時期鑄劍以越國最為有名,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其鍛造技術至今仍是「千古之謎」。從原料和技術上說,越國也具備了自鑄錢幣的基本條件。不僅如此,越國十分重視農業生產,紡織、制陶等手工業也較發達,越國的商品經濟也發展較快,貨幣的需求量肯定很大。而這時與之相鄰的齊國和楚國早就鑄行了錢幣。在這種環境下,越國必然會考慮鑄行貨幣,或輸入,或仿鑄,或自鑄,絕不可能沒有貨幣。
從出土發現的仿戈青銅鑄件的尺寸和重量看,具有明顯的遞次關係,符合春秋戰國時期的錢幣基本特點。青銅小戈大型長115釐米,中型長10釐米,小型長8.5釐米,三者的比例大致為3:2:1。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鑄行的錢幣大多具有這種遞次特徵,如齊國的圜錢斬和安邑半鈣三等。史學家認為,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錢幣的仿鑄階段,如中原三晉的布幣是仿自青銅農具鎛,齊刀幣是仿自青銅工具削,秦圜錢是仿自紡輪或璧環,楚鬼臉錢是仿自海貝等。因此,越國的錢幣也可能仿自某一種器具。越王勾踐在位時,越國水師規模宏大,而水師主要兵器是戈,所以,選用兵器青銅戈作為錢幣原型,在越國是很自然的事。
戈上本身就有穿,正可以作穿索提攜之用。還有專家認為,戈與夏禹後裔的氏族族徽有關,同時戈形從古銘文看,本身是個越字。因而將這種越國貨幣命名為戈幣,也能自圓其說。錢學家陳浩在《越國貨幣形態再探》一文中提出,越國貨幣形態具有多元特性,越國最初應該是使用「布帛」、「珠玉」等的實物貨幣,後使用「黃金」和「青銅塊」等金屬稱量貨幣。越國的金屬貨幣是戈幣,其出現時間較之實物貨幣和金屬稱量貨幣要晚些,可能出現于越國鼎盛時期。戈幣的鑄行是越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必然結果。近年來,也曾有人將楚國銅布幣認定為越國錢幣。楚銅布幣有單布和連布兩種,單布又有大布和小布,大布重量在40克左右,小布重8.5克。「連布」即由兩個小布連在一起,重量一般在17克左右。